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3700000018

第18章 非国语下选

狐偃

里克既杀卓子,使屠岸夷告重耳曰:“子盍入乎?”舅犯曰:“不可。云云。”秦穆公使公子絷吊重耳曰:“时不可失。”舅犯曰:“不可。云云。”

非曰:狐偃之为重耳谋者,亦迂矣。国虚而不知入,以纵夷吾之昏殆,而社稷几丧。徒为多言,无足采者。且重耳,兄也;夷吾,弟也。重耳,贤也;夷吾,昧也。弟而昧,入犹可终也;兄而贤者,又何慄焉?使晋国不顺而多败,百姓之不蒙福,兄弟为豺狼以相避于天下,由偃之策失也。而重耳乃始伥伥焉游诸侯,阴蓄重利,以幸其弟死,独何心欤?仅能入,而国以霸,斯福偶然耳,非计之得也。若重耳早从里克、秦伯之言而入,则国可以无向者之祸,而兄弟之爱可全,而有分定焉故也。夫如是,以为诸侯之孝,又何戮笑于天下哉!

舆人诵

惠公入而背内外之赂。舆人诵之曰:“云云。得之而狃,终逢其咎;丧田不惩,祸乱其兴。”既,里、□死,公陨于韩。郭偃曰:“善哉,夫众口,祸福之门也!”

非曰:惠公、里、□之为也,则宜咎,祸及之矣,又何以神众口哉!其曰“祸福之门”,则愈陋矣。

葬恭世子

惠公出恭世子而改葬之,臭达于外。国人颂之曰:“云云。岁之二七,其靡有征兮。若翟公子,吾是之依兮。安抚国家,为王妃兮。”郭偃曰:“十四年,君之冢嗣其替乎?其数告于人矣。公子重耳其入乎?其魄兆于人矣。若入,必霸于诸侯,其光耿于民矣。”

非曰:众人者言政之善恶,则有可采者,以其利害也,又何以知君嗣二七之数与重耳之伯?是好事者追而为之,未必偃能征之也,况以是故发耶!

杀里克

惠公既杀里克而悔之,曰:“芮也使寡人过杀社稷之镇。”郭偃闻之曰:“不谋而谏者,冀芮也,不图而杀者,君也。不谋而谏不忠,不图而杀不详。不忠受君之罚,不祥罹天之祸。受君之罚死戮,罹天之祸无后。”

非曰:芮之陷杀克也,其不祥宜大于惠公。而异其辞,以配君罚天祸,皆所谓迁就而附益之者也。

获晋侯

秦穆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杀之利。”公孙枝曰:不可。“公子絷曰:吾将以重耳代之。晋之君无道,莫不闻;重耳之仁,莫不知。杀无道立有道,仁也。”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汝’,无乃不可乎?不若以归,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适子,使父子代处秦,国可以无害。

非曰:秦伯之不霸天下也,以枝之言也。且曰“纳有道以临汝”,何故不可?絷之言杀之也,则果而不仁;其言立重耳,则义而顺。当是时,天下之人君莫能宗周,而能宗周者则大国之霸基也。向使穆公既执晋侯,以告于王曰:“晋夷吾之无道莫不闻,重耳之仁莫不知,且又不顺,既讨而执之矣。”于是以王命黜夷吾而立重耳,咸告于诸侯曰:“吾讨恶而进仁,既得命于天子矣,吾将达公道于天下。”则天下诸侯无道者畏,有德者莫不皆知严恭欣戴而霸秦矣。周室虽卑,犹是王命,命穆公以为侯伯,则谁敢不服?夫如是,秦之所耻者亦大矣。弃至公之道,而不知求,姑欲离人父子,而要河东之赂,其舍大务小、违义从利也基矣,霸之不能也以是夫!

庆郑

丁丑,斩庆郑,乃入绛。

非曰:庆郑误止公,罪死可也,而其志有可用者。坐以待刑,而能舍之,则获其用亦大矣。晋君不能由是道也,悲夫,若夷吾者,又何诛焉?

