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8800000016

第16章 三、龙的早期形象

探讨龙的起源,首先必须了解目前所知的较早的龙形象。据现有资料,较早的龙形象主要有辽宁阜新查海石块龙、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龙、湖北黄梅县焦墩卵石龙和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

(一)辽宁查海石块龙

据现有资料,最早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1994、1995年第7次发掘时发现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

查海遗址在1986-1993年间曾发掘6次,揭露5500平方米,发现房址39座,墓葬5座,出土包括“龙纹陶片”“蟾蜍”“蛇衔蛙”题材的浮雕、小件玉器等大量文物。1994-1995年第7次发掘时发现聚落外围有壕沟,又发现房址16座,其中靠近聚落中心的一座房址面积约120平方米,大型石块堆塑龙即位于这座大房址的南侧,即聚落的中心部位。这条龙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全长近20米,龙身宽约2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在龙的南侧还发现有排列紧密的墓葬和祭祀坑。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龙形象。其在聚落中的分布特点,表明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龙在当时的社会中就具有特殊的含义。

胡健等人分析了查海遗址所体现的原始农业状况,认为遗址中的大型房屋建筑和密集的房址分布,反映出当时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及人口与饲养业的发展规模,从这里看出当时已不单单是一种纯粹的“刀耕火种”的农业方式,而有了“锄耕农业”的信息。

(二)河南西水坡蚌壳龙

曾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的蚌壳龙是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据报道,该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内西南,面积约5万平方米。1987年5-11月,考古工作者进行了第一次发掘,1988年3-9月进行第二次发掘。

从所发掘的资料来看,西水坡遗址可分为七个地层堆积。第一层属唐宋时期,第二层属东周时期,第三层属龙山文化时期,第四层以下为仰韶文化时期。从所发掘的出土文物看,仰韶文化的遗存又可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即第四、五层为仰韶文化的第二阶段,亦即晚期阶段;第六、七层为仰韶文化第一阶段,亦即早期阶段。每一阶段又可分为早晚两期。

一共发现三组蚌壳摆塑的动物图案。第一组蚌壳动物图案位于第四层下打破第五层,其造型有龙和虎,在M45号墓中发现。该墓室的结构为竖穴土圹,东西宽3.1米,南北长4.1米,深0.5米。墓底平坦,周壁修筑规整。墓内埋葬四人,墓主为一壮年男性,身长1.84米,仰向直肢葬,头南足北,埋于墓室的正中另外三人年龄较小,分别埋于墓室的东、西、北三个小龛内。在墓室中部墓主骨架的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龙虎图案。蚌壳龙图案摆于人骨架的右侧,头朝北,背朝西,身长1.78米,高0.67米。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骨架的左侧,头朝北,背朝东,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状,形似下山之猛虎(蚌壳虎图案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另外在虎图案的西部和北部,还分别有两处蚌壳堆。虎图案西面的蚌壳堆比较乱,不规则。虎图案北部的蚌壳堆形状为三角形。在这堆蚌壳的东面,还摆放着两根人的胫骨。

第二组蚌壳动物图案摆塑于M45号墓南面20米处,图案中有龙、虎、鹿和蜘蛛等。其龙头朝南,背朝北;其虎头朝北,面朝西,背朝东,龙虎相联为一体。其鹿卧于虎的背上,很像一只站立着的高足长颈鹿。蜘蛛摆塑于龙头的东面,头朝南,身子朝北。另外在蜘蛛和鹿之间,还有一把精致的石斧。

第三组蚌壳动物图案位于第二组动物图案的南面的一条灰沟中,两者相距约25米。灰沟的走向由东北达西南,底部铺垫有厚约0.10米左右的灰土,灰土上有人骑龙和虎等动物的图案。人骑龙摆塑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一人,也是用蚌壳摆塑,两足跨在龙的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似在回首观望。虎摆塑于龙的北面,头朝西,背朝南,仰首翘尾,四足微曲,鬃毛高竖,呈奔跑和腾飞状。另外,在龙的南面,虎的北面,龙虎的东面,还各有一堆蚌壳,龙南面的蚌壳面积较大,高低不平,成堆状。虎北面和龙虎东面的两堆蚌壳较小,形状为圆形。在龙虎的西面还有一舒身展翅的飞禽,因被两个晚期灰坑打破而难以分辨是何飞禽。在飞禽与龙之间还用蚌壳摆成一个圆圈。另外在这一层位上还有许多零星的蚌壳,似乎也并非是被随意乱扔留下的。从整体上看,这条灰沟好像一条空中的银河,灰沟中的零星蚌壳,犹如银河系中的无数繁星。

三组动物图案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自南向北一字排开,无疑与45号墓主密切相关。“第二、第三组蚌图,可能是埋葬第45号墓主人时搞大型祭祀活动而遗留下来的遗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三组动物图案的年代距今5800±110年,树轮校正年代距今6400±135年。

