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7700000015

第15章 霍夫曼斯塔尔的创作灵感

在19 世纪末、20世纪初德语文坛群起改编汉诗的热潮中,德默尔无疑是个出色的弄潮儿。他的名声由本土流播到邻国奥地利,他的诗才在维也纳作家 霍 夫 曼 斯 塔 尔(Hugo von Hofmannsthal,1874~1929)处大获知音。霍夫曼斯塔尔是当时所谓“美学—心理学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1907 年,他作为文学杂志《明天》的出版者之一,热切地向德默尔约稿,表示需要“美妙的中国译诗之类的作品。多么喜欢这些作品,多多益善”①。

或许是不想在德默尔这位德国的“里子”面前班门弄斧,霍夫曼斯塔尔虽然对汉诗深有好感,却并没有亲身品尝改编的乐趣。不过,他大可不必为此感到遗憾。因为,他对中国文学的热情自有他的几部剧作为证。

白扇扇夫坟

1897 年,霍夫曼斯塔尔写下了一部“幕间小喜剧”,名为《白扇》。此剧与《今古奇观》中第二十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故事关系密切。

在众多为西方所熟悉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庄周的这个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引荐这篇小说的伯乐当推18 世纪初叶的巴黎教士杜·哈尔德,在他于1735 年至1737 年间编纂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中就有此小说的介绍。此后,历经了十个春秋,《中华帝国全志》的德译本问世,《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故事得以走入德语读者的视野。前文提及的塞肯多夫就从这个故事中摭拾了“庄生梦蝶”的题材。此后一百多年,德国的一位名叫格利泽巴赫(Eduard Griesebach)的作家兼外交家又兴致勃勃地将这个《今古奇观》中的单篇由英译版重新译成德文,并冠之以《中国的寡妇》一名。这一译文后来随同他的一篇题为《不忠的寡妇》,一部中国小说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演变》的论文公开发表,时间在1873 年。继格利泽巴赫之后,这个短篇又屡受德国人的厚爱,在《今古奇观》的诸种德译选集中均有它的身影。

至于霍夫曼斯塔尔是从何处认识了这个中国故事的问题,评论界曾有过纷争。后来,据有关学者考证,霍夫曼斯塔尔是通过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朗士(Anatole France)的《中国故事》一文(1889)才了解到了庄子的这个故事,并着手对其进行改编。①

提起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其中“庄生梦蝶”和“不忠的寡妇”这两个母题。此处,霍夫曼斯塔尔的《白扇》与后者有一定的类同之处。不妨先陈以剧情:

年轻寡妇米兰达孀居已有两年。一晚她梦见自己出现在亡夫的坟前。起初,只见坟墓周围鲜花绽放,米兰达仿佛在花丛中看到了丈夫的容貌。谁知,转眼间,鲜花骤然枯萎,死者的影子也瞬即消失了。性急之下,米兰达挥动手中的白扇,欲拨开花丛,寻找丈夫的身影。结果,花朵纷纷飘零,最后只剩得枯冢一座。坟头被白扇扇干了的黄土令米兰达回忆起了丈夫临终时的遗言。在撒手人寰之际,米兰达的丈夫不无忧虑、讽刺地叮嘱妻子说:“只要我坟上的土不干,你就不能另事新夫。”①回想起这一幕,米兰达顿时羞愧万分。第二天她便去丈夫墓前祈祷忏悔。

事有凑巧。米兰达在坟地里遇见了堂哥福尔图尼奥,他刚从妻子的坟上拜祭回来。这个在人前自我标榜为忠贞不渝的年轻鳏夫,一看到曾经两小无猜的堂妹便将亡妻抛置脑后,试图以如簧之舌拨动米兰达的心弦。而后者似乎沉浸在丧夫的深切悲痛之中,只想恪守妇道。然而,福尔图尼奥的花言巧语并非徒然。在喜剧的尾声,当米兰达从丈夫的墓地返回时,原本万念俱灰的她又已心有所许了。