乞食于野人

文公在狄十二年,将适齐,行过五鹿,野人举块以与之。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人以土服,又何求焉?十有二年,必获此土。有此其以戊申云乎?”

非曰:是非子犯之言也,后之好事者为之。若五鹿之人献块,十二年以有卫土,则涓人畴枕楚子以块,后十二年其复得楚乎?何没而不云也,而独载乎是?戊申之云,尤足怪乎。

怀嬴

秦伯归女五人,怀嬴与焉。

非曰:重耳之受怀嬴,不得已也。其志将以守宗庙社稷,阻焉,则惧其不克也。其取者大,故容为权可也。秦伯以大国行仁义交诸侯,而乃行非礼以强乎人,岂习西戎之遗风欤?

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筮。史占之曰“不吉”,司空季子曰“吉”。云云。

非曰:重耳虽在外,晋国固戴而君焉;又况夷吾死,圉也童昏以守内,秦楚之大以翼之,大夫之强族皆启之,而又筮焉是问,则末矣。季子博而多言,皆不及道者也,又何载焉!

董因

董因迎公于河,公问焉,曰“吾其济乎?”对曰:“岁在大梁,云云。”

非曰:晋侯之入,取于人事备矣,因之云可略也。大火、实沈之说赘矣。

命官

胥、籍、狐、箕、栾、郄、桓、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

非曰:官之命,宜以材耶?抑以姓乎?文公将行霸,而不知变是弊俗,以登天下之士,而举族以命乎远近,则陋矣。若将军大夫必出旧族,或无可焉,犹用之耶?必不出乎异族,或有可焉,犹弃之耶?则晋国之政可见矣。

仓葛

周襄王避贻叔之难,居于郑地汜。晋文公迎王入于成周,遂定之于郏。王赐公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纟希、钅且、攒茅之田。阳人不服,公围之。将残其民,仓葛呼曰:“君补王阙,以顺礼也。阳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将残之,无乃非礼乎?”公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阳人。

非曰:于《周语》既言之矣,又辱再告而异其文,抑有异旨耶?其无乎,则耄者乎?

观状

文公诛观状以伐郑。郑人以名宝行成,公弗许。郑人以瞻与晋,晋人将烹之,瞻曰:“天降祸郑,使淫观状,弃礼遗亲。云云。”

非曰:观晋侯之状者,曹也。今于郑胡言之,则是多为诬者且耄,故以至乎是。其说者云“郑效曹也”,是乃私为之辞,不足以盖其误。

救饥

晋饥,公问于箕郑曰:“救饥何以?”对曰:“信”。公曰:“安信?”对曰:“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

非曰:信,政之常,不可须臾去之也。奚独救饥耶?其言则远矣。夫人之困在朝夕之内,而信之行在岁月之外。是道之常,非知变之权也。其曰“藏出如入”则可矣,而致之言若是远焉,何哉?或曰:“时之信未洽,故云以激之也。信之速于置邮,子何远之耶?”曰:“夫大信去令,故曰信如四时恒也,恒固在久。若为一切之信,则所谓未孚者也。彼有激乎则可也,而以为救饥之道,则未尽乎术。”

赵宣子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

非曰:赵宣子不怒韩献子而又褒其能也,诚当。然而使人以其乘车干行,陷而至乎戮,是轻人之死甚矣。彼何罪而获是讨也?孟子曰:“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君子不为。”是所谓无辜也欤?或曰:“戮,辱也,非必为死。”曰:“虽就为辱,犹不可以为君子之道。舍是其无以观乎?吾惧司马之以死讨也。”

伐宋

宋人杀昭公,赵宣子请师以伐宋。云云。曰:“是反天地而逆民则也,天必诛焉。晋为盟主而不修天罚,将惧及焉。”

非曰:盟主之讨杀君也,宜矣。若乃天者,则吾焉知其好恶而暇征之耶!古之杀夺有大于宋人者,而寿考佚乐不可胜道,天之诛何如也?宣子之事则是矣,而其言无可用者。

祈死

反自鄢,范文子请其宗祝曰:“君骄而有烈,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七年夏,范文子卒。

