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5100000015

第15章 刀指武将勋(二)

然后大大咧咧地说道:

“对蓝某来说,扫灭那些幺么小丑,不过是探囊取物耳一一何足挂齿!”

如此的傲慢无礼,在坐的文武大臣都感到惊讶,朱元璋心里更是十二分的不快。他觉得,往常英勇善战、恭顺听命的勇将,原来都是装出来的假象。不由在心里骂道:

“哼,在朕的面前张牙舞爪,这个蓝玉,实在是不知好歹!”

蓝玉,安徽定远人。生得高大魁梧,浓眉圆目,面色绛紫,满脸络腮胡须,宛如关羽和张飞的不谐调混合。人称红脸大胡子。他打起仗来,很像他的姐夫常遇春,勇猛顽强,所向披靡,宛如猛虎下山,雄鹰搏兔。故而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开国之初,即被封为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在傅友德麾下讨伐明舁夏政权,出阶州,入文州,挺进四川,连连奏捷。洪武五年,徐达、李文忠、冯胜三路大军北征。左右两路皆受挫,惟有他担任中路军先锋,率部大败王保保于野马川。洪武七年,他独当一面,率兵北征,突袭兴和,将残元守将脱因帖木儿打得狼狈逃窜。洪武十一年,他同西平侯沐英一起,剿灭西洮州等处少数部族的叛乱与侵扰。兵至奏功,晋封永昌侯,挤进了武将贵族阶层,每年的禄米升至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洪武十四年,征讨残元云南梁王。颍川侯傅友德为大将军,他与沐英分别任副将军,已列名沐英之前。这年十二月,他率部包围昆明。梁王巴匝剌瓦尔密等人跳滇池自尽,昆明守将被迫开城投降。他整队入城,秋毫无犯。云南的平定,他功居榜首,年禄又加五百石。朱元璋并且册封他的女儿为十一子蜀王朱椿的妃子,成了极其荣耀的皇亲国戚。洪武二十年,北征那哈出时,宋国公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为左副将军,蓝玉为右副将军。同冯胜、傅友德鼎足而立,睥睨全军,位显朝廷,冯胜被撤消职务后,他受命代理大将军。此时,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开国三杰”先后去世。蓝玉实际上成了朱元璋所倚重的第一员大将。

塞翁得马,焉知非祸。接踵而至的俸禄与嘉奖,使这位猛将飘飘然起来,只记住显赫的功劳,把自谦和自律忘在了脑后。

洪武二十一年五月,元顺帝的孙子脱古思帖木儿继承父位立为可汗,一再侵扰明朝北方边境。由于那哈出已经归附明朝,后元的左臂已被斩断,朱元璋遂决定对西线展开歼灭战。这场战役的指挥大权,理所当然地落到了第一武臣蓝玉的身上。他统率十五万大军挺进漠北,直扑脱古思帖木儿主力所在地捕鱼儿海。不料,到达捕鱼儿海,却不见敌军的踪影。蓝玉一时犹豫不决,打算停止追击。但考虑到未交战而班师,没法向皇帝交代,只得连夜北进。终于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余里处追上了敌人。恰在此时,突然起了大风,一时间,茅草悲鸣,沙尘蔽天,四周一片昏暗。但蓝玉仍然挥师前进。

脱古思帖木儿怎么也想不到,明军会在风沙弥漫的恶劣天气,深入大漠,因而毫无防范。蓝玉的十几万大军宛如自天而降,后元部队立刻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不到两个时辰,全军覆没。只有脱古思帖木儿和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拼死突围逃走。蓝玉志在全歼,亲自率一支精锐骑兵追击。可是,在大漠荒原追逐了一千余里,仍然不见一个人影,只得懊丧地返回。

这次战役,俘获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妃子、公主,以及王室成员一百余人,诸王、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余人,军士男女七千七百多人,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此外,还有宝玺、图书,金牌、金印等物。大捷之后不久,蓝玉又指挥部队突袭元丞相哈剌章的营盘,俘获人役六万多。

自洪武三年李文忠应昌大捷以来,这是对后元斗争的最大一次胜利,也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之后,蒙元内部分裂,一蹶不振,彻底解除了明王朝的北顾之忧。

捕鱼儿海大捷,总指挥蓝玉走上了一生事业的辉煌顶峰,也使他的骄横跋扈发展到了极点。把皇帝的嘉奖,朝廷的法纪,统统忘在了脑后,恣肆骄横,为所欲为。他违禁贩卖私盐,谋利自肥。霸占民田,广辟庄园,仅收养的庄奴、义子就有几千人。主大奴大,奴仆们仗势欺人,为害乡里。百姓忍无可忍,纷纷越衙上告。朱元璋派御史下去查勘,蓝玉把钦差绑起来,狠敲一顿板子,然后驱逐出境。不仅如此,蓝玉侵吞马匹驼牛等战利品,公开向俘虏索要妇人、女子。连元太子的爱妃,也被他霸占了,逼得那女人自缢而死。班师途中,夜抵喜峰口,守门官开门稍有迟缓,他便命令兵士捣毁关门,长驱而入。

这一切,都逃不过朱元璋的耳目。无奈,惩治蓝玉的时机不到,只能先给他一个警告。原本打算封他为梁国公,临时改封凉国公。同音不同字,一字之差,份量差异颇大。此外,蓝玉在北征中所犯的过失,也被镌刻在封爵的铁券上。可谓是警钟频敲,颜色使尽。无奈,蓝玉头顶火炭不觉热,我行我素,依然故我。

洪武二十三年,蓝玉平定了湖广与贵州等处少数部族反叛后,朝廷为他增加了五百石禄米,命他回老家定远闲住。同时放还家乡的,还有魏国公徐辉祖(徐达之子)、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开国公常升(常遇春次子)、宋国公冯胜、申国公邓镇(邓愈之子)、颍国公傅友德、永平侯谢成、南雄侯赵庸、崇山侯李新、怀远侯曹兴、凤翔侯张龙、定远侯王弼、安庆侯仇正(仇成之子)、武定侯郭英、鹤庆侯张翼、景川侯曹震、长兴侯耿炳文等人,共计六公十三侯。这时,除去已死的,生病的,已经回乡的,和正在前线平叛的,同李善长一起牵连进“胡党”的公侯,差不多都被打发回了老家。只有坐镇云南的西平侯沐英仍然坐镇原地,算是惟一的例外。

可是,北方和西方的边疆并未安定,依然需要能征惯战的大将进行剿抚。抓“胡党”的高潮过后,朱元璋再次把这些功臣宿将请出来。洪武二十四年,蓝玉、冯胜、傅友德、徐辉祖一李景隆等被派到陕西练兵备边。二十五年初,将所有公侯召到京城,重新分派驻守地域。

这一次,蓝玉被派往西北前线。兰州、凉州、西宁、甘州、肃州等边防要地的防务,都归他指挥。由于那里与蒙元残部的根据地罕东地区相毗邻,责任重大,为了加以安抚,朱元璋特地赐给蓝玉一千五百石禄米。蓝玉受命后,立即赶赴前线,整顿兵马,向西番各部族发起了强大的攻势,很快将罕东地区一举荡平。

就在这个时候,四川西部建昌卫指挥使、原蒙古降将月鲁帖木儿发动叛乱。那里地处川、滇、黔、藏交界,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区,至今一直没能建立起稳固的统治。朱元璋急调蓝玉率部弹压。为了稳妥与慎重,朱元璋让蓝玉快马进京,面授机宜。

皇帝不计前嫌,依然如此倚重,蓝玉本应勤谨惕厉,以报答皇帝的恩宠。无奈,赳赳武夫得意忘形,不识时务,把起码的检点都忘在脑后。结果,更加深了朱元璋对他的猜忌。

蓝玉从西北前线返京后,竟然带着四员大将进宫觐见。朱元璋想单独向他面授机宜,便挥手命令随从们离开:

“你们都出去吧。”朱元璋不快地挥手吩咐,“听到了没有?你们都退出去!”

不料,皇帝连说了三声,随侍的将领依然像木桩似的站在原地不动。朱元璋顿时勃然大怒。指着蓝玉厉声喝问:“蓝玉,你的人,一大帮子跟了来,到底想干什么?”

蓝玉一听,急忙挥手示意,部将们方才乖乖地退了出去。

朱元璋怒气未息,近前一步诘问道:“蓝玉,你回答朕:带着武士进殿见驾,这是谁给你定下的规矩?”

“陛下,没,没有人定这样的规矩。”

“那,这又是为什么?莫非想弑君造反吗?”

“微臣不敢。”蓝玉急忙跪下叩头,“是微臣,一时疏忽大意。”

“这是可以‘疏忽’的事情吗?唔?”

“微臣知罪,微臣知罪!”蓝玉叩头如捣蒜,“望陛下恕罪。”

“哼!”朱元璋的怒气稍稍平息了一些,“尔后,再有这样的‘疏忽’,莫怪朕依法从事!”

“是,是。微臣明白了!尔后,决不会再有第二回。”

其实,蓝玉并没有真正“明白”。如此放肆地张扬权势与威福,已经引起朱元璋的极大震惊与疑虑。尽管照旧向他传授了征剿月鲁帖木耳的方略,但对他已经是心生嫌弃、严加防范了。

搬起石磨打月亮——不识轻重高低。莽撞无知的蓝玉,一步步将自己引向了危险的境地。

朱元璋首先把屠刀指向了蓝玉的姻亲、靖宁侯叶升,罪名是“交通胡惟庸”!大臣之间,怎能没有来往?有来往,就免不了促膝品茗,饮酒畅谈,“交通”之罪便推脱不掉。不用深问,叶升便被不明不白地杀死了。

铲除蓝党的序幕已经拉开。

蓝玉在西北前线听到这个坏消息,震惊得几乎失掉自制。他猜不透亲家翁的死亡,会不会牵连到自己,对自己的命运将会带来什么影响?

在此之前,对于胡惟庸以至陆仲亨、唐胜宗等人“合同谋反”,他是相信的。将心比心,自己对皇帝不是同样有许多不满的地方吗?亲家翁叶升也是如此。但叶升是否真的参与了反叛皇帝的密谋,他是怀疑的。叶升果真有那样大的计谋,作为手握重兵的亲家翁,绝不会不来联络自己!

