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2900000009

第9章 牡丹花下的风流天子

明光宗朱常洛,虽然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但却留下了“红丸案”、“梃击案”和“移宫案”等三大悬案。他之所以成为“短命天子”,大半是“春药”吃多了的缘故。

牡丹花下鬼,未必尽风流。

(一)明神宗朱翊钧活了58岁,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十六个皇帝中在位最长的一个皇帝。

但在位时间最长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位有为之君,相反他倒是一个酒、色、财、气、五毒俱全的荒唐之主。以他为名号的万历王朝,之所以还能逆水行舟,艰难运转,全靠首辅张居正的锐意改革,他只不过坐享其改革成果罢了。

朱翊钧10岁即位后,还是一个贪玩好耍的小皇帝。要不是他的生母李太后和张居正严加管束,他早就闹翻天了。

万历九年(1581)十月的一天下午,这位小皇帝来到慈宁宫向李太后请安问好。李太后信佛,正忙着和德清即憨山和尚礼佛参禅,便叫皇帝儿子随便玩去吧。

小皇帝玩了一阵,想洗洗手。一位姓王的宫女即端了一盆水来,服侍他洗手。小皇帝见王氏一双杏眼盈盈,活像一泓秋水,千般娇媚,万种风情,尽在其中。又见她面如桃花,秀发飘飘,不觉心动神驰,哪里还按奈得住,便一把将她搂在怀里,狂吻不止。接着又将她抱进一间小屋里,放肆地与王氏云雨起来……一月之后,慈宁宫传来了消息,说王氏怀上龙种了。李太后将小皇帝叫去,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小皇帝开始还想抵赖,但当李太后命人拿来“内起居注”查看后,他才红着脸承认了。

李太后也没有责怪儿子,反打趣地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你也学着你的父亲,干出同样的这种事来。原来李太后当初也是一位宫女,因偶然被老皇帝御幸后之,这才生下了今天的小皇帝。因此李太后对儿子说,既然已经木已成舟,那就认了吧,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再说了,我年事已高,正盼着抱上孙儿哩!如果王氏能生一个男孩,那就是未来的皇太子,这是国家之福、社稷之幸啊!但你可要记住了,母以子贵,宫女与后妃之间,是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的。你以后务必要善待其子、善待其母。

十个月后,王氏宫女果然生了个男孩,即小皇帝的皇长子,取名为朱常洛。万历十年(1582)六月,朱翊钧封王氏为恭妃。后来经过无数次波折,才立朱常洛为皇太子。

万历皇帝龙驭殡天后,朱常洛才继位大统,是为光宗。

这位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中当了十九年太子才即位的皇帝,想不到当了不到一个月的大明天子,就突然暴毙而亡了。

在明朝十六个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朱常洛的父亲朱翊钧(四十八年),但轮到他自己时,却只当了二十九天的皇帝。所以,史家们称之为“短命王朝,一月天子”。

这对父子皇帝,一长一短,形成强烈反差,是造化弄人呢,还是另有机缘?

但不管怎么说,主要还是他们自身的过错。光宗朱常洛生理上并无缺陷,但他的心理上却有个严重的障碍,即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最后变态、扭曲为一个“色魔”,拼命玩女人,最终也玩掉了自己的性命,成为“短命王朝,一月天子”。

(二)按明代皇位世袭制,皇位的继承人首先是皇后所生的皇长子,被确立为皇太子之后,才能继承皇位,这就叫“有嫡立嫡”。如果皇后没有生出儿子,就应该以其他嫔妃中生的皇长子为储。此所谓“无嫡立长”。

因此,皇储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象征。皇太子便是预备的君王,国家的根本。所以大臣们常常为皇储问题而展开一次又一次地纷争,即所谓“国本”之争。

朱翊钧的皇后王氏,一直没有生育。现在只有宫女王氏为他生了朱常洛,又是皇长子,按说就应当立朱常洛为皇太子,但朱翊钧总是嫌他不是“嫡子”。虽然他自己也是宫女所生的,并非“嫡子”,可他就是迈不过这道坎,总觉得不光彩。因此一直犹豫不决,迟迟未立朱常洛为太子。

