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3100000007

第7章 三 减算、承负与阴间神祇系统——道教的影响

佛道二教对民间信仰善恶报应的影响极其巨大,尤以佛教为显著。道教的影响虽不及佛,但对报应习俗的发展与泛滥,所起作用也不小。

道教是混合古老的民间巫术和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并假借黄老学说作为指导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东晋中叶以后,道教受佛教的影响才日见显著,在此之前,道教教义中就有大量关于善恶报应的说教。

东汉时长期流传民间的《太平经》,有关善恶报应的宣扬随处可见:“为恶则促,为善则延”;“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以类相呼,不失其身。天道无私,但行之所致”;“行善正,则得天心而生;行恶,失天心,则凶死。”又说:“凡人有三寿,应三气,太阳太阴中和之命也。上寿一百二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百二十者应天”,“八十者应阴阳”,“六十者应中和之气”。“如行善不止,过此寿谓之度世。行恶不止,不及三寿,皆夭也。”又说善恶之报只在早晚:“俗世之人,少孝少忠,贪慕所好,劫夺取非,其有杀心,不离口吻,何望活哉!会有灾咎,早与晚耳。”

早期道教认为天有司过之神,专门登记世人的善恶,夺算或延寿。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说:“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诸应夺算者有数百事,不可具论……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司命之神给每个人造“生死名簿”,以青黑二文记人善恶,“黑文者死,青绿者生。生死名簿,在天明堂。天道无亲,唯道是兴。”“如有大功,增命益年。”(《太平经》)

但早期道教所说的“司过之神”尚不明确究系何方神祇,后来才知有所谓天、地、水三官,有在人头顶上的三台北斗神君,在人身上的三尸神和在人家中的灶神以及宋元以后才出现的王灵官等。

《宋史·方技传》等书说天地水三官“各主人善恶”,“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而且管辖范围甚为宽泛,权力极大。上至诸天大神升临之籍,星宿照临国土分野之簿,中至人品考限之期,下至鱼龙变化飞潜走动生化之目,都要经它们分别录奏,随各自善恶以定惩处,是早期道教所推崇的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

北斗神君在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掌管人间富贵爵禄,生死寿夭和岁时丰歉。

所谓三尸,亦称三虫,分为上尸、中尸、下尸,居于人身的三丹田,系汉代神仙家方士所创,在道教神谱中亦居司命之神位。据说三尸神代表上帝,寄居人身,负有监察之职,“每到六甲穷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罪过。过大者夺人纪,小者夺人算。”(《重修纬书集成》卷六)

灶神,也称灶君,唐以来民间又称灶王,是中国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礼记·祭法》列为“七祀”之一,道教也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当中,并给它赋予天帝派驻下方的全权监察代表身份,成为各户的主要家神。《集说诠真》引《敬灶全书·真君劝善文》说:“灶君乃东厨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功过。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王灵官也是道教赫赫有名的护法神,负责天上人间的纠察。道观一般都塑有王灵官像,赤面三目,披甲执鞭,镇守山门,以为护法,就像佛寺的伽蓝像一样。

这些神祇像包打听一样窥伺着人们的一切行为乃至思想。有功,则记上一笔,将来给你延年益寿,或是赐你大富大贵,或是赏你个胖小子;有过,也记上一笔,将来损你寿数,减你富贵,在人间受苦,或让你在阴间下油锅上刀山,或让你来世做牛做马。这便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丝毫不差,无论你把罪过隐藏得多么巧妙,总是要受惩罚,这就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人们的功过大小又如何计算呢?早期道教只说司命之神给每个人造“生死名簿”,五代杜光庭《道门科范大全集》卷七三有“善恶之二书”、“功过之两簿”、“功过式”、“日录”诸说,但究竟是什么样子,怎么记,按什么标准记,也无明确说明。直到金大定十一年(1171)《太微仙君功过格》问世,这才给人和神开出了善与恶的具体价码。是书共列功格三十六条,过律三十九条,各分四门。不但司命诸神巨细必书,世人自己也要登记。这个自己记的同“上天真司考校”用的功过格簿“照然相契”,而且是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丝毫马虎不得。具体标准是:以符及药救重病人,一次可算十功,救即将受刑而死的人一次算一百功,救畜生一命也算十功;而治病未愈却接受钱财的,一百钱为一过,调毒药害人,一次十过,害死了人则是百过,没害死而害出病来了也有五十过……