怀疑归怀疑,蓝玉仍然恐惧异常。

酷刑之下,必有冤供。已经发生的一系列大案证明,遵从皇帝旨意办案的人,有的是深文周纳和捏造诬陷的本领,要叫何人成为罪不容诛的罪犯,那是至容至易的事!看来,身系缧绁的亲家翁,说不定会攀扯上自己。既而一想,自己对皇上耿耿忠心,天人可鉴。皇上真能够昏聩到妍媸不分、是非不辨的地步?可是,再往深处一想,不由冒出了一身冷汗。叶升同样耿忠老诚,数十年如一日效忠万岁爷。不是同样成了“奸党”?冤口难开,血染法场!又怎能保证自己远离祸端呢?到那时,浑身是口不能辩,跳进黄河洗不清。不仅功名富贵顷刻之间化为烟尘泡影,丢掉性命,毁家灭族,也在所难免!

揩揩布满额头的冷汗,脚一跺,蓝玉下了狠心:决不能听凭恶运降临!凭借着自己的声势和权威,凭借着手中握有的十多万兵马,完全可以与朝廷周旋一番,就是拼个鱼死网破,也比束手就擒、引颈就戮强得多!

可是,谋反的念头刚刚萌动,他的心便紧缩起来。仿佛远在京城的皇帝,已经看透了他的内心,识破了他的奸谋。他成了一名被捉住手腕的盗贼,一名被押往刑场的死囚犯。是的。皇帝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权倾四海,势力浩大,谁人能够抗拒?在凛凛然不可些微冒犯的朱皇帝面前,自己卑怯渺小得不过是一棵小草,一只小绵羊。拿区区十几万人马,去对抗百万大明军,无异是拿着鸡蛋碰石头。不但绝无一线成功的希望,换来的一定是万人唾骂的逆臣贼子、十恶不赦的胡惟庸奸党的铁帽子……

挣扎抗拒,有害无益。惟有逆来顺受,听从皇帝的旨意,集中全力平叛,兴许能换来皇帝的欢心,逃脱厄运于万一!

为了证明自己忠贞不二,蓝玉身先士卒,拼命征杀。很快,活捉了月鲁帖木儿父子,并押送到京师。同时奏请在建昌一带增设卫所,屯田积谷,以为长治久安之计。蓝玉的建议,立刻得到了朱元璋的许诺。他高兴得几乎大声吆喝:皇上仍然信任自己!

可是,当蓝玉紧接着提议,招募新兵,扩大队伍,乘胜讨伐朵甘与百夷时,朱元璋不但没有批准,还命令他立即班师还朝。

洪武二十六年正月,蓝玉回到了离开两年多的京城。陛见的时候,朱元璋亲切地说道:

“此番征讨月鲁帖木儿,以轻微的代价,取得了可喜的战绩。朕心甚喜,爱卿功不可没。”

“陛下,那不是微臣的功劳!”蓝玉从以往的教训中学会了谨慎和谦卑,“没有陛下的神聪颖睿,英明谋划,微臣难得建尺寸之功!”

“话虽如此,毕竟还得靠尔等的拼死搏杀呀。”

皇上的安抚与信任,使蓝玉鼓起了勇气,说出了心中的疑惑:“微臣本想乘胜前进,一举荡平甘朵与百夷,使边塞永无骚扰侵占之忧。不知……”

朱元璋粗鲁地打断了他的话:“你是说,没有让你立更多的功劳,便命你回来,太可惜了。是吧?”

“陛下,臣立功事小,边防久安永固事大呀。”

“哦?”朱元璋的口气陡转,“这么说,没有你蓝大将军的统帅,边境便非乱不可了?”

“陛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蓝玉仍然不开窍。

“那,你是什么意思?”朱元璋虎视耽耽地逼问。

“微臣是为国家忧虑呀。”

“你是为谁的国家忧虑?”

蓝玉一时语塞。急忙跪到地上,以头触地答道:“微臣无知,万望皇上恕罪。”

“放心吧,你立下了遮天覆地的大功劳。朕还未来得及大加封赏呢,何言恕罪?”

“微臣不敢。”蓝玉唯唯而退。

今天皇帝的接见,虽然一开始神色和蔼,但到后来却变了腔调。尤其是那句‘遮天覆地的大功劳’,分明透出了极大的不满,甚至暗藏着杀机。许多功臣无端遭害,与其说他们有什么罪过,不如说是因为他们的功劳太大,太多,自己莫非也要因为功劳大而招祸?在危险面前,直肠子的蓝玉也渐渐开了窍。

蓝玉寝食不安,度日如年,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大祸临头。

二月初八这一天,天朗气和,繁星点点。蓝玉五更按时进宫。朝堂上,皇上神态安详,语气平和。他心下安定了许多,觉得今天准可以平安地度过。

不料,早朝将要结束的时候,锦衣卫指挥蒋憕,突然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臣有一要事,许久压在心头,不知当奏不当奏?”

“哦?”朱元璋精神一震,连忙答道,“有什么话,只管当廷奏来。”

“陛下,据臣所知。凉国公蓝玉将军,多年来,跟他的亲家叶升一起,秘密策划谋反。”

“什么?你再说一遍!”朱元璋一副惊愕的样子,“蒋憕,你可知道,构陷大臣非同小可。你有证据吗?”

“启禀陛下,微臣掌握着他的种种罪证。”

“这是真的吗?”

“如有丝毫诬枉,微臣甘愿连坐。”

“竟有此事!”朱元璋忽地从龙椅上站起来,双手紧压玉带,厉声喝道,“将蓝玉拿下,交三法司拘问!”

皇帝的话音刚落,呼啦啦,涌上一群武士,将蓝玉掀翻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

事情来得如此突然,朝臣们个个惊得呆若木鸡。殿堂内的空气几乎凝固了。

久久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蓝玉被惊得乱了方寸,不知该如何应对。但出生人死的战将,很快就清醒过来。既然自己公然被当廷诬陷为谋反,那叶升,陆仲亨、唐胜宗、郑遇舂、陆聚、费聚、黄彬、赵庸、乃至胡惟庸等人的所谓“谋反”,都变得那么清楚明白,那么容易理解。难怪,王国用要为李善长辩冤;难怪,世人纷纷传言,徐达、刘基、李文忠等都是被皇帝毒死的。看来,事出有因,并非虚造。

蓝玉如梦方醒。粗鲁的铁汉子,对“狡兔死,走狗烹”的名言,此时才有了切肤的感受。既然皇帝要致我于死地,我就是屈招了也决无生还的希望。现在到了鱼死网破的时候了。想到这里,他昂头向上,怒视着朱元璋,高声据理争辩:

“陛下,我蓝玉,一生为你殊死拼搏。那蒋憕,满嘴喷粪,完全是诬陷!”

吏部尚书詹徽出班喝道:“蓝玉,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快快招出你的同党!”

蓝玉虬须怒炸,枣红脸憋成了紫猪肝。他斜睨詹徽好一阵子,忽然喊道:“詹徽,你他娘的贼喊捉贼!”

“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自己明白?你就是我蓝玉的同党,还在这里装他娘的好人呢!”

詹徽一时被弄得张口结舌。

朱元璋一挥手,武士们立即把詹徽按倒地上,捆了起来。

站满大殿的文武百官,个个胆战心惊,没有人再敢站出来帮腔诬指蓝玉。

仅仅过去了两天,战功累累的蓝玉,就被砍了脑袋!

结果了蓝玉,“蓝党”成了又一次大清查的对象。

朱元璋给锦衣卫下达指令:清查要干净彻底,决不能让一个恶人漏网。清查的情况,要每天奏报。这样一来,锦衣卫大狱——镇抚司,再次成了阴森恐怖的鬼门关。诱供,串供,骇人听闻地刑讯逼供,株连蔓引,狗撕狼咬,一张张带着血腥与呻吟的供词,被编制出来。案子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朱元璋态度坚决,手段果断,命令边审,边抓,边杀……

过了不到一个月,不仅京城各军府、卫所的高级将领差不多全被杀光,就连一些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甚至仆奴家丁,贩夫走卒,评书艺人,都成了“蓝党”。在疏而不漏的网罟里,丢掉了性命。

蓝玉案究竟多少人死于非命?朱元璋自己说,杀了一万五千人。但《明世法录》、《国榷》等私家著作,则说杀了二万人。仅著名的将领就有: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普定侯陈桓、宣宁侯曹泰、会宁侯张温、怀远侯曹兴、西凉侯濮詟(濮英之子)、东平侯韩勋、全宁侯孙恪、沈阳侯察罕(那哈出之子)、徽先伯桑敬、东莞伯何荣等十五名公侯伯爵,都督黄辂、汤泉、马俊、王诚等四将,以及京城外驻军中众多卫所军官。文官中则有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

“蓝党”刚刚处理完,数万罪犯的审讯记录,已经编纂完毕。可谓是手法通天,效率空前。这本取名《逆臣录》的大书,镌版公之于世。朱元璋写了一篇序言附在篇首,郑重其事地向世人昭示,惩罚的公正,罪犯的死有余辜。

《逆臣录》是由翰林院遵奉皇帝的敕命编纂的。许多供词的遣辞用语都大体相似。足以证明,据以定案的口供,是逼供引供的成果。“润色”的痕迹也十分明显,说明饱学的翰林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胡惟庸案审讯结束,编出一本《昭示奸党录》,蓝玉案则编出一本《逆臣录》。异曲同工,煞费苦心。目的不外是告诉朝廷内外,这些人背叛皇上,证据确凿,罪恶昭彰,十恶不赦。但《昭示奸党录》刊出不久,解缙、王国用就挺身出来为李善长辩冤,揭露《昭示奸党录》中的口供,驴唇不对马嘴。《逆臣录》出版许久,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但朱元璋却心虚得如芒刺在背。他想就此住手,不再搞惊动天下后世的清查活动。洪武二十六年九月,特意颁发了一道诏书,公开申明:“蓝贼为乱,谋泄,族诛者一万五千人。自今以后,胡党、蓝党、概赦不问。”

该死的都死了,没有死的漏网者、幸运儿,“概赦不问”。这是多么宽厚仁慈的善举呦。

但是,年近古稀的老翁,已经丧失了主心骨。看到皇太孙朱允炆比他的父亲朱标,还要荏弱慈祥许多,他的一颗心又揪得紧紧的。

蓝玉一死,第一代晋封的公爵,只剩下了三人: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和一个瘫痪失语的信国公汤和。汤和成了瘫子、哑巴,已无威胁可言。冯胜骄横多谋,傅友德勇武剽悍。有朝一日,他们挟资望,作威福,危险绝不在蓝玉之下。到那时,万里江山,千秋皇权,只怕不是姓冯就是姓傅!

