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4300000041

第41章 对任性的孩子要因势利导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唉,我这个孩子就是任性得很,不好带。”其实,任性是每个人童年时代的必然产物。子女的任性并不可怕,关键是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教育任性的孩子不能专门依靠所谓的“摆事实讲道理”,因为很多任性的孩子是不能理解父母的大道理的。因势利导,投其所好,是对付这种孩子的基本方法。

有的母亲就经常说:“我的两个孩子就是不一样。一个顽皮得要死,不听话闹得要命;一个很听话,很好带,不大吵闹。”言外之意,就是有的孩子任性,有的孩子就不任性。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需求及个人特有的气质和性格。这此因素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各不相同,尽管他们是兄妹和哥俩。

孩子小的时候,还没有确立起是非的概念、好坏的标准。他并不知道他的要求是不合理和超越了常规的。譬如母亲白天上班去了,孩子白天一天没有看见母亲,于是母亲下班一回来,孩子就吵着要母亲抱。甚至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他也不去睡觉,当然也不让母亲睡觉,死死地缠住已经工作了一天,十分疲惫的母亲,还要母亲抱着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母亲没劲了,走不动了,把他放进小床,他就又哭又闹起来。母亲气急了,骂他瞎吵。其实,他何尝是瞎吵?他只是因为一天没有见着妈妈了,他需要母亲的亲昵和爱护。至于母亲上了一天的班,已经工作了八九个小时,累了,他当然不懂,也不理解。孩子的这种任性难道不是一种自然的要求,合理的要求吗?

又如有的孩子,吃饭的时候专挑好的吃,而且他喜欢吃的就不许别人动筷子,否则就闹得没完没了,也是孩子任性的表现。但是当孩子有这种表现时,做父母的绝不应因孩子哭闹而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当然,也不能听之任之,迁就姑息,或者像有些老人做的那样:就让孩子一个人吃吧!反而应当开始警惕注意:孩子的这种不良表现是不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父母怜惜孩子而放松了对孩子应有的教育?或者这才是一个开头?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孩子的这种表现都给做父母的敲起了警钟。是应该及时注意而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是应该开始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了!

当然,孩子很小,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做人不能靠说理。说教,那样孩子是接受不了的,也是不现实的。比较可行的方法应该是发现孩子的良好表现,并通过表扬这些表现来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在孩子在吃糖果时,遇到了其他的小朋友,父母应该叫孩子把糖果分给小朋友吃。如果孩子这样做了,父母就应该立即给予表扬:“宝宝真乖。这样做伯伯阿姨就喜欢你!”因为孩子最快乐的就是能得到别人的喜欢。

家中吃水果,可以先要孩子送给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有哥哥妹妹的还可以叫孩子把水果送给哥哥妹妹,然后再自己吃。在孩子送水果给老人们的时候,父母就可赞扬说:“啊,我们的宝宝真懂得礼貌!真乖!真是乖孩子!”在表扬时,父母应该面带笑容,做出亲热的表示。妈妈及时的夸奖能促使孩子重复这些良好的行为,进而养成尊敬老人,尊敬父母和兄长,与小朋友和睦相处的良好习惯。

与此同时,父母应该注意尽量消除妨碍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一切消极因素。放纵、姑息、迁就是一切不良习惯的根源。

有的父母见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不允许家中别人再吃,这样无意间就鼓励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于是他就对好吃的东西进行垄断,不许别人沾边。水果别人不能吃,甚至爷爷奶奶吃了他也都要吵要闹。吃饭的时候,好菜只能他一个人吃,而且要放在他面前。孩子一旦有了这种不良习惯,父母就必须进行批评,指出这种行为的错误。反之,如果发现了这种开头,父母仍付之一笑,甚至故意逗弄小孩子:不让爸爸吃,对吧!那么孩子没有明确的是非,当然只会变本加厉,最后不可收拾。

这就是为什么说爱必须是严格的。严是爱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真正严格的要求,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爱。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就是这个道理。严格要求孩子,就是在他们懂道理的基础上向孩子不断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坚持执行。

