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2500000007

第7章 2 从政务次官到教育大臣

1959年10月20日,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终于以胜利者的自豪感跨进了威斯敏斯特宫,正式履行英国下院后座议员的职责。

当议员最主要的就是要提出动议,发表演说,参加辩论。按照英国议会惯例,每位新当选的议员都可以提出一项议案,以此来打响自己的知名度。撒切尔夫人选定了“公共团体允许新闻记者参加会议的议案”,该议案系建议执行一项始终未能实施的1908年法令,让新闻记者能够参加一些公务团体的会议。这项议案也就成了撒切尔夫人在下院首次亮相的高招。

临到撒切尔夫人发言时,议员的出席率相当高。撒切尔夫人单刀直入,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论证,演说只用了27分钟,没有看一下提纲。她的这篇简短而又精彩的演讲赢得了热烈的鼓掌,包括反对党人士的掌声。有人把她的演讲说成是“新当选议员中最好的”,属于“前座议员的水平”。那些保守党的前座大臣为自己党内的这名新议员的辩才而深感震惊。事后撒切尔夫人的提案经过修改以152票的绝对多数通过成为立法,她也因此而一鸣惊人,舆论界对这位政治新秀大肆捧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撒切尔夫人在议会的首次成功演讲,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为她以后以议员身份进行活动奠定了基础。针对年轻人以戕害他人为乐的犯罪行径,她在下院演说,主张对他们绳之以法。她同其他议员一起走遍了全国,宣讲自己的政治见解;她大声疾呼提高女权,募集盲人救济基金,还就某一地区学龄前儿童的福利问题阐述看法,就国际大小问题表态,回答报刊记者的提问,等等。于是,在广播节目中经常能听到撒切尔夫人的声音,电视屏幕上时常出现她的形象,报刊杂志不时刊登她的照片。所有这一切,无疑都为她后来充当保守党领袖准备了条件。

英国议会历来是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头面人物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争论不休的讲台。一些重大法案的出台,都是从展示辩才、相互攻评,发表最富刺激、最具战斗力与杀伤力的动议开始的。因此,政党领袖首先就必须是一个雄辩家和逻辑论高手,善于用滴水不漏的逻辑和证据确凿的数据去征服对方,赢得论战的胜利。毫无疑问,从少女时代就培养出辩才来的玛格丽特,是能充分展示并发挥出自己的这一能力、水平和风格,并在与论敌的白刃战中一显雌威的。

1961年10月,撒切尔夫人进入议会后还不到两年,就被当时的哈罗德·麦克米伦任命为“生活津贴和国民保险部”的政务次官,相当于副部长一职。这是撒切尔夫人第一次应邀入阁,以接替帕特里夏·霍恩斯比——史密斯夫人,从而开始了前座议员的政治生涯。这是许多在议会任职多年的男议员都望尘莫及、无缘获得的殊荣。

议员与政府成员不一样,前者发表意见的主动权要大得多,可以随意说三道四。而政府高级官员则必须在议会作证,接受议员们特别是反对党议员们的质询和责难,并对各式各样的问题作出切中要害、无懈可击的回答或答辩。撒切尔夫人以政府官员的身份参加下院辩论,就是要对付工党议员的指责和非难。这时,尽管撒切尔夫人在议会中露面的时间少了,但每次参加辩论,她总能以出色的表现给工党的发难者以痛快的一击。她还能以一连串的统计数字驳倒对方,使对方目瞪口呆、尴尬万分。例如,工党议员提出了一项动议,指责麦克米伦政府多年来没有提高生活津贴。撒切尔夫人把战后每届保守党政府支付包括各项生活津贴在内的年金总额一一加以列举,再与其他各国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用以表明反对党议员的指责毫无事实根据。在这次答辩中,撒切尔夫人滔滔不绝地列举这些枯燥乏味、冗长单调的数字时如数家珍,一连讲了40分钟,驳得对方哑口无言,无人敢出来接着发问。第二年(1962年)7月16日,撒切尔夫人再次挥戈上阵,又一连回答了关于年金和国民保险等19个问题。这两次出色的答辩表明,撒切尔夫人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政府高级官员,表明她完全称职,能充分胜任自己的工作,也是她学习对政府行使高效管理的良好开端。

