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这样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并取得进步。谦虚的深层含义,就是对一切知识进行不懈的追求,与此同时,还要走出习惯的领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纳托尔·法朗士
谦虚是我国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的一种美德,也是世界人民崇尚的优良品质。一个人努力进取的过程,与保持谦虚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如果在自己的成绩面前沾沾自喜,故步自封,那么很难会有大的发展。谦虚让我们拥有前进的不竭动力,面对理想的顶峰奋勇向前。
在进步与成功面前,谦虚可以让我们的头脑保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从而树立信心,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拥有谦虚的美德
居里夫人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但却始终是一个谦虚的人。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看到甚至把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当成玩具给自己的小女儿来玩。朋友见了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
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所有的著名人物里面,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能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与自己的谦虚品质是分不开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谦虚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优秀人格的基本要素就要求我们学会谦虚。一个顾全大局,虚怀若谷的入,往往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从而具有与团队的协作精神。
谦虚的前提是自律和容人,我们要想拥有谦虚的美德,一定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叫谦虚。作为学生,谦虚更是必不可少的美德。如果不谦虚,则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就会如井底之蛙一样沾沾自喜,感到得意和满足,从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一个人对于细节的谦虚态度,常常说明了自身的气度,如果我们想走向成功,那么就不能眼高手低。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想做一番大事业,还是谦虚地从小事做起吧。
谦受益,满招损
诸葛亮的名言可能每一个人都听说过——“谦受益,满招损”。这句话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谦虚的态度,这样才能富于前进的激情。
对于作家而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梦寐以求的事。这个奖项也是当今世界从事文学创作者所能获取的最高荣誉。当一个作家战胜了无数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无数的优秀人物中脱颖而出的时候,可以想象他们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和自豪。当所有人把钦佩的目光投向获奖者的时候,他们将如何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
法国的作家法朗士的表现就很谦虚。他诚恳地在讲话的时候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我一直期待着在我一生中能有这一个夜晚,能与贵国勇敢而美丽的人民见面。满怀感激之情,我接受了这份诺贝尔文学奖,无疑,它将使我的文学生涯走向顶峰。”他的讲话表达了一种极为谦卑的态度,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一时传为美谈。
现实生活中,有的年轻人在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自鸣得意的情形,这是不可取的,如果你自身有这种毛病,那么一定要警惕。想想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和学者们,大多是由于谦虚好学才取得了成绩,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样才能在求知的路上保持长盛不衰的激情。事实上,只有谦恭的人,才会把自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别人的成绩,这样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和借鉴,并不断地成熟和进步起来。
柏拉图就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学识渊博的人,但是他认为学无止境,自己还需要学习更多。于是他去雅典拜见苏格拉底,想做他的学生。当苏格拉底见到他的时候,首先对柏拉图的学识予以称赞,接着问他的来意。柏拉图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苏格拉底表情平静地说:“事实上您已经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了,世人皆知,为什么还要来我这儿学习呢?”
柏拉图谦虚地说:“我向您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认清自己。现在,我还做不到认清自己。”
苏格拉底笑了:“我对自己的评价是:‘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你为什么还要来向我学习呢?”
柏拉图却认真地说:“尽管雅典所有的人都说您是最有学问的人,但是您还在刻苦地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正是您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认为只有跟着您学习,才有可能学到真正的学问。”
苏格拉底表示柏拉图在事实上已经胜过了自己。
他们俩都是伟大的,不仅表现在学识上,更表现在了人格上,这种谦虚的人格让他们的智慧更加具有慑力,让后人感动。
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会赢得人们真正的尊重。在现实生活中,谦虚往往让我们获得好人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容易地获得别人的帮助;而那些狂妄的人,在受到挫折的时候,只会招来别人的耻笑。
懂得谦虚与创新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在幼年时候非常喜欢画画,父亲很高兴,常常把他带到自己的画室去。孩子看到这些画很感兴趣,有时候长时间地观察父亲如何去作画。父亲还经常鼓励他细心观察事物的各种形态,以便于更好地运用绘画的技巧。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的绘画技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一天,当父亲让儿子帮自己把未画完的作品继续下去的时候,他大吃一惊,因为这个14岁的少年画得比他还要出色,于是他对自己的儿子大加赞赏。但是少年却认为自己的水平远远不够优秀,于是更加努力地画画。
这位少年就是巴勃罗·毕加索。他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尽管如此,他在获得盛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求知的学生,对于绘画艺术进行不断的追求,对各种绘画技巧进行改革和创新。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画法和风格才屡次发生变化,在20世纪,再没有一位画家像他那样高产而画风多变。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谦虚的品格有很大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谦虚,还要懂得谦虚与创新的关系。在印度等国家,大象常常被绑在小小的木柱子上。虽然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这些木柱子拽倒,然后四处乱跑。但事实上却几乎没有大象肯这样做。难道大象不喜欢自由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它们不跑是另有原因的。在象幼小的时候,常常会被拴在——根水泥柱子上或钢铁的柱子上,小象们曾经尝试着跑过多次,但是,它们总是跑不掉,久而久之,它们就以为自己是绝对不可能跑掉的。这个习惯一直维持到它们变成大象的时候都没有改变。
人有时候也会受习惯的影响,这些习惯把我们的想象力禁锢在固定的空间里,缺乏创新,让我们无法发挥更大的力量。谦虚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长期对别人的知识成果顶礼膜拜,就会故步自封,无法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
世界上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甘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和批评,并认真地反省自己;而一些水平不高,胸无点墨的人,却往往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在别人的眼中成了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