在明清时期,各种讲善恶功过的书纷纷问世,托名吕祖(洞宾)的《十戒功过格》就是其中之一。此书说,凡犯十戒中任何一戒都有过,但由于犯过的程度不同,过的等级就不同。如“杀戒”,蚊蝇虱蚤之类如果害人妨事,杀一只是一过,杀了一百只之后又要加一过,杀一千便是十过;如果是贪口腹之欲,杀虾、螺、牡蛎等,则杀一只就得记两过;杀人罪最重,医术不精致人死命是五十过,堕胎是二百过,溺婴则是一千过。又如“骂尊长戒”,辱人父母祖先,一句五过,咒人死,一句五过,骂得太下流了就得加倍。反过来,遵守十戒的又有功。比如在尊长面前忍辱挨骂,一次一功,家里不吹拉弹唱,一次也有一功,婚嫁择德而不择貌,一次可以得二十功。总而言之,过多者倒霉,功多者获福。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所以在举行道教仪式时,主持道士要“东向立”,高诵“愿诸众生,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当然,道教所说的“善、恶”,仍然是中国传统的、以儒学为代表的文化中产生的伦理道德准则。

人们所为善恶,不仅自己身当其果,还会延及后人。劝导世人欲求长生、福佑子孙者,必须积善立功。这就是《太平经》中关于“承负”的理论。是经云:“为人先生祖父母不容易也,当为后生计,可毋使子孙有承负之厄。”若父母行善不止,不但自己获福延寿,而且子孙“承后得善意,无有小恶,亦复得寿”。经商耕作皆可获利,家足人备,进入仕途则不断升迁,荣享高官。

怎样才算“积善立功”?这就是《抱朴子·内篇·微旨》所说的“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隶昆虫……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积善立德,贵在坚持,其间绝不可作恶,否则,前功尽弃。《抱朴子·内篇·时俗》说:你要想修地仙的话,当立三百善;修天仙,需立一千二百善。如果你做了一千一百九十九善,忽然又做了一件恶事,则前善尽失,又得从头积起。善数未满,虽服仙药,也无效用。假如不服仙药,只做好事,虽然未能成仙了道,也可保无横死之祸。

早期道教中关于善恶报应的说教,无疑是当时社会意识的反映,但它经过道教作者的裒集、提炼和宗教化渲染之后,再反作用于社会,必然会加强一般群众对善恶报应的迷信。

道教在东晋南北朝的大规模改革中,吸取了佛教的很多教义教理,如涅槃轮回、因果报应、三世三界等,加以改造,使之成为道教教义的一部分。从这时起,道教关于报应的说教,即不能脱出佛教的巢臼。但道教对民间报应习俗的影响并未被佛教所取代,反而由于道教的改革和创造,影响还加强了。

人们最关心的是个体的消亡而不是总体的存在。明人罗钦顺说:“佛法初入中国,惟以生死轮回之说动人。人之情莫不贪生而恶死,苟可以免轮回出生死,安得不惟其言是听。”佛教的生死轮回和地狱之说新奇恐怖、耸动视听,使人不能不惊叹人生之不易,但它却缺乏一个相应的具有强大威慑力量的神鬼系统,因此,仍不足以把广大民众尽驱入其彀中。佛教没有万物有灵观念和由这一观念所产生的为中国百姓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鬼。佛教虽然把创始人佛陀和其他众多的佛推崇为神,但与天主教、基督教、******教等宗教相比,佛教的神学色彩无疑是比较淡薄的。不少外国学者因此断言佛教是“不信神的宗教”,有的甚至说它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不过是一种伦理学而已。

