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中大家对赛金花都有个印象,在戊戌政变两年后她再一次走进中国政治视野,在八国联军到来时挺身而出,通过与联军统帅瓦德西的枕上关系为保留北京和保护北京百姓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这段传奇成为中国文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瓦德西跟赛金花有没有这种不正当男女关系呢?
咱们看第一个问题,赛金花有哪些资本得到瓦德西的青睐?前文咱们介绍过,赛金花跟丈夫洪钧出使欧洲,在柏林居住多年,会简单的德语,且在德国社交界有一定名气。这为她结交德国人瓦德西提供了资本。
问题二,赛金花是怎么跟瓦德西认识的?这有三种说法。一是李鸿章凭借和赛金花的交情,亲自登门请赛金花出面,以她的德语基础和在德国的经历找德军讲情,充当使者,于是赛金花主动去找瓦德西。二是赛金花在胡同骑马受惊,跑到大街上与瓦德西巧遇。瓦德西不仅救下赛金花,交谈后还和赛金花成了朋友。三是一队德国兵冲进赛金花的妓院抢劫,赛金花不仅用德语制止了德军,而且装模作样地向带队的德国军官问起柏林几户贵族家庭的情况,德国军官大惊失色,毕恭毕敬地送赛金花去见瓦德西。
那么赛金花和瓦德西究竟发生了什么?瓦德西《拳乱笔记》中并没提到赛金花,而赛金花则在自述中这样说她和瓦德西的第一次见面:“他问我:‘到过德国吗?’我说:‘小时同洪钦差去过。’又问:‘洪钦差是你什么人?’这时我撒了谎,说:‘是我姐姐的丈夫。’他一听,喜欢极了。我们越谈越高兴,很是投机,当下留我一同吃饭。最后他拿出一千块现大洋,对我说:‘东西很少,请先拿去用吧。’”
关于瓦德西和赛金花的关系,后人几乎都认定不正当。通俗说法是瓦德西天天和赛金花睡在仪銮殿龙床上,一天半夜着火了,瓦德西和赛金花光着身子出来了。但赛金花否认这个说法,她说:“这简直是侮辱我,骂我。我同瓦德西的交情固然很好,但彼此间的关系却是清清白白的,就是平时在一起谈话,也非常地守规矩,从无一语涉及过淫邪。这都是有人见我常常同瓦德西骑着马并辔在街上走,又常常宿在他的营里,因此推想出我们有种种不好的勾当来。”
对于仪銮殿着火一事,赛金花说:“瓦德西虽住在宫里,可并不在殿里睡,他是在仪銮殿的旁边。那次失火是因为几个兵士不小心,损失还很不小,把一个参谋长烧死在里头。”
那么怎么解释赛金花经常去瓦德西的住处呢?赛金花说:“有一天待到天黑,我要回家了,瓦德西很舍不得我走,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能够常来他营里,又亲自送出老远,我俩才握手而别。从此以后差不多每天都派人接我,到他营里一待就是多半天,很少有间断的日子。”可见瓦德西是把她当做可以谈心的异国女子。
瓦德西的年龄也可以说明问题,此时他69岁,赛金花26岁,发生关系的可能是极小的,想发生瓦德西也力不从心了。且瓦德西和夫人的关系非常好,即使在中国,他还坚持每个月通过国内的花店给夫人送花(他夫人是美国的一个有钱寡妇)。据德国资料显示,瓦德西是标准的普鲁士军官,视纪律为生命,重视道德,不可能做这种事。瓦德西与赛金花的事之所以被传得沸沸扬扬,完全是当时一部分有劣根性的中国文人干的。
赛金花的确尽自己所能保护占领区的百姓和财富,甚至参与了议和全过程。德军曾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可疑的中国人当义和团杀死,赛金花碰到这种情况总会出面担保这个人不是义和团。她曾对瓦德西说:“义和团一听你们来,早跑了,现在京城剩下的都是很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我们已经受了不少义和团的害,现在又被误指为义和团,岂不太冤枉?”随后瓦德西下令禁止德军在北京随便杀人。
几天后瓦德西写道:“中国所有阶级对于世界情形毫无所知,只是骄傲自大,盲目反对白人,至于官吏人员,则为腐败之气充塞,其在皇室方面,则又似乎不能再产生振作有为之人物,但吾人对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尚有无限蓬勃生气,还加以出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治。余认为中国下层阶级在生理上实远较吾国多数工厂区域之下层阶级为健全,倘若中国将来产生一位聪明而有魄力之人物为其领袖,更能利用世界各国贡献与彼之近代文化方法,则余相信中国前途尚有无限希望。”“倘若中国一旦强盛,那么受其影响、首当其冲的是邻居俄国,俄国人肯定会看到,在几千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一个危险甚至势均力敌的对手就要诞生了。”
瓦德西1901年6月走后依然和赛金花有书信往来,直到1904年瓦德西病死,可见两人的情谊不一般。与瓦德西分别后,赛金花买了一个武清姑娘做妓女,这个姑娘在家乡有心上人,进妓院后思念旧人吞金自杀,赛金花被告发,判了刑,不久被赶出北京遣回原籍。34岁时赛金花嫁给一个上海男人,不久老公暴死。40岁时赛金花与民国政府参议员结婚,3年后赛金花第三次成了寡妇。她搬到了北京,由于没有经济收入,晚景凄凉。1936年赛金花去世,卒年62岁。潘毓桂曾为她的墓碑书写碑文,但一年后日本人占领北京,潘毓桂当了汉奸。“文革”时赛金花墓地被毁,一代名妓就这样永远地走进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