我们回头来看一下《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中那个寡妇扇坟的故事。庄周一日出游山下,见一居丧少妇,手执素白纨扇,朝一新坟运扇不已。庄子惊问其故,那妇人坦然相告曰:“冢中乃妾之拙夫,不幸身亡,埋骨于此。生时与妾相爱,死不能舍。遗言教妾如要改适他人,直待葬事毕后,坟土干了,方才可嫁。妾思新筑之土如何得就干?因此举扇扇之。”庄子听罢,哑然失笑,因见妇人腕力不济,遂运起道法,将坟土收干。事后,庄子嗟咨叹道:“生前个个说恩爱,死后人人欲扇坟。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霍夫曼斯塔尔在其短剧《白扇》中至少完全保留了原作中互为因果的两个细小的母题,即死者“土未干,不得嫁”的遗言和由此导致的嫠妇扇坟的迫切举动。不过,两个寡妇终有不同。庄子看到的那位好没羞耻之心,嘴上说着生前恩爱,手中的白扇却不念前情。此等没情没义的水性杨花之辈正是这个中国故事批判的靶心。而霍夫曼斯塔尔笔下的米兰达虽有梦中扇坟这一潜意识愿望,却深受良心的谴责。暂且不管米兰达的忏悔之意是否是虚伪的矫饰,我们在《白扇》中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作家的矛头更多地指向了福尔图尼奥这个“不忠的鳏夫”。

霍夫曼斯塔尔在其剧作中塑造了新近丧偶的福尔图尼奥这一角色,这正是他对原作最重大的更新之处。鳏夫的诱惑使得孀妇的不忠之举有了一个逻辑前提。较之女子的背信,作家似乎更嫌恶男人的虚情假意。无疑,他笔下的福尔图尼奥就是这号惺惺作态的货色。此人在亲朋面前唱着守节的高调,而一当女色在前,便又立马蠢蠢欲动。在《白扇》一剧中,另有一个细节也暴露了男人的不可靠。米兰达有一个侍女,名叫卡塔林娜。一天,她收到家中的一封来信,信上说她在家乡的男友已另觅新欢。为此薄情寡义之徒卡塔林娜没少流眼泪。米兰达的另一个名叫桑夏的女仆安慰她说:“年轻与忠诚有何相干?”①既然年轻男子能如此玩世不恭,年轻的女子为何要自甘束缚?此话最终也说进了米兰达的心坎。如此看来,《白扇》一剧是对游戏人生的一场讽喻。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开篇有两句诗云:“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霍夫曼斯塔尔在他的作品中也流露了类似参破尘世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男主角的一段独白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原文译引如下:

我所知甚少,却看得透彻。无论如何,我已明了,生活只是一场皮影戏:朝它看上一眼,尚可忍受,可要是伸手抓去,那影象便会在指间消失殆尽。生活就像那流水中的云影,是毫无价值的东西。荣誉和财富是清晨滑稽的梦境,在一切无聊的词汇中,要数“占有”一词最为愚蠢……①

蜂女诱书生

在《白扇》一剧问世十余年后,霍夫曼斯塔尔又从中国《聊斋》故事的一个单篇中汲取了创作灵感,于1914 年完成了一部芭蕾舞哑剧,名为《蜜蜂》。

这一芭蕾舞剧的脚本由十三幅场景组成,剧情梗概如下:

一只蜜蜂变作美丽动人的女子,几番引诱一个已有妻儿的书生。她或在他的书房里露脸,或在他的床榻前现身。书生终为蜂女的美色所惑,抛下家小,随她走进了位于自家后院的一株老树的树洞,与无数蜂女纵欲狂乐。书生之妻见丈夫误入歧途、执迷不悟,于是,心生绝望,就在众蜂筑巢的大树前服毒自尽。此刻,蜂房中的书生不禁一阵心惊。从此,动物般淫乐的生活显得越来越麻木、乏味。书生最终离开了逍遥之地,重返家门。然而,孩子与仆人都对他视同陌路。他追悔莫及,对妖蜂顿生切齿仇恨,于是,他举起火把,提起斧子,直奔蜂巢而去,蜂窝毁于一旦。随后,他赶往妻子的墓地。突然间,四下群蜂漫起,来向书生索债复仇。所幸亡妻及时复活,群蜂毙命,夫妻得以破镜重圆。

