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离不开游戏,这基本上是父母和老师们的共识,只有在孩子的游戏娱乐之中,我们才能发现原来孩子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活泼可爱,那么让人感觉快乐。
孩子的潜质在学习的时候固然可以被挖掘,但在游戏之中,同样也可以被发现。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孩子们都很善于从游戏中找到一些特别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使用得十分巧妙。
很多家长会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做什么了?”如果孩子说是认字了,家长就很高兴,如果孩子说在幼儿园玩了,家长们就有些不高兴了,认为自己花钱让孩子去上幼儿园是让他去接受教育、去学习的,而不是让孩子去玩的。其实,孩子玩的过程,也可以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那要看安排的是什么样的游戏项目了。
孩子玩是动静结合与交替的过程,目的是让孩子在课后得到休息,让孩子能够更轻松地接受知识。现在,在幼儿园老师多数都是采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知识,比如以知识为基础让孩子去游戏,在玩乐的过程教会孩子舞蹈,等等。
在孩子幼小的时期,大人们也是很难发现孩子的潜质,这时候,游戏便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基于此,我们也就不难看出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
1.游戏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可以说,幼儿期的孩子是以游戏为生活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各自的基本活动,成人的基本活动是工作,工作后是适当的休息。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在生活中所占次数最多的活动;另一个是在生活发展中有重要意义、重要影响的活动。
孩子的神经系统与骨骼肌肉发育较快,孩子的神经系统兴奋强于抑制,要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待着,对孩子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小孩子玩过来玩过去都不会觉得累,大人们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出来,大人往往陪孩子玩一阵就觉得烦了、累了,而孩子却是兴致勃勃、精力充沛,还有用不完的力气。
大人们的剩余精力是用来工作,而孩子的剩余精力是用来玩,如果玩不够,就会影响他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
2.幼儿期是特殊的游戏期。
经研究发现,高等动物是有游戏期的,低等动物是不游戏的。低等动物有的幼年期很短,有的直接就没有幼年期,所以也就更没有游戏期了。
游戏期的存在对高等动物的幼年期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这样的观察报告证明游戏可以帮助小动物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比如,为什么小猫喜欢滚线球?研究表明,小猫喜欢滚线球是因为它要练习抓老鼠,扑老鼠是它的本能活动,但是每一只猫的胖瘦不同,弹跳的能力不同,它的本能是不完善的,需要通过游戏来锻炼。
许多家长对孩子抱的希望特别大,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就教孩子认字、计算,这种教育方法是不科学的,训练出来的所谓的神童都是不靠谱的。人在每个年龄段应该做好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而在孩子幼小的年龄段里,游戏就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3.游戏是幼儿的学习。
家长总以为孩子的玩太浪费时间,特别是在孩子逐渐开始懂事了以后,家长会在各种言论的影响之下,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成为掉队的尾巴,而不肯放松时间让孩子尽情地玩,却从来没想过孩子游戏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许家长们并不很理解游戏与学习的关系,那么,有必要解说一下。
1.游戏与创造性的关系。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呆板地去适应社会活动了,而是要有创造性地去适应社会。工作中的创造性需要从小来培养,一个从小一直都是只会死学习的人,以后也只能是一个学习的机器,就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独创了。孩子从小的游戏活动便是培养其创造性的活动。很多非常有成就的科学家小时候却是调皮大王,正是玩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苏菲在幼儿园里是一个比较腼腆的小女孩,平时不大爱说话,集体活动时她总是一个人待在一边,还爱往厕所跑。在厕所里她能一个人玩好长时间,老师去叫她,她才磨磨蹭蹭地出来。这使老师觉得她有些内向。
有一天,在一个游戏活动中,每个小朋友都选好了自己的角色,只有她还没选到自己满意的游戏角色,老师就说:“苏菲,你最能干,去当摄影师吧!”她去了,老师在一旁悄悄地观察她,只见她拿了一顶帽手戴在头上,手里拿着照相机,拍来拍去。这下子,苏菲非常投入。她一会儿叫这个小朋友戴军帽、拿手枪,一会儿叫另一个小朋友搬坦克,游戏既热闹又有秩序。游戏结束后,。评价时,老师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她就是苏菲,她拍的照片漂亮极了,下一次,你们要拍照片,就叫苏菲为你们拍。”苏菲听老师这样说,就回过头去朝同伴笑,一副很开心的样子。后来,老师发现苏菲渐渐地和大家亲近起来了,她积极地参与各类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也常常举手发言。
游戏,激发了孩子的闪光点,激活了她的优势,促进了孩子多方面的发展,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天真活泼,兴趣广泛,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游戏是他们的生命,幼儿也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得以体现自己的优势。
2.游戏和解决问题的关系。
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孩子往往会利用他们的智慧比大人还完美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与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些太过理论化的数据,对于孩子来说肯定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但是,在游戏中,孩子便会运用他所有的潜在智慧,去解决游戏中所面对的障碍,这时候,孩子的智能便会在他所极为感兴趣的事物上被激发出来,从而,会去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那些成长路上的难关。这无疑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锻炼与提高。
3.游戏与社会性交往的关系。
孩子在游戏中的适应性特别强,在与小伙伴们玩耍的过程中,对于社会性交往的关系,也逐步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是甚为重要的。
孩子们的游戏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堆积木、画画、唱歌、滑滑梯还有“开火车”、“小兔跳”、“骑大马”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在这些游戏之中,孩子的发挥创造力也是很高的,孩子往往在天天玩的游戏里还能变花样儿,这无疑是激发孩子潜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家长们应该对游戏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识,了解孩子玩游戏的意义,支持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去探索,让孩子多动脑筋,大人们也要善于配合与观察孩子的游戏,在游戏中发掘出孩子的潜质,将孩子往正确的道路上引导,把孩子培养成理想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