但是,撒切尔夫人出任“生活津贴和国民保险部”的政务次官时,正是英国政坛日趋动荡的年代。三年前保守党以超出工党100个议席而赢得了连续执政的机会,麦克米伦首相也以力挽狂澜、推动英国经济繁荣而被誉为“超人麦克”。但是到了1962年,这位首相在英国民众中的威望已一落千丈,他的政府的处境很是不妙:国家收支严重失衡,政府超支无法控制,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似地有增无已,经济出现衰退,失业大军急剧扩大,而外交政策又频频遇挫。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麦克米伦只好撤换财政大臣,依然毫无起色。1963年的局势发展就更糟:戴高乐竟否决了英国要求加入1955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的申请。一方面麦克米伦首相为了摆脱本国的经济困境,寄希望于加入欧共体,使英国不再游离于欧洲大陆的主体外边,尽管他走出这一步棋是十分勉强的,而且遭到了工党的激烈反对。另一方面法国却不买账,戴高乐公然把英国视为美国的仆从,认为英国的加入“最终将会出现一个依赖于美国并在美国领导下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它很快就会吞并欧洲共同体”。戴高乐的态度对英国的麦克米伦政府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虽说其他欧共体成员国对英国抱同情态度,但这毕竟是一件难堪的事态发展。

祸不单行的是,这年夏天,陆军大臣约翰·布劳弗斯被控与一个名叫克里斯汀·基勒的有间谍嫌疑的妓女有染(该女郎与苏联驻英大使馆的关系微妙)。丑闻揭发后,以工党为首的各反对党向麦克米伦政府发起了猛烈攻击,保守党后座议员也掀起倒麦运动,一时闹得满城风雨,麦克米伦首相遭到内外夹攻,心力交瘁,一病不起,最后辞去了保守党领袖一职。撒切尔夫人对政治的残酷性开始有了认识,从而在此后一步步地向上爬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坚强意志与心理承受能力。

1963年7月,在爱丁堡举行的一次午餐会上,撒切尔夫人向妇女工会会员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说:

“没有一个人(不管他是怎样的伟人)能使一个政党在一次选举中获胜。同样,也没有一件灾难(一件影响个人的灾难)能使一个伟大的政党在一次选举中失败。

“我们过分地突出了一两个人的作用,认为他们能使我们在选举中获胜或失败。如果某一个人犯了罪,你们不必因此而沮丧。党是不会在选举中失败的,除非是它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在这篇讲话中,撒切尔夫人不仅不遗余力地为捍卫保守党的威信而辩护,而且表明保守党在选举中可能败北,但它将会在另一次大选中卷土重来。

1963年9月,重病中的麦克米伦力排众议,支持他的外交大臣霍姆爵士成为党的领袖和政府首相。但工党在其新领袖哈罗德·威尔逊的领导下,仍在继续抨击保守党政府,指责保守党政府执政的12年(1951—1963)是“无所作为的12年”,是虚度时光的12年。撒切尔夫人则挺身而出进行了反驳,说保守党政府执政的12年恰恰是“取得空前成就的12年”。她列举了出口的增长,强调市场经济,发挥私人企业的作用最能刺激工业的增长,等等。尽管撒切尔夫人能言善辩,毕竟挽回不了保守党政府的颓势,英国经济继续衰退。英国两党轮流执政的规律表明,英国选民已在酝酿在选举中“换马”了。这样,可怜亚历山大·道格拉斯——霍姆首相在执政未满一年的情况下,就被迫宣布于1964年10月举行大选。那次大选结果,工党仅以4票的多数险胜保守党,保守党在执政13年之后再度沦为在野党了。

