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7300000045

第45章 后记

写完本书的最后一行文字,我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感觉。放眼窗外,天将黎明,我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几度寒秋,数百个日日夜夜,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在工作之余倾注了我全部的时间和心血,最后所完成的课题,也就是眼前的这份答卷了。

回想上世纪年代末年代初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是讲现代文学史的老师给我留下了郁达夫是个“颓废”文人,其作品社会意义不大的印象。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我初次阅读到了郁达夫的小说作品,而它给我的最初印象是:清新,别致,不同凡俗,率真得近乎大胆,作品中主人公因社会不公而产生了满腔的悲愤与忧愁时,似乎还隐含着某种轻微的刺激……我思索着,品味着,当时的那种感觉我真说不出是好还是坏、是浓还是淡……它使我心中充满了困惑和疑虑。

也就在上大学的那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我特别喜欢阅读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评论性文章或者专著,由此,我萌生了今后也要出版一本学术专著的天真想法。而时至今日这本小书的问世,时光已经流逝了个春秋,人生三分之一的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啊,就在这庸庸碌碌、寻寻觅觅的平淡生活中悄悄地溜走了……

八年前,因调动工作,我有幸迈进了大学之门。在我进入北方民族大学的时候,正好赶上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在学校领导鼓励教师要抓好教学并搞好科研的前提下,触发了我从事郁达夫作品研究的念头……从2006年开始,我便随时随地留心收集有关郁达夫的研究资料、史料,陆陆续续地购买、收集齐了郁达夫的所有著作。从此,我便一本书一本书地阅读着,一份资料一份资料地翻看着,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记录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着,一步一步地迈进着……

在正式写作此书之前的两三年时间里,我先后曾写了八九篇研究郁达夫作品的文章,并尝试着向一些刊物投稿,后来这些文章也都陆陆续续地发表了。意想不到的是,有几篇文章居然发表在《思想战线》、《江汉论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并且其中有两篇文章还获得了省级以上的奖项。由此,它进一步增强了我从事郁达夫作品研究的信心。

2004年,我向学校申报了《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研究》这一课题,获得了批准,我因此而感到非常兴奋。但我也深深地知道,此书的构思是宏伟的,选题确实也大了些,面对郁达夫500多万言的各类作品及其译著,面对过去郁达夫研究中曾经有许多人涉及,而从未有人作过的全面而深入探讨的课题,写作此书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为此,我也曾有过惶惑和畏难的情绪……但是,出于对郁达夫这一人物的敬仰,出于对他的作品的喜好,更是出于历年来对郁达夫这一人物及其作品评价的不公,这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又给了我完成这一课题的勇气和自信。好在众多的从事郁达夫及其作品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为我们后来从事郁达夫研究的人员留下了许多可供参考的史料及论著。是它,启迪了我的心智、拓宽了我的视野、伸展了我的才能……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们前期的心血之作,便不可能会有我这本小书的问世。

此外,还要说到的是,此书之所以能顺利写成,是跟许多帮助过我的同志分不开的。如北方民族大学已离休的副校长、老教授,我的老师丁文庆先生,他一直在关心和支持我要搞好这一研究工作。在我写作此书的初期,他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从他堆积如山的藏书中,帮我翻检出王自立和陈子善编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下集)、郁云的《郁达夫传》、许子东的《郁达夫新论》以及以往收集并保存了多年的有关郁达夫研究的一些史料。受到丁老如此的关心与厚爱,我怎能不既敬佩又感激呢?还有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的教师郭艳华女士,她在北京读博期间,在繁忙的学习中,常挤时间不辞劳苦帮我去北京各大图书馆查找资料;我校文史学院的资料员王岩女士,也经常地、不厌其烦地给我借阅一些有助于郁达夫研究的参考书籍……可以说,没有他们的热心帮助,我的这本小书是不可能顺利地和读者见面的。