(三)湖北焦墩卵石龙

据《考古学年鉴》(1994)倪婉文介绍,1993年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距今5000-6000年远古先民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整个遗址坐落在龟背形土墩上,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700米。遗址从大溪文化早期至石河文化中晚期,每层下均有一个或几个卵石摆塑遗迹,其形状大部分为动物图案,有少数已被破坏,无法看出形状。动物图案有龙、龟、鱼、蛇、羊(鹿)等。龙身长4.46米,高2.28米,宽0.3-0.65米,昂首直身,曲颈卷尾,背部有三鳍,腹下伸三足,长颈曲折弯卷,独角上扬,恰似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龟全长1.16米,总宽0.72米,方形身躯,桃形头,长颈短尾,四足伸展,作爬行状。蛇全长1.97米,宽0.47米,三角形头,细颈,肥身,尖尾,长身扭动,作蠕行状。与蛇共处同一层位的还有三个图案,一个似羊(鹿),一个似蝴蝶,还有一带状摆塑,长约11米,宽约1.2米,具体为何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据《中国文物报》1993年8月22日陈树祥介绍,“龙呈侧面图案,全长4.46米。龙头朝正西,尾向正东,反映了古人精确的方位概念。龙头昂首,颈至头顶高达2.26米,头上一角。龙头形为牛头并作冠状,龙身呈波浪状,尾上卷。色彩各异的河卵石造成龙鳞闪闪的效果。龙背上方,发现三堆用卵石摆成的图案,与龙角形成一直线,东南向排列,专家初步认为其与古代天文有关,可能是星座。这条龙摆塑的年代与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壳龙的时代相当。它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成熟龙,也是同时代最大者。对于研究鄂东乃至长江流域原始宗教、原始天文、原始艺术以及古人对龙的崇拜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四)内蒙古红山文化玉龙

1971年春,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社员在村北山冈造林时,从地表以下50-60厘米深处挖出一件大型龙形玉器――玉龙,随即捐献给翁牛特旗文化馆。此件玉龙是一整块玉石的圆雕,运用浮雕、浅雕雕成,通体琢磨,光洁圆润。龙体为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上端边起锐利的棱线,端面近椭圆形,有对称双圆洞,为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前角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额及颚底皆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颈脊起长鬣,高高扬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鬣呈扁薄片状,通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收成锐角似刃,弯曲上卷,末端尖锐。龙体横截而略呈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尾内卷。龙背有对穿的单孔,孔外径0.95厘米,内径0.3厘米。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该玉龙在红山文化遗址内发现,故被认为属红山文化文物。孙守道认为,三星他拉玉龙属红山文化晚期,距今年代不晚于5000年。

1988年,翁牛特旗广德公乡黄谷屯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第二件龙形玉,时代比第一条玉龙略早。其造型基本上与前者相同,所不同的是,它的鼻端不是一个平面,鼻孔也不是圆的,而是两短线。这条“龙”的背部也有一孔,“值得注意的是圆孔边缘靠近背脊处磨痕十分明显”。这进一步说明此类玉龙是用来悬挂的。

上述四条龙,是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龙,可称之为“原始龙”。有的学者把距今7000余年渭河流域的鱼纹(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出土的蒜头壶上的“水鸟啄鱼纹”中的鱼纹说成是早期的龙纹)、距今5500年前的渭水流域的鲵纹(即甘肃渭水流域出土的彩陶瓶上的“人面蜥蜴纹”或“人面鲵鱼纹”)等也说成是龙的早期形象“原龙纹”。

同类推荐
  •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中国人性格有什么特点?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性格有什么差异?本书精选鲁迅、周作人、张爱玲、明恩博、内山完造等名家的论述,对国人性格文化做了全方位的透视和介绍。
  •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本书研讨了生肖蛇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脉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绵亘着一条由东南延向西北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形似走廊的地带,这即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这条走廊的西端镶嵌着一块如翡翠般的绿洲,这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敦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曾为古丝绸路上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我们民族的发展建树过不朽的功勋,今天又由于保存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而驰名于世界。
热门推荐
  •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 第一眼爱情

    第一眼爱情

    一见钟情。只是四个字,她却尽了全力去追寻,羞辱,误会,无数的疼痛只为了抓住心口最深的悸动。一见倾心。只是四个字,他却深深地抗拒着,爱情来得太快,太措手不及,让不相信爱情的他慌乱了,抵抗,逃避,只为了避免再一次的伤害。爱情,不可抗拒无可逃避,再多的推都无法熄灭那在心底燃起的火焰。第一眼爱情,用眼泪和疼痛演绎一场唯美的爱情故事。
  • 彼辉玥梦魇

    彼辉玥梦魇

    跨越一切,只为了找你,而你呢?无法补偿的空缺光明的碎片消失在茫茫世界之中最终的一切还是在忘川河上?在叹息桥上?无从知晓??
  • 苹果为什么能

    苹果为什么能

    在世界科技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有一家公司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头,它受人景仰,被人模仿,也令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它就是“苹果”。通过《苹果为什么能:创新性公司快速成长之道》,我们会认识到,“苹果”之所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靠的是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只有把创新、管理、团队、战略、品牌……每一项都努力做到最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公司。
  • 疾风寻仇路

    疾风寻仇路

    他,天生资质过人,聪慧无比。他,11岁获得剑豪之称。却因一起刺杀事件惨遭栽赃。他誓要找到凶手,洗刷怨屈!他就是------疾风剑豪--亚索。“吾之荣耀,离别已久……”
  • 爱上寒冰女王

    爱上寒冰女王

    给大家完全不一样的体验。看主角怎样吃软饭,走上大陆巅峰。
  • 高甜夫妇

    高甜夫妇

    女BOSSVS男明星。这个寒冬,最幸运最温暖的事情是再次遇见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摩邓女经

    摩邓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秦俑传说

    秦俑传说

    秦王铸俑,集万千兵马,泥塑尘封,焚于一旦。又以巫蛊之术,摄其两魂六魄,引一魂一魄祭佣。佣生心灭,无情无欲。秦俑铸成,天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