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3400000012

第12章 尽享生前身后荣的孝端文皇后

哲哲(1599~1649),清太宗皇太极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父为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公元1636年被册封为皇后,谥号“孝端文皇后”。哲哲是后金改国号为清的第一个皇后。她恪守妇道,善良温顺,在清初继承皇位的斗争中她支持了庄妃,为福临的继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哲哲后来和顺治帝一起进关,被尊为皇太后而善终。

大清国的首位皇后

清入关以前,后宫之制尚不中规中矩。史书曾毫不隐讳地说,太祖草创之初,后宫没有位号,只遵循当时女真的国俗一律称作福晋,这是对当时后宫典制不完备情形的真实写照。

“福晋”为满语,含夫人之意。当时根据后妃们出身地位的不同,分为大福晋和小福晋。大福晋又称嫡福晋、正福晋,相当于后来的皇后品级,努尔哈赤后期称大妃;小福晋中有侧福晋和庶福晋的差别,侧与正对应,庶与嫡对应,地位均逊于大福晋。其中侧福晋地位稍高,相当于后来的妃品级,所以又称作侧妃。而庶福晋地位卑微,又称庶妃,相当于后来的答应、常在。从清初档案中可以看出庶妃中也是有等级差别的,像嘉穆瑚觉罗氏等一时受宠为太祖生下子女者,其地位一定高于阿济根、德因泽之流,因为后者连与汗同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清初后妃的来源不是如清入关后那样,经层层筛选秀女而来,其途径要么是遣使求聘双方自愿结亲,要么就是被当作战利品掠入后宫。终努尔哈赤一世,其后妃均未举行过册封典礼,孟古姐姐的孝慈武(高)皇后名号是其母以子贵在皇太极称帝后追封的。余者的名号也都是后世加封的,如元妃、继妃等。

天聪年间,称汗的皇太极仍遵照前朝的传统,只是有了中宫大福晋、东宫侧福晋、西宫侧福晋之分。到了其建国大清,改年号祟德,称宽温仁圣皇帝时,才开始正式举行册封后妃之礼。其中,国主大福晋相当于皇后品级,东、西宫大福晋相当于皇贵妃品级,次东、西宫侧福晋相当于贵妃品级,赐居台上五宫。同时因当时政治上的需要,五宫后妃地位最尊者全部是蒙古族女子,蒙古女子母仪天下自此始。史书评价说五宫并建,位号已明,后妃们的等级从此渐渐区分开来。但清代后妃制度的真正完备则是在清入关以后的康熙时期,这在后面会有详细叙述。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皇太极的中宫大福晋哲哲是名副其实的大清国首位皇后。

哲哲是皇太极的结发妻子。这门婚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定的。本来,科尔沁蒙古和努尔哈赤的关系并不好。后来,为了和明朝斗争,双方联系在了一起,关系越来越好。努尔哈赤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科尔沁蒙古王公当福晋,科尔沁蒙古王公又把自己的女儿送给皇太极做后妃。通过这种政治联姻,巩固、加强了满蒙联盟。

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四月,哲哲出嫁那天,努尔哈赤命皇太极亲自出迎。皇太极一直迎到辉发扈尔奇山城,大宴亲朋,举行了婚礼。哲哲美丽动人,端庄大方,性情温柔,待人和善,婚后与皇太极生活得十分甜蜜。当时皇太极常年东征西战,很少在家,哲哲虽感寂寞,却能体谅,给皇太极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安慰。