什么铁券爵禄,什么患难弟兄,千方百计保住朱家的江山社稷,才是最最重要的当务之急!

凉国公蓝玉突然被逮捕,旋即被杀,藤缠蔓绕,雪球越滚越大。朝廷上下,人人自危。颍国公傅友德更是狐疑忧虑,惶惶然不可终日。

正在这时,他的老部下定远侯王弼突然登门拜访。王弼同样心怀惊疑,惴惴不安。见面后,两人稍作寒暄,便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王弼终于憋不住了,犹豫着问道:“国公近来闷闷不乐,莫非有什么排解不开的心事?”

“没有什么。”傅友德摇头否定,“只是,只是心里有些烦闷而已。”

“莫非是因为凉国公的事?”

“不,老夫与他井水不犯河水。休得提他。”

“国公难道连老部下也信不着啦?”

傅友德探询地望着部下:“王弼,你今日不请自至,莫非有什么要紧的话,要对老夫说?”

“是的。”

“那就快说出来。”

王弼伏身向前,压低了声音:“黑煞星照命,国公似乎浑然不觉。”

“咦?老夫拼死报国,耿忠事君——哪里来的黑煞星照命呀?”

“话虽如此,可,如今皇上年事已高,分明失去了往昔的明断,让人琢磨不透呀!”

傅友德木然地望着老部下,一时无言可答。

“国公呀!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么多的文臣武将都牵扯进蓝党,你老人家与宋国公冯胜,可谓是硕果仅存,已成鹤立鸡群之势。谁敢说……”

“王弼!”傅友德打断了部下的话、“当今皇上乃是英锐明君,岂可大逆不道,胡乱猜疑!”

部下的话,像记记重锤,敲击着傅友德的心扉。他何尝不想向老朋友一吐为快。但,想到眼下疑云密布,血腥弥漫,连畅快的呼吸都不敢,岂可随便倾吐心事!而私下发泄对皇帝的不满,更是对皇上的极大不恭和冒犯。因此,虽然满肚子的惊恐与猜忌,也统统憋在心里。他向后一靠,闭上双眼,有气无力地说道:

“王弼呀,你就不要为我担心了。自己好自为之就行啦。”

“国公,千万当心呦!”王弼的双眼滚出了热泪。

“……”傅友德没敢再接话。

殊不知,皇帝的耳目无处不在。如此机密的私下交谈,还是被朱元璋知道了。

“原来,所有的将领都在嫉恨自己,提防自己!当初的知己和亲信,都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既然他们都在背叛,那就怨不得朕手下无情了。”朱元璋再次下定了决心。

清查蓝党的事情告一段落,朱元璋立刻将目光对准了颍国公傅友德。

傅友德,原籍宿州,元至正四年,天降暴雨,黄河决口,全家被迫迁徙到颍州。至正十一年,跟随芝麻李造反。他武艺高强,骑射功夫更是冠绝全军,但却不被重用。一怒之下离开队伍,到砀山一个店铺里当了伙计。由于忍受不了掌柜的辱骂,愤而去了枣庄。在一个姓程的人家做了养老女婿。不料,程家同样视他为长工仆役,处处歧视刁难。一怒之下,他扔下妻子投奔了刘福通,在大将李喜喜手下当了一名小校。由于作战勇猛,很快受到重用。跟随李喜喜从毫州北上山东,西取关中,南下兴元(今陕西汉中)。一路所向披靡,接连攻克秦、陇,占据巩昌(今甘肃陇西)。在这里,遭到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的夹击,损失惨重。只得掉头向南,沿阶州、文州一线,向四川退却。无奈,盘踞四川的明玉珍,拒不接纳,只得沿江东下,投靠了陈友谅。被派去协助丁普郎把守长江要塞小孤山。朱元璋亲率大军攻打陈友谅时,他顺水推舟,投降了向往已久的朱元璋。当即被任命为常遇春手下副将。

傅友德感戴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勇担重任,拼死效力。鄱阳湖之战,亲手杀死敌兵数百名之多。他受命封锁泾江口时,宛如一尊门神,死死卡住了敌人的逃路,为最后消灭陈友谅,立下了赫赫战功。第二年,兵临武昌城下,部队受阻。他率领敢死队,夺取城外制高点高冠山。只顾了拼杀,冷不防一支飞箭从面颊射入,直透颈后。他怒吼一声,伸手将箭拔出来,继续冲杀。刚走了不几步,胁下又中一箭。他依然带头前进,一举占领了制高点。至正二十五年,他跟随常遇春,沿汉水北上直扑荆襄。鏖战中,身上九处负伤,却毫不退缩,直到将安陆守将任亮生擒,方才休息治疗。

傅友德并非匹夫之勇,他足智多谋,熟谙韬略兵法。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与张士诚决战时,把傅友德摆在北方重镇徐州,以防止王保保抄后路。王保保果然趁机动手。他派左丞相李二率数万兵马攻打徐州。傅友德高垒深涧,按兵不动,等到敌军散漫松懈四处抢掠的时候,他突然挥师出击,一战告捷。傅友德料定李二会增调兵马,再度反扑,便把主力埋伏在郊外,结果全歼反扑之敌,李二也被他俘获。当傅友德押解李二等战俘返回应天时,朱元璋为傅友德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亲自为他摆宴庆功。第二年,傅友德随徐达、常遇春北伐。临行时,朱元璋特别交代:“傅友德勇冠诸军,可以作先锋,独当一面。”

傅友德果然不负重托,在北征西伐中,表现出无比的勇猛与智慧。洪武四年攻打明界夏政权时,他再一次自阶州、文州崇山峻岭间跋涉人蜀,顺利推进,迅速抢占了成都,为平蜀之战立下了头功。

洪武十四年,傅友德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率蓝玉、郭英、沐英等大将和三十万军马讨伐云南。第一次担任前敌主帅,他表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从出师到云南基本平定,前后用了不到一百天。紧接着安抚百姓,建立政权,很快将一个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朱元璋把傅友德由颡川侯晋升为颍国公,并将寿春公主下嫁给他的儿子傅忠,傅友德的女儿则被敕封为世子晋王济的妃子——两家成了“连环亲”。

傅友德平时沉默寡言,打起仗来却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水,勇猛异常。所以每战必胜,每战必受到嘉奖。有人这样描绘他的勇武神采:“英风壮采,猛夺熊罴,出奇制胜,料敌如神,铁骑长驱,横扫千里。以骁勇称者,莫如常开平,次则傅颍国耳。”但常遇春猛悍急暴,傅友德多谋恤众。他同时兼有徐达的优点,“其烨烨然,庶几中山王(徐达)矣!”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底,傅友德与冯胜一起被任命兼任太子太师。旋即又将他打发回老家养老。傅友德看到了政局的险恶,深知皇帝对他们这些功臣宿将,已生戒备之心。想到自己年事已高,恨不得立刻解甲归田,老死牖下。但,怎样才能使皇帝相信自己的真意呢?

他忽然想起汉丞相萧何“买田自污”的故事。萧何治国有方,很得民心。当他发现刘邦对自己产生疑忌时,接受幕僚献计,故意强行购买百姓田地,以引起百姓的不满。刘邦远征归来,百姓们果然拦道喊冤,状告萧何鱼肉乡里。刘邦看到萧何声名下降,这才放下心来。傅友德不想胶柱鼓瑟,也去强买民地,便借回乡的机会,向皇帝伸手。请求朱元璋赐给怀远县的九顷荒地作为自己的园圃。朱元璋对功勋重臣损公肥私、聚敛财富的行径,一向十分反感,果然把他教训了一番:

“傅友德,你知道战国时候,鲁国有一个名叫公仪休的相国吗?”

“臣听说过。”

“那公仪休,因为享有了国家的俸禄,而不愿与百姓争利,把园子里的莲葵统统拔掉了,织得一手好布的妻子也被他休了。你已经有了几千石的俸禄,还去奢求什么园圃,比那公仪休,如何呢?”

“臣,远远不及公仪休。陛下教诲得是,臣一定改过!”

朱元璋高兴地答道:“这便才是。”

遭到一顿训斥,傅友德却暗暗高兴:终于造成了无意仕途,属意田园游乐的假象。殊不知,朱元璋是不想把傅友德、冯胜等,跟刚刚除掉的蓝玉捏在一起。那样不仅不利于大局的稳定,也不便于遮人耳目。当初,抓胡惟庸案,就是先文后武,并把文人大头目李善长先分离出来。此次抓蓝玉案,同样要把比蓝玉地位、资望更高的傅友德和冯胜分离出来,步步为营,有条不紊地一个个收拾。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早朝后,朝廷设宴招待文武大臣。朱元璋步入宴会厅时,瞥见傅友德的三儿子、担任守卫的傅让,没有按规定佩带剑鞘,立刻满脸怒气。皇帝这一举动,没有逃过傅友德的眼睛。坐定之后,朱元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质问道:

“傅让,你身为侍卫,为何值勤不佩带剑鞘?是哪个教你如此简慢无礼的?唔?”

傅友德一听,坐不住了,急忙站起来,准备下跪赔罪。没想到不等他开口,朱元璋“霍”地站了起来,将玉带紧紧按到肚皮底下,斜睨着问道:

“傅友德,你站起来想干什么?”

“皇上,微臣犬子傅让……”

“住口!哪个让你说话来?”

傅友德赶紧坐下,埋下头,一声不敢吭。朱元璋恶狠狠地盯了他好一阵子,然后厉声吩咐道:

“去,把你的那两个儿子也叫来!”

傅友德哪敢怠慢,战战兢兢地离开坐席,向外走去。刚走到大殿门外,一个卫士赶上来传旨:

“皇帝口谕:颍国公带两个儿子的首级来见!”说罢,卫士递给傅友德一把宝剑。

冷水浇头,晴天霹雳!傅友德被惊得“啊”了一声,一屁股瘫坐到地上。木呆呆坐了许久,方才清醒过来,挣扎着爬起来,一步一摇地向外挪去。

傅友德有四个儿子,长子傅忠为驸马都尉,次子傅春过继给他的弟弟傅友仁,三子傅让为金吾卫镇抚,四子傅锡已在云南战死。嫁给傅忠的寿舂公主,在三年前即死去了。人人都知道,傅友德的四个儿子,个个仪表堂堂,聪明过人,他爱如掌上明珠。四子傅锡战死云南时,他悲痛欲绝,对长子傅忠,三子傅让,更加珍惜痛爱,呵护备至。谁能想到朱元璋竟然向他的儿子举起了屠刀!