不过,话又说回来,严格要求孩子,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原因就是父母总喜欢或容易原谅孩子,对孩子的一些不太好的行为与言论给予宽容,而不能够真正及时纠正或及时提出。同时,做父母的也并不都懂得:爱就必须严。

其次,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时,必须要有连贯性。当我们固定某一个人——在一般的家庭里这个人通常是母亲,负责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时候,教育的连贯性比较容易做到。当一个孩子由周围或家庭里几个人:妈妈、奶奶或还有阿姨几个人同时负责培养时,由于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培养孩子上就会步调不一,宽严不一。它的具体表现就是许多家庭中常出现母亲与奶奶或爷爷的矛盾。母亲想严格要求,爷爷奶奶要庇护。妈妈打孩子一巴掌,爷爷奶奶要嘀咕好半天。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一件细致艰巨的工作。他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和惩罚。如有的孩子上床后,久久不肯睡,而且不让母亲或奶奶离开。妈妈一走,他就发脾气。这种时候母亲当然可以好言好语地安抚孩子;但是孩子如果不听,而一味强求,母亲就应对孩子的坏脾气做出应有的反应,或者干脆就让孩子一个人留在那里。这样的话,孩子就不再缠住大人不放了,因为大人的走开,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批评或惩罚。有时,对孩子的坏脾气和坏行为,母亲只要皱皱眉头,或者故意对他表示一点冷淡,他就会意识到大人对他的行为的不满。

常见的例子如,母亲在带孩子到院子里玩耍散步时,孩子常会好奇地停下来捡地上的纸张或小石子玩儿。这时母亲可以喊:“不要捡,脏!”或者:“你再捡,我要走了,不管你了!”说完母亲继续走自己的路。孩子见母亲不理睬自己,就会感到一种过失和耻辱,就不再捡路上的脏东西了。孩子一旦改正了,做父母的就应该马上奖励,使大人与孩子之间重新建立融洽的关系。这样一来,犯有过错而且沮丧的孩子就会重新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充满自信,懂得大人仍然喜爱自己。同时,孩子也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做的。

我们周围的小孩子常见的毛病是不爱整洁,对大人没有礼貌,有的甚至动手抢别人的东西,或者动辄伸出小手打人。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其实都是我们大人,父母或爷爷奶奶惯纵出来的,是他们在孩子开始出现这些情形时放松了教育。有的无知的父母甚至还在一旁笑,甚至鼓励:“打,打爸爸!”或:“打,打叔叔!”有的父亲或爷爷为了逗得孩子一笑,甚至学狗爬,或做马让孩子骑,让孩子模仿电影或电视中一些小皇帝或皇太子骑太监的镜头。

本来是应该批判的东西,他们公然让自己的儿子或孙子来学习仿效,这样当然不能教好孩子,只会把孩子培养成无礼、霸道的人,以致最后成为社会上的害虫。

要想把孩子教育成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人,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父母必须精心注意孩子的成长。这里既有生理上的成长,同时也有心理和精神上的成长。注意孩子的言行表现,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在萌芽阶段纠正不良的习惯。

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孩子发脾气,孩子不听父母的劝说和教育,甚至坐到地上,大声叫嚷,双脚乱踢。

对待孩子的拗脾气,既不能蛮干,抓住孩子一顿痛打,也不应屈服迁就。反之,父母应该细心领会,孩子的反抗并不是由于他对自己的执拗感到满足,而是由于对大人的干预、限制等的抗议。这时,做父母的就应该认真思考他们对孩子所提出的要求是否太高或不合情理。如果是合理的,也不是太高的,就应该坚持,对孩子进行批评和说服。孩子仍不听,则可以对他表示冷淡,让孩子自己去发作一通。

