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贺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自武帝为太子时,贺为舍人,及武帝即位,迁至太仆。贺夫人君孺,卫皇后姊也,贺由是有宠。元光中为轻车将军。军马邑。后四岁,出云中。后五岁,以车骑将军从大将军青出,有功,封南窌侯。后再以左将军出定襄,无功,坐酎金,失侯。复以浮沮将军出五原二千馀里,无功。后八岁,遂代石庆为丞相,封葛绎侯。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然数被谴。初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顿首涕泣,曰:“臣本边鄙,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上与左右见贺悲哀,感动下泣,曰:“扶起丞相。”贺不肯起,上乃起去,贺不得已拜。出,左右问其故,贺曰:“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
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后果得安世。安世者,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世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译文”
公孙贺年轻时当骑士,参军作战数立战功。汉武帝做太子时,公孙贺为太子舍人,到武帝即位,提拔公孙贺为太仆。公孙贺的夫人卫君孺,是卫皇后的姐姐,公孙贺因此而受宠幸。武帝元光年间,任轻车将军,驻军马邑。四年以后,率军出云中攻击匈奴。又过了五年,以车骑将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有功,被封为南窌侯。后又以左将军身份从定襄郡出击匈奴,无功,因献酎金成色不足而获罪,失去侯爵。再以浮沮将军出五原郡二千余里攻击匈奴,无功。八年以后,终于代替石庆任丞相,被封为葛绎侯。当时朝廷多事,监督责罚大臣。从公孙弘以后,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连着因事获罪而死。石庆虽然因为谨慎得享善终,但多次遭受谴责。当初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时,不愿接受丞相印绶,叩头哭泣,说:“我本来是边界上的人,靠鞍马骑射的本领当了官,才能实在不能胜任宰相。”皇上和左右大臣看见公孙贺悲哀,都触动感情流下泪来,武帝说:“扶起丞相。”公孙贺不肯起来,皇上就起身走了,公孙贺不得已接受了任命。出宫后,左右大臣问公孙贺不愿当丞相的原因,公孙贺说:“皇上贤明,我当丞相不称职,害怕受重责,从此就危险了。”
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代替公孙贺做了太仆,父子同居公卿之位。公孙敬声仗恃自己是皇后姐姐的儿子,骄纵奢侈不守法令。武帝征和年间,擅自挪用北军的钱一千九百万,事情发现后,被逮入监狱。这时皇上下诏搜捕阳陵县人朱安世还没捕获,皇上急于将其逮捕归案,公孙贺自己请求追捕朱安世来赎公孙敬声的罪。皇上允许了公孙贺的请求。后来,公孙贺果然抓获朱安世。朱安世是京城的大侠客,听说公孙贺想用他为儿子赎罪,笑着说:“丞相的灾祸牵连到他的宗族了。我正要告发丞相违法的事,诉讼的话很多,砍伐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用斜谷的木头做桎梏也不能束缚我,不让我告发。”朱安世于是从狱中上书,告发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以及指使巫师在祭祀时诅咒皇上,并且上甘泉宫在驰道上埋偶人,用很恶毒的语言诅咒。武帝下令有关的主管部门审讯查验公孙贺,彻底追查他所犯的罪行,竟致父子二人死在狱中,全家被族灭。
“点评”
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今宁县)人。在反击匈奴的长期斗争中,公孙贺跟随卫青、霍去病多次转战大沙漠,立下了很多战功,深得武帝赏识。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当朝丞相石庆病死,武帝左挑右选,决定任命公孙贺替代石庆当丞相。按常理来说,这是一件绝顶好事,然而,听了这个消息,公孙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出将入相”,本来是封建社会中许多读圣贤书、习孙吴策的士子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的公孙贺,接到这一“喜从天降”的诏令后,却悲惧交集,伏地大哭,坚不受印。对此,班固在《汉书》中,生动细致地记叙了这一故事:
初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顿首涕泣,曰:“臣本边鄙,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上与左右见贺悲哀,感动下泣,曰:“扶起丞相。”贺不肯起,上乃起去,贺不得已拜。出,左右问其故,贺曰:“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公孙贺闻拜相而愁惧的神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一切,只因为武帝用人,和其他皇帝不一样。
武帝用人随意性很强,往往出自个人想象,他的用人之道是,有功则赏,无功则罚,而且功过不能相抵。因此,石庆之前三任丞相,尽管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仍以莫须有之罪被处死。石庆虽然处处小心,事事谨慎,也多次受到武帝谴责。公孙贺接到皇帝的任命,不喜则忧,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公孙贺为什么因拜相生惧、生悲,坚辞不受呢?这绝不是公孙贺自觉无功、无德、无能,不愿受,不敢受,其实他心里清楚:皇帝不是念起他的功劳,或看重他的德才,真正选他为相的原因是夫人君孺是卫皇后的姐姐,靠这层裙带关系,自己具备“亲近、可靠、顺从”这六个字。妻贵而夫荣,丞相的印绶就自然交给了公孙贺。不仅于此,“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
公孙贺不得已拜相后,吞吞吐吐,确有难言之苦:“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恩绝。”后来,事实印证了公孙贺这句话。
汉武帝后宫佳丽甚多,裙带关系随着君王的喜爱在不断地变化和转移。何况,统治集团中党派之争、权力之争错综复杂。而汉武帝“性严峻,群臣虽素所爱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辄按诛之,无所宽假”。从汉武帝即位,到公孙贺拜相,这三十多年中,汉武帝先后任用了十一人为相,平均三年换掉一个。这些丞相,大多是功臣之后、皇亲国戚以及儒学之士,除伤残、病故者外,被汉武帝下狱诛杀或自杀者,有窦婴、李蔡、庄青翟、赵周等四人,田蚡虽已病亡,但汉武帝后来还说:“使武安侯(田蚡)在者,族矣!”特别是公孙贺以前四个丞相,除石庆外,均自杀于狱中,无一善终。石庆一生极为谨慎,一次武帝故意取笑他:“御车上一共是几匹马?”答案一望可知,小心的石庆却用马鞭一匹一匹数过后,才举手说:“是六匹马。”但石庆任相后,仍“数被遣”。面对中央政权中这些血淋淋的现实,公孙贺吓破了胆,不奉诏,恐杀头;若奉了,避免不了和前几任一样的下场,难怪他竟愁得脱口而出:“这一下危险了!”
果然,正像公孙贺所料:不久,汉武帝又宠爱上了王夫人、李夫人,特别是生了一个男孩的钩弋夫人,并命其所生之门为“尧母门”。这预示着卫皇后和太子也从此危矣。当然,公孙贺所凭借卫皇后的“裙带关系”在汉武帝的心里发生着微妙变化。这时,年近古稀的汉武帝又非常迷信,四处拜天祀地搞封神,多方求神迎仙找“不死之药”。他最怕有人利用神鬼、“巫蛊”暗害自己,经常疑神疑鬼,重用江充为直指绣衣使者,随时督察举劾贵戚、近臣。太子见了江充等人,都惶恐不安。
太始元年(前96年)正月,几次随卫青远征匈奴的公孙敖,坐妻巫蛊腰斩。公孙敖是卫皇后一派的人,宫廷中的争宠暗斗已明朗化。公孙贺难免被卷入到这个政治旋涡中去。
征和元年(前92年),公孙贺那个“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的宝贝儿子敬声,因“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而下狱。公孙贺为了替儿子赎罪,就向汉武帝请求由他来捕捉久捕未获的朱安世。朱安世是“京师大侠”,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地头蛇,在各处都有关系庇护。现在丞相亲自出面,当然一捕即获。但是,善观政治气候的朱安世,却在狱中上书,告发:“公孙敬声与卫皇后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并在汉武帝经常去甘泉宫的驰道当中,派巫神埋上木头人,又用恶言诅咒武帝快些死去。”汉武帝见此“揭发材料”,于第二年(前91年)正月,当即把公孙贺投入狱中,派江充案验,穷治所犯。江充摸透了汉武帝的心思,为了除去钩弋夫人的争宠对手卫皇后一派,又把公孙贺父子定为死罪,把其全家族诛灭。
对于武帝的用人,汲黯曾提出过批评。他说:陛下辛辛苦苦得到人才,还没有尽其所用,就被杀掉。天下人才有限,杀之无限。以无限对有限,恐怕以后就很难找到人才了。应该说,他的劝勉很哲学,也很有道理,但武帝有自己的理论:人才是源源不断的,有才的人不发挥才能,和无才没有区别,杀掉他们并不可惜。有此指导思想,杀人自然易如刀切菜了!估计那个以萧规曹随名扬千古的曹参在武帝手下当官,也早被其腰斩。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当时,公孙贺不愿拜相是颇具卓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