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5800000028

第28章 飘泊依岑嵚

探讨赵之谦欲觅能书善画者为其捉刀之前,不妨从他同治九年七月廿八日给魏锡曾信中,了解他对索求书画人士应接不暇的情形:

弟近居省垣(按,杭州),以画度日,所入颇丰,而仅足敷衍。以识人太多,应酬太巴急;即轿夫一项,一月可销去屏幅数张。米珠薪桂,穷交戚,均散给于此,故无赢余,与清官同;今之所谓清官也。

同封信中,也透露他当时捐官的过程:

弟之谋捐官,乃体面乞丐耳,本不足计;然,不成则大可危也。今大约可成,明年准入此中求生活矣。

——尺牍通二五

锡曾盐官,即出自捐班,对之谦为了捐官手忙脚乱,不难理解。至于为筹措生活费及报捐知县诸费,请人代作书画一事,不仅之谦不会对锡曾隐瞒,且倩人捉刀的函件,也为锡曾所珍藏。

林来宾兄有纨扇一,须写三分小楷书,以工致秀丽为上,款“来宾”行一,款中祈加“司马”二字,以现将报捐同知衔知县,为之兆也。敬请阁下与花帆各书其一。再请于各友中择一能执□史笔,习殿试者书之,至感至感!

——尺牍通四三

从信中辞意来看,林来宾,若非同样失意于科场,则是富裕多金;不仅捐官摆排场,还要重金求名士如赵之谦者书扇,以骄于宾客。至于是否之谦真迹,大概也就不遑多计了。

信中同时显示,不仅收信人和花帆可以代为捉刀,还需另请一位擅馆阁书者。可见代笔者已自成体系,既可应邀捉刀,也可以随时在同行之中,代觅所需专才。

职业代笔者外,连书画兼擅,纳捐道员的乡友王子钦,也被他物色为捉刀者。

书画鉴定家黄涌泉,在浙江鉴定书画时,得见两通之谦倩人代笔的便笺:

昨失迓为罪。潘星斋侍郎有扇一,欲求阁下一画,以速为妙;原函呈阅。初十必相见,款写“星斋司空大人”可耳,下书“王□□”三字足矣。

尚有一横披,欲求捉刀;画大笔,愈潦草愈好。未知日内开作否?当奉上也。此致子钦仁兄大人。弟之谦顿首便笺所托首件画扇,下款署名“王□□”,推测其最大可能,因代笔者也是名家,所以请他落下款,然后再由之谦题跋,推崇一番;名家画笔,名士书跋,两美兼具,想来价值不凡。

所托横披,特别指明大笔,而力求潦草,未提上下款,可能意在与之谦“逸笔草草”的画风相近,假画真款,不易看出破绽。

另一笺写:

扇面二个求捉刀。

前闻尊处有青花佳者,祈惠我一二为要。

王大老爷,兴升店。弟赵之谦顿首

二笺均为王子钦之孙王菜山珍藏,后有菜山手识:

前清同治七年戊辰七月,叔先生客于京都。时我先大父子钦公亦引见北上。两人均以擅画为时人雅重。而求者踵接,应命不遑,溽暑挥毫,良以为苦。日常遇事,每作小启传达;盖各在旅邸作画,晨夕鲜暇,甚鲜觌晤也。此即叔先生当年致先大父便笺,亦为同一时期先后所书之亲笔,弥足珍视。

据黄涌泉考据,王氏名廷训,一名廷勋,字子钦,号蕺子,绍兴人。

大约咸丰初年,之谦曾仿完白山人邓石如风格,为廷训刻“蕺子”朱文印。又仿宋代画梅大师杨无咎(补之)笔意,为廷训作梅花折扇。款:

澹澹数笔,都从补之卷中得来,为子钦仁兄。之谦子钦画风比较工细、温雅,之谦求画横披时,特嘱“大笔”、“愈潦草愈好”,正是对廷训画风的工细、温雅而言,求其苍劲、简淡,或“逸笔草草”,使与之谦笔下的金石之气相近,并非真的愈潦草愈好,廷训看了,自然会意。

