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解说”
杜拉拉潜规则第38条:
Business Email是公司内部常用的邮件,而且邮件都在服务器上存着,所以你要是将mail作为个人聊天或交流的工具,就一定要十分小心了,如果你不想自己的信息留在服务器上,那还是慎用mail。
“杜拉拉现身说法”
王伟和杜拉拉两人彼此都有好感,但是彼此都没有正式说要交男女朋友。王伟收到杜拉拉一个名为sorry电子邮件,看到这题目以为是私信,忙怀着期待和好奇打开邮件,内容却令他大失所望,因为只有“如题”两个毫无感情色彩的文字,没有任何想象空间。王伟抱着失望和生气的复杂心气,用一个用冒号和半个括号打出来的笑脸作为邮件内容回过去了。
杜拉拉不是不想在邮件里说什么,而是不敢用公司的内部邮件写私人信息,她明白MAIL是个好东西,谁说过啥都不能赖,全在服务器上存着呢,公司随时调记录。其实这也道出了职场里的一条重要潜规则:上班时间坚决不要在公司的电脑上用QQ、MSN、MAIL等聊私人话题。
“升职天则”
随着办公设施日益现代化,很多公司都给员工配备了私人专用电脑。一般人都喜欢在电脑上安装QQ、MSN、Gmail等即时聊天工具,便于跟同事和朋友交流。其实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这很容易给人以口实,把自己的短处和隐私暴露在公众视野里。
且不说占用工作时间聊私事是浪费公司的资源、降低工作效率,会受到上司的责罚。单就“隐私”这一项就足以使你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你QQ、MSN上多半是同学或朋友,跟他们聊的绝对是私事,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你生活的细节都会原封不动地透露出来,保留到公司的电脑上。如果你不够小心,再背地里说说上司的坏话,发发公司的牢骚,说一堆“跳槽”、“炒老板”的气话,甚至有意无意地透露一些公司的内幕和秘密,电脑上的聊天记录就等于给老板留下了你“吃里爬外”的铁证。电视剧《真情告白》里,就有一幕戏,讲编辑部的主管查到一个编辑在工作时间聊天泡小美女,一气之下把他的聊天记录全部打印出来贴在办公室里“示众”。
可能你的工作环境相对轻松,单位没有明文规定工作时间不许聊QQ、MSN,但是你要多个心眼儿想想,这会不会是老板欲擒故纵的伎俩呢?你要知道,如果真有人给你使绊子,任何一个小细节都能够成为整垮你的工具。私人聊天通话记录就是最常见的“把柄”。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不经意跟同学发的一个牢骚就可能被人利用,成为陷害你的工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跟这些“私人”的东西说拜拜,八小时之外再见。
慎用mail(指公司内部的邮件往来)乃是职场天条。邮件和面对面说话不同,听不到声音,看不到表情,又可以被转发,所以更要慎重,避免引起误会。
有人嘴硬说,我设置了登陆密码,还会删除所有聊天记录,老板他想查都查不出来。那你就错了,这种小聪明只能骗得过一时。如果老板他真想查你,什么密码都挡不住,什么资料都删不干净。“黑客”连五角大楼都能攻击,你一个小小的登录密码能够起什么作用?
所以,我们最好从根本上杜绝工作时间聊天、谈论私人话题的行为。网上有人开玩笑说,BMW(宝马车标志)是“别摸我”,MSN则是“摸死你”,大概意思就是说,小小的MSN可以被人利用,顺藤摸瓜找出你上班时间走神儿、干私活的证据,对你不利。
“案例”
对付压抑昏暗的环境,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的心亮起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一枝蜡烛。当一个人在气馁、失败,甚至感到有些绝望时,不妨激活自己,点亮自己心中的蜡烛。当心烛燃亮时,黑暗就会消失,留下来的就会是一个令人感叹的奇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多云黯然的午后。英国小说家西雪尔·罗伯斯照例来到郊外的一个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时,意外地看到文友的墓碑旁有一块新立的墓碑,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只小蜡烛失去光辉!
