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6000000039

第39章 四、椎牛祭神

牛既是神灵,是通神之物,又是祭神的牺牲品。远在史前时代,原始人就已经用牛骨随葬,这是椎牛祭神之始。商周以后,祭神与征战同样重要。《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当时的最高神灵是祖先及炎帝。祭祀用品是牛、马、羊、猪、狗、鸡。“贞:……御牛三百。”“丁亥……卯三百牛。”在安阳考古中,也发现了大量杀牛祭祀的遗迹。当时祭天祭社也用牛。当时用牛等大牲畜祭祀,为大牢或太牢,以羊等小牲畜祭祀为少牢。《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皆少牢。”

在汉代西南铜鼓文化中,有许多杀牛祭祖的铜鼓,或杀牛的形象图案,试举两例说明:在广南铜鼓上有两组人物图像,每组均以一个高大的鬼竿――羽葆幢为中心,这是祭祀中心,竿下拴一牛,一个羽人站在牛前,另一羽人站在牛后,举钺,正向牛砍去,其他20人分10组,围绕鬼竿跳舞。这是典型的椎牛祭神的盛大场面。

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一件铜鼓上,也立一鬼竿,上端似乎为转轮,分别拴四根绳索,每根绳由一个羽人牵着,旋转而舞,这大概就是跳鬼竿。在鬼竿下也拴一牛,作为祭神的牺牲品。

杀牛祭祖仪式,一直保存下来。上到宫廷祭太庙,下到民族地区,都相当流行。民国《昌化县志》卷一黎族“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以巫为医,以牛为药,人牛皆死而后已。”光绪《百色厅志》卷五壮族“家有人病,先杀鸡鹅等以祀之,将为修福,若不差即刺杀猪狗以祈之,不差即刺杀太牢以祷之。”《兴义府志?民俗》彝族:“病不延医,惟用鬼师,以牛羊鸡豕禳之。”道光《永宁州志?民俗》布依族“丧必屠牛放炮,亲戚毕至,曰‘做戛’。”《丽江府志?民俗》:“土人亲死,既入棺,夜用土巫名‘刀巴’者杀牛羊致祭,亲戚男女毕集,以醉为哀。”民国《宣威县志稿》卷十:彝族“打牛、羊、犬祭其发,谓之‘祭鬼’”。

宣统《永绥厅志》卷二十:“届期,男女早集,多者千余,少亦数百,赴同寨之家,每户各食饭一箸,牛肉一片,糟酒随饮。于敝处,以木柱四根,高一丈五尺,埋于地中,横木板用草铺垫,陈设米饼、牛肉,上覆以屋,以祭众神。”其实,吃牯脏远较上述记载复杂,现以贵州台江苗族为例:

台江苗族祭祖先后要达四年之久,即从子年开始,经过丑年和寅年,到卯年结束。其间具体活动甚多,现在依年代顺序具体介绍。

第一年(子年)

首先,在芦笙坪(或牯脏场)修牯脏庙,由六根木柱建成,高四米多,外盖茅草,以便在其中供奉祖先偶像和木鼓。

其次在子年八月的一个吉日,由牯脏头和礼师率领本庙杀牛祭祖的成年男人,到石窟去祭山鼓,一路上用芦笙手演奏并引路,青年人用砍牛刀在前面挥舞开路。醒鼓时,由顶注、顶保,充当司仪,先由鼓师在前致词,讲述清祖先的动机,并杀一只雄鸡,把血洒在鼓上,还供奉三条鱼、酒、茶等祭祀后,由牯脏头等人把石窟中的木雕像――央公、央婆请出来,由顶榜背着。他们一边走,一边告诉祖先一路所见所闻,介绍家乡的变化。到了村寨,把偶像供在牯脏庙中,寨内群众都携酒肉来欢迎,载歌载舞,有铜鼓的村寨则跳铜鼓舞。第二天进行斗牛活动,在祀祖之期,必择大牯脏牛,以头角端正肥壮者饲之,肥则聚合寨之牛斗于野,胜则为吉,即卜期屠之以祀祖者。在第三天吹芦笙,击鼓而舞。

以上是子年的醒鼓接祖仪式。

第二年(丑年)