非曰:死之长短而在宗祝,则谁不择良宗祝而祈寿焉?文子祈死而得,亦妄之大者。

长鱼矫

长鱼矫既杀三郤,乃胁栾、中行,云云。公曰:“一旦而尸三卿,不可益也。”对曰:“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御宄以德,御奸以刑。今治政而内乱,不可谓德;除鲠而避强,不可谓刑。德刑不立,奸宄并至。臣脆弱,不能忍俟也。”乃奔狄。三月,厉公杀。

非曰:厉公,乱君也;矫,乱臣也。假如杀栾书、中行偃,则厉公之敌益众,其尤可尽乎?今左氏多为文辞,以著其言而征其效,若曰矫知几者然,则惑甚也。

戮仆

晋悼公四年,会诸侯于鸡丘。魏绛为中军司马。公子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斩其仆。

非曰:仆,禀命者也。乱行之罪在公子。公子贵,不能讨,而禀命者死,非能刑也。使后世多为是以害无罪,问之,则曰魏绛故事,不亦甚乎!然则绛宜奈何?止公子以请君之命。

叔鱼生

叔鱼生,其母视之曰:“云云。必以贿死。”杨食我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曰:“终灭羊舌氏之宗。”

非曰:君子之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犹不足以言其祸福,以其有幸有不幸也。今取赤子之形声,以命其死亡,则何耶?或者以其鬼事知之乎?则知之未必贤也。是不足书以示后世。

逐栾盈

平公六年,箕遗及黄渊、嘉父作乱,不克而死,公遂逐群贼,云云。阳毕曰:“君抡贤人之后,有常位于国者而立之;亦抡逞志亏君以乱国者之后而去之。”云云。使祁午、阳毕适曲沃,逐栾盈。

非曰:当其时不能讨,后之人何罪?盈之始,良大夫也,有功焉,而无所获其罪。阳毕以其父杀君而罪其宗,一朝而逐之,激而使至乎乱也。且君将惧祸惩乱耶?则增其德而修其政,贼斯顺矣。反是,顺斯贼矣,况其胤之无罪乎!

新声

平公说新声,师旷曰:“公室其将卑乎?君之明兆于衰矣。”

非曰:耳之于声也,犹口之于味也。苟说新味,亦将卑乎?乐之说,吾于《无射》既言之矣。

射□

平公射□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今君嗣吾先君,射□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于颜,乃趣舍之。

非曰:羊舌子以其君明暗何如哉?若果暗也,则从其言,斯杀人矣。明者固可以理谕,胡乃反征先君以耻之耶?是使平公滋不欲人谏己也。

赵文子

秦后子来奔,赵文子曰:“公子辱于敝邑,必避不道也?”对曰:“有焉。”文子曰:“犹可以久乎?”对曰:“国无道而年谷和熟,鲜不五稔。”文子视日,曰:“朝不及夕,谁能俟五?”后子曰:“赵孟将死矣。怠偷甚矣,非死逮之,必有大咎。”

非曰:死与大咎,非偷之能必乎尔也。偷者自偷,死者自死。若夫大咎者,非有罪恶,则不幸及之,偷不与也。左氏于《内传》曰“人主偷必死”,亦陋矣。

医和

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赵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文子曰:“君其几何?”对曰:“若诸侯服,不过三年;不服,不过十年。过是,晋之殃也。”

非曰:和,妄人也。非诊视攻熨之专,而苟及国家,去其守以施大言,诚不足闻也。其言晋君曰:“诸侯服,不过三年;不服,不过十年。”凡医之所取,在荣卫合脉理也,然则诸侯服,则荣卫离、脉理乱,以速其死;不服,则荣卫和、脉理平,以延其年耶?

黄熊

晋侯梦黄熊入于寝门,子产曰:“□殛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云云。”

非曰:□之为夏郊也,禹之父也,非为熊也。熊之说,好事者为之。凡人之疾,魄动而气荡,视听离散,于是寐而有怪梦,罔不为也,夫何神奇之有?