在这次大选中,撒切尔夫人在芬奇莱选区面临自由党人的严重挑战。由于她那超凡的体力和过人的记忆力,以及深入选民中间,以女性特有的耐心、关心和细腻帮助选民解决了不少的困难,从而以9000票当选,总算保住了她在议会中的席位。

失去执政党地位的保守党在1965年再次更换了自己的领袖。明智的霍姆在引退之前,倡导改用两轮投票新法来选拔党的领袖:竞选人在第一轮选举中,所得票数必须领先于最接近他的人的15%;如果没有人得到足够选票,那就进行第二轮投票,凡得到140张票以上的即可获胜,并允许新的竞选人参加进来,以决雌雄。霍姆的这一新选举法的倡导,对保守党此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965年7月,保守党内展开了角逐党的领袖的竞争。投票结果,平民出身、靠个人奋斗爬上权力顶峰的前劳工大臣和主管申请欧共体事务的掌玺大臣爱德华·希思当选为保守党领袖。他的当选,预示着注重等级和门第观念的英国传统社会的模式的瓦解,标志着保守党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因为此后继之而来的保守党领袖和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和约翰·梅杰都是平民出身。

1964—1970 年工党政府执政期间,撒切尔夫人在影子内阁①内接连调换了多项职务:先后主管年金部、住房与土地部、财政和经济事务、运输事务、燃料和动力部,最后是教育事务。她充当这么多问题的发言人,是其他人所没有的。这样,她就有机会,也有可能深入了解两党在各个方面的争执点,积累了同工党打交道的众多经验,并在一系列基本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立场。她在1968年保守党大会上的讲话,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她的思想。这篇题为《政治弊端》的讲话的中心大意,即是要缩小政府作出决策的范围,有效地发挥个人权力,亦即政府不应人为地控制物价,而是要促进市场的竞争机制;要调节货币供应,大力抑制通货膨胀。撒切尔夫人在这篇讲话中阐述的思想,始终指导着她制定的各项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其矛头所指,首先是工党的“集体主义”政纲,并在辩论中作出激烈的反响。因此,大凡工党政府提出的议案,都遭到撒切尔夫人的无情抨击,一时有“谩骂成了撒切尔夫人的本色”之讥。

这时的希思也似已认识到了这个女人对自己构成的威胁。他在私下与自己的心腹商讨提升撒切尔夫人时曾经说过:“怀特洛(按:指希思派的干将、政坛老手,后来又成为撒切尔夫人的心腹的威廉·怀特洛)认为她是最有能力的人。但他说她一旦出人头地,我们就休想对付得了她。”①这话后来不幸①保守党的影子内阁起先由霍姆爵士主持,影子内阁的各个成员均与工党威尔逊政府各部门相对应,以便为保守党再次组阁作好人选和政策上的准备。

①就是这个对撒切尔夫人敬畏有加的怀特洛曾经说过:“我发现她十分能干,很有能力,在我还不充分了 而言中。1974年,正是这位希思既重用又提防的女校友,终于把他赶下了台。这当是后话了。

1966年3月,执政不到两年的工党提前举行大选,目的是利用当时的有利时机,扩大工党在议会中的多数。哈罗德·威尔逊首相如愿以偿,工党在大选中领先的席位数由1964年的4个增加到了97个。不过,撒切尔夫人却在自己的芬奇莱选区轻易获胜,第三次当选为下院议员。这主要是她在选区的辛勤工作的结果,当然,在全国政坛上崭露头角也帮了她的大忙。1969年10月,希思擢升她为影子内阁的教育大臣,她随即义无反顾地反对工党政府废除文法学校、强制推行综合教育的做法。

