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临很多问题的时候,孩子往往思维比较单一,不会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而孩子在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能力的时候,父母便应当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孩子养成灵活、变通的意识。
孩子在面临任何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应当让他有发散思维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想象,从多个方面寻求问题的答案,打破知识固有的界限与约束;善于从某一点向四面八方联想,以获得知识的组合、联系与创造,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比如我们问孩子水有什么用?孩子一定会想起很多的答案出来,只要你多加鼓励,孩子所想出来的有些连大人都想不到,“可以喝。”“可以玩。”“可以洗衣服。”“可以用来养鱼。”“可以养草。”“可以养泥鳅。”等等,不一而足。孩子本来可以作出不一般的思考,想出很多不同的用途,可若是大人问出几个便罢手,那么,孩子的思考也必将戛然而止。
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思考与动手能力,孩子的天赋有时候让大人们也不能不咋舌。比如在转动魔方块成形的小游戏中,很多大人转来转去也无法完成,而很多孩子都能在一个人默默思考的过程中,把很复杂的魔方游戏玩得非常好。有一些比较复杂的玩具坏了,孩子拿过来让你帮忙修好,如果大人们弄来弄去修不好,便会对孩子说:“坏了就算了,以后再给你买一个。”可是孩子往往不会这么容易就算了,他会拿过去弄来弄去、细细地研究。因此常常是三四岁的孩子做好的事,大人都自愧不如。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事,孩子本来是如此聪明,可是,在成长中,为什么很多却慢慢地变笨、变得呆板了呢?究其原因,多是教育方法的失误。
我们要善于教导孩子多角度地去考虑问题,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教会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其中包括发散性思维、集中性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等基本形式。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并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在具体面对问题的时候,要教会孩子学着进行各种模式的思考,以期找到最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集中性思维便是确认其中最佳的设想方案,经过检验,采纳一种假设,并进行推理与实践完善,最终得出最合理的结论。
侧向思维是指从其他的角度、其他事物的作用中得到启发而产生的新的方法。这是从既有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的改造与设想,现在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的改进都是通过侧向思维逐步推进的。换种思维去想问题,往往还会有惊人的结果。
住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农夫买下一片农场。买下以后,他觉得非常颓丧。那块地坏得使农夫无法种水果,也不能养猪,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然而,农夫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要把他所拥有的变做一种资产——他要利用那些响尾蛇。
农夫的做法使每一个人都很吃惊,每年来参观他的响尾蛇农场的游客差不多有两万人。他的生意做得非常大。由他养的响尾蛇中所取出来的蛇毒,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做蛇毒的血清;响尾蛇皮以很高的价钱卖出去做女人的鞋子和皮包;装着响尾蛇肉的罐头送到全世界各地的顾客手里。
现在这个村子都已改名为佛罗里达州响尾蛇村。
反向思维就是试着把正常的思维模式倒转过来,从不可能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前有个地主,已有多个姨太太,却还是垂涎于一农民的女儿,后来因为农民无力偿还债务,地主要求农民把女儿嫁给他抵债。为了名正言顺,他想了个馊主意:准备一个封闭的口袋,让农民的女儿在里面摸棋子,如果摸到白棋子,钱也不用还,依然自由,如果摸到黑棋子,就即日嫁过去抵债。装棋子的时候,地主自以为聪明地放了两粒黑棋子到袋子里,农民女儿看在眼里,不动声色,从口袋中摸出一粒棋子后马上混在其他的棋子里,然后她说:“好了,现在我们看看袋子里剩下的棋子是黑色还是白色,如果是黑色的,就证明我拿的是白色,如果是白色的,就证明我拿的是黑色。”地主目瞪口呆,却又无可奈何。
农民女儿用反向思维救了父亲与自己。
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这是创造性思维的有力武器,教孩子多角度去考虑事情的本质,让孩子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让孩子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孩子独特的品质以及探索问题的敏锐性、灵活性、独创性。探索问题的敏锐性,主要表现为具有怀疑意识,能从寻常处发现不寻常。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是指能迅速并灵巧地从一类现象转换到另一类关联较远的现象,遇到问题能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呈现出立体的思维能力,能够突破思维定势,转向新思路。思维的独创性是指通过已有知识的重新组合,从别的途径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模仿。联想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具有丰富的联想思维,能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特殊的思维对象之间建立广泛联系,从其相关性中得到启发,变未知为已知,进而有所发现。
家庭的民主是激发孩子多角度思考的关键,父母应常常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让孩子敢于从生活中去发现,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勇于表达出真的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与目标,进而不断进步,在新的知识领域作出自己的成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