道教则不然,它以“同源同构互感”的自然、社会、人三合一理论,即由“道”(一)、“阴阳”(二)、“五行”(三)所重新构筑的中国式的宇宙起源与结构图式作为支持自己宗教体系的哲学内核,在中国原始思维的孑遗——对鬼神的幻想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整饬的神鬼谱系。

道教最早,也是最有系统的神谱,是南朝梁代著名道教理论家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在这个神谱中,诸神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地排成七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元始天尊为首。第二层次,以大道君为首。第三层次,以太极金厥帝君为首。第四层次,以太清太上老君(即老子)为首。第五层次,以张奉为首。第六层次,以中茅君为首。第七层次,以酆都北阴大帝为首。这是与前面诸神相对的一个层次,他是“天下鬼神之宗”,“鬼官之太帝”,治所在北方癸地罗酆山的洞中。如果说前六个层次的诸神是“生存”的象征,那么第七层次的鬼官则是“死”的象征。

这只是茅山一派道士的神谱,当时与此不同的神谱还有不少,序列稍有差异。如《灵宝略记》记载灵宝一派的神谱,是“梵气天尊”——“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三宝大有金书》的神谱则是“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而《老子中经》的神谱则是“上上太一”——“太上元君”——“东王父”——“西王母”——“皇天上帝”——“老君”……但它们大体上都与《真灵位业图》有着相似的结构,即都是以中国古代的宇宙图式和“生存”与“死亡”二元对立观念为坐标系建构的。

道教的神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就像它的宇宙理论体系是以“道——阴阳——五行”为主、兼容八卦、谶纬的一个大杂烩一样,它的神鬼体系也是既有道教自己创设的诸神,又有大量民间信仰的神祇,还有从诸代历史人物中拉进来的肉身凡人,同时还网罗了不少异教神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杂拌儿。因此,道教的神谱异常庞大,而且可以不断地膨胀。

唐宋以来,道教的神谱一直在不断地扩展和更替。

首先,又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玉皇大帝”被塑造出来了。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记得,在天上有个统辖一切天神的玉皇大帝,他住在灵霄宝殿,手下有文武百官如托塔天王、哪吒太子、巨灵神、七曜、千里眼、顺风耳等一班武官,又有太白金星等一班文臣,俨然地下的帝王。玉皇大帝虽然没有三清那样至高无上,却是“总领宇宙主宰之君”,而且“县官不如现管”,在无极界神秘缥缈之处的三清,反不如玉皇大帝那么威风八面,令人敬畏,享受人世香火最盛。

其次,北阴酆都大帝也极度膨胀抖擞起来了。他不仅“综九幽阴曹鬼神事”,掌管大小鬼官鬼卒,还设立了十殿冥王,放手让他们去处理人间的事,自己乐得清闲自在,落个无为而治的好名声。据《玉历钞传》、《阎王经》记载,这十殿冥王是:

第一殿秦广王蒋,又称玄冥宫,像鬼魂的报到处,称黄泉黑路,管生死寿夭,幽冥吉凶。据来者善恶之不同,分别发解各殿各狱。

第二殿楚江王历,又称普明宫,据说在大海底,掌功过,是初动刑处,“凡在阳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推入此狱”。

第三殿宋帝王余,也在大海底,“凡阳世忤逆尊长,教唆兴讼者,推入此狱”。

第四殿五官王吕,在大海正东底下,“凡世人抗粮赖租,交易欺诈者,推入此狱”。

第五殿阎罗王天子包,这是从佛教那里借过来的鬼王,梵名奈落伽(Naraka)、泥犁(Niraya),据称他是“地狱之王”,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故降调此殿。

第六殿卞城王毕,“凡世人怨天尤地,对北溺便涕泣者,发入此狱”。

第七殿泰山王董,这是中国传说中老资格的管鬼魂的神祇,“凡阳世取骸合药,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权位并不如何突出。