韩宣子忧贫

韩宣子忧贫,叔向贺之曰:“栾武子无一卒之田,云云。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云云。宜及于难,而赖武子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修武子之德,而离桓子之罪,以亡于楚。云云。”

非曰:叔向言贫之可以安,则诚然;其言栾书之德,则悖而不信。以下逆上,亦可谓行刑耶?前之言曰:栾书“杀厉公以厚其家”,今而曰“无一卒之田”,前之言曰“栾氏之诬晋国久矣”,用书之罪以逐盈,今而曰“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则吾恶乎信?且人之善恶,咸系其先人,己无可力者,以是存乎简策,是替教也!

围鼓

中行穆子帅师伐翟,围鼓。鼓人或请以城畔,穆子不受,曰:“夫以城来者,必将求利于我。夫守而二心,奸之大者也。”

非曰:城之畔而归己者有三:有逃暴而附德者,有力屈而爱死者,有反常以求利者。逃暴而附德者庥之,曰德能致之也;力屈而爱死者,与之以不死,曰力能加之也。皆受之。反常以求利者,德力无及焉,君子不受也。穆子曰:“夫以城来者,必将求利于我。”是焉知非向之二者耶?

具敖

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曰:“不为具、敖乎?”曰:“先君献、武之讳也。”献子归曰:“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而名其二讳,为笑矣,唯不学也。”

非曰:诸侯之讳,国有数十焉,尚不行于其国,他国之大夫名之,无惭焉可也。鲁有大夫公孙敖,鲁之君臣莫罪而更也,又何鄙野之不云具、敖?

董安于

下邑之役,董安于多。简子赏之,辞曰:“云云。今一旦为狂疾,而曰必赏汝,是以狂疾赏也,不如亡。”趣而出,乃释之。

非曰:功之受赏也,可传继之道也。君子虽不欲,亦必将受之。今乃遁逃以自洁也,则受赏者必耻。受赏者耻,则立功者怠,国斯弱矣。君子之为也,动以谋国。吾固不悦董子之洁也。其言若怼焉,则滋不可。

祝融

史伯曰:“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彰,虞、夏、商、周是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祝融亦能照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

非曰:以虞、舜之至也,又重之以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而其后卒以殄灭。武王继之以陈,覆坠之不暇。尧之时,祝融无闻焉。祝融之后,昆吾、大彭、豕韦,世伯夏、商。今史伯又曰“于周未有侯伯”,必在楚也。则尧、舜反不足祐耶?故凡言盛之及后嗣者皆勿取。

褒神

桓公曰:“周其弊乎?”史伯对曰:“殆必于弊者也。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云云。训语有之,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伺于王庭。云云。’天之生此久矣,其为毒也大矣。申、缯、西戎方强,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

非曰:史伯以幽王弃高明显昭,而好谗慝暗昧,近顽嚚穷固,黜太子以怒西戎、申、缯,于彼,以取其必弊焉可也;而言褒神之流祸,是好怪者之为焉,非君子之所宜言也。

嗜芰

屈到嗜芰。将死,戒其宗老曰:“苟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不陈庶侈,夫子其以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

非曰:门内之理恩掩义。父子,恩之至也,而芰之荐,不为愆义。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吾未敢贤乎尔也。苟荐其羊馈,而进芰于笾,是固不为非。《礼》之言斋也,曰“思其所嗜”,屈建曾无思乎?且曰违而道,吾以为逆也。

同类推荐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中华民族悠久的酒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美酒趣闻,其涉及美酒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异世修行者

    异世修行者

    天扼神骨,上古九大天骨之一。记载有言:“扼天者,天扼神骨,故天道扼之;为凡人者,安然一生;为修行者,聚气兮,十不存一,月圆之夜,降天鬼噬魂,迫神魂遣散世间,乃成废骨。“身具天扼废骨的池沉,身负血海深仇,他究竟该何去何从?是就此沉沦,还是。。。(沉思新书,欢迎‘找茬’)!
  • 诗神帝

