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庭里可以发现这么一种现象:每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父母往往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更不愿倾听孩子的诉说。或许是因为这些父母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太深,认为与孩子平等地交流“不成体统”。那真是一件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
要是读者经常在公共的“网吧”上网,肯定会注意到一个现象,许多十几岁的男孩、女孩在那里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聊天。不了解内情的人都认为他们被“网”在聊天室里的原因是“网恋”。这当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也有不少的少男少女在网上谈论的都是一些很健康的话题,如互相倾诉学习、生活上的苦恼等。这些话题他们应该是可以和父母谈论的,但是为什么要选择那个虚拟的世界呢?
可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膜是存在的。
我们认为这种隔膜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用很功利的眼光来要求孩子学习各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
近年来由于生活的不断富裕,生活水准日益提高,一般家庭包括子女通常不超过三人,父母不只是养孩子而已,更想栽培孩子成为人中之龙凤,对子女的期望比起以往历代父母自然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父母心目中理想子女的形象”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父母希望孩子有多方面的兴趣,不像古代人不是学文(诗书),就是学武(练兵打仗),泾渭分明。
人的兴趣本来就是单方面的,也许孩子起初不感兴趣,但在父母的引导、鼓励下,给予他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去学习,孩子也可培养出兴趣来。不过,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他是否有能力学习,他是否愿意学习,是否有时间学习,父母有没有能力供孩子学习,都需要父母再三考虑。
何况,孩子的爱好是随着成长,一再地选择,一再地变更。有个孩子小时候喜欢玩棒球,就嚷着要当棒球国手,他母亲很担心,因为棒球国手连工作都找不到。孩子的父亲就告诉她,孩子的兴趣是会变的,目前他爱打球,可以锻炼身体,也没什么不好的。现在,他很喜欢研究天文,甚至科学知识懂得比我们还多。所以说,孩子的兴趣是很自然地表现出来的,除非是不良的嗜好,否则不要太早指出一条路,让孩子走!
自尊、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标志,提高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幼儿健康个性的关键。那么,培养幼儿自我价值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这就要求父母对幼儿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我们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幼儿经过努力便能达到的。另外,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让幼儿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办代替,那会让幼儿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对儿童的言行提出适度的评价,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以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去接纳儿童的各种行为。父母不要吝啬使用带有鼓励性的语言,因为,成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自我评价。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要教幼儿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让幼儿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加以调整、改进。
父母爱安静,孩子爱吵闹。尤其是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儿得起劲的时候,叽叽喳喳,闹个不停,令父母厌烦,这是家庭生活中常有的事。有些父母在外面忙碌了一天之后已精疲力竭,只想安静一下,于是不免吆喝道:“不要吵!”孩子们玩儿得正尽兴,哪里会就此收场了?父母见孩子不听话,气头当然更大了,于是骂:“吵吵闹闹,真讨厌!”
父母口里虽骂“真讨厌”,并不意味着真的讨厌他们。然而骂“真讨厌”,却可能变成攻击孩子的人格。孩子讨厌!很容易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很多孩子本来就怀有对亲情感到不安的心理,内心常担忧父母是不是爱他们,所以这种骂法会使有的孩子更加感到不安。
还有的斥责诸如:“我看到你就生气,再也不想看到你!”或者:“我看到你就讨厌,走开,走开!”这都是一些含有敌意和憎恨的责辞,都会伤害孩子的感情和自尊,所以父母绝不能用这种话来骂自己的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把父母表达感情的方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简短的语句警告孩子:“你这样吵闹令人心烦!”或者:“不要吵!”如果这样一警告,孩子就听,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没有效果,孩子照样吵闹或顽皮,父母就应生气地说:“妈要发脾气了!”这是第二阶段。有的孩子是怕父母真正发脾气的,因而也可能停止吵闹。
如果仍然无效,那就只有采用第三阶段的方式了。“父母正在想事情,要你保持安静,你都不听!”或者:“你再惹我生气,我就要拿东西打你了!”这样可以把自己盛怒的心情全都表露出来,让孩子知道,但又不损及孩子的人格。
我们很赞同基·诺特的看法。责骂孩子时应把自己焦急、生气的心情直接表白出来,让孩子们知道。因为这样有助于彼此了解、沟通感情。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之称,父母也常教育子女要同左邻右舍打招呼,但是有些内向的孩子却不愿招呼别人。父母看了认为不礼貌,有时便会催促几句,而孩子一紧张就更说不出话来了。
教育孩子讲礼貌是应该的,教孩子对左邻右舍打招呼也就教育了孩子待人、待客之道,但是要记住一点:不能用强迫的手段。尤其是当着客人的面,更不要强迫。因为孩子也有他自己的自尊心。
个性内向的孩子不但见了人不喜欢喊人,而且上课时就算了解老师所问的问题,也不敢举手作答。他们虽有实力,但成绩并不斐然,做起事来也慢慢吞吞,令父母感到焦急、不快。这时,有些父母想改变他们的个性,就会骂或唠叨:“你太不活泼了!”或:“你应该动作快点,上课要积极发言!”父母原以为这样催促,孩子会活泼起来,其实不然。对于那些内向、消极的孩子,大人越骂,他们会变得越畏缩、消极。尤其是父母以命令的口气强迫孩子,更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要想改变他们的内向,父母首先应该设法消除孩子内心不必要的压力,鼓励他们和性格相同的同伴玩儿。性格相近的孩子玩儿在一起,彼此聊,说心里话,内心逐渐产生对自己的信心,消极的孩子也就能逐渐变得积极了。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提醒的,就是千万不要把自己内向的孩子放到外向活跃的孩子里面去。有的父母可能是想通过与外向的孩子多接触,让自己内向的孩子跟着活跃起来。如果是这样想,那就错了。那样做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因为勉强地把内向的孩子和活泼的孩子拉在一起,他们内心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自然而然形成一道防御的“心理屏障”,自卑感更深。
以下做法可以化解父母子女之间的隔膜:
(1)尊重孩子长大了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观念强烈,对父母的要求和期盼往往会加以反抗,但这也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了,对事物有他自己的看法。
从这个阶段起,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培养他的责任感,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务。
(2)注意诱导孩子
13岁的陶小金在画廊看到那些抽象派的画时,对父亲说:“这些画没意思。”父亲说:“不懂少多嘴,你对这方面又不了解,最好搞清楚了再发表意见。”
陶小金很不服气,大声地说:“我还是认为这些画没什么好的。”
这种对话有什么效果呢?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既增长不了他对艺术的认识,也不能增进他对父亲的敬爱,他甚至会找机会回父亲一句:“你对这种画又知道多少?”这就造成了双方的对立,拉大了父子间的距离。
下面这位母亲的处理就很好:
14岁的孩子跟母亲在看现代油画,他持批评态度。这时,母亲不是反驳他,而是对他加以引导。母亲:“这种抽象派的画你不喜欢?”
孩子:“嗯!我觉得难看。”
母亲:“那写实派的画你喜欢吗?”
孩子:“写实派的画又是怎样的?”
母亲:“写实派的画就是画个人就像个人,画朵花就像朵花,画间亭子像间亭子。”
孩子:“噢!那我喜欢这种画。现在我才知道我喜欢写实派的画。”对孩子进行诱导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有耐心,不要对孩子的无知抱嘲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