偏在这时,又从天上掉下一个宛如当年杨玉环似的大美人郑氏。她可不是一般的宫女,而是从新近选出来最漂亮的“淑嫔”,并深得朱翊钧的宠爱。真可谓“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特别是当郑氏为皇帝又生下一个皇子朱常洵之后,朱翊钧就更加宠爱她了。不但封她为贵妃,而且准备封朱常洵为太子。

这种废长立幼的举措,立即受到大臣们的反对,并强烈地要求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理由充足,朱翊钧无言以对,只得答应可以考虑。但回宫后,当面对郑贵妃一阵软硬兼施、撒娇泼赖的纠缠后,他又没辙了。最后横下一条心,答应立朱常洵为太子。郑贵妃说口说无凭,只怕你一转身就变卦。朱翊钧就燃香立誓并写下誓言,交给郑贵妃保存。

此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大臣们的耳朵里。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反驳的奏章像雪片似地飞到朱翊钧的面前。尽管他以皇帝之威,责罚了不少大臣。又绞尽脑汁,玩了许多花样,但反对之声依然不绝于耳,搞得他焦头烂额。他夹在大臣和贵妃之间,被双方推来推去,实在为难。别看皇帝一手遮天,他也有为难的时候。就这样为了“国本”这事,一直争吵了十多年。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九月十八日,才由李太后一锤定音,将此事“搞定”。

这天,当朱翊钧又来拜谒太后时,太李后铁着脸问他:皇帝,怎么拖到现在还不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呢?

朱翊钧见生母不怒而威,口气强硬,心想今天这一关恐怕难以闯过去了,只好硬着头皮说,常洛毕竟是宫女生的……话未说完,老太太就发火了。她指着皇帝说,别忘了我给你说过的话,你也是当年的宫女、如今太后我所生养的儿子!你也答应过我和诸位大臣,要立常洛为太子的。君无戏言,难道你想自食其言,戏弄本宫不成?

朱翊钧忙跪在母亲面前,说不敢不敢。李太后说,既然如此,那就马上册封。朱翊钧说,好,马上册封,马上册封。这样,皇长子朱常洛才终于被立为太子。但问题并未解决,相反的是,太子的日子更难过了。在争国本的长达十五年之久的拉锯战中,受伤害和被扭曲最大的还是朱常洛。

(三)郑贵妃见封朱常洛为太子,自己的儿子朱常洵仅封为王。这不是煮熟的鸭子都飞了吗?她仗着皇帝离不开她,自己手里又捏着皇帝亲笔写下立朱常洵为太子的誓言,便找皇帝一哭二闹三上吊,又讥讽他说,王氏长相和地位都不如自己,她生的儿子也不如自己生的乖巧聪明,怎么单凭早生几年就立为太子呢?

皇帝听了她的一顿数落后,也羞愧难当,格外窝火、心烦。他冲着郑贵妃说,真是妇人之见。你不想一想,朕既可以“立”他,也可以随时“废”他,现在需要的是时机。时机决定一切,你懂不懂。

因此他对太子冷眼旁观,也更加冷淡,不理不采,视有为无。

朱常洛被册立为太子的时候,已经20岁了,早该纳妃结婚了,但直到21岁才纳郭氏为太子妃。婚后才移居到冷落萧条的慈庆宫,并从此与生母王氏隔绝,母子很难见上一面。不久生母眼睛失明,次年便离开了人世。

太子既得不到父爱,也得不母爱。他所得到的仅仅是来自郑贵妃的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还有就是来自异母兄弟母朱常洵的嫉妒和仇恨。

东宫的防卫也相当不力,只有寥寥几个侍卫在没精打彩地守护;东宫的那些太监也因“门前冷落车马稀”,告假的告假,称病的称病;还有那一帮见风使舵的大臣,开始还为太子争位说话,后来见皇帝照样冷落太子,仍然想立朱常洵为太子,再加上郑贵妃的笼络,也把赌注押在朱常洵的身上,而无暇顾及当今太子了。

这样一来,太子便深感到势单力薄,孤立无缘,越发觉得冷冷清清,度日如年。更出乎他意料的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东宫发生了“梃击”之案。

这年五月初四的黄昏时候,一个手持枣木棍的凶汉,偷偷溜进了慈庆宫。他首先击倒了守门的老太监,然后就直奔太子的寝宫。幸好太子的内侍和几个太监及时赶到,才将凶手擒获,交守卫指挥使收监。