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傅友德提着大儿子傅忠的人头,回到了华盖殿。他似乎已经摆脱了痛苦,远离了恐惧。面无表情地返回大殿。既不禀报,也不叩头,呆呆地来到朱元璋跟前,把一颗血淋淋的人头,高举到皇帝面前。

朱元璋惊讶地问道:“你把谁杀了?”

“……”傅友德怒目而视,并不答话。

“傅友德,朕问你话呐,你为何不回答?”

“嘿嘿嘿!”傅友德凄厉地长笑、“你难道连自己驸马都尉的人头,都不认得啦?”

“啊?你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我的驸马都尉!好一个残忍的家伙!”

傅友德并不答话,嘴角抽搐着,仿佛在苦笑。一阵沉默之后,他再也无法按撩,像在战场上受了刀戳箭伤一般,轻蔑地斜睨着皇上,不顾一切地狂吼起来:

“你想要的,不就是我们父子的人头吗?我这样做,不是正好遂了你的‘慈爱’之心吗?”

一面吼着,他把手中的人头扔到地上,伸手抽出佩剑,贴上脖颈,用力一抽,鲜血喷薄而出,“咕咚”一声,倒在了儿子的人头上!

一个虎啸风生,叱咤疆场四十载的沙场老将,被为之效力的主子逼上了鬼门关,刚烈地结束了辉煌的一生……

鲜血淋漓、惨不忍睹!达到了目的的朱元璋,在众大臣的面前,实际上成了被审判者。为了挽回面子,同时也为了消除心中的愤怒。他指着一直跪在殿外的傅让,大声吼道:

“这事都是那胆大妄为的傅让引起的,拉出去砍了!”朱元璋还感到不解恨,又吩咐道:“立即查抄傅友德的家产,把他的妻子、儿女、宗族,一起发配到云南和辽东。看在已故寿春公主的情分上,她的儿子、傅友德的孙子傅彦,准予留在京城。”

傅彦沾了皇家血脉的光,不仅保住了性命,长大后还做了金吾卫千户。

颍国公傅友德一死,只剩下了宋国公冯胜这棵参天大树。

冯胜,原名冯国胜,朱元璋字国瑞,为了避讳,而改名冯胜。他是冯国用的弟弟。两兄弟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读书人。攻占金陵、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案,就是他们弟兄首先提出来的。兄弟二人既懂兵法韬略,又练就一身好武艺,故而被朱元璋选中,做了贴身护卫。当初陈兆先五百降卒,夜宿朱元璋军帐那紧张的一幕,就是冯国用的杰作。后来,取金陵,下镇江,定宜兴,平金华,征绍兴,兄弟二人屡立战功。可惜,这位帐前亲军都指挥使英年早逝,三十六岁就病死在浙东前线。此后,冯胜接替了哥哥的职务。

冯胜同样是一员虎将,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他多年跟随徐达征战,屡为先锋,地位仅居常遇春之次。不足之处是,有时急躁轻信、疏狂骄纵。元至正二十六年的高邮之战,守将余同佥诈降,他不辨真假,遭到伏击,损失十分惨重。结果挨了朱元璋几十军棍,罚令他立功赎罪。洪武二年,陕西平定,徐达、汤和班师,留下冯胜镇守庆阳节制诸路兵马,他自作主张率部回撤,王保保乘机反扑。只得紧急回救,虽然保住了兰州,却造成很大的损失。洪武三年,大将军徐达率部北征,李文忠、邓愈为左副将军,冯胜与汤和为右副将军。他出西安,扫定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洪武五年,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再次率部北征。徐达率中路军出雁门关,左副将军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居庸关,冯胜为右副将军,率西路军出金州、兰州,三路大军分头齐进。由于轻敌,徐达和李文忠先后遭到惨败,损失军士四十余万,惟有冯胜率领的西路军打了胜仗。他自兰州西进,派遣傅友德率五千轻骑为先锋,横扫甘州、凉州、肃州。远征至集乃路之别笃山,俘获马驼牛羊十余万只。

徐达和李文忠死后,冯胜成了朝中位居首位的武将。为了笼络,朱元璋将他的女儿许配给周王朱橚为妃。

洪武二十年,冯胜担任征虏大将军,远征金山那哈出。仗打得相当漂亮,在发生了常茂与那哈出的冲突之后,他果断地采取了安抚降将、收服溃卒的方略,最后大获全胜。无奈,他把军纪抛在脑后:藏匿良马,搜求珍宝,甚至强娶降将之女。结果,受到了朱元璋的惩治;大军奏凯之日,被缴了大将军印,撵回凤阳老家闲居。受他的连累,许多立功的将校,也一律没有得到奖赏。

回到老家,冯胜仍然不知检点。子弟、奴仆为非作歹,他视同不见。儿子冯谅带领奴仆打死了人命,竟然威胁地方官不得举报。可是,事情最终还是传到了京城。刑部判处冯谅死刑,连坐处死、流放者,共二十一人。朱元璋看在冯胜的功劳及亲家翁的份上,赦免了冯谅的死罪。却把冯胜召到京城,严加申斥。他痛彻地说道:

“天道以有余补不足,人们总是反其道行之,乃以不足奉有余。这岂不是自绝于天?呜呼!祸福之来,皆人自招。朕念你昆仲,早年相从,开国有功,且朕姻亲,故而宽恕冯谅。但不能不把这层道理,不厌其烦地申说,望卿三思之。”

冯胜诚惶诚恐,跪到地上连连叩头,保证知过必改。回到凤阳后,开始有所收敛,但很快就把皇上的警告抛到一边。恃功而骄,故态复萌。经常骑着骏马在田野里飞驰射猎,奴仆们阻拦过往车辆强行收税,他也不管不问。甚而在打稻场上埋下许多小口大腹瓦罐,碌碡在上面转动时,“咚咚”轰响,声音传到了很远的地方。似闷雷行地,更似催军冲锋的战鼓声,他站在一旁,哈哈大笑,仿佛重新找回了与敌人拼杀的快乐。

冯胜在家乡的胡闹放纵,引起朱元璋的极大不快。但仔细想想,这位亲家翁虽然满腹诗书,却跟刘基、宋濂等儒士大相径庭:贪图富贵,眷恋名位,城府极浅,不知掩饰自己。比较起来,傅友德更加危险。于是,朱元璋先把他放到一边,首先向危险最大的傅友德开了刀。现在,傅友德已除。冯胜再不知收敛,岂不是自讨苦吃!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有一天,冯胜同妻弟樊父在家里饮酒,酒后对弈。郎舅之间,嬉笑戏谑,不拘形迹。不料,乐极生悲,两人发生了口角。冯胜酒蒙着脸,竟然破口大骂小舅子的八代祖宗。盛怒之下,樊父把他宴客的金银器皿,抢到手里夺门而去。派人索要,也不归还。冯胜明知自己有错,非但不赔礼道歉,竟然把官司打到朱元璋那里,说樊父螧酒抢劫,以身试法。樊父更加恼怒,反说他在打稻场里埋藏兵器,图谋不轨。

朱元璋把冯胜召进宫去,不动声色地问道:

“冯胜,有人告你私藏兵器,有这事吗?”

冯胜一听急了,急忙站起来辩白。朱元璋摆摆手把他止住,含而不露地说道:

“你不必解释,没有那事更好。我也不愿意多问。”一面说着,一面斟上一杯酒,推到冯胜面前:“你屡屡犯大错,我多次宽恕,算得是仁至义尽啦。坐好,你不必谢恩。把这杯酒喝下去,回府去吧。”

冯胜不敢再开口,双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即转身退出。

不料,刚走了不远,便感到头昏眼花,脚下踉跄,心口如火烧水烫一般。他平生爱酒,三斤两斤不在话下。今天仅仅喝了一杯,为什么如此难受?

蓦地。冯胜明白了:皇帝恩赐的那杯御酒,并非是通常的佳酿贡品,而是一杯索命的毒鸩!

“哈哈!原来皇上是亲手置我于死地呀!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那就死吧。冯某能活到今天,已经比其他将帅造化多了一一端的是皇恩浩荡!”他踉踉跄跄地走着,一面不住地大声嘟囔,“他娘的!我为什么田野驰马?为什么喜欢隆隆的战鼓声?那是闲极无聊,打发寂寞呀!我是眷恋金戈铁马,向往着继续为皇上出力呀!我早就料到,鬼头刀早晚要落到自己的头上。这一天果然来了。想不到的是,来的不是鬼头刀,而是一杯毒鸩!这也好。冯某能落得个全尸,真得谢天谢地,感谢亲家皇帝的厚恩大德咯!”

冯胜朝着府邸的方向走去。“敕造宋国府”的金字大匾,就在前方不远处。那不知走了多少回的两扇黑漆大门,依然洞开着,仿佛是张着的血盆大口,正等待他钻进去,然后一闭嘴,将他嚼个粉碎……

这哪里是拼死拼活挣下的产业?这是为自己造就的一座坟墓,为儿孙们喂养的一只饿虎呀!什么田地华宅,娇妻美妾,金银宝物,骏马良驹,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眼烟云,都是蛇蝎,都是毒鸩,都是他娘的陷阱呀!

已经离自家的黑漆大门不过数步之遥,冯胜忽然停了下来。他不愿意让妻子儿女,见到自己毒鸩攻心、七窍流血的狼狈相,更不愿意让他们知道,是自己为之冒死拼杀大半生的当今皇上,亲手置他于死地的!

对准路边的墙角,冯胜用上全身的力气,头一低,猛力撞去。一股热血自头顶喷涌而出。他在滚烫的血泊中,抽搐了几下,立即停止不动了。

冯胜想造成个酒醉脚步不稳,误撞墙角而死的假象,以蒙骗亲人和朝廷上下。

等到家人们发现,冯胜的幽幽冤魂,早已飘向了西天。

时为洪武二十八年二月初三。距离开国大将颍国公傅友德的自裁。仅仅两个月零四天!