激起霍夫曼斯塔尔此番创作兴致的是《聊斋志异》中“莲花公主”的神奇故事。奥地利犹太宗教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曾在1911 年将英译本《中国神怪和爱情故事》译成德文,其中所含的“莲花公主”这一小说被取名为“梦”。霍夫曼斯塔尔在创作《蜜蜂》一剧前读的就是这么一个奇异的“梦”。这究竟是怎样的南柯一梦呢?

《莲花公主》的故事讲的是胶州的一个窦相公,一日于昼寝间被人引入一处繁华宫室,得见莲花公主,顿觉心旌摇曳。俄而梦醒,知是一枕黄粱,不免怅然若失。后窦生有意续梦,梦境不复。又有一日,适值窦生与友人抵足而眠,睡间又有人来邀他入宫。在宫中,他与莲花公主喜结连理,共度良宵。哪知,次日举国告急,原来有一巨蟒来犯,殃及国中臣民。窦生携莲花公主逃难返家。公主随后向夫君请求说道:“此大安宅,胜故国多矣。然妾从君来,父母何依?请别筑一舍,当举国相从。”窦生为难至极,于焦虑中醒转过来,方知又是一梦。不过,奇怪的是,此刻耳畔蜂鸣不止。窦生唤醒友人,诉之以梦。友人劝他为蜂营巢,生依其言。新巢引来蜜蜂无数。后窦生追其踪迹,始知群蜂系由邻家园圃旧巢中来。查看旧巢四周,发现壁上有丈许巨蟒一条。

《莲花公主》这个故事通篇都使人意识到它那“梦”的性质。不过,这个梦并非与现实全不搭界。梦境与现实的交点在故事的结尾处出现:这竟是现实的蜜蜂以托梦的方式向人求助。人与蜜蜂之间如此地心有灵犀,这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融洽。

在霍夫曼斯塔尔的《蜜蜂》一剧中,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已趋于模糊,整个剧情在一种“幻化”了的现实氛围中展开。故事尾声,男主人公对蜂女不记温情,只有憎恨,甚至不惜动用武力,铲除蜂窝;而蜜蜂最终也由爱转恨,群起而攻之。在这种人蜂势不两立的紧张关系中,中国故事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浪漫气息早已荡然无存。

将两部作品详加比较之后,我们发现,除了“蜂女”这一个共同的母题之外,几乎找不出其余的相似之处了。在剧作《蜜蜂》中,霍夫曼斯塔尔不仅添加了许多原作所没有的人物,如书生的妻小、家仆等,还赋予了蜜蜂这一意象以超出原作的新的象征意义。在《莲花公主》中,蜜蜂代表了美丽的女子和甜蜜的爱情,只有纯洁的、美的一面;而在霍夫曼斯塔尔的芭蕾舞剧中,蜜蜂因主动诱惑书生而有了一丝妖媚。此外,作家把中国故事中含蓄的情爱加以夸张,从而使蜂女又有了一层色情的象征含义。而在蜜蜂最后蜇人的本性中,我们又看到了它于复仇中流露出的邪恶的一面。这些都体现了霍夫曼斯塔尔的别具心裁,也与他在20 世纪初所接受的象征主义及表现主义的创作理念相契。

9 Alfred D blins Meditation über die Lehre des“Nichtstuns”

同类推荐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论读书

    论读书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初恋记忆

    初恋记忆

    钟跃民:“陕北这块地方很奇特,从表面上看,这是块贫瘠的土地,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表象后面隐藏着一种很深奥的东西。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 银水换神泉