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去世,经过激烈的争夺,皇太极于当年九月继承了汗位,哲哲被封为中宫大福晋。此后,哲哲的母亲科尔沁大妃便常来盛京城看望女儿。每次这位岳母来,皇太极都要亲自迎送,并赏赐给许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后金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四月十一日,盛京皇宫大政殿里举行隆重的登基典礼,皇太极从这一天起改称皇帝,国号改为清。皇太极登基之后,自然要加封后宫了。盛京的后宫,包括清宁宫、关雎宫、永福宫、麟趾宫和衍庆宫,均为后妃居住之处。皇太极有后妃15人,哲哲被封为清宁宫皇后;她的大侄女海兰珠被封为宸妃,居于关雎宫;小侄女布木布泰是海兰珠的妹妹,封为庄妃,居于永福宫;其他两宫来自蒙古阿霸垓部,一个为麟趾宫贵妃,一个为衍庆宫淑妃。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这次隆重的册封后妃大典,开始于盛京皇宫的崇政殿。册封伊始,群臣毕集。皇帝升座降旨,册封礼正式启动。礼官们抬着金册金印及仪仗来到清宁宫前,哲哲率所有后妃接旨,赞礼官宣读满汉蒙三体文字的册文,诸如奉天承运宽温仁圣皇帝制曰,天地受命,一代帝王一定匹配贤后,蒙天佑得遇福晋,特赐尔金册金印,位出诸福晋之上,命为清宁宫国主大福晋等等。然后,将象征至高权力与地位的金册金印授予哲哲,哲哲跪受。此时皇帝所赐的金座椅等仪仗已摆设妥当,哲哲入座以示成为正式的一国之母。册封礼毕,礼官回祟政殿复旨。然后,册封其他四宫妃子的仪式开始,礼毕。已成为皇后的哲哲率所有后妃及固伦公主、和硕福晋(亲王之妻)、多罗福晋(郡王之妻)等出清宁宫,至崇政殿向皇帝叩头谢恩。最后,时年37岁的哲哲端坐在清宁宫前专为她搭起的黄幄内,接受后宫妃嫔以及公主、诸福晋命妇的朝贺。诸亲王、郡王、蒙古固伦额驸及汉官大臣则上表章以示庆贺,大清国的首位皇后诞生了。

以长者风范主持后宫

孝端文皇后既然处于中宫正位,当然应当主持后宫的事务。据史书记载,孝端文皇后仁淑端庄,能识大体,顾全大局。当时皇太极极力提高皇权,建立一整套仿照明朝宫廷礼仪的制度,孝端文皇后能够积极帮助他做好后宫内部的事务。孝端文皇后能在后宫当中很好地推行自己的想法,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地位最尊的中宫皇后,当时后妃大多来自孝端文皇后母族博尔济吉特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孝端文是庄妃等人的姑姑,当然受到她们的尊重和拥护。孝端文皇后在后宫虽然一言九鼎,但是她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从来不干预政事,当时约束母族的制度并不完备,这一点十分重要。皇太极有时同孝端文皇后论及赏罚的事情,孝端文总是洗耳恭听,遇事笑而不论,皇太极问她有什么意见没有,她总是说:“妾是妇人,不敢谈论国家大事!”皇太极逼着她说,她也只是笑笑,不回答。孝端文因此颇能得到皇太极的尊重。孝端文皇后贵为皇后,但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并不想过分特殊,她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孝端文皇后治理后宫,讲求公平和谐,能够诚心待人,宽厚仁慈,皇太极虽然后妃人数很多,但是没有听说过哪位后妃因为争宠而闹出问题,后院安静,皇太极自然后顾无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大事之中。

爱屋及乌,皇太极对孝端文皇后的宠爱和尊重,当然也不会亏待她的母族。天聪年间(皇太极第一个年号,1627~1636年),皇后的母亲科尔沁大妃屡次来朝,皇太极都是亲自前去迎接,赏赉非常丰厚。崇德二年(皇太极第二个年号,1636~1643年),科尔沁大妃来朝,皇太极亲自迎接,盛宴款待,不久,皇太极又追封(死后加封爵位、官职称追封)皇后的父亲莽古思为和硕福亲王,并在他墓前立碑;封皇后母亲大妃为和硕福晋,命大学士范文程等人行册封礼。皇后一门,荣耀无比。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崩于哲哲所居的清宁宫,45岁的哲哲成了未亡人。顺治帝福临即位后,尊封哲哲为皇太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哲哲薨逝于北京紫禁城内的寝宫中,享年51岁。其丧礼按国丧规格操办,并于翌年与皇太极合葬在盛京昭陵。此后,哲哲即以“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的谥号升祔太庙,受到后世子孙的供奉与祭祀。