次日,太子将此事面奏皇帝。他听后始为吃惊,说马上审问犯人,追查这是谁指使干的。但他突然想到,此事可能与郑贵妃有关,这个马蜂窝是捅不得的。于是又改口说,你先回去吧,朕会处理此事的。

处理的最后结果是,凶手姓张名差,小名张五儿。他是受了郑贵妃的亲兄郑周泰和亲信太监庞保的指使,才入宫行刺的,刑部要严惩凶手和幕后指挥者。这下老皇帝有些慌了,他忙把太子叫去,一反常态地亲切对他说,张差是个疯子,听了庞保几句逗他的浑话,他就闯进宫里来了。要说他是行刺,为什么不带刀剑,而手持枣木长棒呢?可见他的确是神经不正常。太子,你看这事怎么处理才好呢?

其实答案已经出来了,何必再问哩!太子再笨也能猜出父亲的意思。因此他对在场的臣工们说,像张差这样的莽汉、疯子,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不必跟他计较,正法算了,没有必要涉及他人。又说我们父子关系很好,你们不要轻信谣传。

老皇帝待太子说完,便问众臣:太子的话卿等都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意见,但说无妨。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臣工们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再说就是多余的废话了,弄不好就会引火烧身,咎由自取。因此都瞟了太子一眼,既同情他,却又看不起他,更惋惜他。

其实这时太子的心情更加复杂、难过与无奈,几乎处于精神崩溃的状态之中,只是当着老皇帝和臣工们的面,不便发作,只得强忍着。因此,他一回到自己的冷宫后,就扑倒在床上又哭又叫,还不停地揪打自己,诅咒自己。说我为什么偏偏又是宫女所生?既为宫女所生,为什么偏又是皇长子?我本不想当什么太子,更不想做皇帝,为什么偏又非让我当太子,做储君不可呢?

太子哭着喊着,一下又从床上蹦起来,摔茶杯、打宫女,看去俨然像个疯子。他命太监拿酒来,然后把一瓶酒都喝光了。等哭够了,打累了,喝醉了,这才倒在床上去寻求他片刻的安宁,减轻他一时的痛苦。

(四)一个人如果长期都生活在前途未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孤寂、压抑和狂暴状态中,那他的精神情绪必然是脆弱而崩溃的,他的人格必然是扭曲的,他的行为必然是变态的,他的精神必然是分裂的。但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能量却不会因此消失,相反它会以另一种被改写的程序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这种在专制高压下形成的压抑将正常的人格内部程序打乱了、更改了,迫使它以各种反常的变态心理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压抑和变态心理要素更改的重要结果,便是将皇帝的自然人格改写为常人的伦理人格,将能量主体改写为道德主体,乃至超越这一切范畴,最终成为一个失去理智的狂人、疯子。他在太子位置上,一呆就是漫长的二十年,这样一来,他能不时忧时悲、时惧时怕、时哭时笑、时怒时愁吗?加上他有痰喘症,一向体弱多病,所以就更加难熬,也更加放纵自己,作践自己。

精神上长期受到压抑的人,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渴望以发泄来求得一时的快乐与满足。而女人恰好是他发泄的最佳对象,酒色正好可以暂时忘忧。

万历四十一年(1613),自从皇太子妃郭氏死后,他就无心再立妃子了。再说立妃还得请老皇帝批准才行,他不想去自讨没趣,因为老皇帝早已厌烦他了。不立妃也好,这样更自由,会省去很多的麻烦。反正身边的宫女尚有十几个,想玩谁就玩谁。在这方面,老皇帝是宽容的,不会干涉他,也不关心他的死活。

因此,一旦需要发泄搞乐时,他就拿宫女来撒野。那些长期处在深宫内苑渴望男性抚爱而难以如愿的宫女,也是压抑之人。如今有一个男人,而且是太子、未来的君王国宠幸自己,岂有不愿意的?其实双方都是压抑者,彼此都需要从发泄中找到快乐。于是一拍即合,一点就燃。

就这样,太子终日纵情酒色、彻夜与宫女缠绵。拖着体弱多病之身去纵欲的太子,身体很快就散架了。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老皇帝终于驾崩了,临死时才肯把江山交给太子去打理。其实他留给太子的并不是一片大好河山,而是一条千疮百孔、亟待下沉的破船。而接替这条破船的新舵手——光宗朱常洛偏又是一个早已病入膏肓的短命天子。

