登陆注册
6454400000011

第11章 概说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随着五行学说理论日益完善及推广,五行观念在人们头脑中逐渐被接受,人们开始用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命名的理论依据,以五行学说来命名。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在很早以前就被用来研究社会现象,战国时期,孟子就大声疾呼“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他的“历史循环论”,就是受了五行学说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学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非常深远的学说。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阴阳五行的理论模式包含了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徵、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常(仁、义、礼、信、智)等等。

五行学说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其实,不仅仅是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对中国社会和民众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对五行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让大家对五行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1)五行的特性

①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

“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曲又能直的特性,故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②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热烈之意;“上”,是上升。

“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故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的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③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

“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故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④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由也,说明金的来源;“革”,即变革。

“从革”,即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故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⑤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润”,即潮湿、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

“润下”,是指水滋润下行的特点。故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对事物的五行归类

五行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

木角酸青生风东春肝胆目筋怒呼握

火徵苦赤长暑南夏心小肠舌脉喜笑忧

土宫甘黄化湿中长夏脾胃口肉思歌哕

金商辛白收燥西秋肺大肠鼻皮悲哭咳

水羽咸黑藏寒北冬肾膀胱耳骨恐呻栗

(3)五行的相互关系

五行的相互关系,最基本的是相生与相克关系。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将日常生活中的这五种物质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相生,就是五行中的某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滋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就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克制、制约的关系,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与相克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的基本关系,每一行都受到另一行的滋生、助长,又受到另一行的克制、制约。

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均为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常相克现象,两者皆可由五行中任何一行的“太过”或“不及”而引起。

相乘是按五行之间递相克制的次序出现,相侮则是逆着五行相克的次序而出现的反克现象。相乘、相侮可同时出现。

鲁迅有一篇小说《故乡》中曾涉及了用五行学说命名的一种方式。他在小说中描写道: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摇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我早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父亲叫他闰土。”

闰土名字的得来,就是根据五行学说取的。用五行学说来命名,说明中国这一古老的智慧,已经和人名发生了联系,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起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汉代时期,人们热衷于五行相生。因此,五行相生的顺序就取代了五行相克的观念,并被用来标志历史上更迭的朝代。运用五行相生顺序来解释历史的演进,成为一种时髦。

最初,人们在用五行来表示历史更迭的朝代时,发现运用五行学说的相生来代表父子之间的关系,更显得有序和符合道理。

于是,到了唐朝,有的人命名就采用了五行相生的顺序,取有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为名,按家人长幼顺序代代相承。如果父亲取土字旁名字,那么儿子就取金字旁的名字,孙子就取水字旁的名字。按五行相生顺序,土生金,金生水。

宋代时期,人们用五行学说来命名的事例就更多了。例如:宋代大儒程朱理学的创立者之一朱熹一家也是运用五行学说来命名。朱熹的父亲名叫朱松,松是木字旁;朱熹的名字“熹”字下面四点并非是水,而是火,因为《说文解字》释云:“熹,炙也。”本意是烤肉的意思,朱熹的儿子叫做朱在,是土字旁。一家三代,木生火、火生土,次序井然。

运用五行相生来命名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罕见,而且大多数是发生在社会上层人物的家庭里。

人们用五行相生这种方式命名,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生存理念,是中国式智慧的一种反映。

运用五行学说来命名,不但隐含生生不息,子孙绵延的意图,而且给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的中国人在命名上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几个人名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五行运转的模式,既解决了后人子孙生生不息的生存理念需求,又为今生、来世、后世等宿命观念,轮回因果观念开辟了通道。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虽然也有子孙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愿望,但其所处的低下卑微的社会地位,使他们用五行顺序命名的愿望较之社会地位高、生活优裕、希冀长存、子孙长富的上流人的愿望淡弱很多。他们更多的是为现实生活所困扰,企求能够改变自己或后辈的命运。

他们在命名上,对五行顺序排名重视不够,而相对重视自身或子辈的气禀如何,并试图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通过命名来达到一种弥补,弥补自身或子辈身上的五行不足。

中国古代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合一。现代人多把此种理论视为东方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依据。尽管“天人合一”以后引发出“天人感应”的封建神秘学说,但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毕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运用五行学说来考虑人的禀赋,并且根据人的禀赋五行的情况来命名,正是借助于中国理学家们的理论,发展而成的以生辰八字命名的方式。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热门推荐
  • 总裁大人:老婆,喂饱我