之谦寓居北京,转眼又是年余。推测此际与他一直合作无间的沈树镛已返松江故居,印谱和书画集中,不见如同治二、三年间,为树镛刻印、题额和审定金石的踪迹。

度过北方的新年之后,又复埋首创作书画。三月为友人庸斋作书四屏。首幅,魏书杜恕《体论》:

至人之治国也,处国于不倾之地,积政于万全之乡,载德于不止之舆,行令于必无竭之仓,使民于不争之涂,开法于必得之方。庶民,水也。君子,舟也。

有时他深夜自思,自幼读书,长而受缪梓教诲,所学何事?何期潦倒科场,韬略满腹,却难有所施为。

捐官如成,也许可以像缪氏那样,由乡僻小县而知府、道台……一样可以成功,造福一方。但,时和运,遇或不遇,难以相强,之谦脑海中也同时浮起了缪梓孤城待援,最后战死的情景。

第二幅,篆书《抱朴子佚文》,其次隶书“刘熊碑”片段,随后又是一幅北魏书。四屏、三种字体,是暮春的巨制。

三月梢,为潘祖荫刻“滂喜斋”三寸见方的朱文巨印,款刻:

同治己巳春三月,赵之谦刻呈伯寅少司农鉴正。

潘祖荫好藏书及碑版金石,重汉学,也尊重饱学之士。之谦更敬重他立朝清正敢言,勤于政事。

咸丰十年,左宗棠在骆秉章戎幕时,为人构陷,祸将不测,祖荫上三疏密保宗棠:

楚南一军,立功本省,援救江西、湖北、广西、贵州,所向克捷;固由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左宗棠于地形阨险要,了如指掌,故贼纵横千里,皆在左宗棠规画之中。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见在贼势披猖,东南蹂躏,两湖亦贼所必争之地。仰恳天恩,饬下曾国藩、骆秉章、胡林翼,酌量任用,庶于湖南及左右邻省均有裨益。

保用之后的左宗棠,不仅成为湖南屏障,于咸丰十一年冬,受命为浙江巡抚,宁波、绍兴及杭州等地次第收复,肃清扰攘数年的浙东、西各地。接着,福建和两广等地,也一一克复。大臣立朝,一言兴邦,从祖荫身上,似乎可以得到印证。

四月朔,之谦作夹竹桃画扇,款:

皞民仁兄大人属画,时将南归,倚装作此,不计工拙。同治己巳四月朔。弟之谦记从此可知,之谦二次由北京南还,当在四月初旬。

他在杭州停留的时间,远比绍兴为多。画纨扇、书屏和写对联,无尽无休的应酬,伴随着丰厚的润笔。

因此,他有意在杭州赁屋而居,将桂官、寿佺迁来杭州,便于照顾和管教。

秋天,他有不少时间消磨在曹籀家中,以小楷抄录曹籀的文章《琴旨》,为友人所作的寿序……之谦想到他应许为锡曾两位亡母所作传记,总以草稿已成,懒于端楷誊录作为推拖的借口,对引领以望的锡曾,乃至一次次前来取件,却失望而归的魏性之,有种说不出的歉意。

仲秋八月,年高七十的曹籀,究心于书法、训诂之余,画兴勃发,请之谦为他作梅谱册,以为学习画梅的范本。

梅枝的结构、花蕾花托和花朵的正侧向背、石头的分面点苔、古干虬枝,乃至石与梅之间的呼应,之谦共为《梅石画法》十二叶之多。首页上题:

葛民先生悟篆法通于画梅,偶写一枝,遂发画兴。属之谦信手涂十二纸,以为吮毫泼墨之助。同治己巳八月,先生时年七十矣,老而好学且不废艺事,其勤如此,记之。

之谦教授钱式和朱志复,仅及于篆刻和书法,类似教七十老翁曹籀画梅的示范作品,在之谦书画集中,可谓绝无仅有,实属可贵。

九月,曹籀七十小像绘成;长髯老者,曲膝端坐,双目有神,一见便知是位有道之士。补景工作,就落在之谦身上。

远山,近洞。洞口石边,点缀着三五株稀疏的杂树。一眼望去,洞内宽阔、平坦而深邃,仿佛神仙福地。山石掩映中,有张巨大木桌,上置书册文房之属,为主人著书立说的宁谧世界。独坐洞边石上的洞主,一径落于沉思之中。