第八殿都市王黄,“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闷烦恼者,掷入此狱”。

第九殿平等王陆,“凡阳世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解到本殿”。

第十殿转轮王薛,这也是从佛教那里借来的,所以管的也是老差事“六道轮回”。

据《集说诠真》记载,除第一和第十殿外,其余八殿各司掌一个大地狱,另设十六个小地狱。第二殿是“活大地狱”,第三殿是“黑绳大地狱”,以后依次是“合大地狱”、“叫唤大地狱”、“大叫唤大地狱”、“热恼大地狱”(又叫“碓磨肉酱地狱”)、“大热恼大地狱”(又叫“热恼闷锅地狱”)和“阿鼻地狱”。这些地狱也是从佛教那里“借”来的。

再次,除了玉皇大帝、北阴大帝及十殿冥王而外,一大批民间所崇奉的神祇及传说故事中仙人和历史人物,都进入了道教的神谱。如城隍、真武大帝、关圣帝君、萨真君,就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一般认为城隍来源于《礼记》天子八腊中的水庸神,城隍之称始见于《北齐书》。据《隋书》等书记载,南北朝时对城隍的信仰已不局限于个别地区了,至唐宋乃普遍流行。于是道教很快就把这个有威慑力的神拉进了道教神谱,并把它的权力从专管死人魂灵升格为“司分善恶,部领山川”,不仅可以“剪恶除凶,护国保郡”,还可以旱天降雨,雨天放晴,让人有饭吃,几乎成为代替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管理下界苍生的“特命全权大使”。所以直到近代,城隍一直受到民间特别隆重的祭祀。

由于道教实行“开放”政策,推崇“拿来主义”,凡可壮大其声势者,不论同教抑或异教,不管真人还是传说,也不管人家同意还是不同意,统统纳入它的神谱系统中。遂使道教的神谱显得非常庞大、杂乱。如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那二百八十六个神仙中有三十二帝君、寿星、金星、月孛、计都、八卦神、二十八宿、天丁力士、天猷、真武、黑煞、天蓬及诸天女、四灵、雷公、电母……如此繁多,如此庞大,都还远远没有把道教神谱画出来呢!

道教神谱中最有特色最具威慑力的神祇是阴间一系。阴间神祇由北阴酆都大帝统领(一说由“三官”主管),属下有十殿冥王、地府七十二司圣位、判官、五岳神、煞鬼,以及手持金槌铁杖等刑具惩治罪人的各狱椽吏、力士;有附着人身中专门伺察善恶的“三尸”、分驻各户专门监督一家功过的“灶君”、高居人世之上明察人们秋毫的“三台北斗”,以及后来招募的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事、像个包打听的王灵官之流,还有像城隍土地这样的一大批“兼职人员”,再加上无数充当“司传”和“捕快”的“黄衣使者”,组成一个以监察为特色、庞大而严饬的决人功罪生死的阴间神祇系统。其触角无孔不入,其威灵无处不有,其职掌则无所不揽。从生死、瘟疫、盗贼、欺昧、风雨到忠孝、奸逆、堕胎等等,都“立案审察”,甚至人们的日常饮食,土地神也要通过粪便仔细检验,一一登记造册,按时禀报。而地狱中刀山剑树、汤镬铜柱、吞火食炭、肢解剥皮、破腹挑眼、拔舌抽筋、刀锯锥刺等种种酷刑,以及负石担山、填海做河等般般苦役,又大大增加了这个阴间神祇系统的威力。如《太上中道妙法莲华经·大广化品》就说:

若作恶道,业因自现,或作骆驼负重之苦,或作蟒蛇积毒之苦,或作鱼鳖漂流之苦,或作飞禽网罗之苦,或作猪狗污贱之苦,或作骡驴偿债之苦,或作牛畜播种之苦,或作贱类劳役之苦……

在东晋南北朝的许多道经中,充满了此类令人毛骨悚然的描述。

道教告诫道士及众生,为了避免这些不堪忍受的酷刑、鄙贱愚疾、变牛变马之苦,为了享受成仙了道和今生轻松自由的快乐,你就必须按照道教所规定的规范思考、行动、生活,也就是“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道教的鬼神系统不过是封建国家机器的幻化,而那些伺察人间善恶的鬼神,更足以体现封建****统治的狰狞本色。古代汉族人对鬼神的迷信极深,如果说,佛教的生死轮回、八大地狱使他们感到惊异、困惑,那么,道教对地狱恐怖的发挥,它的无所不在的庞大神鬼系统,则使他们为之战栗,感到人类的无比渺小,无法逃遁于天地间,最后不得不匍匐在鬼神即善恶报应的极度恐怖之中。直到近世,像祥林嫂这样的普通老百姓仍深深陷在地狱恐怖的阴影中不能自拔。

