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语文学史中有一个特殊的概念,即所谓的“流亡文学”。这是纳粹暴行给德语文坛造成的直接后果。在法西斯的淫威之下,一大批犹太作家以及非犹太血统的持不同政见者被迫流离转徙。乖谬的时事、个人不幸的遭际在流亡作家的笔下都有反映。
《迷惘》的魅力
1981 年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艾利亚斯·卡奈蒂就走过了这么一段坎坷不平的命途。1938 年,纳粹吞并奥地利,其时身居维也纳、作为西班牙裔犹太人的卡奈蒂被迫流亡,最终定居英国。卡奈蒂的为世瞩目是因为他的长篇小说《迷惘》。
卡奈蒂写就此书,时年25 岁。初出茅庐的他将作品手稿寄给当时声望隆盛的托马斯·曼,却遭到了大师的冷遇。在辗转数年后,苏尔坎普出版社慧眼识珠,1935 年小说得以出版。托马斯·曼一改先前的倨傲,对此小说不乏溢美之辞。可是此后,由于欧洲时局动荡,小说并未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直至四十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了这部久困高阁的小说的魅力。
《迷惘》全书由三部分组成,题目彼此关联。第一部分叫作“没有世界的头脑”,也就是说一个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处于真空的头脑;第二部分的标题是“没有头脑的世界”,这说的是一个不受理性驾驭的世界;第三部分则被称为“世界在头脑中”,这是对前两个部分的综合,一方面指处于真空的头脑要呼吸现实的空气,另一方面是说为世界设定一个理智的背景。
小说第一部分是对主人公彼得·基恩不谙俗事的描写。基恩是一个兼通日本、印度之学的中年汉学家,他深居简出,漠视功名,嗜书成癖,家中藏书汗牛充栋。在这个“没有世界的头脑”中除了古时的东方和藏书之外,别无他物。这种离群索居的清幽生活却由于基恩误入女仆的圈套而宣告结束。这个名叫苔莱泽的女仆是个相貌丑陋,但自我感觉良好的老妪。此人鄙俗、猥亵至极。她贪图基恩的钱财,遂利用基恩爱书的癖好故作求知若渴状,以此蒙蔽了书呆子并成了他的夫人。顷刻间,基恩的精神家园岌岌可危。丑婆子苔莱泽得寸进尺,一步步霸占了基恩的财产,并对消极抵抗的基恩大打出手。羸弱、迂腐的基恩最终被扫地出门。
随着基恩流落街头,小说也展开了它的第二部分。基恩被人从精神的孤岛赶下了充斥着愚昧、犯罪与色情的生活的浊流,顿觉眼前一片迷惘。他结识了狡诈的侏儒菲舍尔勒,此人沉迷于象棋棋艺,一心想去美国发迹,挑战象棋世界冠军。他苦于没有盘缠,遂以当基恩的仆人为名,暗中盘算着基恩身边尚存的一笔未被侵吞的可观的钱财。基恩爱书的嗜好再一次为人利用,菲舍尔勒设了个连环计,基恩的财产流入了他的腰包。冤家路窄,一天,基恩碰上了苔莱泽和她的姘夫、粗野的看门人普法夫。他们正扛着基恩家中的藏书前去典当。爱书如命的基恩遂与仇敌发生了一场冲突。基恩被捕。在警察局他为自己进行了一场撼人心魄的辩护,表白了自己对书、对知识的热爱,却把旁人搞得莫名其妙。基恩被苔莱泽缉拿回家,软禁在看门人的斗室之中,备受虐待。
在“没有头脑的世界”中,汉学家基恩博士被折磨得遍体鳞伤。正当他深陷魔窟的时候,他的身在巴黎的弟弟、著名精神病医生乔治·基恩匆匆赶来营救。借助乔治的职业,小说第三部分还穿插了一章对疯人院生活的描写。精神病患者们头脑中狂乱的世界何尝不是整个现世的缩影呢?在乔治了解了基恩的处境之后,他为他赶走了恶奴,夺回了财产。怎奈基恩此时身心俱疲,世界于他已土崩瓦解,在癫狂中他将藏书付之一炬,自己也葬身火海。
“媒妁孔夫子”
汉学家基恩的屈辱史是关于精神与现实间剧烈冲突的隐喻。读者不禁要问,基恩的生活初与外界相安无事,为何最终又成了现实的牺牲品呢?其实,这与他研治汉学的方向不无干系。基恩的弟弟乔治就认为,“彼得绝不会受老子和印度人的影响”,“他喜欢孔夫子”,“具有一个实用哲学家的气质”①。确实如此。基恩虽然长年幽居独处,潜心研究,但由于他推崇易于涉世的孔孟之道,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老子般的超然物外。小说中基恩失足现实泥潭的直接动因正是孔子。
女仆苔莱泽投其所好,以珍爱书籍的假象迷惑了基恩,致使他对自己长年来忽视了身边这个虽身处卑微,却境界不俗的小人物而追悔莫及。在藏书室里他呼喊着孔夫子的名字,并在想像中与他进行了一次交流。他间接地以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格言开场,讲自己虽然知道“学与思相辅相成”②,不可偏废,却不及没有受过教育,但更有所思的女仆。孔子回答他的是另一句格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③ 基恩对此早已烂熟于心。他对照着夫子的格言,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程。少年时,他夜以继日地读书;而立之年,他已在汉学界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此刻适值中年的他在发现这个不平凡的女仆之前可以说是无所困惑的;至于“知天命”及“耳顺”,还未到时辰。