    银水换神泉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热门推荐
  • 玄灵帝尊

    玄灵帝尊

    灵力,亘古大陆上面一种神奇的力量,精神力,一种更为奇妙的力量,能掀起灭世的修罗刹,会与希望擦出怎样的火花,闯荡大陆,只为名扬天下。踩着坚定有力的步伐,逐步走上大陆的巅峰!天有多高,地有多宽,当我傲视群雄,剑指天下,我便可使日月变色,五岳沉浮,苦海无涯,且看我如何一脚跨越,看到苦海后面那苦尽甘来的未来。
  • TFBOYS初恋未满时

    TFBOYS初恋未满时

    四叶草家族觉不可错过的限量读本,粉丝应援会限量读本。
  • 超级王牌御史

    超级王牌御史

    天下第一王牌御史驾到。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人,在一种自己还没反应得了的情况下被穿越。在种种的了解下,发展下,成为了皇上身边的红人。然而他此生的‘梦想’也将在这里一步步的完成,却好死不死的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两个人可以说是冤家路窄,见面就撕扯的类型。穿越后的某人将如何?他的梦想又是什么?
  • 嫡女重生:邪魅太子妃

    嫡女重生:邪魅太子妃

    前世,生产之夜,庶妹和夫君苟合,害了她的孩儿,毁她容要她命!一朝重生,她定要那对奸夫淫妇付出代价!姨娘狠毒?好!那她就比她更毒!高傲庶姐蛇蝎心肠?好!那她就把那美人皮扒下来让那蛇蝎心肠无处躲!庶妹外边天真内心黑咕隆咚?好!那她就一把火烧亮把黑暗摆在大庭广众之下!看谁比谁狠!他!安国战神瑞王!却被阴谋诡计毁容,面具带之,兵权掌之!冰冷的心却为她融化。“陛下,臣女自请嫁瑞王!”金銮殿之上,她毫不惧怕地说出这句话,不顾流言蜚语,毅然自请嫁入瑞王府!十里红妆,喜了谁的心,悲了谁的肠!
  • exo之一鹿有允

    exo之一鹿有允

    明明这么爱她,却要伤害她。直到他知道一切都不是她的错,她早已经不爱他了。
  • 兰蒂斯

    兰蒂斯

    位于另一个世界的兰蒂斯面临着生存危机。蓝凌何在?人间的蓝韵玲是否能重回兰蒂斯,化身为蓝凌女神,拯救危在旦夕的兰蒂斯?美丽的蓝凌神花是否能与五神花玉莲,火莲,金龙,碧莲进化?进化后的蓝玉凌霜,圣缘玉莲,凤凰火莲,金龙凌霄,苏木碧莲能否战胜紫蔷薇的化身妖惑西番莲?五花八门中的八大门派雪莲,罂粟,素心兰,百子莲,三色堇,雪梅,牡丹,玛格烈菊。进化后的他们又会如何选择?
  • 十三录

    十三录

    妖魔鬼怪山海经异兽存于现世,捕妖师血脉渐渐稀缺,四凶兽四邪兽再袭人界,魔王再现世间,人类将临灭亡.
  • 感谢时光肯让我们相遇

    感谢时光肯让我们相遇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岁月一点也不留情面的向前走去,徒留我一人在原地迷茫地想要回到过去寻回自己曾丢失的童真。但风告诉我:在岁月路上丢的东西,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找不回来了。可是,我的童真既不是人也不是物,它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是另一个我。所以我走过原来的街道,吃遍儿时的零食,唯独少了儿时的风景,我要去哪儿寻找另一个我,我又一次的迷茫了……
  • 月相时空

    月相时空

    修仙存在于各个位面,而且都有各自的神话流传,而这次的少年将完成一个不同的修仙之旅
  • 天瞳邪说

    天瞳邪说

    汝瞳即吾瞳,吾瞳即汝瞳,借汝双瞳,傲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