在祭鼓和接祖先后的第二年八月,择一个吉日,由礼师等人到上届牯脏头家,或其他收藏家鼓的家里,把双鼓迎出来。旧牯脏头也到现场,亲自把双鼓交给新牯脏头。然后,由十几个青年人,手持砍牛刀,在前边开路,将事先插在路旁的黄荆和五倍子木条砍断,后边有芦笙队伴奏,礼师高歌而进,把双鼓送到牯脏庙中,杀一只黄牛祭祖,牛肉供大家共食,牛皮留着做新鼓。最后打起铜鼓和旧鼓,吹起芦笙。众人边歌边舞。这就是接家鼓仪式。

丑年的第二项活动是制新的山鼓。当年九月,新牯脏头派人上山,砍伐枫树,准备做新鼓。过去还派猎手上山,一定要捕获一只松鼠伴鼓,以山羊皮做鼓面。后来不狩猎了,但要由一对男女模仿狗撵山羊的活动。

在丑年十月,由礼师等到牯脏庙去祭祀祖先和木鼓,白天依然斗牛。皆选公水牛,又肥又壮,牛背上搭红毡,上安有雕龙的牛鞍,其上插五色旗和野鸡毛,胸部挂一串铜铃。斗牛后,礼师、鼓头带头跳舞,其他人也争先恐后,前为芦笙队,后为一排或双排男女而舞。其间除斗牛外,还有舂米、洒米粑、排水和倒花竹等活动。倒花竹时,按主客分为双方,各备几十根大竹,有的仅选六对,涂以黑白两色。双方到牯脏场或河边,相距五米左右,在礼师祝词之后,把花竹倒下来,彼此互相争夺,抱到花竹者为胜;失去花竹者为败,并且要在第二天以一盒糯米饭、一壶酒和一只鸭子赔给对方,赎回失去的花竹。

以上就是丑年接家鼓、做新鼓的活动。

第三年(寅年)

这是吃牯脏活动最多的一年,也是吃牯脏的高峰,从杀牛到送鼓,要进行半月之久,内容极其丰富,现在按时间顺序加以介绍。

十月乙亥日,杀牛。在杀牛前,必须请“爸赛”即审牛师或洗礼师来审牛,他根据牛的毛旋来判断牛的好坏,如在牛的眼角、眼下有旋就不能杀,否则会发生不祥事件,在腹下或生殖器下生旋的牛则要破财。牯脏牛选择好后,必须在牛背上放一个棉花团,将一碗水和一碗酒洒在牛鼻子上,并用一把青草扫牛角,向牛献鸡、鱼等食品。审牛师诵念扫牛经,还将鸡毛、鱼鳞贴在牛头上。当天并不立刻杀牛,而是放牧一天,第二天才杀牛。第二天由牯脏头首先杀牛,或者请女婿杀,地点在河边。过去杀牛,“通常是用标枪将牛刺死,并就牛倒毙的方向,以卜凶吉,大论是牛头倾向家宅为吉。如果属于一个家庭的举行倒牛大典,主持执标枪的人,多半是这家主人的娘舅或娘舅的儿辈”。近代杀牛则用砍牛刀,杀牛时,由一人用长木杆系住牛环,将牛头撑高,另一人用砍牛刀向牛的颈部砍去,一定斩断喉咙,牛即倒地而死。牯脏头杀牛以后,其他人才动手杀。但必须在天亮前后进行。牯脏头要拿出一条牛腿给女婿、歌师等人作为酬谢,当天虽杀死了牛,还没有向祖先奉献,所以要将牛头、牛尾和四腿六件放在牛圈上,牛嘴里插三根草,表示牛还活着。

子日,早晨各家分别祭祖,中午各户家长到第一牯脏头家里喝酒。

丑日,歌师和群众到第二牯脏头家喝酒,唱祭祖歌,下午煮牛头,烧牛腿炖食,招待家族成员。

寅日,在第三牯脏头家唱歌,下午献牛角,各家把牛角带到鼓场,依次捆在中柱上,层层栉栉,十分壮观。各户还拿来酒、肉、钱供奉。祭祖时,礼师为主人祝词,说女的像什么,男的像什么,如何交配,才能生九男九女,有吃有穿。认为这是最好的祝词。这时主祭家庭的妇女,盛装走过桌前,礼师手持葫芦或瓠瓜,副手则用竹筒或特制的生殖器形式的木筒,内盛甜酒,向妇女洒去,有的妇女撩起围腰接受。