加速这位天子“短命”的不是别人,恰是老皇帝最宠的郑贵妃。她怕新皇帝找自己报仇,便针对新皇帝好色的弱点,特地选了四个绝色美女,作为新皇登基的贺礼送给他。

早已变态、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新皇帝,一看到四个美女,哪还记得他和郑贵妃之间的恩怨,当即就照单全收,欣然接纳。当晚就同四个佳丽,玩了个通宵达旦。

次日,在庆祝新皇即位的“内宴”上,新皇帝勉强打起精神去出席宴会。郑贵妃问他,皇上,我送给你的礼物还满意吗?新皇帝说,那里是礼物,简直是天生的尤物。很好,朕很满意。

郑贵妃说,还有比这更好的尤物哩!说罢又将两名绝色的歌伎送给新皇帝,当晚又派鸿胪寺丞李可灼向他进献仙丹。所谓仙丹,其实就是当年“道士皇帝”吃过的那种“红铅丸”,是用少女“经血、人乳和辰砂”等物调制而成的壮阳春药。

(五)玩美女、吃春药,这本来是历代帝王的特权与特性,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像明光宗朱常洛这样玩法的还不多见。如果这时他能悬崖勒马的话,也许还能多当几天皇帝。怎奈他有严重的、无法排解的心理障碍,早已成了一个变态、扭曲的“色魔”、怪物了,他再也不能控制自己了。只要一看到女人,不管是美是丑、年长年幼,事实上他已分不清美丑大小了。只要是女人,他就要同他上床做爱。还有娈童和俊男,他也宠爱有加。尤其是吃了仙丹春药之后,则更来劲了。

史书上说:“退朝内宴,以女乐承应”。又说他“一生二旦,俱御幸焉”。这恐怕说的都是事实。至于野史杂记中说的,那就是更多更详尽了。有的说他爱玩“一龙二凤”,常叫几个女人轮番上阵,或者同时出马助兴。而且花样翻新,三十六种、七十二样,还不雷同重复。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忍下笔。

玩高兴了,便要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同时也要封他的宠侍李选侍为皇后。别说这种封法不合礼制,单就这种行为,也是离奇荒唐的。这也难怪,因为他的神经已经不正常了,几近分裂。他的性情已经严重扭曲、变形了。

如此,当然受到大臣们的反对,但同时也引起郑贵妃和李选侍的不满。大臣们在吵,两个女人在闹,美女们在争,一大堆国事正等着新皇帝去办。这样别说是一个有病之人受不了,就是一个正常人也是吃不消的。

面对着一大堆美女和国事,都要拖着病的新皇帝去摆平,在短时间内都要他来承担,事实上是不行的。

新皇帝是这年八月一日登基的,到了八月十日,他的身体就累垮了,忙召御医诊视。为他诊视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御药房的崔文升,这家伙偏又受了郑贵妃的指使,为新皇帝进了一剂“通利药”,也就是泻火解毒的泻药。

因此新皇帝吃了泻药后,当晚就连泻了三四十次,几乎通宵未眠。他的身体本来就极度虚弱,正处于衰竭状态,再这么一泻再泻,就等于雪上加霜、火中加油,哪里还能有救呢?

就这样拖到八月二十二日,新皇帝自知不行了,忙召集方从哲等几位阁老重臣,安排后事。他有气无力地对他们说,国事就多劳你们几位先生了,又问首辅方从哲,陵墓安排得怎么样了。因为老皇帝刚死不久,还来不及安陵,所以方从哲以为他问的是老皇帝的陵墓,便说正在安排。谁知新皇帝听了,忙摇头说,朕是问朕的陵墓准备好了没有。

大臣们忙说,皇上正值盛年,虽然眼下生点小病,但不日就会康复的,何言就准备陵墓呢?

新皇帝说,朕自知病入膏肓,活不了几天了,还是抓紧准备朕的陵墓吧。说罢,仿佛又想起什么,便问鸿胪寺那个官员不是说要给朕献仙丹吗?快宣他进殿来吧!