孝端文皇后哲哲一生无子,育有三女,即清太宗皇太极的皇二女、皇三女和皇八女。因为哲哲的国母身份,其3个女儿均被封为固伦公主。“固伦”在满语中是国家的意思,身份最为高贵。哲哲的长女玛喀塔于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10岁下嫁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16岁丧夫。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再嫁给额哲之弟阿布奈,生有两子,一名布尔尼,一名罗卜藏。康熙二年(公元1652年)薨,时年39岁,封号为固伦温庄长公主。哲哲次女生于天聪二年(公元1627年),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下嫁奇他特,后封多罗郡王。1998~2000年在沈阳故宫上演的“皇家礼仪大游行之皇格格下嫁”即是以她为创作原型。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76年)薨,时年59岁,封号为固伦端静长公主。哲哲的小女儿生于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下嫁土谢图亲王巴达礼长子巴雅思护朗。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82年)薨,时年也是59岁,封号为固伦端贞长公主。从时间上看,哲哲生前都看到了女儿的归宿,所嫁之人都是当时蒙古地位最高的亲王、郡王,相信她是首肯的。

关于孝端文皇后哲哲,史书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记载,但其以皇后之尊,主后宫之事并无过失。特别是其与孝庄文皇后为姑侄关系,在拥立福临即位之时,她肯定是要同庄妃站在一起的。因此,仅凭这一点哲哲就不失为一代贤后。但由于当时后宫之中宸妃海兰珠备受恩宠,孝庄文皇后又才能过人,她的这两个侄女太过抢眼了,所以,作为姑姑的哲哲被显得黯淡无光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同类推荐
  • 紫禁城的黄昏

    紫禁城的黄昏

    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西洋老师;他,被英国宗教界抨击为“英国的叛徒”。他,描绘了紫禁城内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他,记录了外国人眼中近代中国跌宕起伏的政治局面。《紫禁城的黄昏》是“帝师”庄士敦的怀旧集,以他与溥仪的主要交往经历为线索,记述了从晚清到民国期间,中国发生的如戊戌风云、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事件,以及他的看法,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从帝制到共和的艰难过渡。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 明时月

    明时月

    两宋和明朝,是我一直神往的朝代。不能亲身体验,那就虚构一个自己去体验吧。这次是明朝,书中的我小富及安,胸无大志,上马不能安国,下马不会执政,偏偏又生于明末乱世。靠自己的小聪明赚点钱,揽点权。巧妙的扇动蝴蝶的翅膀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保证,这部作品将充满趣味,充满生活气息。
  • 无良史集之秦始皇

    无良史集之秦始皇

    战国之世,礼崩乐坏,瓦釜雷鸣,兵戈不休,士民罢弊。外有北地诸胡控弦狼顾,内有六国百姓血仇难消。欲攘外而先安内,兄弟阋墙而不能外御其辱,虽多举于无奈,终乃华夏最为不齿之陋习!学蛆赵政,穿越千载,附身少年秦王。不通兵法,未读刑律,唯晓商贸金融。幽禁太后以清宫室,贬谪吕相而收王权。虽倚百万秦军,却不轻举兵戈;据关中巴蜀,重农工,兴商贸,依金融以制六合。虚囹圄而免刑戮,发仓廪而散财币,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德与万民乃使天下大息。中原既定,北驱匈奴,西击月氏,南取百越,东出沧海。丝绸之路,黄金海岸,兵锋所及之处,秦商垄断商贸,独揽金融。犯我强秦者,虽远“币铢”!
  • 清酒破长空

    清酒破长空

    战火烽烟最是英雄热血,如果有那么一个时代,智者愚者都登上了舞台,真相被掩盖,时光不重来。可无论功败垂成,清酒终破长空,安抚那些永远沉寂于历史长河中的灵魂。
热门推荐
  • 上古世纪之神道

