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3100000019

第19章 三 古代国家抑制机制的重要补充

古代社会对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指令和各级官吏行为的调节与控制,主要是依靠以皇帝为主宰的国家动力。但在充斥着迷信与愚昧的时代,某种宗教信仰往往会产生令人惊讶的社会效果。善恶报应便是如此。由于人们对“天人感应”的迷信,使它不仅对封建国家的各项指令和各级官吏的行为具有调节与控制的功能,甚至对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有不可漠视的抑制效应,从而成为特定时代中国家抑制机制的重要补充。

我们前面说过,善恶报应包括“由皇帝和各级官府行为而引起的灾祥报应”,这便是“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观念的起源甚早。当原始人用人的特征来解释自然现象特别是一些给人带来危害的自然灾异时,就不可避免地得出了“天有意志,可行赏罚”的结论;产生了人世行为的好坏,可以影响天的喜怒,从而导致祥瑞或灾异的观念。我国史籍中这方面的记载很早。《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尚书·大禹谟》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诰》:“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尚书·商书》:“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毛诗·大雅·瞻卬》:“天降罪罟,蟊贼内讧。”《左传》庄公十一年:“秋末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春秋时,晏子不信鬼神祭祀,对于天人感应,则信之不疑。《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记载:有一次彗星出,晏子认为,这是天看见百姓丧亡,所以昭示妖祥,以戒不敬。如果君主纳谏修政,谒圣进贤,彗星将自己消失。这种关于人世行为(主要指帝王行为)可以影响天而导致祥瑞或灾异的观念,经西汉董仲舒的弘扬,发展成为有系统的“天人感应”理论。

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奠定了我国古代天人感应的神学理论基础。首先,董仲舒肯定有鬼神,天就是至高无上的神。他说:“天者,百神之君也。”《春秋繁露·郊义》)“天者,百神之大君也。”(《郊语》)“天者,群物之祖也。”(《对策二》)认为人是天特别创造的东西。“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为人者天》)人的身体发肤、口鼻耳目、颈胸腰腹、手足四肢诸形体,都同天数相符;人的喜怒哀乐好恶诸精神,均与天相应。即,天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同时认为,天地之间,“凡物必有合”,都配合成对。人间的社会秩序是天定的,这种天定的社会秩序又反射到自然界,使自然的五行之间的关系变成君臣、父子关系。以天合人,又以人合天,构成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

其次,提出了“天人感应”论。认为“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同类相劝》)人事与上天相互感应,特别是王者,他是天的儿子,一言一行都影响天气。如果王者对臣下傲慢无礼,夏天就会多风暴,树木长得奇形怪状;如果不听劝谏,秋天就会多霹雳;如果视不明,用人不当,就会“火不炎上”,秋多雷电;如果耳不聪,专门听信谗言,就会“水不润下”,春夏多暴雨;如果心胸褊狭,不能容物,就会导致“稼穑不成”,秋天多雷。儿子作事不对了,作为父亲的天就会来一点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更,就又来一点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还不知畏恐,那对不起,就要给你尝尝殃咎的滋味了。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使原来主要侧重于老百姓的善恶报应扩大到了整个统治阶级,对后世的影响至为重大。

天人感应思想给历代封建官僚士大夫劝谏皇帝的恶行和匡正国家行政的厥失提供了极其理想的神学依据。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权至高无上,百官的“力谏”、“死谏”往往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容易激起“圣怒”,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利用灾异批评皇帝行为和国家施政方略,则会给进谏蒙上一层神学的灵光而易为皇帝接受。因为皇帝本人也是深信不疑并且十分害怕天老爷的惩罚的。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天文学、星象学与气象学,几乎成为纯粹政治性的东西,成为官僚士大夫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每当政有厥失、朝出小人、帝聪不明,士大夫们即搜灾罗异,假神道以匡谏。皇帝本人也每每下诏求直言,做出某些改革弊政、匡正厥失以挽救国家危亡的表示。姑不论士大夫们的用意如何纯正,假灾异以进谏总是一种“非科学”的手段,而且也不能挽救一个封建王朝行将就木的厄运,但在封建专制窒息得人透不过气来的氛围中,“天人感应”却给知识分子直抒胸臆提供了可能,它扮演着“封建的民主使者”的角色,而且还真产生了一些作用呢。

政事不修是致灾的原因,而政事中刑狱杀人最为不祥,其中不免有冤枉不平之狱,其怨毒之气最易上达云霄,激起天神的忿怒。《南齐书》卷四九引《孔稚珪传》有一段御史中丞孔稚珪的话:“法书徒明于帙里,冤魂结于狱中。今府州县千有余狱,如令一狱岁枉一人,则一年之中枉死千余矣。冤毒之气上干和气,圣明所急,不可不防致此之由。”《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武后刑杀严急,陈子昂上书说:“冤人吁嗟,感伤和气,和气悖乱,群生厉疫,水旱随之,则有幸之……顷来亢阳愆候,云而不雨,农夫失耒,瞻望嗷嗷,岂不尤陛下之有圣德而不降泽于人乎?倘旱遂过春,废于时种,今年稼穑必有损矣。陛下可不敬承天意而以泽恤人?”二人所论正可代表古代士大夫对灾异与刑法的传统看法。