相反,如果做父母的不分青红皂白地退让迁就,那么孩子就会把他的这种“抗议”举动变成对父母施加压力的武器,有时还会得寸进尺,以致无法收拾。

总的来说,在防止和阻止孩子执拗脾气发作的时候,不要采取过于强硬或过于软弱的态度。最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以缓和紧张的局势。不要一味地训斥孩子,因为孩子这时是听不进去的;也不要强求他的举动马上符合理智。但同时又要设法使父母不感到难堪,好下台。这时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前面所讲的,把孩子撇下或把孩子送到门外让他一个人去发泄一下。孩子一个人呆在那里,他感到没趣,大人不理睬他,他就会马上为自己找到新的玩耍方式,而执拗脾气也就会很快消失。

所以,在孩子失去自我控制,或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时,父母都应做出对他毫不介意的样子,让孩子自己去克服,自我平息。当然,这一点有很多父母也很难做到,因为他们总怕孩子哭和闹。孩子一哭,他们就慌了手脚。尤其是有爷爷和奶奶的家庭,他们把孩子看得心肝宝贝一样,一听见孩子哭,就怕是有人虐待了他,于是就责备孩子的父母,而迁就孩子,向孩子妥协。这种做法当然是极端错误而且有害的,只会养成孩子蛮横不讲道理,粗野无礼的性格。

其次,当孩子安静下来之后,父母不应再追究发生过的事,或再加以处罚,而应该对孩子表示亲近。因为这时的亲近能使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到任何损害,使孩子自觉而且愉快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同时,也不要像有些父母那样,要求孩子许诺“今后再也不这样做了”。因为孩子很小,他的自我约束力不强,很难实现这种诺言。

最后还有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大人忽视的不良行为,那就是在许多公共场所,如在商店购物或等候公共汽车时,许多大人及老人都在排队,而且也很焦急。这时有些孩子见排队的人多,就往前面去插队,或干脆不排队挤到或钻到最前面抢购,或抢上公共汽车而且还为父母占位子。这原本是一种不遵守公共纪律和投机取巧的行为,而有的父母也为了图个一时的方便和舒适,就不加阻挡,反而津津乐道地认为孩子机灵。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纵容和鼓励孩子不守法纪、投机取巧,将来很可能要惹出大祸。

所以,父母对孩子生活上的有些小节绝不可忽视,要随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当然,在整个培养和纠正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注意孩子微小的进步,及时加以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珍惜自己的变化,用自己的积极因素去克服自身的缺点。

同类推荐
  • 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本书内容涉及了家庭育儿方方面面的问题,从宝宝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到家庭新生活的开始,再到宝宝有了内心的需要,精神健康、行为培养、学校教育等部分,针对育儿问题的最新研究,给关心宝宝成长的父母们,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计划和帮助。
  • 0~1岁婴儿营养食谱

    0~1岁婴儿营养食谱

    本书针对不同月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当妈千万别唠叨

    当妈千万别唠叨

    唠叨是中国妈妈们教育上的最大通病。当妈的都知道唠叨不好,但面对孩子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唠叨……当妈妈的关怀和爱护变成事无巨细的反复叮咛时,就成了儿女耳畔的“噪音”。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非惩罚性教育倡导人成墨初的最新力作,书中告诉妈妈们“爱是好的,但不需要重复;管是对的,但不需要啰嗦”的“零噪音”教育理论,同时提供了具体的“不啰嗦而又效果好”的教育法。作者使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自己教育女儿的实践活动和身边的教育案例来阐述,不仅趣味十足,通俗易懂,还把方法讲解得深入透彻、简单实效。
  • 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

    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

    0~3岁阶段的科学养护对宝宝一生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科学养护不仅是宝宝身体成长的必需,而且言语、认知、交流等社会行为能力的形成也有赖于此。《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一书想读者所想,解读者所急,更贴近生活实际,遵循科学,并汇集了大量的育儿知识,非常适合新手父母使用。
  • 麻辣母女大对决