原来在60年代末期,威尔逊的工党政府为了消除教育中明显的“阶级界限”,决定把文法学校和技术学校合并为综合性学校,以使工人家庭的子女有更多的入学机会。这和英国从中世纪起延续下来的“道统”相左;坚持传统的人士则反对这一做法,认为它势必降低教育质量,进而影响社会风气,助长无政府主义的蔓延;一些教师和家长也愤怒地抨击工党政府教育大臣爱德华·肖特的取消文法学校、建立综合学校的方案。

作为影子内阁教育事务发言人的撒切尔夫人,在1969年10月22日的一次讲话中,表示她要保住那些在初等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文法,主张在保守党执政后将本着发展选拔性教育的精神,保留传统的文法学校,只在新建城镇中推行综合性学校。她说到做到,以毫不妥协的精神与工党政府的教育大臣肖特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1970 年,工党政府的威尔逊首相趁国内经济形势稍有好转的有利时机,再次宣布举行大选。大选的结果却大出两党人士的意外,希思领导的保守党竟以30个席位的领先多数获得了胜利。工党在执政六年之后又再次沦为了在野党。

保守党的胜利提高了希思的威望与权力,他当即宣布要“进行一场彻底变革”,“以改变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进程”。

大选胜利后,原任影子内阁教育事务发言人的撒切尔夫人,被希思新首相任命为政府的教育大臣。这是撒切尔夫人头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担任政府大臣一职。担任政府高级职务后,就从下院底层那间逼仄的办公室搬入宽敞明亮且配有空调的教育部办公室,那里有专为大臣配备的大写字台,有一大批文官随时听候差遣,还可享用政府为她提供配备有司机的大轿车,她就再也不需要自己驾着那辆旧车子奔波于议会和选区之间了。可惜的是,玛格丽特的父亲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却在她成为政府大臣的前几个月去世了。

同任何地方的官场一样,英国内阁中也存在着金字塔差别:首相之下是财政、外交、国防和内政等部门的大臣;教育大臣则属于较低一级的阁员。这时撒切尔夫人已不满足于自己担任的角色,而希思首相出于防范其野心的膨胀和对女性的歧视,一直没有满足她的意愿。撒切尔夫人忍无可忍,她与希思的冲突也就势所难免了。

为此,撒切尔夫人除据理力争,从财政部为教育部争取到了大批经费外,还经常在内阁会议上对教育部门以外的事务陈述己见,有时甚至用事实和数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越位”表现和咄咄逼人的架式,常常使那些对解她的时候,我就觉得她很可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惧怕,但就是怕。她的能力之强和知识之渊博,使我望而生畏。”

情况了解不多的主管大臣哑口无言,甚至使希思首相尴尬异常。因此,她便丧失了人缘,首相和其他男性阁员都不欢迎她,甚至冷落她,讥讽她。撒切尔夫人在内阁中受到孤立的同时,与她主管的教育部下属官员的关系也弄得十分紧张。此外,在担任教育大臣的三年半时间内,她在全国也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物”,经常遭到不同意她政策的教师、学生、家长们的围攻和左翼报刊的抨击。她在任期中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逆潮流而动,废除前工党政府在全国推行综合教育的有关“通告”,下决心加强初等教育,主张缩小班级规模、扩大师资比例、改建初级学校陈旧校舍等,来展示个人的雄图大略。但是,这一举动却激怒了赞同工党计划的全国教师联合会,而且遭到新闻界和地方政府的批评。在撒切尔夫人出任教育大臣的三年半期间,她实际上收到3000多份建设综合学校的计划,她否决的还不到10%,这表明她在时代潮流面前也只能相机行事。但就是这样,她还是遭到几个方面的指责。她想借1972年全国教师联合会年会的机会来解释自己的方针,想不到竟有几百名教师中途退场以示抗议。这是她从政以来所从未遇到过的事。而在英国财政拮据的情况下,要扩大师资,修建或改建校舍,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撒切尔夫人原计划“以5 年为期”,“消灭19世纪修建的初级学校”,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一厢情愿的设想。据有关报道,截至1984年,伦敦内城的小学仍有近半数校舍是1900年以前盖的。”