    总裁大人:老婆,喂饱我

    “好你个大胆的鸭子,敢骑到我上,给我下去。”“……”六年后,“大人大人,我错了,我不是故意把你当成鸭子的,您就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我吧,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啊。”“晚了。”呜呜呜~“……”“我们再帮小轩生个妹妹吧。”然后……
  • 离开地球表面

    离开地球表面

    本书科幻元素满满,描写了未来世界的14个相互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所处的时代各不相同。有的故事描绘的是150年内的近未来,有的故事描绘的是150-200年后的中远未来,有的描绘的是300年后的远未来。14个故事所属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没有生硬的时代背景介绍。都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展开对时代的介绍。将每个时代的时代特色在各个时代的小人物的背景、经历、价值观中体现、展开,以小见大。
  •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苍狼战旗

    苍狼战旗

    因为祖上的叛乱,他的家族不容于皇室和元老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推到时代前沿。凭靠着出色的演说才能和军事天分,他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然而,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从来都是伴随着颠覆与权衡。志士未必受推崇,保守者未必被厌恶。他能否像治军打仗那样,在政治舞台上实现自己热血的追求?
  • 修真者游巫师界

    修真者游巫师界

    作为一个千年老宅,林潇表示自己不清楚现状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他从未听说过有谁像他这样,落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不过魔杖是什么?用魔法要用魔杖?我不用啊。
  • 双生椛

    双生椛

    我们本来就是属于一体的双生花,不过逆向生长。前十八年,在看不见对方的地方,依附生长。在匆匆的时光里,终于有了短暂的相对。不惜损耗生命,诠释一生中最深刻的爱与恨。血,泪,爱,恨,相守,伤害,牵绊,纠缠。一方却因另一方凋零,用鲜血,滋养了另一方,而他,依旧艳丽活下的他,在最后一滴血泪滴入土壤,灵魂散尽时,必当悄然枯萎,追随先逝的他而去。双生,岂会独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铁血古城

    铁血古城

    冯奇飞三岁时被神秘的舅舅劫走练武,三年后归来,一直按舅舅要求勤学苦练,他本应与同街长大的女友江冬琳一起上省城读书,但因家庭困难只得子承父业杀猪卖肉。冯奇飞父亲被鬼子杀害后,他冒险在鬼子鼻子下大办丧事,借机手刃杀父仇人和一批鬼子兵,并随后成立了杀猪抗敌战斗队,数次将下乡"打闹"的鬼子杀死,成全县妇孺皆知大英雄。为解决武器不足,冯打听鬼子从湘江用十艘大帆船运武器装备南下,带独立战斗队沿途追踪拦截,抢夺全部武器装备。龟田部署兵力,企图一举消灭自卫队。自卫队将敌分割拉锯,以弱胜强,在纵向三百里,横向一百里广阔的祁山深处,将敌一一击毁歼灭,光复了祁山县。
  • 我和魔王有个约会

    我和魔王有个约会

    生死关头,她为他挡下致命的一剑,他为她坠入魔道,成就一代魔王,率领魔界无数精英,'杀向人鬼神三界,最终取的胜利,但他却放下一切,步入百世轮回去寻找愿意为他挡剑的那个女人,这时人鬼神三界达成一致准备一举灭了魔族,人鬼神三界的阴谋能否得逞?他们跨越两世的爱恋能否修成正果?
  • 镜域无双

    镜域无双

    1001,1002,1003……3000!天下无双!敌羞,吾去脱他衣!群雄逐鹿,烽烟四起。董浊、袁少、曹梦德、孙氏兄弟、刘背、吕不,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资源,究竟谁才是这个世界里笑到最后的王者?这是一个强者横行、弱者俯首的世界,同样,这也是一个多元化、丰富精彩的世界。这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弱者和强者之间的战争。当初的小白赌上全部的身家性命,究竟最后能不能凭借决心、勇气、智慧,还有野心胜出?
  • 人武诛心道

    人武诛心道

    修仙?武侠?小说这么多,谁还不了解这个?不过想看一看,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仙侠世界里,通过努力,主角到底能走多远!套路,都是套路!如果所有常见的修仙元素,尤其是奋斗,在一个修仙界里,却都不管用呢?一个凡人,因为一系列奇遇,进入了以武证道的修仙世界,从一派热血的努力小白兔,被这残酷的现实冷了血,弃了情,背了义,一步一步,渐渐黑化成豺狼……竟也获得了大团圆!百般绝望,惨烈不已,靠着一部功法,最后走出不寻常之路!杀人诛心,任敌人再强,都敌不上你毁了他的意志,就算修成了仙,对于陈诉的敌人来说,也不如臣服在陈诉手下,做个平常百姓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