大臣们都说,道士仙丹,不可轻信。

新皇帝心烦意乱了,他挥手要大臣们退出去,命太监把献仙丹的官员带进来。

(六)前来献仙丹的官员,实际上是鸿胪寺的一个名叫李可灼的道士。上次献丹是通过郑贵妃传送的,这次是奉郑贵妃之命亲自送来。

新皇帝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小床上,听见李可灼在问候他,便强展星眸瞥了他一眼,说朕上次服了丹药后,效果还不错。但不知是否还有更好的丹药?朕的意思是说,可否有既能壮阳,又可健身的那种两全齐美,二者可兼的……他的意思是,鱼和熊掌他都要,及时行乐和延年益寿他都要全得,一样也不能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不合乎逻辑。

但对一个扭曲、变态的“色魔”来说,这种不合乎逻辑的事,恰好也是一种逻辑。正如疯子的行为一样,常人看来不合逻辑,但对他而言,却正是他认为必须如此的逻辑。

近乎疯狂的新皇帝,此刻也正是这样来判断思考的。至少他想试一试,能不能将死马当成活马医,也许还有一线希望。他要用残余的生命来进行一次最后的赌博。

道士看透了新皇帝的心路,暗自高兴,便只管念念有词地鼓捣了一番,然后说皇上之病只不过是多年虚弱所致而已,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服了臣的仙丹,元气自可培聚。阴阳相生,坎离互补。五气朝元,二五之精,自然妙合而凝,康复指日可待也。

新皇帝听了连声道好,要他把呈献的十粒仙丹留下,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那里领赏去。

当晚,新皇帝服了一粒仙丹后,安然入睡。次日醒来顿觉气喘平息,全身通畅,食欲如前。他高兴,太监们更高兴,忙传话给阁老大臣们,说皇上服药后,四肢和暖,神清气爽,还进了御膳。大臣们听了虽觉奇怪,但龙体恢复好转,毕竟是天大的喜事,因此都雀跃欢腾,以为皇上有救了。

就这样平稳了五天,但到了八月二十八日深夜时,却从宫中传来了旨意,要大臣们火速进宫。

原来这天晚上就寝时,新皇帝先服了一粒仙丹,犹嫌不足,便又服了一粒。一个时辰之后,他感到通身发热、脸色发红、脉搏宏大、心潮起伏、性欲大增、阳具直挺,他便叫太监传美女侍寝。

太监不肯,说皇上,你不要命啦!

新皇帝说,朕既要保命,也要行乐。活而不乐,还有什么意思呢?

太监说,那样乐法,你会死的。

新皇帝说,就是为乐而死,也是值得的。你没听古人说过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吗?快去传美女来,朕实在是忍不住了,快去呀!否则,朕就杀了你!

太监怕抗旨杀头,只好传来了一个并不漂亮的宫女,心想皇上见了总不会大动干戈吧。但哪知道新皇帝见了宫女后,不管她长相如何,便像饿虎扑食一样,拼命地同宫女缠成一团,扭在一起。不一会儿,他顿觉精如泉涌,快活似仙,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事实上,他已把自己生命中最后的一点潜力全部、彻底地挤干了。等大臣们赶到时,新皇帝还来不及向大臣们颁发遗诏、确立继承人时,他早已无话可说、无药可救了。

这时,正好是九月初一的零辰时分。也就是说,新皇帝从八月初一登基,到他暴毙而亡止,相继还不到一个月(这年是闰八月,只有二十九天)。他除了登基时到金銮殿去过一次之外,就再也未坐过那把龙椅了。

一个月前,老皇帝死去,尚未安陵。现在新皇帝又随之西去,而他留下的却是三大悬案,即“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更主要的还是由谁来接替他的江山。

新皇帝虽然还有一个16岁的皇子,但直到一个月前老皇帝死时才册立为皇太孙,新皇帝还来不及封他为太子,而且未接受正规教育,几乎是个文盲,他能担此大任吗?不过他会木匠活,所以他即位后,史称“木匠皇帝”。

同类推荐
  • 忽必烈传

    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本书讲述了忽必烈波澜壮阔、传奇辉煌的一生,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 大唐功臣张士贵

    大唐功臣张士贵

    看过小说《薛仁贵征东》及相关文艺作品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张仁贵其人的,甚至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张士贵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而当我们翻开史籍时看到的张士贵却是为李唐王朝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名将。孰是孰非?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吧。
  • 鲁迅

    鲁迅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他凶残弑兄杀父,登上皇位,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他的残暴统治最终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宣告结束。让我们拨开了笼罩在炀帝身的上重重迷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炀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仙履传说