这本小书是我从事郁达夫作品研究的结项成果,在此书即将付排的时候,首先我要向在写作方面给了我助益的同志表示真诚的感谢!在成书的过程中,笔者较多地引用了一些专家、学者论著中的观点和资料,这些对本书有关章节的写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我要向他们致以最衷心的谢忱!此外,我还得感谢北方民族大学的党政领导及科研处的同志,对我的研究工作及成果的出版给予了精神上的鼓励和经费上的资助,可以说,如若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我的这一项目是很难启动和运行的;感谢宁夏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为本书的编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近年来有关郁达夫的生平资料以及评介的文字已经逐渐增多,所以,我也就没有在书后再附郁达夫生平简介及其作品年表;由于本人识浅力薄,加上阅读、写作时间有限,因而本书粗疏浅陋自不待言,在此,笔者唯望各位专家、学者及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刘茂海

2006年9月8日

于北方民族大学

同类推荐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在爱里,我们每个人都不那么聪明,却因为不聪明而幸福着。刘墉用朴素而干净的文字让我们明白,在爱里,不只是爱的形式没那么重要,就连对错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颗颗真挚的心。
  •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 写给未来的自己

    写给未来的自己

    给自己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可能简单卑微,甚至幼稚可笑,但正是这最初的梦想,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
热门推荐
  • 海棠花下

    海棠花下

    基于剑灵背景原创出的故事,在绿明村和江流市中反复徘徊,讲述少女灵川为了追求自由淳朴的生活来到绿明村并邂逅饭馆杂工南岳的故事。故事篇幅不算过长,但多次留下空白给与读者想象空间。
  • 青春四季薄

    青春四季薄

    16岁少女苏若素突遭变故,一夜之间,从“凤凰”变成“麻雀”。当考入省重点高中的“资优生”苏若素遇见“后进生”林安之,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究竟能否从“麻雀”变回“凤凰”?
  • 松源崇嶽禅师语录

    松源崇嶽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逐死亡的人

    追逐死亡的人

    不知何时,出现了这么一群人。他们探索未知,游走于生死边缘。惊险刺激占领着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他们不怕死亡,他们渴望冒险。他们就是追逐死亡的人,他们是冒险者!无数形形色色新奇之物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神奇的生物,恐怖的物种。这一切的冒险将会揭开那未知的神秘!强大的伙伴,各种武技。无论是剑士,魔武双修的魔武者、古武者还是其他各种武技,他们在一切将会为了梦想不断努力。
  • 鬼如来

    鬼如来

    他是武林中的成名剑客,是剑神传人。但他嫉恶如仇,逢魔必杀。可是造化弄人,他遇到了活在传说中、本不该出现在人间的魔。这是真正的魔头。如此仇视魔的他,最后却入了魔……
  • 我的世界史蒂夫的红警战役

    我的世界史蒂夫的红警战役

    当史蒂夫穿越到红色警戒时.......
  • 下级精灵

    下级精灵

    在我们的空间世界之上,还存在着另一个空间世界。然而这一切只有很少的人知道。那是一个精灵的世界,他们把那个世界叫做小灵天。从孤儿院逃离的蓝天,在一个雨夜被流星所砸中,莫名的成为了圣灵吊坠的主人。下级精灵?那又如何!敬请期待一个低等精灵如何成就辉煌,小灵天!我来啦!
  • 彭祖摄生养性论

    彭祖摄生养性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公主变僵尸

    公主变僵尸

    景月公主为情而死,国师唯恐其尸变而公主遗体被葬于盘龙山。数百年后因几个玩通灵游戏而误入盘龙山导致时变
  • 我是偏科生又怎样

    我是偏科生又怎样

    语文天才数学蠢才周羽从小学到高考的故事。周羽自小顽皮捣蛋,偏科严重,求学的道路跌跌撞撞,却意外有着一群哥们相随。转眼到了高中,学习日渐紧张,高考分数也即将揭晓,那懵懂的爱情也悄然而至,他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