    诗神帝

    又名《诗笑回眸》世人尚武,皆知:修武者,健体强魄;武之小境,修身养性,延年长寿;武之大境,灵魂不灭,或能成仙。一巅峰武者曾超越境之界限感悟:武尚有极境,灵魂亦世界,大容天地间,或是神明。试问:是你的灵魂去感知了你的存在和这个世界,故感未知;亦或是你感知的万物连同你自己本就在别人的灵魂里,其实已然。这是一个极限武者的天地世界,此乃神之墓地。这是一个传说的哥,一人独抗众人,一人独挑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这是一个哥的传说,一个人拥有一个群人,一个国度和一个时空。武者九介,乱世凡尘,登介入尘,武法仙神。一个现代穿越的诗者+一个原本平凡的人+一个异界君王遗子+上古天地源石圣人转世=诗神帝。
  •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个玄士有点皮

    这个玄士有点皮

    女娲造人,轩辕制礼乐后,诸神退居三十三重天的仙界。妖族侵入人界,人界到底是否要被神族收管?看小玄士如何在九州乱搅糨糊。
  • 愿你们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愿你们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把我跟她的事情记录成文章发出来,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我们都知道网络多复杂,在现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网络和社会上有一份真的友情有多难,说起来我们两个是“一见钟情”再“日久生情”,希望把我们的友谊带给你们,用我们的故事治愈你们,愿你们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 酸酸柠檬有点甜

    酸酸柠檬有点甜

    当快乐结束,冷漠开始,没有原因,不需要任何理由,大家都默默的遵守;单薄透明的玻璃,隔着两方世界,没有人反抗,没有人逃走……
  • 玉浮沉

    玉浮沉

    注:本意不NP,但尊重人性的多面,情到浓时,该放?该收?读者们决定。不是要她救人吗?前朝公主沦为万人骑的官妓,一个弱到随时被炮灰的角色,试问如何救人?天呐!这第二人间的男子,都是伟大的疯子!千算万筹,不敌他反骨一谋。千娇万媚,不如他回眸一泪。千妻万妾,不入他欢心一寸。千火万灼,不化他眉间一寒。千真万确,不胜他巧言一辩。千面万相,不改他妖骨一身。千砍万杀,不断他孤独一叹。千仁万义,不及他正颜一邪。千明万了,不解他悲笑一灿。千军万马,不阻他争夺一战。他的心很大,大到可容天下,偏偏这样的天下,不容她!当他们逼她走过江湖血剑、攻城狼烟,一身情罪的强大,终是为换取自由,还是只为紧握一个留在他身边的借口?
  • 情之间

    情之间

    不知为何就算你不在这里,我还是会为你画上脚印,让你随时可以回来。――赫海‘winterlove’赫海之间:李赫宰说“说星星漂亮的人,都没有见过东海你的眼睛。”李东海说“赫宰啊!不要对我那么好,我怕没了你我什么都做不了。”(抄袭者必究)
  • 霸爱小青梅,傲娇竹马欺上瘾

    霸爱小青梅,傲娇竹马欺上瘾

    (新书《首席心尖宠:甜心,哪里逃》已发,已签约,不弃坑,不断更)不就是在百日抓阉会上,一不小心抓到了他吗?有必要一直追着她,管着她不放吗?小采薇:“长哥哥,我要吃蛋糕!”叶长歌:“不行,长胖抱不动!”小采薇:“长哥哥,我要吃榴莲!”叶长歌:“不行,亲得不舒服!”小采薇:“长哥哥,我要喝可乐!”叶长歌:“不行,碳酸太多,骨骼疏松,动起来容易碎!”小采薇:“我要……”叶长歌邪魅一笑:“你要多少我都满足你……”(本文甜宠霸爱1v1,男女主身心干净,亲们快快入坑吧!)
  • 战斗在盂县的晋察冀军区十九团

    战斗在盂县的晋察冀军区十九团

    盂县位于太行山之巅,群山环抱,地势险峻,东扼平山、井陉;西守阳曲、太原;南护阳泉、平定、寿阳;北卫五台、定襄,是晋察冀边区与晋西北、晋东南和陕甘宁边区连接的交通枢纽,同时,盂县也是晋察冀边区的粮仓。正是这种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盂县便成了敌我双方的必争之地。十九团的指战员圆满地完成了开辟盂寿抗日根据地的特别重要任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