至此,朱元璋所敕封的公侯武将,侥幸活着的,仅剩下一公二侯:信国公汤和,长兴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

眼看着一个又一个功臣勋将掉了脑袋,为了自保,汤和主动向朱元璋提出了辞呈。

这位老同乡,比朱元璋大两岁,是早年光着屁股一起放牛的穷伙伴。正是他写信劝说,朱元璋才下定决心,毅然投靠了郭子兴。可以说,朱元璋的飞黄腾达,并登上皇帝的宝座,汤和这个领路人,功不可没。不幸的是,汤和在三十一岁上就得罪了朱元璋。当时,他坐镇常州,有一天,酒后心中不快,随口说了一句狂言:“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意思是我即可以跟随朱元璋,也可以投靠别人。这话很快就被朱元璋知道了,不仅受到严厉的申斥,而且被牢牢地记了一笔账。尽管汤和悔恨终生,处处小心谨慎,时时刻意将功补过。可朱元璋对他的“狂言”始终牢记在心。吃一堑长一智,失言的挫折,使汤和变得更冷静,更善于伪装自己。

早在开国前夕,汤和的地位,已经成为仅次于徐达、常遇春、邓愈的第四员大将。平定张士诚之后,拜为征南将军,率部征讨方国珍。又平定了陈友定。而后跟随徐达北伐,大败王保保。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朱元璋指责他“嗜酒妄杀,不由法度”。功不掩过,当封为公而只封了侯。汤和知道,那是借题发挥,算的还是常州那笔老账。

洪武四年,汤和任征西大将军,率部攻打四川,被明舁军队阻挡在三峡天险。朱元璋批评他“逗留缓事”。攻占重庆以后,又嫌汤和推进迟缓,特地派遣使者,传达对他的严厉训示。

汤和诚恐诚惶,率部奋勇挺进,很快平定了四川。但朱元璋对这位伐蜀总帅依然愤愤于心。结果,重赏了副帅傅友德、廖永忠,对主帅汤和,不仅没有重赏,反而又是一顿训斥。

他声色俱厉地说道:“朕前命尔统师伐蜀,尔乃驻兵归州,逗留不进。不是颍川侯傅友德越关渡险,直入剑阁,德庆侯廖永忠乘虚攻破瞿塘,尔西蜀何由得下?后攻保宁,又不勇往。尔,乃朕旧人,自濠梁相从,军功不小。宜爵尔为公,因功过不相掩,故封尔为第一侯爵。今又不能自奋,而使他将得上功,朕甚为尔惋惜也。”

平心而论,汤和此次西进,确实不够顺利,他表现得也有些游移迟缓,但毕竟一举平定了四川。皇帝仍然有斥无奖,无非是当初酒后失言付出的代价!

连汤和自己也不知道,这代价还要偿付多久?

心里的疙瘩解不开,情绪自然低落颓唐。他的表现,瞒不过朱元璋锐利的眼睛。要知道,皇上不论对谁,奖也有理,罚也有据。臣下只能叩头谢恩,决不可心生怨怼。等到汤和意识到皇帝发现了自己的不满,才知道闯了大祸。他想起了“伴君如伴虎”这句古话,后悔不该耍小孩子脾气。如今,已经不是一起放牛玩“急急令”的年月了。那时候,他拿谷叶作刀,随便架在重八的脖子上“杀头”。今天。不要说是冒犯,就是对皇帝恭顺的不够份儿,都有杀身之祸。他可以新账老账一起算,轻而易举地让自己的脑袋搬家!想到这里,汤和不由打了个寒噤,双膝跪倒以头触地答道:

“陛下委臣以大任,而臣愚劣,失机缓事,死有余辜。陛下天地之量,宥而不诛,臣已过望,何敢再希重赏。”一面说着,一面哽咽啜泣,不能自已。

朱元璋也觉得,揪住老朋友的小辫子不放,有失忠厚仁爱。何况,近些年来,汤和一直恭敬谨慎,不可过为已甚。第二天,朱元璋便传下旨意,赐汤和田产一万亩,算是对他应得而未得到的奖赏作了一点补偿。

此后,汤和奉命北征,屯田练兵,以及督建中都。虽然没有建立奇功异勋,始终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驯顺和憨厚,掩饰自己的智慧和机警。

这一天,朱元璋把汤和叫到便殿叙旧。他推心置腹地说道:

“这些年,你打了不少胜仗,也打了一些败仗。军事上的事情没有一定之规,要因时制宜。但有几点不可疏忽,这就是推德必自迩,示威必先大,使之以信,任之以专。推德,树立榜样,从自己亲近的人做起,疏远的人便易于受到感召。示威,建立法度,从大人物做起,大人物怵然,小人物自然畏惧。用人诚信,则人不违抗;任人以专,则事易成功。这几件事都是你的短处,今天特意说给你。”

汤和听罢,急忙站起来,诚惶诚恐地说道:“陛下说得是,愚臣牢牢记下了。”

俗话说,不怕老头子斥骂,就怕老头子不理。汤和知道,这样的骂,乃是肺腑之言,是皇帝对自己的安抚和信任。心里顿时安定了许多。不久。朱元璋又给了汤和到延安防边,进剿元将伯颜帖木儿的机会。洪武十一年,晋封汤和为信国公,加封号左柱国,左都督,议军国重事。一派前嫌尽释的样子。

然而,出乎汤和意料的是,在敕封诰词中,对他在常州的过失,不仅念念不忘,而且赫然铸到传之子孙后代的铁券上。真可谓是大案铁铸,百代不替了!诰词写道:

朕起自草野,赖诸将效力,平群雄,定祸乱,君主华夷。当定功行赏之时,尔汤和虽居旧将之行,惟守毗陵(常州),于忠有歉。朕念相从之久,泯前过而论现功,爵中山侯。今者复念尔东平越地,南下八闽,西擒察罕脑儿酋长,下巴蜀,颇有其功,特授以信国公,食禄三千石,永为子孙世袭。吁嘻!人臣无将,可谓忠矣,威福不专,可谓智矣。尔其慎守斯道,以训后世,敬哉毋怠。

看到这个诰词,汤和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公爵的尊荣是得到了,皇帝对他的欠账也清还了,而他欠皇帝的,却是赫然铸在铁券里!特别是“人臣无将”,“威福不专”等语,即“不要当乱臣贼子”,“不要作威作福”的警告,更使汤和如芒刺在背,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洪武十九年,汤和跟随楚王朱桢,讨平了贵州五开地区吴面儿的反叛,又为朝廷立了一大功。这时,常遇春、邓愈、李文忠、徐达已经先后死去。参天大树尽倒,他这根巨木,更显得突兀挺拔。当功大如徐达、李文忠等人,不明不白地相继“病死”,自己的命运又当如何?思来想去,惟一能够自保的妙招,就是韬光养晦不做出头之鸟,绝对不引起皇帝的注意。甚而急流勇退,把自己深深地隐蔽起来。早在开国前,汤和就多次听到,朱元璋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奇谋大加赞扬,这对他是极大的启发。是的,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皇上对自己就完全放心了!

于是,汤和单独朝见朱元璋,诚恳地求告:“陛下,老臣有句话,压在心里许久,但不知当讲不当讲?”

“咦——爱卿有话,尽管说就是嘛。”

“陛下,老臣今年已经六十二岁,身体越来越不行,已经不堪为皇上效力。恳求皇上可怜,恩准臣告老归田,将一把老骨头埋在家乡。”

“爱卿。你真的这样想吗?”

“微臣说的是心里话。”

“好吧。”朱元璋频频点着头,“爱卿这般年纪,朕也不忍心再加驱使。赐给你钞五万锭,让工部在中都凤阳给你起盖府第,你就安心回去养老吧。”

“臣谢陛下!”汤和急忙以头触地,磕得地砖咚咚响。

“其他公侯将帅,有愿意回家养老的,朕也要为他们建造府第。”朱元璋又补充了一句。

这句话语意双关,既是对老朋友进行安抚,也是对别人发出的一个信号:你们赶快自动辞职,朕会给你们赏赐的。朱元璋满以为,勋臣们会纷纷向汤和看齐,争先恐后地递折子,交兵权,走马还乡。孰料,事情过去了许多天,仍然没有一个人响应。这使他十分扫兴。更加感到,当年的引路人知进退,善解人意。正在此时,沿海倭寇骚扰,汤和的新宅第又未完工,他便给了汤和一个再次立功的机会。命他去江浙加强海防,抵御倭寇。汤和到了沿海,建立卫所,构筑城堡,训练丁壮,建起了一道坚固的海上防线。

汤和班师归来,凤阳宅第恰好建成。为了庆贺他的功绩,朱元璋郑重其事地降旨表彰,并重赏他们夫妇。分别赐给汤和和夫人胡氏黄金三百两、白银二千两、钞三千锭、彩帛四十匹。汤和离京之日,朱元璋亲自带领百官送行,场面之热烈隆重,是多年来所没有的。

回到故乡,汤和依然小心谨慎。朝廷的事情,一语不敢涉及。皇帝颁赐给的赏赐,大都送给了乡亲故旧。把荣耀无比的信国公头衔,仿佛忘在了脑后。对乡亲故旧、幼年的朋友,特别顾眷友爱。连口腹之福,床第之乐,都极力加以克制。汤和喜欢女人,每到一地总要娶几个美人作妾。回到家乡不久,一次就遣散了姬妾一百多名。

听到这些消息,朱元璋终于放下心来,完全相信汤和真的是“告老还乡”,而不像有些人,是故作姿态。

汤和离开京城时,朱元璋曾经嘱咐,倘若身体条件许可,常到京城走走。汤和奉命惟谨,每到年尾,便赶到京城,参加正月初一的新年朝贺大典。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初一这一天,贺年大典结束后,汤和又去便殿朝见。闲谈中,朱元璋询问他家乡的“稀奇事”。汤和害怕落个对皇帝不忠的罪名,如实汇报了一件事:太师李善长在家乡兴造新宅时,曾向他借用三百个卫卒,但被他拒绝了。朱元璋口上赞扬汤和忠诚可嘉,心里却暗骂李善长擅作威福。汤和昕到赞扬,心情却十分沉重。此时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已牵进了胡党,李善长也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为了洗刷自己,却干了一件落井下石的卑鄙勾当,实在是愧对老友,有失仁心义德!