卯日,在第四牯脏头家唱祖歌,晚上继续游方。

辰日,在第五牯脏头家唱祖歌,下午分配“角形排骨”。事先在杀牛时留一块排骨,呈三角形,如牛角状,依次摆在鼓场上。这时,礼师头戴牯脏头的帽子,手捧牛角酒,念经后,把排骨砍为两半,一边给牛主人,一边分三份送给牯脏头、礼师和群众煮吃。

巳日,各家从第一牯脏头家取回牛角,把牛肋骨肉和牛颈抬到河边祭祀祖先。

午日,此日的主要活动是迎“修一康”,即迎鸟巢。鸟巢以竹篾编制。举行仪式时,由吃牯脏的专职人员吹着芦笙,领着牯脏头到河边,把鸟巢放在地上,同时把一枚熟鸡蛋丢在地上,围绕鸟巢转三圈,最后把鸡蛋向村寨方向踢去。然后把旧衣服垫在鸟巢内,以便鸟在其中生蛋,接着捡一个河光石放在鸟巢内,象征鸟在其中孵蛋。事后把鸟巢抬到第一个牯脏头家,牯脏头的妻子事先到途中迎接,把鸟巢安置在室内中柱前的五倍子树杈上。这时将鸟巢内的衣服和河光石取出来,放入糯谷穗,祈求五谷丰收。当天晚上,由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孩,点燃火把,争先恐后地往鸟巢内投火把,作轰赶状。事先站在楼上的两个男子则不断向鸟巢上淋水,不让鸟巢起火,如此表演三个晚上。苗族认为火把代表龙,这是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收的巫术。

申日,举行过桥受精巫术。仪式举行前,在牯脏头家放两个板凳:一高一低,高凳当供桌使用,放有小猪等供品,据说此凳是祖先走过的桥,低凳是供子孙们使用的,所以能用其表演过桥受精仪式。当天早饭后,五个牯脏头的妻子皆穿上自己丈夫的长衫,女扮男装。每个人提着一个竹篮,由第一个牯脏头的妻子带头,一一从低凳上走过。这时站在一侧的人,拿着盛有甜酒的葫芦向她们喷洒,象征受精,认为如此表演,妇女才能生儿育女,否则是不能生育的。这个仪式说明,一方面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另一方面,也要有男子配合,所以都穿有长衫,只能男女或夫妻配合,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的生产。这种巫术显然是对偶婚以后的产物,它要比图腾崇拜性质的迎鸟巢巫术进步。

酉日,主要活动是抬巢、做生殖模型和修房子。当天从第一牯脏头家里的谷仓里取出糯米,先做三个粑粑,其中有一个必须穿孔,准备套在牯脏头女婿的脖子上,另两个粑粑送给背水的女儿。五个牯脏头把其余的糯米饭做两个男性生殖器模型,贴在第一牯脏头家的中柱和墙上(供吃牯脏结束前夜妇女食用),同时做两个木制的男女祖先像挂在鼓庙内,并由第一牯脏头杀一头猪,放在高凳上。

此外是捆房子。据说过去苗族祖先住的房子不结实,经受不了风吹雨淋,也担心吃牯脏时人多把房子挤坏,所以必须组织寨内群众搓绳子,把第一牯脏头家的房子捆一捆。显然这是象征性仪式,可能是一种古老的习俗。

当天,女婿要拄着拐杖光临,背着炒米,还有一群随员,其中有两个人抬一个木桶,内装七只鸭子,有一人背着饭篮、酒和鸭子,还有六个人各扛一根竹子。五个牯脏头的妻子必须出寨迎接,敬献甜酒,然后带到各个牯脏头家,主人仍然以酒肉款待。

