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与别人争论某个问题时,自己的观点分明是正确的,但是却不能说服对方,有时还会被对方“驳”得哑口无言。这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认为,要争取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仅观点正确还不够,还要掌握巧妙的谈话技巧。
说服别人,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情服人、以礼服人。说服别人要有耐心,更要有方法和技巧。说服别人不能靠势力、权力去强压人,更不能靠投机、欺骗手段,否则,别人虽然口服但心却不服,就不会达到说服的目的。说服别人先要说服自己,说服别人必须要有高姿态,说服别人应当入情入理,如果强词夺理,只会让人对你产生厌恶感。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说服别人呢?以下为人们提供几条锦囊妙计:
(1)以退为进,调节气氛
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气氛。如果能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就会给人以维护自尊的机会,气氛也就变得友好而和谐,说服也就自然而然地成功了;反之,在说服时不尊重他人,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是很难成功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地说服而任其支配。
有一位中学老师非常善于运用调节气氛的方法来说服学生。他担任的是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而此时恰好赶上学校安排各班学生参加平整操场的劳动。干活的时候,这个班的学生都躲在荫凉处,不肯干活,任老师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后来,这个老师想到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他问学生:“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怕干活,而是怕热是吧?”学生们谁也不愿说自己懒惰,便七嘴八舌说,确实是因为天气太热了。老师说:“既然是这样,我们就等太阳下山再干活,现在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学生们一听就高兴了。老师为了使气氛更热烈一些,还买了几十个雪糕让大家解暑。在说说笑笑的玩乐中,学生也接受了老师的这种说服方法,玩了一会儿,就开始愉快地劳动了。
(2)善意威胁,以刚制刚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用善意的威胁,能使对方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说服目的。
在一次集体活动中,领队用一种以刚制刚的办法,说服了旅馆经理。事情是这样:当大家风尘仆仆地赶到事先预定的旅馆时,却被告知当晚由于某方面原因,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竟没有热水。为了解决此事,领队约见了旅馆经理。
领队说:对不起,这么晚还把您从家里请来。天这么热,大家都满身是汗,不洗澡怎么行呢?何况我们预定套房时,说好供应热水,这事只有请您来解决了。
经理说:这事我也没有办法。锅炉工回家去了,没有人放水,我已叫他们开了集体浴室,你们可以到那去洗。
领队说:是的,我们大家可以到集体浴室去洗澡,不过,话要讲清,套房一人一晚50元,是有单独浴室的。现在到集体浴室洗澡,那就等于降低了服务水平,我们只能按照统铺标准付费,每人少付15元。
经理说:那不行!
领队说:不行就得给套房浴室供应热水。
经理说:我没有办法。
领队说:您一定有办法!
经理说:你说有什么办法?
领队说:您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失职的锅炉工召回来;二是您可以给每个房间拎两桶热水,当然我会配合您劝大家耐心等待。
这次交涉的结果:旅馆经理被领队说服了,派人找回了锅炉工,40分钟后每间套房的浴室都有了热水。
尽管威胁能够增强说服力,但是,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态度友善是关键。二、讲清后果,说明道理。三、威胁程度不要太过分,否则会弄巧成拙,而达不到说服的目的。
(3)消除防范心理,以情感化
一般来说,在和被说服对象较量时,彼此都会产生一种防范心理,尤其是在危急关头。这时候,要想成功说服,就要注意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如何消除防范心理呢?从人的潜意识来说,防范心理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也就是当人们把对方当作敌人时,产生的一种自卫心理,那么消除防范心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给对方一些暗示,表示自己是朋友而不是敌人。暗示时,可以采用种种方法来进行,如:嘘寒问暖,给予关心,表示愿意给予帮助等等。
有一个出租车女司机,把一男青年送到指定地点时,男青年掏出尖刀逼她把钱都交出来,她装作害怕的样子,交给歹徒300元钱,说:“今天我就挣这么点儿,我还有一把零钱也给你吧。”说完又拿出20元零用钱。见“的姐”如此爽快,歹徒有些迷惑。“的姐”继续说:“你家在哪儿住?我送你回家吧。这么晚了,家人肯定等得着急了。”见“的姐”是个女子又不反抗,歹徒便把刀收了起来,让“的姐”把他送到火车站去。趁气氛缓和,“的姐”不失时机地启发歹徒:“我家里原来也非常困难,咱又没啥技术,后来就跟人家学开车,干起这一行来。虽然挣钱不算多,但日子还算过得不错。何况自食其力,穷点儿还怕谁笑呢!”见歹徒沉默不语,“的姐”继续说:“唉,男子汉四肢健全,干点儿啥都差不了,走上这条路一辈子就毁了。”火车站到了,见歹徒要下车,“的姐”又说:“我的钱就算帮助你的,用它干点正事,以后别再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了。去学一门技术再自食其力吧!”一直不说话的歹徒听罢,突然哭了,把300多元钱往“的姐”手里一塞说:“大姐,我以后饿死也不干这事了。”说完,低着头跑开了。
在这个事例中,“的姐”用巧妙的言语,消除了青年的防范心理,最终达到了说服目的,自己也没有任何损失。
(4)投其所好,以心换心
说服别人时,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也会给对方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惟先知彼,才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从而达到说服目的。
一个精密机械工厂,在生产某种新产品时,将其部分部件委托一小工厂制造,当该小厂将零件的半成品,送总厂验收时,不料,全不符合总厂要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总厂负责人只得让那个小厂,尽快重新制造,但小厂负责人认为他是完全按总厂的规格生产的,不想再重新返工,双方僵持了许久。总厂厂长得知了这件事,在问明原委后,便对小厂负责人说:“我想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设计人员工作不仔细所致,使你吃了亏,实在抱歉。今天幸好有你帮忙,才让我们发现总厂的管理中,竟然出现了这样的纰漏。只是事到如今,总要妥善解决的,你们不妨将它制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对你我双方都有好处的。”小厂负责人听完,欣然应允了。
小厂负责人所以被说服,就在于说服方站在被说服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因此才达到了成功说服的效果。
(5)寻求一致,以短补长
有些人不喜欢听从他人的意见,经常处于“不”的心理状态之中,时常会呈现僵硬的脸部表情。对付这种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很难打破他的拒绝心理。因此,要努力寻找与对方一致的地方,从而使之对自己的话产生兴趣,而后再想方设法将自己的观点引入话题,最终达到目的,使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
说服他人,要从关键入手,这就要了解对方,知道对方的喜好。但最重要的是会说话,如此就很容易说服别人了。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投奔了刘表。为了寻求人才,他拜访了荆州名士司马徽。司马徽推荐说:“此地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卧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屋,耕作自养,他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便亲自到隆中去拜访。
刘备一共去了三次,前两次诸葛亮避而不见,第三次才亲自出迎。在茅庐中,诸葛亮和刘备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策划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刘备大为叹服,请他出山相助,重兴汉室。诸葛亮也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答应了刘备的请求,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离开了隆中。
以后,诸葛亮成了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东联孙吴,北伐曹魏,占据荆、益两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说服他人要有耐心,而刘备为说服诸葛亮帮自己打江山,甘愿降低自己的身份而“三顾茅庐”,以自己的耐心说服了诸葛亮。其实最重要的在于刘备说话诚恳、有诚意,而不是以自己的身份向诸葛亮施威。
说服他人说难不难,可说易又不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要在说服过程中运用一些智谋,把话说得准确、经典,就能成功地说服对方。反之,很可能出现自己有理却让对方驳斥得哑口无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