风烛残年的老人,经不住精神折磨,在京城病倒了——中风不语。

朱元璋得报,立即前去看望,并派人把汤和护送回风阳家中。待汤和的病情稳定之后,又命汤和的儿子护送到京城,隆重设宴,百般抚慰……

太子朱标死后,开国功臣将帅,差不多诛杀殆尽。浴血奋战、一起拼杀的兄弟,一个个被自己打发去了黄泉路,朱元璋有时也感到冷清与悲凉。不由得想到了仍然活在人世的汤和。这个寡言少语的放牛伙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他安慰,他走投无路时,把他带上了投军发达之路。连得到漂亮的女子,也献给自己享用,真可谓是患难知己。能经常在一起叙叙旧,说说憋在心头的困扰和烦恼,该是多大的乐趣呦!可是,眼下汤和已经身不能动,口不能言,来到面前,也如面对一截木桩,无法交谈一句!

“唉!老朋友不能说话,相对无言坐一阵子,喝一杯茶也好呀!”两行老泪滚下了朱元璋的双颊。他命令赶制了一辆安乐车,派人把汤和接到了京城。

当汤和被推进谨身殿的时候,朱元璋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快步迎上去,拉住老伙伴的手。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汤和更是感动得胡须颤抖,热泪滚滚……

久别的悲凉过去之后,两人终于破涕为笑。朱元璋命内侍把汤和推到自己的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起幼年的往事。似乎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说到高兴处,他一只手握着伙伴的手,另一只手拍着他的手背,问他听清了没有?汤和一边缓缓地点着头,一边傻呆呆地咧开嘴,露出艰难的微笑。

这次难得的会见,成了他们的最后诀别。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久病的汤和溘然长逝,享年七十岁。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在开国重臣中,汤和是惟一一个得到善终的人。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人和汤和一样,由于懂得尺蠖的屈伸之法,善于伪装自己,也逃脱了斧钺之灾。不过,他的功勋地位,无法与开国元勋相比拟。这个人名叫郭德成,是朱元璋的小舅子。

郭德成是郭山甫的三儿子。

郭山甫慧眼识英雄,在朱元璋尚未发达之时,就将女儿郭银月送给了这位领兵元帅。朱元璋登基后,郭银月被封为宁妃。大哥郭兴,二哥郭英,都曾担任朱元璋的贴身护卫。郭兴曾封巩昌侯,洪武十七年病死。六年后成了“胡党”,被满门抄斩。

郭英一直得到朱元璋的宠爱。洪武四年,被任命为河南都指挥。朱元璋让郭宁妃为郭英设宴送行,显示了非同寻常的恩泽。洪武十四年,郭英随傅友德远征云南,担任永宁、乌撒一路的总指挥,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夜渡赤水河,与东路大军在乌撒会师,使云南北部诸部族望风降伏。由于战功显赫,晋封武定侯。

郭英勤奋好学,粗通书史,对朱元璋相当忠诚。但他生性粗疏,常常忘记检点,甚而越轨不法。曾经私下调军卒为自己修造府第,违禁私养家奴,甚而擅杀无辜。但朱元璋一再破例宽恕了他。究其原因,首先是形势的需要。洪武一朝,四疆一直战事不断,北面与蒙古残元对峙,东面有倭寇骚扰,西部与南部,不断发生少数民族的叛乱。朱元璋不能把所有的将领都杀光,必须保留几个既可以御敌,又不足以威胁皇位安全的二流角色,耿炳文和郭英就属于这样为数不多的幸运者。当然,郭英的侥幸,除去这个原因之外,与郭宁妃得宠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郭英的妹妹郭宁妃,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又很会处事,所以,一直深得恩宠。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命她掌管六宫,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贤惠仁德的皇妃,竟然横遭不测。

有一天,宁妃在侍寝时,见皇帝颠倒驰骋,兴致极浓,便趁机劝道:“臣妾不明白,朝廷怎么有那么多的奸党?皇上还是应该少嗜杀,好生积德的为是。”

谁成想,一句话把朱元璋惹恼了,指着她的鼻子破口大骂:“怪不得你大哥成了胡党,原来你跟他们是一路子货!让你这样不懂事的东西掌管六宫,不把她们都带上邪路才怪呢!”

朱元璋翻身爬起来,愤愤走了出去,立刻降旨,免去宁妃掌管六宫的名分,赐给一条白练,让她自尽。同时命令李贤妃接替了她的职务。

等到怒气平息,朱元璋悔恨莫及,觉得宁妃从无过错,堪称是六宫的表率。因为一言冒犯,便愤而赐死,实在对不起患难与共的爱妻,对不起赏识自己的郭山甫老人,也对不起追随效力多年的郭氏兄弟。就是在皇帝的自怨自责中,郭英保住了爵位、富贵和性命。

郭宁妃的三弟郭德成,生得俊秀文弱,讨厌耍枪弄棒。但他饱读诗书,洞察世情。朱元璋一直很喜欢这个小舅子。开国之后,给了他一个骁骑合人的闲差。

郭德成一直跟随姐姐、哥哥住在应天。如今,眼睁睁地看着大哥和姐姐无端蒙冤而死,妃、侯的宠荣,不过是过眼烟云。再看朝廷上下,为了功名利禄,你争我夺,狗撕狼咬。姐夫朱元璋则想通过大杀大罚,威压天下,以保住朱家的千秋江山。而且性情喜怒无常,多疑嗜杀,使人防不胜防,恐惧异常。为了躲开是非的旋涡,排解心中的苦闷,郭德成放浪形骸,耽情诗酒。他最佩服的人就是陈遇。陈老先生精通天文地理,占卜术数,秦从龙推荐他担任朱元璋的幕府,许多奇谋密议都出自陈遇的擘划。朱元璋多次授陈遇官职,都被他婉言拒绝,即使疾言厉色也毫不退让。这反倒使朱元璋更加信任和宠爱。郭德成觉得,陈遇不愧是洞天察机、深得事君之道的高人,泰山乔岳、天高海阏的大丈夫。因而经常登门请教,处处效法。

为了避免朝臣们争利于市,争名于朝,互设陷阱,互相撕咬。越是淡泊名利的人,朱元璋越是愿意重用。他强拉陈遇做官,就是出于这样的心态。如今,他又发现,郭德成虽为贵戚,却不媚上、不钻营。便认定他品德端正,堪作大用。加上对郭宁妃心中有愧,爱屋及乌,便决定给小舅子加官进爵。不料,郭德成坚决不肯接受。

这一下子惹恼了朱元璋。皇帝乃是九州之主,黎庶的主宰。他不叫你做的事,你不能争着做。施恩让你去做的,你不能推辞。争是势利,品行不端;推是无理,蔑视皇帝。所以,朱元璋亲自召见小舅子进行教训。

他变着脸,冷冷地说道:“朕念你长期追随,忠心可嘉。你兄弟皆列侯爵,惟有你处于下僚,故而想提升你的职位,以享太平富贵,你为什么屡屡推脱呢?”

郭德成赶紧跪下去,以头触地答道:“圣恩如天,臣非草木瓦砾,岂能不知?但臣生性愚顽懒散,嗜酒如命,且每每醉倒,以至忘却事情的缓急,国事之重大。倘若擅居高位,不仅耽误国事,亦且有负皇上重托——皇上爱臣,反成了杀臣。人生莫过于率情适意,但得囊有余金,樽有酒浆,于愿足矣。其余非臣所望,俯乞皇上鉴察。”

话说得诚恳坦率,反倒使朱元璋高兴起来。捋着稀疏的胡须笑道:“你说得是,人若都能这样安分知足,我的刑罚就可以闲置不用了。”

于是,马上赐给他黄封酒百坛,金银各百两,并命他常常进宫聊天。

有一天,郭德成在皇家花园陪朱元璋饮酒,见皇帝高兴,忘了克制,加之腹中酒虫抓挠不已,一杯接一杯地喝个不休。直到双眼昏花,头重脚轻,方才起身告辞。他歪歪斜斜跪到地上,向皇帝叩头谢恩,结果,一头栽倒地上爬不起来,连帽子也滚到了一边。朱元璋见他没骨章鱼似的狼狈相,很是开心,又见他头发稀疏,光光的头顶,宛如一只南瓜。不由大笑道:

“醉疯汉,毛发稀少,莫不是饮酒过量的缘故?”

郭德成醉眼惺忪,歪着头,梗着舌头答道:“皇上看它少,臣还嫌它多哩。臣恨不得全剃了,剃成个秃子,省去许多梳理的麻烦。”

秃子就是和尚,这话恰恰触到了朱元璋的忌讳。他立即沉下脸,拂袖而去。

郭德成自知失言,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酒也被吓醒了。心里像揣只兔子,一连许多天,战战兢兢,夜不能寐。这一天,忽然想出了妙招儿:索性剃光了头发,披上僧衣。四处游荡,嘴里不住地念念有辞。仔细听来,唱的好像是佛号。朱元璋得知后,反倒原谅了他。有一天,朱元璋对郭英说道:

“前些日子喝酒时,你弟弟声称要剃发为僧,朕以为是戏言,没想到他果真遁入了空门。唉,只有疯汉,才做疯事呀。”

“陛下说得是,我兄弟真的是疯了。”郭英急忙附和。

此后,一个个功臣将帅被杀,郭德成依旧饮酒狂放,不避形迹。二哥郭英一日数惊,只有他,饮酒装傻,无忧无虑,安然度过了一生。

这是一个奇迹。因为朱元璋不但对功臣勋将诛杀殆尽,连他喜爱的嫔妃媵嫱也不肯放过,不少人,都无端死在了他的屠刀下。

不知从什么年代起,家有余财则室有小妾。锦衣玉食、美女娇娃,成了男人们第一位的权利与享乐。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放牛娃,泥腿汉,大多穷得娶不上老婆。一旦揭竿而起,穿上一身“老虎皮”,就是混上个偏裨小校,也不忘私宅纳妾,别室蓄美。至于做到公侯将相,更是妻妾围绕,婢环满室。信国公汤和在垂暮之年,一次就遣散了一百多名姬妾。足见,达官贵人身边,有多少女人供他们享用。