    仙履传说

    追随主角的步伐,开始这漫漫奇幻旅程。感叹道之奇幻,品会情之缠绵。一介凡俗少年因缘际会,得赐道化仙宝,从此仙凡两别。本文所讲述的便是他踏上修士一途之后所遇奇人异事。东胜神州之地之浩瀚宗门,南瞻仙境之瑰丽神奇,西域古地之沧桑宏伟,北境冰域之清冽迷幻,中兴之州之繁华昌盛。七禁九仙府十三洞天又是怎生光景?美人情深,知己情重。这一切不过从一偏僻凡俗之地开始。(注:本文慢热,升级练功虽然重要,但却不是本文最重心所在,主要还是以事件串联情节.。)作者语: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铭文大陆

    铭文大陆

    这虽然挂着玄幻小说的由头,但是采用的是武侠的侠骨柔情笔法,有悲伤、有逗比……。将会为读者展示出叶彬、肖炼、花千盈、冷凝霜、妙菱……一段爱恨情仇,一段兄弟情深。同时在这里还会有铁血铮铮的军人、反面人物阴森疯狂的无心,以及各种人物,画面将会逐渐鲜活的展显出来。“在这个世界很多事情,我们只看到开头,却猜测不到结尾”。“为了你,我此生无悔”。“或许你不知道,自从遇到你那刻起,我便不在……”“糖葫芦、盐水烤鸭、叫花子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本小说,能够多多支持,有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指出。
  • 盛世皇朝:嫡女宠妃

    盛世皇朝:嫡女宠妃

    生为望族嫡女,却受尽欺辱。一夜之间,家族被灭。家族女子被尽数冲入后庭为奴为婢。后宫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让她在后宫生存艰难,本想着可以在大赦的时候出宫,可不想一道圣旨重天而降,让她意外成为了新皇的后妃。原来她早就惹到了一个不该惹的人,注定要和他相爱相杀……
  • 魔女遇见爱

    魔女遇见爱

    她——夜诗泪,黑道女生。个性冷酷,下手狠毒。唯一的弱点是情!他——冷列,黑道男生。个性孤僻,甘愿为夜诗泪付出一切!她——伤依涵,黑道女生。个性冷傲。为了情可以毁掉一切!包括得来不易的友情!他——沈炜翊,黑道男生。个性高傲,却带着小孩子气!没有尝过爱情的味道,一但尝过不顾一切的保护。他们之间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离别的夏日午后

    离别的夏日午后

    两个人同时喜欢一个人,但是其中一个女孩是男孩的同父异母妹妹
  • 平滇始末

    平滇始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方剑魔

    东方剑魔

    为了庆祝2011情人节,我写了我的第一部作品给大家看!这部作品抛弃了以往大家对斗气大陆的观点!以全新的面貌给大家对斗气大陆的认识!如果哪里不好,还请大家给我点建议!QQ:1157745525
  • 阴司在人间

    阴司在人间

    大学生兼职假道士的白水泽从来不相信鬼怪之说。可就是有那么一天,他被误抓到了冥府。在阎王的胁迫下,他成为了快要消失的职业——城隍。瞧过了仙府道门,见多了冥府鬼尸的他,心中感慨万千,到底是这个世界变了,还是他的世界变了?
  • 变性三十三天

    变性三十三天

    楠宫彩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但却有着不普通的异性关系,长期的玩弄她人感情,不负责任,只图一时之快。直到有一天,雅典娜女神实在看不下去,决定让他做一回女人……面对变成女人的尴尬场面,他(她)应该如何面对?是将自己的性特征掩饰住,假扮成男人,还是彻底释放自己,做一回真正的女人?
  • 腹黑王子恋上无情公主

    腹黑王子恋上无情公主

    简介:两位五岁的女孩,小时候家,人遭到了毒手,幸运的被被一位老爷爷养活,但是老爷爷不久也去世了,留下了几万元和六只狼崽给她们。她们发誓要报仇,要杀了对他们不好的人,从此,变的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的人。为了隐藏身份调查凶手,到樱圣去读书,但是她们和校草王子一连串的事情,让他们的心有所融化,面对她们的爱情,她们会怎么面对呢?是拒绝还是接受?她们又会怎样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