另一是改革国家统包学生福利的旧政策,包括由教育部撤消对8 至11岁学童每天免费供应牛奶的规定,这样每年能节省800万英镑的巨额开支,以及教育部于1972年决定不再给大学生贷款。这两项重大“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触犯众怒是必然的。人们和媒体把撒切尔夫人说成是“牛奶刽子手”、“英国最不受欢迎的女人”、“误人子弟的大臣”、“反动的野蛮女人”等等,极尽侮辱和谩骂之能事。撒切尔夫人尽管蒙受这一切的谩骂、攻击,甚至围攻、殴打,却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她说道:“我发现,因为牛奶问题,我被贴上了种种标签,但我照旧要干下去。”

其实,“牛奶事件”使得撒切尔夫人在全国声誉扫地,只表明她是做了希思政府的替罪羊。原来希思政府根据第一任财政大臣麦克劳德的计划,决定削减三亿英镑的政府开支。经过讨价还价,反复摊牌,撒切尔夫人主管的教育经费还是被削减了一部分。为了完成既定指标,撒切尔夫人不得不采取一切可行的“挖潜”措施。她认为大多数家长都付得起自己孩子的牛奶费,政府的要务是提供他们所支付不起的教育经费。撤消牛奶支出既能完成政府有关教育经费的削减任务,又可不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支出,应该是两全其美的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加上中学生的免费牛奶供应早就被上届的工党政府取消掉了,也没有在社会上掀起怒潮。而她一撤消学童的免费牛奶供应,竟会激怒整个社会,每当她站起来讲话时,人们就怒斥“母狗滚出去”。这是极不公平的。原因只能归咎于她是一名女性,撤消牛奶的命令出自一个本应关心儿童的崇高母亲之手,她才不为人们所接受,一切愤怒都朝她疯狂发泄而来。要是命令出自一名冷酷的男性之手,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1980年,政府发布的“教育法”便正式规定学校不再向学生免费提供牛奶服务。撒切尔夫人最终取得了胜利。

总之,撒切尔夫人自跻身官场,从政务次官到教育大臣,的确走过了一段“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不平凡道路。随着政治野心的膨胀,她要在大不列颠男人主导的政坛上杀出一条血路来,向更高的层次冲刺。

同类推荐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本书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翻阅赫本的生平,就此解读一个女性优雅魅力的极致。我们研究赫本,是为了找到自己。我们也要像赫本那样充满自信,充分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出自己对时尚的直觉。研究赫本的生平、勇气和她所经历并克服的一切,更有助于我们对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她的优雅、高贵、行为以及其他一切,会给予想要活出真我的女性最好的启示。
热门推荐
  • 大罗道祖

    大罗道祖

    凡人修仙,顺则凡,逆则仙,争得就是气运一介草根,凭借神秘珠子、无字天书跨越生死,探寻大罗神秘,追求道之极限凝筑结元化,转阴阳,渡生死,一步一称尊帝化显道即是神,仙魔妖君可称祖,鸿蒙大道还有痕
  • 极道独尊

    极道独尊

    一个孤儿,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从无名的小岛被随机传送出去,面对全新的世界面对全新的人生,原本一无是处的却在这里被认为修炼的天才,他一路攀升,以不可预知的速度超越常人。天修炼天才加上取之不尽的灵源,这些都成为的修炼道路上的强大资本。当屠刀割开眼前的生命,当阴谋撕碎心中的希望,强者为尊的世界让他激起心中那久违的激情,龙则遨游天地,虫则自卧泥潭,且看他如何开始他的修炼之旅。
  • 激情与迷茫

    激情与迷茫

    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北京。这一年,令赵宇记忆犹新,7月,带着工商管理与建筑双学位大学毕业,当然,还有一腔人手一份的青春热血,他被分配到一个建筑设计院,与其自由恋有的女朋友柳燕同时毕业,被分配到一个服装厂当设计助理,两人决定随波逐流,漂向小康。
  • 超级校花守护者系统