身为一国之尊的朱元璋,虽然一再标榜,自己夙兴夜寐,忧患国事,无闲暇、也从不迷恋女色。但那不过是狗肉馆门前的羊头,神像脸上的金箔。他对美人娇娃的迷恋,比之常遇春、汤和等人,并不逊色。登上皇帝宝座之后,这个丑陋无比的麻脸汉子,虽然不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但供他享用的绝色丽姬,也足有数百人之多。每当占领一个地方,他都要派亲信四处搜罗,或者接受他人馈赠的消魂尤物。即使已经订婚的女子,或者是丧夫的寡妇,只要楚楚动人,秀色可餐,他都要千方百计弄到手。濠州城里的胡寡妇,陈友谅的爱妾,元宫中的蒙古、高丽玉姬美嫒,统统来者不拒。哪个有幸怀上孩子,算是天赐造化,可以跳出“宫女”的苦海,跻身到嫔妃的行列中。不然,则终生为奴。连个“主子”的名分也混不上。老婆多,子女自然就多,朱元璋总共生了四十二“龙种”: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其中就有蒙古和高丽女人生下的。

自古以来,贞洁与忠诚,是女人必须遵守的条律,与男人毫不相干。妇女不贞,则犯“七出”之条,轻则被休,重则被杀。女人如果要求丈夫忠贞不二,干涉他纳妾娶小、风流放荡,则是不可宽恕的妒妇、醋坛子。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封建礼教的忠实捍卫者。那些替他打天下而献出性命的将领,他们的子弟都继承了父兄的爵位和俸禄,过起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而那些无子女的遗孀,却失去了生活保障。朱元璋视而不见,任凭她们啼饥号寒。

无奈,她们联合起来面见皇帝,恳求给予救济抚恤。朱元璋对这些不幸的未亡人,竟然如此进行“安抚”:

“你们来得好,我正愁没有工夫找你们呢。”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你们平日里,一个个凶悍忌妒,容不得丈夫纳妾生子,不但绝了我功臣的后嗣,还落得孤苦伶仃无人奉养。这叫自作孽,不可活,怨不着别人!朕可以叫礼郝给你们抚恤:每人发给木碗一个,打狗棍一根,都到功臣的门口乞讨去——给天底下的妒妇们一个警告!”

穷汉出身的大明天子,竟然如此狠毒地对待阵亡将士的遗属,真可以说是。“皇恩浩荡”了。这也难怪,因为“未亡人”们的“悍妒”,恰恰触犯了他的喜好。刚刚做了兵马统帅,他便以身垂范,金屋藏娇,姬妾成行。等到做了皇帝,更是紧步历代帝王的后尘,妃嫔序列,佳丽如云,天天徜徉在逍遥河、温柔乡里。

朱元璋共有多少嫔妃,他自已讳莫如深,史官们也弄不清楚。仅有记载的就有:孙惠妃,胡充妃、李淑妃、李贤妃、郭宁妃、葛丽妃、郭惠妃、达定妃、胡顺妃、刘恩妃、郑安妃,以及韩妃、余妃、杨妃、周妃、翁妃、张美人等等。

正所谓取之如珠玉,弃之如敝屣。一贯迷恋美人的朱元璋,不仅丝毫不珍惜她们的童贞和奉献,连她们的性命也视为草芥。有的虽然享受到了雨露恩泽的“宠幸”,却很快被忘在脑后。就是生育子女封了妃的,只要偶然惹怒了他,不是被打入冷官,就是被立即“赐死”。连恩人郭子兴的亲生女儿,他的第一位小妾郭玉琴,也曾遭他的严厉惩罚。

郭玉琴是马皇后的义妹,郭子兴与小张夫人的女儿。郭子兴死后,由小张夫人做主嫁给了朱元璋,是朱元璋最早纳的一房侧室。后来晋封郭惠妃,生有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檬三个儿子和永嘉、汝阳两位公主,为朱家传宗接代,立下了功劳。谁知好景不长,她的坦荡直爽,不小心惹恼了朱元璋。一眨眼,“惠妃”成了“孽种”,受到严厉的处罚——打入冷宫!

郭惠妃的遭遇,并非是一个特例。先得宠,后被冷落关押,甚而遭到杀害,是许多嫔妃媵嫱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

连做了未亡人的寡妇,只要姿色出众,同样能得到宠幸。胡妃原是濠州人,婚后不久,丈夫扔下她去了丰都城。朱元璋在一次巡查时,无意中看到一位天仙似的美人从眼前闪过,立时像被摄去了魂魄。第二天即登门相求,意欲别室藏娇,纳为侧室。土里土气、丑陋无比的小头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胡母哪里放在眼里,被不软不硬地拒绝了。

天鹅肉没能吃到口,却遭到一顿奚落,落了个大红脸,朱元璋哪里甘心。常常怀里拥着的女人燕语莺啼,娇媚醉人,他的心里仍然想着胡美人。

占领应天府以后,打听到胡氏母女移居淮安。便立刻给驻守那里的赵君用写了一封信,“请费神玉成”。赵君用自然乐于巴结声势日隆的朱元璋,当即派媒人带上彩礼前去提亲。胡母觉得,麻脸汉的官越做越大,却念念不忘自己的女儿,算得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何况,如今拥兵坐镇金陵,封王封侯自在意料之中,女儿嫁过去自然是伸手穿衣,张口吃饭,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当即答应了媒人的劝说。赵君用忙不迭地派人将胡氏母女送到了应天。

越是难于得到的东西,越是倍加珍惜,乃是人之常情。朱元璋多年的宿愿得偿,高兴得像叫花子拣到了金豆豆。加之胡氏经历过床笫之乐,比之那些不谙风月的羞怯少女,有着许多缠绵妙招。朱元璋如鱼得水,如痴如醉。一连许多天,几乎忘光了所有的女人,夜夜徜徉在胡氏的温柔港湾里。登基之初,便将她封为充妃。她的父亲胡泉,则被任命为定远卫指挥。直到她生下楚王朱桢,宠幸依然有增无减。谁知乐极生悲,一件意外的事件,不仅夺走了她的宠爱,连宝贵的性命也搭上了。

灾难起源于宫中爆出的一件丑闻。

楚王朱桢离京去封地武昌就国不久,有一天早晨,太监在清理御河中的枯枝落叶时,打捞出一个未足月的死婴!

深官高墙,外人根本进不来。显然,这是宫里的人堕胎后,悄悄扔进去的。

嫔妃官娥受幸后,怀上龙种,乃是难得的宠幸。如能生下王子、公主,意味着身价倍增,一步登天。乞求都得不到的好事,谁会傻呵呵地去堕胎?毫无疑问,这是宫廷秽乱的铁证。朱元璋得知后,气得暴跳如雷。命令官正司严加搜查,凡是有嫌疑的官人,一律处死不殆!

不久,便得到密报:丑事是一个姓胡的所为。朱元璋立即想到了胡充妃。这个当初极不情愿嫁给自己的妖妇,本来就是个一身事二夫、极不贞不洁的女人。睡到自己的怀里之后,更是风情万种,妙招不断,让人颠倒狂乱。这些年来,胡氏年长色衰,他再也提不起兴致前去光顾。既然雨露宠幸早已没有她的份儿,哪里来的孩子?一定是耐不住闺房寂寞、夜长衾冷,去寻找另外解馋销魂的门路,方才造出了孽种……

被愚弄被欺骗的厌恶与愤怒,溢满心头。朱元璋怒冲冲地奔到胡充妃居住的懿德宫,进行质问。

胡充妃见皇上怒冲冲而来,不知出了什么事情,急忙跪到地上迎接。“臣妾不知皇上驾到,未曾远迎,请皇上恕罪。”

“你不来迎接,朕可以原谅你。你所犯下的弥天大罪呢——也是可以原谅的吗?”

“什么弥天大罪?皇上的话臣妾不懂。”胡充妃被惊呆了。

“哼!你自己做了丑事,却在这里装糊涂!”

“皇上这么说,臣妾越发糊涂了。”

“贱货,现在我就叫你明白!”朱元璋倏地从腰中拔出宝剑,“你这个不贞不洁的骚货,竟敢与人私通,生下孽种——朕今天饶不了你。”

“皇上!”胡妃仰头质问,“你要俺死,俺不敢不死。可是,俺不能替别人代过——臣妾一身清白呀!”

“清白”二字没出口,宝剑已经刺进胸口,热血喷涌而出。她“啊”了一声,倒在地上,身子抖动了几下,一缕香魂幽幽去……

朱元璋插剑入鞘,依然怒气不息:“把她拖出去!不准用棺木,弃尸城外荒郊喂野狗!”

大脑冷静下来之后,朱元璋开始有些后悔。他想,胡充妃虽然曾经嫁过人,但自从跟了自己,可说是尽心尽意,刻意侍奉,实在是无可挑剔。况且,已经快五十岁的人了,色褪花蔫,怎会招来狂蜂浪蝶?自己不是不愿意跟一个满脸皱纹、皮肤松弛的蔫果子亲热,而只喜欢鲜梨嫩桃吗?冒险进宫打野食的人,怎会喜欢个半百老妇呢?只怕,十有八九是冤枉了充妃!

朱元璋正在自怨自艾,在封地武昌的楚王朱桢,得到母亲暴亡的消息,连夜赶来京城。

他是怀着满腹狐疑和愤怒而来的。但来到父皇面前,不仅不敢发泄,就连一句质问的话也不敢说。只是跪在地上,呼天抢地地哭喊母亲。

朱元璋拍拍儿子的肩头,凄然地说道:“桢儿,为父知道你心里难过。可是,皇家的脸面不能不顾忌呀。”

“父皇……父皇。我母亲,怎么能够……”

“桢儿!”朱元璋粗暴地打断儿子的话,“事情已经过去,你就不要多问了。反正,我不会无故冤枉哪一个。看在她养育了你的份上,就给她一些安抚:诏封她为昭敬皇妃。你看好吗?”

“多谢父皇的恩德。呜呜呜——”

“好啦,好啦,不要伤心啦。起来吧。你自己的身子要紧呀。哭坏了身子,怎么为咱们朱家天下效力!”朱元璋一本正经地安抚满腹狐疑的儿子。

“父皇说得是——孩儿一定节哀。”朱桢揩着泪,从地上爬了起来。

“这便才是。你在京城歇几天,赶快回武昌去。重任在肩,可不能耽误了军国大事呀!”