炭火般的语言,立刻温暖了罗伯斯忧郁的心,令他既激动又振奋。罗伯斯迅速从衣兜里掏出钢笔,记下了这句话,他以为这句话一定是引用了哪位名家的名言。为了尽早查到这句话的出处,他匆匆地赶回公寓,认真地逐册逐页翻阅书籍。可是,找了很久,也未找到这句名言的来源。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又重回到墓地。从墓地管理员那里得知,长眠于那个墓碑之下的是一名年仅10岁的少年,在前几天德军空袭伦敦时,不幸被炸弹炸死。少年的母亲怀着悲痛,为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墓,并立下了那块墓碑。
这个感人的故事令罗伯斯久久不能释怀,一股澎湃的激情促使罗伯斯提笔疾书。很快,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
几天后,文章发表了。故事转瞬便流传开来,如希望的火种,鼓舞着人们为胜利而执著前行的脚步。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在读大学的布雷克也读到了这篇文章,并从中读出了那句话的深刻含意。布雷克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几家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随一个科技普及小组去非洲扶贫。
“到那里,万一你觉得天气炎热受不了,怎么办?非洲那里闹传染病,怎么办?”面对亲友们异口同声的劝说,布雷克很坚定地回答:如果黑暗笼罩了我,我绝不害怕,我会点亮自己的蜡烛!
一周后,布雷克怀揣希望去了非洲。在那里,经过布雷克和同伴们的不懈努力,用他们那点点烛光,终于照亮了一片天空,并因此被联合国授予扶贫大使的称号。
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
假如世界变得昏暗,那是因为你自己心中不够灿烂;假如你觉得孤单,那是因为你关闭了心灵的窗户。
下面,台湾作家朱衣有一篇名为《不要让心中那把火熄灭了》的散文——
有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到气温零下30摄氏度的蒙古高原去做一个采访。采访的主题是——这些生活在寒冻大地中的游牧民族是如何过新年的。
我和摄影师两个人莽莽撞撞地来到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才知道这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早已现代化,要找大漠中的游民还得翻山越岭,深入蛮荒才行。
现在想起来真不如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就这样找了一台苏联登山吉普车,跟着蒙古向导往连路也分不清楚的银白雪地中出发了。
最后终于在深夜时分,让我们找着一家扎营在大漠中的人家。蒙古的向导让我们这些喜欢自讨苦吃的人留在蒙古包中,他自己先回邻近的市镇住宿,准备明天再来接我们。
我看到蒙古包的四周是床兼座椅,中央是一个火炉,终夜不熄。让我想起台湾乡下,一些旧式房子中的古老炉灶。女主人说:
“新的蒙古包建起来时,第一件事就是要点燃这个炉灶,炉火是一年四季都不能熄的。”
“如果熄了怎么办呢?”我很不识趣地问。
“那就要另起炉灶了。不过我们是不会让火熄掉的。”
我知道她的意思,炉灶的火熄了是不吉利的事情,而且炉火代表着生命的力量,是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家庭、爱与温暖的象征。因此没有人愿意让炉火熄掉,也没有人想另起炉灶。
离开蒙古之后,我一直没有忘记那片银白雪地中唯一的炉火,但是在都市中生活的我经常会面临一个蒙古牧民无法想像的生活状况——也就是我们经常需要面临另起炉灶的抉择,不论是爱情、工作、婚姻、友谊、健康、青春、环境、家庭、退休、死亡等问题都不断地向我们挑战,时时要我们做抉择。
面对这些生命的转折点,我们是该保守原先的那一堆生命之火,还是该勇敢地另起炉灶?我想就是我再去一趟蒙古,向我的蒙古朋友们请教,也找不到答案吧?
不过在经历了许多变化与磨练,在另起炉灶许多次之后,我终于明白,我要保留的是心头的那把热情之火,永远不要让它熄灭。这样才能在最冰冷彻骨的冬夜,帮助我熬过寒冻,等待黎明。
如果有机会再回蒙古,我会跟当年的那个女主人说:
“谢谢你的忠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让心中的那把火熄灭了!”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在遭遇问题时,不是问题难倒了我们,而是我们心中的那盏灯灭掉了,以至于我们最后迷失了。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那盏灯,不过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失落它。
“玫瑰工作禅”
自我感受,自我出招,立于职场,玫瑰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