    麻辣母女大对决

    亲情,是一种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是世界上最为美好的感情。赵静用她清新活泼的笔调,勾勒出一对平常人家的母女。在这些家长里短中,充满着现代摩登的气息,你我生活的投影,真实、自然。 作者很好的抓住了儿女与父母间的情感与矛盾,互相的依赖与碰撞,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记述着生活中零碎有趣的片段,让人在捧腹大笑之际又感受到其中的情深意切。
热门推荐
  • 我的成名内幕

    我的成名内幕

    因一部获奖的文学作品被某知名导演看上并计划搬上银幕,名不见经传的年轻退伍兵从山村到大都市找该导演,之后在该导演所在的影视公司里与一位女明星和女助理之间发生一段离奇的爱恨情仇悲喜剧,并凭着这一部被改编的作品成为一位知名作家。
  • 三木不为森

    三木不为森

    上帝啊,只有此刻我才想到您,您是否会无法听见我的呼喊:MyGod,helpme!
  • 僵尸的爱之永恒

    僵尸的爱之永恒

    宇宙洪荒,万族林立,有僵尸为患,盘古族为救苍生,解救黎明百姓,以身化阵,名曰生死劫,扭转乾坤,封印僵尸王。亿万年后,一个少年身怀奇怪符文,突现人间,一夜之间,血雨腥风,尸横遍野,全村人离奇死亡,是人为,还是……
  • 致美术生

    致美术生

    作为称职的艺术生,当别人在努力学习的时候我们寻找不知在哪个墙角画圈圈诅咒主人将它抛弃的橡皮,当别人正在努力自习的时候我们聆听老师“明暗交界线不是一条线”的谆谆教诲,当别人又在努力补习的时候我们遵照老师的话将除了高光以外全部擦掉重新上吊(上调)。作为专业吃笔人我们真的是专业的,笔袋中你可以看到一根铅笔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详细的演变过程……
  • 恶搞的历史:历史上的恶搞

    恶搞的历史:历史上的恶搞

    恶搞虽然是“恶”的,但基本是一种玩笑性质,没有太多恶意的行为。它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让人哭笑不得,继而又能引人深思。很多人认为恶搞是后现代意识的产物,其实“恶搞”古已有之。本书以“恶搞”这一流行词语为容器,盛满五千年厚重历史,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里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带来的乐趣。历史长河里不乏具有幽默感的“恶搞”之人,帝王、大臣、文人、宦官、嫔妃,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来抒写恶搞历史。赵高指鹿为马,稽康的天体运动,刘邦的竹皮冠冕,唐太宗养宠物的惨痛经历,李白的臭靴子……历史上的恶搞不仅仅是娱乐行为,这其中有对人生的失望,有文人的洒脱,有身在江湖的无奈。
  • 豪门,宠萌厚爱

    豪门,宠萌厚爱

    男朋友结婚了,新娘却不是她,她摇身一变不再是哪个穷丫头,而是米家二小姐那个前男友知道她身份后死缠着她,他曾经认为她只是个花瓶,没用的花瓶,他不曾料想她是米家的二小姐,他放弃了可以一步登天的楼梯选择了梯子当他后悔来找她时,晚了,她已为人妻
  • 快穿拯救女配

    快穿拯救女配

    依娜的姐姐的灵魂不知道为什么分散在各种小说的女配身上。为了救姐姐好不容易创造了灵魂收集系统。
  • 蜜爱1001:总裁请节制

    蜜爱1001:总裁请节制

    我,结婚两年,却被丈夫冷落我父亲某些原因而进了监狱,我低声下气的跪下来求他“求你了,放了我父亲”他冷笑一声道“给我个理由”……
  • 冷艳美女复仇记

    冷艳美女复仇记

    一部被爸爸抛弃的女孩励志,复仇的都市爱情剧,美艳的外表,内心种下了仇恨。
  • 末日再临

    末日再临

    最后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世界末日的到来,人类陷入了贫穷和饥荒之中。末日一百年后,当尘埃落定,一切渐渐开始沿着新轨道运行时……又出现了新的危机。传说中的女王在此时现世:“我将拔去龙的牙齿,把狮子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