顺利地打发走了儿子朱桢,胡氏溺婴这件疑案,方才告一段落。

前面曾经提到,正在紧锣密鼓肃清“胡党”的时候,朱元璋忽然接到密奏:他的老丈人、胡顺妃的父亲胡美,带着他的女婿多次溜进后官,不知作何勾当!

胡顺妃年轻美貌,身材苗条,行动起来如风摆杨柳,说起话来宛如燕啭莺啼,一度深得自己的喜爱。进宫不久,便生下了湘王朱柏,算得是有功之臣。胡氏木讷寡言,性情温顺,丝毫没有浮浪轻佻的迹象。想不到竟然生着两副面孔:外表庄重和善,内心淫亵奸诈。怨不得人们常说,庄重是女人的矫饰,淫荡才是女子的天性。看来,胡顺妃正是这样一个淫货!

想到这里,朱元璋疑心大起,坚信弃婴于御河掩藏罪证的,一定不是那个胡充妃,而是这个胡顺妃!立即命令宫正司,将胡顺妃暗暗处死。可怜这位庄重的女子,不仅成了堕胎案的又一个无辜牺牲品,她的父亲胡美紧接着被赐自尽,胡美的女婿也被秘密处死。

为了皇家的脸面,朱元璋并没有张扬这件事。直到洪武二十三年处置了李善长,公布“奸党罪状”时,才把胡美拉进“胡党”,同时公布了他们翁婿“淫乱后宫”的罪行。

朱元璋生来心肠极狠。不要说对待勋戚密友,连有着肌肤之亲、床第之欢的嫔妃媵嫱,也视如草芥敝屣,稍有不随心,或者产生一点怀疑,不问青红皂白,张口就骂,举手就打,甚至随便挥剑杀戮。除了马皇后,他始终礼敬三分。后宫嫔妃,没有受到他辱骂殴打甚而杀戮的,寥寥可数。惟一的例外,是机智聪敏的孙贵妃。

朱元璋占据太平府后,老友汤和曾经送给他一个名叫孙绮云的年轻女子。说一口吴侬软语,洁白玉润,娇丽清醇,朱元璋十分喜欢。尽管征战繁忙,却一直带在身边,爱不释手,朝夕温存。进了应天后,在马夫人的首肯下,纳为第三房小妾。

这位孙夫人不仅光彩照人,美貌无比,而且识字解文,颇有智谋。当刚刚到手的太平府,在元朝大军团团包围下岌岌可危时,朱元璋破敌无计,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是这位孙美人的临危献计,给朱元璋解除了危难。她让朱元璋拿出缴获的金银缎匹犒赏将士,解了太平之围。紧接着,又接受她的建议,活捉了民军元帅陈野先,在江南立住了脚跟。一个弱女子,刚刚来到身边,便建立奇功异勋,朱元璋大为惊讶,视为女中豪杰,闺阁诸葛。

岌岌可危的太平城,若不是孙美人献出的妙计,朝暮之间就要被元军攻破。那样一来,不但后来的荣耀富贵,化作西风流水,自己颈上的头颅也保不住!这孙绮云简直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当然,这话只是朱元璋心里想的,不论对爱妾,还是对别人,他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不承认归不承认,感恩之心却没有忘记。难怪,这位玉肌晶莹、燕啭莺啼的女诸葛,始终得到他的宠爱。登基后,立刻册封为贵妃,地位仅在马皇后之下。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孙贵妃的哥哥孙瑛立即被召进京城,赐给金银缎匹,派去镇守军事要地龙湾。不久,又升任河南行省参政,后来又任太仆寺卿。

无奈,好运不长。美丽聪慧的孙贵妃,正当恩风烈烈,突然暴病而亡,年仅三十二岁!

从不轻易落泪的朱元璋,竟然连连挥洒痛泪。茶不思,饭不想,一连好几天,拒绝嫔妃侍寝。并且,要用最隆重的葬仪,安抚有功的爱妃。

可是,皇家法度森严,葬仪的规格不能随心所欲。加之,孙贵妃没有儿子,只生下一个女儿一一怀庆公主。按照规定,连给她穿孝的儿子都没有!这如何让朱元璋甘心?既然法度是由自己一手制定的,当然也可以亲手来改变它。朱元璋要让儿子们统统为孙贵妃穿孝。所谓穿孝,就是拄上木棍,穿上粗麻布不缝边的白孝服,为死者发丧,而这身粗孝服必须穿满一年才能脱掉,谓之“齐缭杖期”。

为了做到名正言顺,朱元璋决定让礼部重议丧葬仪式。他喊来礼部尚书牛谅问道:

“牛谅,朕想让王子们都给孙贵妃穿孝,你看如何?”

“陛下,按照规矩,不可以。”牛谅小心翼翼地回答,“根据《仪礼》的规定,父亲在世,母亲去世,为母亲带孝一年。如果是庶母,则没有孝服之礼。”

“礼仪是人定的嘛。你回去马上查一查,看看过去有没有这样的先例。”

“微臣遵旨。”

同类推荐
  • 舒伯特(名人传记丛书)

    舒伯特(名人传记丛书)

    他对音乐执着追求,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时常陶醉于创作之中。他虽然一生总是遭遇困境与贫乏,但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他谱写的一曲曲乐章都是旷世名曲。本书生动客观地讲述了音乐巨匠弗朗茨·舒伯特短暂又充满传奇的创作生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卢梭(名人传记丛书)

    卢梭(名人传记丛书)

    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客观叙述了卢梭的一生,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他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他传世的经典之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伟大思想家灿烂辉煌的人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 中国老富豪:起步、经营、管理、人生沉浮

    中国老富豪:起步、经营、管理、人生沉浮

    本书从财富产生、膨胀的角度,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颇具代表性的民族实业家如何从一无所有、普普通通,凭借个人的才智,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成为亿万富翁的人生奋斗历程;展示了一幅幅挑战自我、走向灿烂的动人传奇,是当代人追逐财富持续增长的指南。每个故事都记述了主人翁的辛酸、痛苦和遭受打击的情节,同时也贯穿着成功者自豪和振奋人心的喜悦。换句话,每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情味,能让我们与成功者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激励我们向困难挑战,迈向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御龙帝君

    御龙帝君

    意外收获一枚怪异珠子,机缘巧合开启了它,看一名普通都市的小职员,怎么一步步走向巅峰。
  • 梨花弦外雨

    梨花弦外雨

    再度穿越,肩负家族存亡的命运,本想逍遥自在的与离然神医一起相守在梨花谷。但是,命运却和她宁木槿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什么?她是宁家最后一个能拯救这个国家的人?什么?她居然是被皇帝亲封的寒王妃?什么?皇帝也需要仰仗她来救国?什么?离然...居然有着双重身份?这一切的一切,或许都是命!既然是命,那么万般皆是命,半点不尤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所谓妥协,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以一定的让步换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所谓取舍,就是善于在得与失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善于取舍的人会不惜代价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如果某种东西是自己想要的,即使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也会孜孜以求,并乐在其中。
  • 绝艳三公主pk冷酷三王子

    绝艳三公主pk冷酷三王子

    三公主与三王子的爱情会一直美好下去吗?因为陷害,他们不信任她们,她们离开了,知道真相后的他们像发了疯似的找她们,正当他们要放弃的时候,她们回来了……王子与公主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吗?还是从此错过了……尽在《绝艳三公主pk冷酷三王子》
  • 阿兰若

    阿兰若

    神族公主阿兰若拜了师,又被皇子表白,开始死缠烂打!靠靠靠!逆天的节奏啊!相爱之后,他与她有了一个小儿子。而她却魔性突发,成为魔界之首,他却在神魔大战上亲手将她杀死。多年后,她奇迹醒来穿越到现代摇身变成千金大小姐。突然发现他竟然是跟她有婚约的霸道总裁。结婚时,她逃婚,他邪魅一笑:“哦?你不要我们的儿子了?”她无奈,“可以结婚,但不许同房。”结婚后,他把她压在床上,她吼道:“不是不同房吗?”“但是我们同床啊......”
  • 我的魔兽之旅

    我的魔兽之旅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十年,既有“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悲情感慨,亦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心赞叹,也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心寒惋惜……但,有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变,一切都在变化着,变幻着,艾泽拉斯可曾沧海桑田、、、
  • 天会一直蓝我会一直在

    天会一直蓝我会一直在

    一个女孩,遇见了一个比他大三岁的男孩,他们相爱了,本以为时间就会这样静静的逝去,可是,有一天,男孩爱上了另一个女孩,那个女孩与他同岁,她哭了。女孩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要变身,要挽回他,五年后——
  • 逆江山.蒹葭

    逆江山.蒹葭

    总有一天,你会遇到这样的一个人。他比春花灿烂比夏阳暖,待他来到你的身边,你会感激岁月所有的不公和残忍,你会忘却前尘往事的所有冰冷,你会知道,这一生如此多舛,不过是为了要遇见这样的一个人。两对cp,第一对是冷艳帝王vs身世悲惨的小姑娘,皇城卷。她为复仇顶替异母妹妹入宫服侍君王,本以为余生只有冰冷和孤独,却被君王温暖一世。北周皇帝艳华倾九州,一剑挽山河。他对她说,朕这辈子,只要你长平久安。第二对是桃花腹黑美人丞相vs美人龙,南楚卷。苏倾容:蒹葭,为留住你,我自废他江山,逆他乾坤,灭他气数。倘若有来生,我定等你再踏烟波月色而来。这辈子只写妖孽男……
  • 武將三国

    武將三国

    谁说三国就得按照剧本来?谁说三国就得规矩写?一个以群英三国为蓝本的三国世界,一个群雄逐鹿的东汉,没有董卓乱政,没有赤壁之战,更没有三分天下。只有各个技能乱放的良将谋臣,隐世不出的神兽仙人。小小八路一杆枪,惊天轰雷定长江,东征西战平天下,系统在手保四方。
  • 邪王狂妃:逆天大小姐

    邪王狂妃:逆天大小姐

    她是高高在上的仙尊,天资聪颖,却遭整个大陆的追杀,惨死绝顶。她是将军府备受欺凌的废物大小姐,一朝觉醒,脱胎换骨,手段狠辣,虐后母,杀恶妹,阉割狠心未婚夫,骑神龙,御神兽,她是大陆上最逆天的存在,乱惊沙怒海,屠巨瞑妖族,废十万上仙……她的手上除了神器还是神器,她的身边除了美男还是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