“石屋文字无尽灯图”,画面左上角,之谦于八分书的画题后面,以五行小字为记,并书一偈:

葛民先生七十小像,属赵之谦补图既成,为说偈曰:“是石不可屋,是屋非石作……”

题识与画面右侧山岭参差呼应,营造出深远无尽的空间感。

这幅画,也自然让人联想到同治六年七月,之谦为曹籀刻“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家”双面印时,印边石质崩落,将错就错所刻的“石屋著书图”。著书立说,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似乎是这位七旬老者,生平的抱负。

曹籀新著《籀书》,也在这个季节完成,倩之谦题耑。数年后,他又在龙门山,选择到百年之后的寿藏之地,亦由之谦作图及题跋。

之谦这次南归,原本计划于夏季游温州、福建边界不远的雁荡山。到暌违将近八年的温州旧地重游之后,转道台州府的黄岩,再返回绍兴。哪知一直在杭州耽搁,直到重阳前后,才仓促成行,直达温州。雁荡之行,只好作罢。

江心寺的双塔,他与陈宝善、江湜、刘拙庵等戍守的温州古城,一切无恙。只是许多好友,走的走,凋零的凋零,最令他感伤的,是二十几岁便离开人世的爱徒钱式。

他寓居于张氏“如园”,受到主人张志瑛(小孟)的热情款待。同治初年,他也时常寄寓此园。花木茂盛,东南隅的“池上楼”,为谢康乐的故址。假山、流泉、池中摇曳着楼影,使人不由得发出思古之幽情。

这次重临,适逢久旱不雨,树叶枯落,池已见底,几只悲鸣的鸟雀,越发显出景象的凄凉。张志瑛以《池上楼图》请题,赵之谦依谢康乐的韵和诗图上。

遥想当日楼影泉声,自己也正在英年,一心前往京师,以求一展怀抱。面对眼前凋零与枯萎景象,像极了自己为命运所拨弄的处境。因此,他笔下的和诗,也不知不觉地染上凄清的情调:

绝壁不削色,细泉尚遗音,山横面势尽,池摇人影沉。干时梦忽醒,怀逸情何任?堂堂日过隙,猎猎风在林。八年重为客,一再兹登临,檞树红可怜,飘泊依岭嵚……

在这种久旱不雨的季节,农夫所盼的,无过于一场能使大地复苏的甘霖。潦倒春闱,不得不降志捐官的之谦,却不知如何寻觅志业的春天。

之谦到温州后的临时工作,是指点扬州方子颖观察的两位公子敬之和平叔的艺事与文学。平叔并有志于小学,在之谦循循善诱的教导下,两位公子莫不兴趣盎然。方子颖府中的“且园”,与“如园”池上楼前的山景不同,古老泉石之外,有长松、深井。井畔石碑,篆书“古井”二字,给人一种永恒的感觉。暇时,坐在松荫之下,抚琴吹笛,弦歌不辍,别是一种乐趣。

方氏藏有两卷《春风并辔图卷》,描写中进士后,在京师通衢并辔而行的春风得意情景。一卷画着方子颖曾祖父辈的方笠塘和方兰嵎;出于扬州八怪中的罗聘手笔。另一卷所画即方元仲知府和方子颖观察,为秦炳文(谊亭)的手笔。

这是家族的光彩,世代为宦的表征,眼见敬之、平叔两位公子,也将步武父、祖的后尘,或为循吏,或入儒林,必有非凡的成就。

笠塘、兰嵎,为著名的“扬州二方翁”,之谦幼时在书中读到他们的事迹,不意到了四十多岁才在图卷中瞻仰到二翁之像,也想不到会在东瓯为画卷题跋。

题诗前半,咏卷中人物及方氏一门的光彩。下一半则又情不自禁地感伤起来,可见未来前途的改变,对之谦心灵创伤之巨:

……我生足迹半天下,老尚奔走同飘蓬,疲驴狭路亦无奈,暮气恰直时秋冬;此行天天且扰公,但愧名位非孙洪。

常到如园访之谦的友人,尚有郭外峰同知,和同年诗人蔡保东(枳篱)。

保东对南宗禅语充满兴趣,求书时指定要写禅语;之谦则仿寒山子风格赋诗六首。但他自谓:

口头机锋,不足道也。

兹录两首,以见一斑:

我曾不见佛,我先不见我,见我在镜中,不如人见我。佛是我见我,我是人见我,我能不见人,见佛无不可。

——六首之一

窗外东山小,门外东山高,屋外东山大,登山东山逃。东山何曾逃,我在山之腰,山下人看山,已笑登者劳。

——六首之二

其后,之谦除将这六首诗收入《悲盫居士诗》,并为以初都转运录于纨扇之上。

入冬前,之谦前往温州东北乐清湾畔山水胜地乐清一游。山不陡峭,瀑布也不高深,在岩石上面经过四五转折,即流入溪中。观瀑于溪畔茅亭,不失为幽静、纯朴的所在。之谦作图于扇;之谦山水作品稀少,此扇益觉可贵。

十一月初一,之谦装束北行。同年,也是同庚的蔡保东,以四百八十余言的长诗赠行,之谦依韵作答。这首号称五百字的长诗,跟他同治元年冬将去温州述怀六百五十字长诗,可谓异曲同工。“六百五十字”,以叙述辛酉离家后的种种遭遇为主,以因功受谤,决心北上京师,大隐求朝市及乱平后希望能返家祭祖来结束。“五百字”,则多写穷途之悲,造化弄人,不得不屈就州县小吏。想到无法预卜的前途,只感到一片茫然。

吞声来海曲,忍发惊人鸣?既来悔不去,将去悔此行,我足不自裹,何当怨榛荆!乞米得握粟,施者等坻京;非敢谢嗟来,幸不系死生。

仅从这段诗看来,探友、旅行和指点两位方公子之外,之谦此行,似图凭过去在温州的功绩,寻求保举的机会;结果却是如他长诗开头所言:

身存则蠖屈,言大为鲵鲸。先难后无获,岂为求非诚!通辞既款款,卜兆见庚庚,自古有穷途,偏续阮步兵。

学术的荒废,也许是之谦心中对未来最大的恐惧:

我今别子去,石田尚可耕,但恐荒所业,中夜犹怦怦。饱暖失长策,伊吾留短檠,死豹终爱皮,过雁自有声。戴天见北极,御风及东瀛(壬戌冬自瓯入沪,海上遇风,曾至日本界)……

当谋求进取一无所成时,他不得不珍惜他正报捐的七品知县:

生曾历灾难,分不当公卿,命蹇畴与造?人老非成精。矜此七品官,远过万里程;为郎坐无资,废弃事易明。方枘入员凿,一纵交数横,为佣不受直,谓我心难平……

从之谦第三次到温州的题跋和诗,不难看出,他科场落魄,想捐部郎苦于资金不足,求保举,不得门路;一旦屈就所捐的七品官,势必与学术和迈向公卿之路,渐行渐远;所有文字,无非是他内心的交战。

临行时,方子颖送他一笔重礼,是朋友的赆行,也算两位公子的束脩。赵之谦仍按题《春风并辔图》的谢康乐韵,赋诗二首,与子颖、两公子及郭同知作别。并和蔡保东相约,明年秋天,再来温州,同餐菊英。