    上古世纪之神道

    这是一个斗气与魔法交织的璀璨世界;这是一段关于神与英雄的记载;这是一个爱恨交织,毁灭与拯救的故事……
  • 存在以你死去的名义

    存在以你死去的名义

    程暻沂在北江一中与高冷帅气的柳潇相遇,正是这样一个奇怪的人,引起了暻沂的注意,他的秘密慢慢被挖掘,而他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可惜,宿命,是改变不了的命运。
  • 忠诚敬业没借口

    忠诚敬业没借口

    一个不忠诚、不敬业、寻找借口的人是不会很好地完成工作的,因此,他们总是在寻找工作。升职、加薪的机会总是垂青那些忠诚、敬业、不找借口的人,同样,每一位老板也都在寻找那些忠诚于公司、工作敬业、遇到问题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员工,并以他们的表现来奖赏、重用他们。而这,也正是本书向每位职场人士传递的工作理念。
  • 仙气收费员

    仙气收费员

    高居安,一个普通的小宅男,在马路上遇到了个飙二八杠的老头,从此他的世界变得多彩起来。你说你是修仙第一大派??你说你是魔道第一大宗??你是修真的?你是修魔的?你是修佛的?你是炼鬼的?你是为了匡扶正义?你是为了世界和平?......关我毛事,快缴费,不然断你仙气,让你们都扫大街去。万年尸王?你吼什么吼,就冲你着态度你家仙气我断定了,哭什么哭,哭也没什么用。千年妖狐?就冲你这脸蛋,你要多少仙气随便说。.................啥?鸿钧??那是我同事!!如来?那是我小弟!
  • 战争没有规则

    战争没有规则

    这里已经不会有另一片土地,因为活着的不会永远活着。战争将教会你生存,但是没有人能教你怎么活着。寒被家族培养成一个超级特种兵。他为了淮疆不惜舍弃生命,到最后换来的却是利益和权利的背叛。那一刻他意识到,要为自己而活,要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战争规则。
  • 剑神的异界之旅

    剑神的异界之旅

    一次使魔的召唤,将坐在电脑面前玩着自己心爱的游戏《地下城与勇士》的彭木拉入异世界,还成为了自己游戏中的角色?!看着背包中那十数万的各类药剂以及自己游戏角色的强大技能,彭木觉得自己已经逆天了!阴谋?计策?那种东西,统统用实力碾碎好了!“于是呢?衣服洗了没?快点给我去洗!!”“.......就不能等一会儿让我先装个B么?”PS:为了自己七年毒奶粉剑魂生涯,作者写书只是个娱乐消遣,不同的书不同的主角不同的剧情适合不同的人。不喜勿喷,右上角叉叉即可.
  • 一念化永恒

    一念化永恒

    道,是什么?道,是我心中所想,又或者是道本就存在天地之间?道,是天地万物,又或者道是人心中执念?我的道,在这里已经走到了极限,可我心中的道没有止境!郢慕书友群387274808,欢迎各位书友加入。
  • 神笔在上我是救世主

    神笔在上我是救世主

    马良的神笔,那不是传说中的经典故事吗?不是说没有什么神笔,那都是骗小孩的吗?为什么这只神笔会在我身上?穿越古代的日子好艰难,怎么办?我有神笔在手,想要啥画啥不就行了。区区小事,难不倒我,神笔在手,想啥有啥。什么特色小吃、金银珠宝,还不是一样乖乖到我怀?可是这美男为何会在我身边?还说喜欢我?闯天下,斗恶霸,解灾难。助勤劳善良之人,惩贪官小人之也!一支神笔,众人欲得;一个少女,有人敬,有人躲……
  • 恋上我的吸血鬼

    恋上我的吸血鬼

    乖乖女苓之因和她最要好的闺蜜去废弃学校“探险”,最怕黑的苓之和大家走散,竟然碰上了一个嗜血的鬼,这个鬼总是神出鬼没,最后结局竟然........要永远支持絔絔呦~
  • 纸边界

    纸边界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分为:卷一:边界——黑暗中的行走卷二:边界——向北卷三:向南、边界——词语的异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