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会与之一道熄灭。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梅尔文·埃利斯·卡尔文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跟不上时代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我们在学校中学到了基础的文化知识,走向社会之后,由于工作需要,我们还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学无止境是一个人终身的任务。“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必须贯彻一生的原则。
从小就要善于学习
当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必须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各种各样的考试让我们应接不暇。为了获得满意的成绩,每个学生都会竭尽全力地学习,尤其是在高中的时候,学生的负担最重,每天都要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跨入大学的校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们的负担轻了许多,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来做其他的事情。但是与此同时,随着环境的变化,很多学生开始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以前的求知欲消失殆尽。当然,也有的学生会始终对知识充满兴趣,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作为学生,要清楚自己与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一定要坚持学习的意愿,时刻保持求知欲。要知道,只有让自己的大脑不断地接受新知识的滋养,才会有所进步,而且自己学习的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和发展。我们不可能借助他人来帮自己获取知识,因此只能靠自己。当你对知识真正地产生兴趣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学习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著名的物理学家肖洛,曾经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上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很聪明,学习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好成绩。当他考到中学的时候,居然是班里面年龄最小的一个孩子。事实上,他并不是像人们想的那样是个天才,相反,他一直在很勤奋地学习。他不像同龄的孩子那样一有时间就去玩,而是抓紧一切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学习。因此,他的语言和数理化成绩在班里一直是最好的。肖洛一直对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正是因为时刻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才让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他成功的前提。
肖洛非常喜欢阅读,在大量的书籍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许多科学家的故事在书中都有记载,这些伟人让他着迷,成为这位少年的偶像。法拉第是肖洛最崇拜的人。这位物理学家通过简单的实验有了杰出而伟大的发现。一百多年以前,各种条件与现在相比都很简陋,但是法拉第的发现却让世人震惊,给肖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如果不是肖洛勤奋的阅读和学习,法拉第和其他物理学家的事情他就无从得知,更不会在这些名人的影响下走上成为物理学家的道路。正是他从书中读到的大量物理学理论,才会为他成为一名精深的物理学家埋下了理想的种子。肖洛对于物理学的求知欲,缩短了他与成功之间的距离。
时刻保持求知欲
狗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动物,它是人类的好助手和忠心的伙伴,但是很少有人会去专门研究狗的进食情况。而巴甫洛夫就从狗吃东西这一极普通的事件中,有了重大的发现。
巴甫洛夫常常去给狗喂食,他细心地观察它们的进食情况,他发现狗在用力咀嚼食物的同时,常常会流下口水。有一次,巴甫洛夫因别的事情来到了狗舍,狗见到主人之后非常兴奋,向他发出欢快叫声的同时,口水也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
如果是其他人,可能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巴甫洛夫却细心地观察到了——为什么狗不吃东西也会流口水呢?他开始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他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在当时的俄国农村,常常用铃来提醒家畜到喂食的时间了。而家畜们听到铃声,就会跑过来吃东西。巴甫洛夫首次去狗舍的时候,恰好带了喂食用的铃;再一次去的时候,却没有带。就是因为这个区别,让狗看到他之后有了不同的表现。
由于巴甫洛夫时刻保持求知欲,他并没有放过这个很平常的现象。经过细致的分析,他提出了反射概念,也就是关于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学说。这一学说为人类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相关研究架起了桥梁,拓宽了人类的研究范围,而巴甫洛夫也因此荣获了19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时刻保持对新知识的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他又怎么能从平常的事物中得到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
有很多人往往羡慕成功人士的“幸运”,事实上,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因为“运气好”的缘故。我们从巴甫洛夫的身上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包括一些专门研究动物,经常做动物试验的人,都碰到过同样的情况,但是为什么却只有巴甫洛夫一个人发现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呢?因此,我们要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学习,在生活中具备一双慧眼,一颗求知的心和对学习新事物无尽的热情。
学无止境,不断进取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学海无涯,即便我们穷其一生,也只不过学得沧海一粟,所以说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进取。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的经历,就是一部很好的教材,可以让我们从中受到教育。他曾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比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当他9岁的时候,情况才略有改善,他终于有机会踏入了小学的校门。拉比本来就强烈的求知欲在这里得到了释放,他对于各种各样的书籍都充满了兴趣,开始疯狂地学习。
他从10岁开始,就开始频繁出入图书馆。当他上中学的时候,更是给自己做了一个严谨的学习计划。每周都会去图书馆抱回一摞书,然后争分夺秒地进行阅读,每天几乎一本的看书速度让图书馆的人也很吃惊。这种读书方法很快让他的知识迅速积累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为他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拉比的刻苦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他的勤奋和在求知路上的不断进取让自己最终成功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名人培根曾教导过我们“学无止境”,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很难去执行。拉比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美国药理学家弗里德·穆拉德博士曾获得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对人类医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因为发现一氧化氮能促进心血管扩张。提起新药“伟哥”可能无人不知,他的成功为这种新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这位世界级的科学家,曾专著并与他人合作了334部医学科学著作,获得荣誉无数。在他已经68岁的时候,仍没有放弃对科学的追求。当他来中国上海的时候,放弃了专门为他安排的九寨沟旅游,顾不上去欣赏东方明珠和上海滩迷人的外景,一心扑在研究上,从早6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没有一刻的休息时间。“活到老,学到老”,这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进行学习,历史上积累下来的科学成果,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传承和延伸。每个人就像是接力赛的选手一样,在不断地进行传递,我们也肩负这样的责任。而且在这个接力赛的过程中,还不能把接力棒丢掉。否则,就会造成知识传播的缺失。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当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它并不单纯指的是知识,还包括一些人生观点和看法。当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所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站稳脚跟,就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激情,始终保持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