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很多孩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代替。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父母应该努力改正。父母必须清楚,总有一天,孩子是要成为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个体的。
父母如果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够很好地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具有很大的好处的。
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让孩子自己穿衣服
很多观察资料显示,要让孩子在三四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衣服和脱衣服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学会自我管理,这种意识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
研究证明,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这时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穿得不合父母的意,但是,父母还是应该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地实践。当然,父母不可撒手不管,应该及时教孩子正确的穿衣服和脱衣服的方法。
如果父母为了省事,不让孩子动手,孩子一旦形成了依赖的习惯,他就不会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之外,父母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不断地形成冷了会添衣服、热了会脱衣服的习惯。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自己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才是一个好孩子。
(2)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好方法。父母可以提供以下条件:
①父母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地方,让孩子专门用来放置自己的玩具和物品,让孩子知道这些玩具和物品各有各的“家”,每次用完之后,都应该将这些东西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去。
②要让孩子明白,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父母是来帮忙的,应该获得孩子的感谢。
③父母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等方式去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和物品等,并且坚持不懈地不断强化,最后使孩子形成习惯。
让孩子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自己要负责。
这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孩子来说确实勉为其难。但是这种意识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这样就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例如,父母每次抱孩子出门玩儿,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东西,通过几次提醒,孩子便会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等。
②孩子学会表达和思考以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一天的日程,准备做些什么等。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各种可能性等。
③如果出去之后,孩子发现自己要带的玩具或物品忘记带了,因此发脾气,父母不要自揽责任,而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养成负责到底的习惯。
④父母要经常给孩子提个醒,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负责。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逐渐地形成这种“负责”的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