    超级校花守护者系统

    性格内向的普通高中生刘跃本来打算就这么混吃等死的过完余下的两年高中生涯,但是有一天一个叫校花守护者的神秘系统加载到了他的身上,刘跃发现从此之后平凡的生活对他而言就变得遥不可及。不仅如此,刘跃还发现他的命运竟然和校花们的命运连接到了一起…--------------------------------------------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 倾世将军,独孤贵妃传

    倾世将军,独孤贵妃传

    她是周朝战无不胜的少年将军,生而荣耀,战而获赏,碧玉年华便封为将军。她也是周朝皇帝的贵妃,皎若秋月,夭桃浓李,后宫荣宠集于一身。她更是女贞氏族的皇后,风华绝代,才思敏捷,终帮夫君成千秋霸业。她不仅是独孤将军的独子,更是独孤将军倾国倾城的女儿。本以为将戎装一世,没曾想到当年桃花树下,烟雨梦中,他执手相看便改变她一生的命运……
  • 绝对花魁

    绝对花魁

    一个闲散王爷,一个深陷满门被抄斩无处告状的少女,他们在五年前有过交集,然而这个秘密只有她知道;她被人弄成最下贱的身份,而他因为她长得有几分相似旧爱竟容忍他在身边,他在两人之间徘徊,最终选择了……她爱他,却不能容忍自己成为影子;他也爱她,却分不清爱的是谁;一段充满阴谋、爱恨情仇的故事由此展开。
  • 穿越之人才租赁

    穿越之人才租赁

    让孔明找地盘;用韩信平内乱;派李靖灭突厥;命班定远收西域,支持王莽改革。周怀在李元霸与李存孝的簇拥下,正歪着脑袋做皇帝梦。这时魏忠贤慌张跑过来:主公不好了!门外有个剑仙来过砸场子!周怀道:妹的,刚说好久没打架了,就送上门让老子虐!穿越了,拥有人才租赁系统的周怀就是这么装!【新书:异界之召唤猛将(书号:714427)已经与创世签约,请大家关注!】
  • 盛世嫡女:宠冠后宫

    盛世嫡女:宠冠后宫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为了成为皇帝陛下心尖上的人,坐上皇后宝座,慕容馨婷愿意不惜代价。一入宫门深似海,本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知偏偏有人不让她好过,既然这样,她便不手下留情,定要成为这人上人。都说帝王无情,杀伐决断,唯独对她,柔情似水,宠她入骨。见她一脸忧愁,问:“谁惹爱妃不悦,朕必不轻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你想怎么罚朕?”“君无戏言,罚皇上一月不许涉足后宫其它殿宇。”且看她碰上他,褪去少女青涩,贵女皮囊,宠冠后宫,与君携手,共临天下。
  • 落花也风流之桃花屋

    落花也风流之桃花屋

    本书叙述了中国一个普通山村的普通农家的系列故事:讨饭女香香迫于牛计,嫁给了光棍汉结巴子,一连牛了七个丫头。几个丫头性情各异,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仍未能实现各自的愿望。唯有七丫头白桃死不认命,顽强抗争,终于抓住了改变命运的契机。然而这种命运的改变是福是祸,真是难以判定。作者以冷隽的文笔描述清雅的感觉,演绎酷烈的故事,个中充溢着自省与醒人的文化批判意蕴,令人读之欲罢不能,读后萦绕于怀。
  • 系统无良:商女有钱,就是任性

    系统无良:商女有钱,就是任性

    技高性率的女主+专情冷傲的男主+无良的系统=潇洒闯古代他言:你知不知道,树大招风,财多招祸?她言:没关系,我懂得财不外露他宠她,纵她,她回娘家,他便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她闯祸,他邪笑:玥儿,只要是你做的事都是对的,我为你撑起一片天,看谁人敢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