戌日,活动较多,主要有下列内容:早晨各家把已故不久的老人衣服拿出来,摆在河边,再以瓦片、树枝等搭一座小房子,请祖先洗头、换衣服,敬请祖先进屋。这是祭祖的重要内容之一。白天,由第一牯脏头的女婿将木桶捆在中柱上,他与岳母有一场打闹仪式。晚上,由歌师捧着过去皇帝送的玉碗,唱着歌,用玉碗饮酒,苗族认为玉碗是神圣的物品,人人都以用玉碗饮酒为荣,甚至能目睹一下玉碗都是莫大的荣幸。饭后由两位歌师扮演女婿来访,一同参加吃牯脏仪式。其时有一个藏鼓游戏,先由主人把木鼓抬到村外,秘密藏在山洞或草丛中,第二天让女婿来寻找,如此要玩耍两三个晚上,较量主客双方的智力。

此外,还有追女等活动。如巫梭寨由第一牯脏头和他的妻子表演,妻子拿女祖先偶像疾走,丈夫拿男祖先偶像追赶,并且经常让两个偶像接触。其他村寨追女时,也像巫梭寨一样一跑一追,但追者还以弓箭射击女偶像,嘴里还喊道:“夺张(交配之意)”,女方则说:“沙降(繁荣)。”全寨人都随声附和,喊道:“中了,中了。”有的专职人员还以葫芦盛甜酒,向女偶像频频泼去。当他们围绕寨子转一周以后,又回到第一牯脏头家,请青年来吃肉粥,据说这是“滋补女人身体”。这种生育巫术,进一步突出了男子在生育中的作用。

亥日,牯脏头将头天供的鱼拿来煮吃,请家族老人前来饮酒。

子日,深夜把藏的木鼓搬回放在室内,由第一牯脏头击鼓,鼓声一响就等于通知木鼓来了,可以踩鼓跳舞了,同时,把两个木制祖先像模型挂在鼓的上方,从此时起,一直供到第二年十月。

丑日,全村进行踩鼓,男子在内,女子在外,踩鼓有一定的调子,一种是“虾哉下”,模仿鸟的鸣啼,有五个拍节,一种是“歌头”,也是模仿鸟叫。晚上青年男女游方,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第四年(卯年)

这一年的活动与寅年的活动相似,但是不杀牛,而是“能比果”,即杀猪祭祖,故称吃猪牯脏。吃猪牯脏的仪式与吃牛牯脏相比也有特点,如在组织上以第二牯脏头为中心,地点也在他家举行,由他的女婿跟随,其他牯脏头要重新选举。在背水喂鱼时,由第二牯脏头的女婿背水,由第一牯脏头的女儿取水。这些都是吃猪牯脏的特点。

杀猪祭祖也是在十月举行。当时正是过苗年的时候,必须以杀猪祭祖为主进行,但是要结合苗年的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天把双鼓请到第二牯脏头家,或者放在鼓庙处,但是单鼓依旧放在第一牯脏头家,继续在那里踩鼓。

第二天进行宰猪,一律在黎明时分进行,然后以火焚毛,客人也纷纷而至,主人热情款待。晚上进行游方。

第三天由各户分别祭祖,怀念自己的祖先,祭祀完毕分别到牯脏头家饮酒。

第四天由四位歌师到第一牯脏头家唱祭祖歌,连续唱四天,不过到第七天必须转到第二牯脏头家唱歌。

第八天上午仍在第二牯脏头家唱祭祖歌,下午把竹制的鸟巢送到第二牯脏头家。晚上进行投火把、讨食物等活动。然后唱三个晚上的歌,牯脏头拿出糯米饭,放在鸟巢内并把一些糯米粑粑送给女儿、女婿吃。

第九天晚上进行投火把、讨食物和唱歌等活动。

第十天晚上继续投火把、讨食物,每个牯脏头各提一条鱼,供背水喂鱼之用。

第十一天上午做三个糯米大粑粑,形如生殖器,并且用草环穿鱼和松鼠。中午进行斗猪活动,然后由第一、二牯脏头杀猪,摆在长木凳上供祖先享用。晚上欢迎女婿光临。

第十二天与头年同一天相似,有女婿捆木桶,牯脏头妻子穿长衫过桥受精,取鸡子,背水喂鱼,竹战抹花脸,捧玉碗饮酒,歌师扮演女婿来访和吹芦笙等活动,但是没有供衣服、藏鼓和放狗撵寨等情节。