眼下,他对女仆的敬佩和愧疚正缠扰着他,夫子是否能给予一番点化呢?诲人不倦的孔子遂提出了以下忠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 哉?人焉 哉?”① 孔子的意思是,看一个人行事,要看清他的意图及方式方法,还要清楚他的性情,这样,他就隐藏不了。参照警示,基恩又反观自身:他以前始终认为苔莱泽为他照看书籍只是出于挣钱的目的;他每天看到的是已收拾整洁的藏书室,而女仆辛劳的工作过程,他向来是不闻不问的;至于要了解一个庸俗的女仆的脾性,那就更无从说起了。可是,自从他发现苔莱泽如何细心呵护一本肮脏、残破的小书以来,一切都变了样。忽视了苔莱泽,是他的一个大错。待他意识到这一点后,孔子马上教诲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② 此言令基恩豁然开朗,他要弥补自己的错误,要用婚姻来补偿苔莱泽。导师孔子为了坚定他的决心,在飘然离去时还不忘留下一句:“见义不为,无勇也。”③ 于是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基恩成了一个女仆的丈夫,而孔夫子成了这桩姻缘的月老。小说这一章的标题“媒妁孔夫子”着实令人回味,卡奈蒂运用孔子言论的独具匠心令人叫绝。只是,孔夫子的几句箴言使基恩陷入了女仆精心策划的圈套。自此,在一介酸儒与一个恶奴之间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婚姻恶战。
令人叹惋的是,汉学家基恩这个孔子的私淑弟子对于夫子的语录竟是断章取义,偏偏将孔子对于女子的观点忘得一干二净,直至饱受女仆的欺压之后,方才悔悟,然为时已晚。基恩在女人身上得到的教训是惨痛的,他最终不得不折服于孔子的“明智”:“真正伟大的思想家都坚信女人是下贱的。你到《论语》中去找一找吧,在那里你能找到上千条关于日常生活和比日常生活更细微的事物的意见和判断,但你能找到一句关于女人的话吗?你一句也找不到!沉默的大师用沉默来表达他对女人的蔑视。”① 此处,愤懑的基恩有些言过其实,因为《论语》中对第二性并未鄙夷到只字不提。《阳货》中就有:“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可见,基恩不幸的婚姻不能完全归咎于孔大媒,谁让他忽略了孔圣人语录中这么至关重要的一点呢?事后诸葛基恩为了加强说服力,又讲述了两则孔子的轶事。一则讲孔子妻亡,其子恸哭,却遭到了孔子的严厉申斥;另一则讲齐国使一美人计,诱使鲁国的季桓子耽于女色,从而使孔子无法施展他的雄韬伟略,被迫周游列国。为了论证红颜是祸水,基恩的思维是何等活跃,他举一反三,从孔子想到了佛祖释迦牟尼。佛祖在点拨弟子阿难时说:“女人是凶恶的,阿难;女人是嫉妒的,阿难;女人是狭隘的,阿难;女人是愚蠢的,阿难。”② 此话正中基恩下怀,他随后又列举了数条《大藏经》中关于女人遁入空门后应严格遵循的戒律,其意无非是尼姑较之和尚要低人一等。佛祖对于女人的敌视最后由一句所谓的印度谚语作了简洁的概括:“坚如树,弯如河,悍如妇,如此蠢而恶。”③
在阐明了孔子及佛陀对女子所下的定论之后,基恩又从欧洲古老的神话和史诗中找出了女祸的实例,其中有卖弄色相、引发战争的海伦,行荒淫之事的爱神阿佛洛狄特以及残酷无情的天后赫拉等等,被控诉的女子构成了一张长长的黑名单。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针对女人这一点上,孔子和佛陀同是基恩的后援。但是,在其他方面,基恩对此两者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他称孔子为“沉默的大师”,认为即便是他的沉默也是意味深长;相反,他对佛陀就苛刻得多,对他的沉默颇多非议:“他(佛陀)通常总是沉默的。也许他的荣誉应该归功于自己经常沉默这一事实。此外,他对知识并不感兴趣,对一切可能提出的问题,他要么表示沉默,要么让人明白他不值得花力气去解答这些问题。这就使人怀疑他是否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他所知道的东西,也就是他著名的因果报应论,一种原始的逻辑,一有机会他就把这种理论强调一下。如果他不沉默,那么他就得永远重复相同的几句话。倘若人们从他的话语中去掉那些比喻,那么还能剩下什么呢?只剩下他的因果论。这是一位思想贫乏的神!一位坐着不动变得越来越胖的神。每当人们想到佛陀,除了想到他的肥胖之外,还能想到什么呢?然而,不同的沉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① 基恩先对佛陀“装腔作势”的“故作高深”发难,随后又对佛陀肥实的体态深表反感。在他看来,佛陀简直一无是处。当然,基恩对佛的苛刻指摘,其目的在于抬高自己的偶像孔子。
参悟孟子
让我们回顾一下基恩的不幸史,孔子的高论促使他走入了女人的陷阱,最后他却又在孔子处寻找蔑视女子的理论依据。可见,基恩这个汉学家对孔子还是参悟不透。那么,对于集孔子学说大成的孟子,基恩的悟性又达到了几成呢?