同类推荐
  • 家具里的中国

    家具里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热门推荐
  • 融合次元

    融合次元

    201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黑子爆发,瞬间改变了这颗星球。那本来应该存在于幻想中生物,被宇宙中不可预知的伟力赋予了具现化的能力。但是带来的,却是深深的绝望。无数的丧尸,可怕的怪物,疯狂的机械生物,耳熟能详的英雄,记忆深处的偶像…………他们,都将作为你的敌人,你的猎物。杀戮,成长,掠夺,力量,背叛……这就是末日的旋律。空手拆高达,谈笑灭千军,傲视凌云间……都不再是奢望。奇特的人物进化,不一样的末日旋律,这里是地球,这里超脱了次元融合了次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老师帮帮忙

    老师帮帮忙

    很久以前小伙伴都吐槽他这辈子是没希望追到他的梦中情人,然而现在小伙伴都惊呆了!孙宇心想,谁说的?把脸给老子伸过来!林一无奈,在最美的年纪遇见你,算我倒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山文集

    一山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此心谁寄

    此心谁寄

    传闻宁国公府有四女——嫡女倾国倾城,貌美如天仙;二女秀外慧中,清纯如娟水;四女清甜可人,乖巧如处子。独三女百绌千丑,无能如废材。殊不知,一轻纱下的容颜美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无能的背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什么京城第一美女,什么京城第一才女,谁与其争?今武林盟主,非魔教少主不可。
  • 发史

    发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刀正太

    妖刀正太

    我叫骨祭宗!15岁!列国骨族人!孤儿!偷吃族中神社供奉长大!从小被族人们排斥为异类,说我是不祥之子!或许是因为我天生白发和那该死的绿色瞳孔!还有传言说,我是狼神与人类结合生下的孩子!他们恶毒的将每年的灾祸归结在我身上,欺辱打骂是家常便饭。就在我18岁那年,一个雨夜,酣睡之中的我被众人捆绑于一个竹筏,丢进了汹涌的大海,我会飘向何处?会死吗?谁来救救我!PS:本篇为(<响指神明>)的番外篇
  • 祸水皇妃“逃”花运:桃花妃妃

    祸水皇妃“逃”花运:桃花妃妃

    (第二部正在创作)她一生下来就被一位白胡子老头说是命犯桃花的红颜祸水,18年后她的相貌倾国倾城,追求者也陆续不断,可是和她在一起的男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有钱的家道中落,没钱的轻则摔楼梯,重则死翘翘。哪知有朝一日她穿越了,一大早睁开眼睛自己却在不知名的朝代,自己的身份还是京城第一妓院浴花楼的头牌!老鸨金花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让她接管浴花楼,好吧!接管就接管,正当生意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的时候从宫里来了一道圣旨,命她参选今年的秀女,认命了,谁知进宫就被太后打,还好皇上来的快救了她,就这样她在龙床上睡了一宿......
  • 校草大人的神秘女仆

    校草大人的神秘女仆

    车祸落进大海醒来的里奈,来到一个莫名奇妙的世界,贵族的人们会魔法,她流着红色的血居然成为唯一的奇特品种,可悲的是这个稀有品种要被当成禁品献给“夜之魔女”莉莉丝,走投无路的里卡究竟该如何反击?
  • 刺猬王妃:碰不得

    刺猬王妃:碰不得

    莫玲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因为她长得过于漂亮。难道长得漂亮也是错?也不一定,主要看自己的男人是什么身份了,要是像益楠这样万人之上的人,长得漂亮还真不一定是好处,在外面招花引蝶……不管是自己爱与不爱的,都会死在刑具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