第十三天吹芦笙、跳舞和游方。

第十四天白天吹芦笙、跳舞。深夜时将双鼓送到牯脏头或想保存木鼓者的家里,同时把单鼓送往石窟内。这时村寨的已出嫁或成年而待嫁的妇女不能在父母家里。送单鼓的前夕,牯脏头和礼师先到鼓场,由礼师致辞,并把鼓皮剥下来,由第一、第二牯脏头各得一张鼓皮。牯脏头以红绸和棉带缠鼓,同时往铜鼓上挂彩带,大家环鼓而舞。然后,众人抬着单鼓、祖先偶像、一对芦笙、一对酒槽桶,奔往石窟。各家各户都来送行,往鼓上拴彩带。在队伍的前面有数以十计的青年,举着火把向山上冲去,不时将路旁的木条砍倒,以表示人们战胜了种种阻拦,把祖先送到石窟里了。

石窟为天然石洞,多位于人迹罕至的山上,洞正中供木偶像,左为央公,右为央婆。下面供单鼓,两侧分别放芦笙和酒糟桶。然后大家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天亮才返回村寨,都到第一牯脏头家饮酒,欢庆吃牯脏的结束。

总之,椎牛祭神,是一种祭祖盛典,又是团结家族,迎合男女青年之好的盛会。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家具里的中国

    家具里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本书以作者和美国教授山姆谈话的表现形式和生动的史实,介绍中华民族文化十大特征:以和为魂、以德为本、和平主义、爱国主义等等。
热门推荐
  • 奈叶同人之抉择之后

    奈叶同人之抉择之后

    故事为在魔法少女奈叶世界的故事,这也是对奈叶这部动漫的遗憾之情所写的。故事开头十分随笔,文笔也会随之变的更好,更新大概蛮久一次~一个拥有超级稀有能力的少年,不断面临着抉择,不断选择的故事!
  • 喜嫁倾城

    喜嫁倾城

    许曼永远会记得,在那个炎炎夏日的学校走廊里,在眼保健操音乐的背景下,那个不羁的身影和蓦然一笑竟可以让人忘记夏日的烦躁。我以为遇到他是我这一生的情之所至,可是在今后的每个午夜梦回,我才觉得命运在无形之中给每个人都套上了枷锁,所以才让俩个紧紧拥抱的人在对方看不到的脸上写满无奈。我用一生中最美的年华换我们此后的永不相见。可是豆蔻年华的痴心错付,和现世安稳的温柔以待,究竟谁的痴心不悔能换来真心相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视刀环歌

    视刀环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佛说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宣律师感通录

    道宣律师感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旅行的猫

    旅行的猫

    喵,我来了无尽世界中进化才是主题,但与进化同等的是心。
  • 你就是一朵百合花

    你就是一朵百合花

    《原创阅读文库:你就是一朵百合花》朴实无华、语言洗练、视角独特,展示了校同生活的种种现状,具有鲜明的校园原生态的特点。作者比较注重描写、对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和细节的刻画与渲染,精心塑造了一个个血肉鲜活、个性鲜明、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不少篇什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内涵。
  • 复仇双生花:痴情少爷追爱记

    复仇双生花:痴情少爷追爱记

    她们从小就被同父异母的妹妹挤压,这一点,她们忍了;被杀了自家亲妈的继母嫌弃,她们再忍;被包庇继母的父亲厌恶,她们可以再忍一下。可被逐出家门,叔可忍,婶不可忍!她们也忍无可忍!为了复仇,她们化身顶级豪门大小姐,虐完白莲花虐后妈。可谁知竟遇到了她们一生的白马王子?!2vs2,结局,将会如何?
  • 爱若初见

    爱若初见

    “你说初恋是什么?”“是你手上拿着的东西!。”“这个?”“对,樱花草。”那年的樱花草印在了谁的心,又让谁迷失了自己去为它放弃曾经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时间能重来,那么我会在我们初见的时候,让你用另一个方式记住我』
  • 小兵都市传奇

    小兵都市传奇

    秦风是三国时期蜀国神机营的一枚小兵,这是一只不存在的影子部队。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遇伏,魂穿到现代一名家破人亡,自己还跳楼自杀的大学生身上。本想这样低调的过完一生,却发现宿命的安排不是想躲就可以躲得掉的。秦风开始一步步踏进权利,财富,美色,名利交织的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