其实,小说中涉及孟子的内容并不多,除了开始部分漫步街头的基恩向一个偶遇的男孩介绍了一位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哲学家孟子之外,书中只援引了孟子的一句言论,即“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② 孟子所言揭示的是一般人生活的浑浑噩噩:他们行事不知其当然;盲从习惯,却从不追究其所以然;一生糊涂,不知道自己走的是哪条路。然而,卡奈蒂笔下的基恩对此话的理解却产生了偏差,他对此的解释为:“人们应该不断地、无例外地谨防这些小人,那些小人是危险的,因为他们没有受过教育,也就不明白事理。”① 显然,基恩所说的“小人”指的是那些盲目、愚昧的庸碌之辈。关于“小人是危险的”这一论点,孟子不曾谈及。因此,就严谨的治学之道而言,汉学家基恩对孟子语录的曲解是无法令人接受的。不过,此处卡奈蒂在乎的似乎并不是忠于原意,而是巧借角色的名义,提出了自己创作中的一大重点,即剖析大众。
卡奈蒂早年对大众精神病理学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也就是研究群众集体心理与政治集团间的关系。在气焰嚣张的法西斯主义横行霸道的时候,卡奈蒂为群众盲目被人操纵而深感不安。在整篇《迷惘》中,卡奈蒂就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众生相,他们或是麻木不仁,或是不知廉耻,生活在混乱之中。卡奈蒂不厌其详地描绘了众多的群众场面。群众病态的好奇、盲目的从众心理、丧失理智的疯狂举动在他的笔端一览无遗。
巧妙的是,卡奈蒂还从大众缺乏理性这一视角出发,来看待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一桩历史上的滔天罪行。小说第一部分名为“总动员”的章节中,基恩意识到苔莱泽觊觎他的藏书,为防藏书遭到女仆的破坏,他号召他的书籍与他同心协力,一致御敌。他向书本们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这一次野蛮行径及其始作俑者李斯的下场,随后他说:
我常常十分痛苦地问自己,为什么这种令人震惊的事件恰恰发生在我们大家称赞的中国。每当我们提到中国,我们的敌人便用———他们并没有睡大觉———公元前213 年发生的这次浩劫来反驳我们。我们只能这样回答,即便在那里,受过教育的人同其他人相比,在数量上也是微乎其微。有时候,文盲的污泥浊水会溅到书籍和它们的学者身上。自然发生的事情,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也不能防止,为什么我们要求中国一定不发生这种事呢?①
借基恩之口,卡奈蒂见地独到地解释了这一史实之所以发生的原因,认为在秦朝的中国,没有知识的大众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理性的覆没系由群众的愚昧所致。
此外,由卡奈蒂上面一席话,我们还能看出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两种对立态度。小说中另有一处描写,也隐约反映了其时中国在西方的地位。基恩要求他的藏书与他同仇敌忾、抵抗女仆,于是,他为他们的所谓军事行动拟定了一个口令,即一当他冲着藏书喊出孔子的“孔”字时,就表明女仆苔莱泽逼近,大难就要临头。可是,他的藏书却对“孔”这个口令大为不满。法国的哲学书籍发表了一番高谈阔论,以示抗议;德国的哲学书则大叫大嚷;而英国的哲学书则以居高临下的冷漠拒绝接受这个口令。显然,基恩被孤立了。
可是,他对孔子的热爱至死不渝。故事结尾,基恩不愿把自己累架盈案的藏书留给对汉学一窍不通的弟弟,他宁愿和藏书同归于尽。在烈焰中,基恩头脑中那以孔子为象征的中国图景坍塌了。“这是一次反理性的总毁灭。”② 由此看来,小说第三部分要使“世界在头脑中”的设想完全破产了。
卡奈蒂是个早熟的作家,二十多岁就写下了《迷惘》这部复杂且蕴涵深广的小说,其才情可叹。对这部于1930 年即告出炉的作品来说,五十年后的诺贝尔文学奖真可谓姗姗来迟。
6 Bertolt Brechts Auseinan-dersetzungen mit ostasiatische m Den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