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二十几岁的男人一般来说心直口快,心无城府,心里藏不住话,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爱四处传播,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这样做,很可能在无形之中伤了很多人,与很多人结下怨仇。当然,人长了嘴巴就是要说话的,但说话一定得看场合、看时机。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不考虑后果,往往容易惹出是非和麻烦来。
我们先看看这样三则笑话:
第一则:有一主人请客,四位客人有三位先到,还有一位迟迟未到。主人自言自语道:
“咳,该来的还没来。”一客人听了,心中不快:
“这么说,我就是不该来的来了?”告辞走了。主人着急,说:
“这是怎么说的,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客人也不高兴了:
“难道我就是那该走又赖着不走的?”一生气,站起身也走了。主人苦笑着对剩下的一位客人说:“他们误会了,其实我不是说他们……”还没等这句话说完,最后一位客人说:
“不是说他们就是说我了。”主人的话未完,最后一位客人也走了。
第二则:一剃头师傅家被盗劫。第二天,剃头师傅到主顾家剃头,愁容满面。主顾问他为何发愁,师傅答道:
“昨夜强盗将我一年来的积蓄劫去,仔细想来,只当替强盗剃了两年的头。”主人怒而逐之,另换一剃头师傅。
第三则:在寿宴上,客人同说“寿”字酒令。一人说“寿高彭祖”,一人说“寿比南山”,一人说“受福如受罪”。众客道:
“这话不但不吉利,且‘受’字也不是‘寿’字,该罚酒三杯,另说好的。”这人喝了酒,又说道:
“寿天莫非命。”众人生气地说:
“生日寿诞,岂可说此不吉利话。”这人自悔道:“该死了,该死了。”由此看来,如果我们说话时不加注意,就可能伤人败兴,引起误解。我们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对象、气氛,不要口不择言,想说就说。
当然,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特别是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爱说敢说,如果不注意控制,就更容易因话惹祸。这时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长期下去,最终会害了你自己。
有一次,小李去菜市场买肉。走到一位摊主面前,问摊主道:
“师傅,你的肉多少钱一斤?”摊主似乎很不高兴,但想以和气为主,便笑着说:
“年轻人,说话要注意呀!你的肉多少钱一斤?”年轻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做买卖的都想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于是,没有大动干戈。再看看下面的场景,似乎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一天,张先生到一饭馆吃饭,他点了一盘香肠。过了一会儿,饭馆服务员端上一盘香肠,说:
“先生,这是你的肠子。”张先生大怒,说:“会不会说话,小姑娘!怎么说呢?不会说就别说。”说完,就把经理叫来,训斥了一番。
当然,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小题大作吗?不过生活中真的有很多类似的笑话。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嘴巴惹出的风波太多了。毫无根据的怀疑猜测,不负责任的背后瞎说,东拉西扯的闲言杂语,不经调查的轻信乱传,都会给许多人造成痛苦和烦恼,给人世问增添许多是非和不幸。所以。最好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中国有句俗话“病从口人,祸从口出”,许多是是非非往往都是我们多嘴多舌造成的。所以,为了避免祸害就必须管住我们的嘴巴。
二十几岁秘密:
嘴巴是人之利器,也是祸害之始。无论你是吃硬饭还是吃软饭,嘴巴能帮你也能害你。所以,管好目己的嘴巴,就可以避免很多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