同类推荐
  •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世界上名人千千万万 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新发明、新理论造福于人类而英名远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显耀、政绩卓著、战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则因暴殄、反动而臭名昭著、遗臭万年 等等 不一而足。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三十年后的重逢,从前的青年伙伴已成为帝国元首……奥古斯特库比席克,他是阿道夫希特勒青年时的唯一朋友。从林茨到维也纳,只有他见证了希特勒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包括希特勒长达数年的初恋、学校生活、家庭变故、对艺术的追求、政治观点的形成等。库比席克在书中将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鲜活、立体、真实的青年希特勒。"
  • 纪伯伦全集(第一卷)

    纪伯伦全集(第一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1)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画江湖之逍遥三绝

    画江湖之逍遥三绝

    南宋末年,江湖动荡不安。明教突然死灰复燃,而明教教主萧陌偶得逍遥派三大神功。此后,称霸江湖无人能及,江湖因此腥风血雨,萧陌为自己一己之私,不顾众人劝阻,在北冥神功的威力下,让已经死灰复燃的明教再次覆灭,而这个原因便是萧陌干了所有人的内力。可惜内力驳杂不堪,体内数十股内力不停的碰撞,最后身死道消。而机缘巧合下,萧陌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我萧陌发誓,要让幻音坊成为控制朝堂的江湖势力,我要让所有人都在我的脚下颤抖,既然前世没有完成,如今我还是有着机会的。”
  • 我的老公是个妖孽

    我的老公是个妖孽

    都说风氏总裁清心寡欲,可深夜的时候,他搂着她“老婆,老公伺候的如何?”她抬抬眼皮子“还行吧!”他在她耳边吹了一口气,眼神晦暗“那老公再努力努力,让老婆更舒服。”因为情蛊,把她和他锁在一起,缠绵一生,日日不离。宠文,一对一,双处。
  • 黑魔导学院之金坷垃

    黑魔导学院之金坷垃

    将峰,一个擅长吐槽,碌碌无为的毕业生,为了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加入了一个神秘的组织,成为了一名穿行者,穿梭各个异世界,开始了奇特的冒险。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 废时光

    废时光

    青春,像一本书,一本记录着从懵懂无知到成熟懂事的书第一次遇见,我们还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但那整整一个夏天,都是你陪着我,度过这漫长的时光,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我的世界,除了琴,还多了一个能陪我说话的小哥哥。第一次遇见,她就像个小公主一样,出现在我的面前,那条白色的长裙,在她身上,真的很美,长发梳起一个马尾辫,可爱极了,我们不知道彼此的名字,直到那个假期结束,我从母亲那知道了她的名字,原来,她叫林韵玮。韵玮,我们还有可能在见面吗?有人说这一次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时间向前不断的前行着,而那次的相遇,被尘封在记忆之中,不知何时才能打开时光尘缘,等待下一次的相遇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今夜来香

    今夜来香

    夜来香是一家夜总会的名字,里面有许多年轻可爱的女孩,其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十分漂亮,让人流连忘返,我也是迷在其中。在和她们的交往中,她们双双爱上了我,而我是一个有妇之夫......
  • 军少,请克制

    军少,请克制

    他是GS部队人人闻风丧胆的三爷,权势滔天。传闻他冷傲无情,手段狠戾,唯独却将某个蠢女人奉为至宝。啥?奉为至宝?宋允乐要抗议了,谁家的至宝会每天晚上被蹂躏的腰断腿酸的。某男听完勾唇一笑,“那也是为了夫人的幸福着想。”
  • 倾国倾城绝世废材

    倾国倾城绝世废材

    她未来世界的暗夜女王却穿越不小心的来到了云月柔的身体里遇见了冷若云娇雪的挑刺今后走该怎样走
  • 一生浮华终是梦

    一生浮华终是梦

    兼嫣出使云之国遇动乱,随出兵攻打云之国,云之国无奈投降。暮梦二国想联手攻打天之国,珞婉二公主从中作梗,此事不了了终。正是三国僵持之际,珞婉被梦之国所派的夜宛所伤,兼嫣念及往日之情,帮她寻找解药……她的美,让人不敢轻易去看,那绝美容颜下深邃的眸,掩不住内心的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