所以历代人君往往因天降灾异,而想起与冤狱的联系,下诏清理狱讼。《后汉书·光武纪》载建武四年(28)五月诏:

久旱伤麦,秋种未下,朕甚忧之。将残吏未胜,狱多冤结,元元愁恨,感动天地乎?其令中都三辅郡国出系囚,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囚徒免为庶人。

《后汉书·和帝纪》载和帝永元十六年(104)

七月诏:

今秋稼方穗而旱,云雨不霑,疑吏行惨刻,不宣恩泽,妄拘无罪,幽闭良善所致。其一切囚徒于法疑者勿决,以奉秋令,方察烦苛之吏,显明其罚。

唐朝时常因求雨而审理冤狱。宋太宗时,每逢下雨降雪稍微多了一点,就亲录系囚,大多给予减免,各府道地方则遣官请示,率以为常。以后各朝遵不废。朱明之制,凡遇水旱之灾、霜降、夏月麦熟,辄特旨录囚,囚犯们常常因此获得减释的机会。清代也是每遇水旱兵灾,就下诏书清理民狱,并且把天旱清理刑狱减免囚徒的规则定在条文内。《清史稿·刑法志三》云:“水旱兵灾清理庶狱,视诏章从事。”除徒流等罪外,牵连及笞杖案内情有可原者,允许督抚一面酌量分别减免,一面奏闻。

因灾异而下令大赦,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常见。据徐式圭《中国大赦考》:历代因灾异而赦者,星变十二,旱饥八,地震五,日食四。

祥瑞或丰年则是上天喜悦,下降休福。帝王为了报答天恩,使它更高兴,继续赐福,也每每赦宥罪人以增和气。据《西汉会要》六七、《刑法》三“大赦”、“赦徒”诸条记载,汉代各帝都曾因灵芝、甘露、凤凰、仙鹤一类祥瑞而赦免天下。梁武帝也曾因风调雨顺而赦宥天下(《梁书·武帝纪》)。

有时则纯粹为追求福报而肆赦。祭祀是用来昭报神明,悦神邀福的,所以在祭祀时常常赦免罪人,尤其是最隆重的郊祭。汉代诸帝屡因郊祀封禅赦天下。唐、宋、明诸代均常因郊祀天地而赦。此外,皇室碰到什么喜庆之事,如即位改元、册封皇后、帝后诞辰、生皇太子或册立皇太子什么的,也都特旨赦免。《明史·刑法志》云:“凡有大庆及灾荒皆赦。”这也是为了讨好上天,祈求福报。

除了帝王因灾异福报而修刑肆赦外,各级官吏也斤斤然于福孽之辨,以为杀人系造孽损阴德的行为。汪辉祖《说赘》云:

州县一官作孽易,造福亦易……果尽心奉职,昭昭然造福于民,即冥冥中受福于天;反是则下民可虐,自作之孽矣。余自二十三岁入幕,至五十七岁谒选人,三十余年所见所闻牧令多矣。其于阳谴阴祸亲于其身,累及子嗣者,率皆获上朘民之能吏,而守拙安分,不能造福,亦不肯作孽者,间亦循格迁官。勤政爱民,异于常吏之为者,皆亲见其子之为太史为侍御为司道。天之报施捷于响应。是以窃禄数年,凛凛奉为殷鉴,每一念及,辄为汗下。

因害怕诛及无辜,报应自身,遗患后人,往往以救生为阴德,不肯杀戮,一意从宽。《魏书·高允传》记载:北朝高允常对人说:“我当中书令时有阴德,救济民命。如果阳报不差,我当享寿百年。”就是这种意识的表现。所以官吏遇有可以开脱之处无不曲为开脱。《朱文公政训》说:

今之法家惑于罪福报应之说,多喜出入罪以求福报……今之法官惑于钦恤之说,以为当宽人之罪而出其死,故凡罪之当杀者,必多为可出之涂以俟奏裁,则率多减等,当斩者配,当配者徒,当徒者杖,当杖者笞……今之律令亦有此条,谓法所不能决者则俟奏裁,今乃明知其罪之当死,亦莫不为可生之涂以上之。

甚至强奸杀人等重罪也意存姑息,不办死罪。《唐明律合编》卷二六引袁滨《律例条辨》说:“强(奸)者之罪则不可不诛也。今之有司大抵宽有罪,诬名节,以为阴德。”不办死罪,使那些不肖之人因此而得逞。

历代帝王的肆赦和各级官吏的有意姑息,难免会使一些真正的罪犯得以幸免,同时也会助长这些人的犯罪气焰。但封建时代吏治腐朽,刑罚苛重,冤狱联结,彼因畏惧报应而理狱讼、重冤抑、轻刑罚,正体现了“天人感应”、善恶报应在调节国家机制方面的一些辅助作用。这种辅助作用,不仅可使统治者慎刑狱,使许多无辜者得免杀戮流徙之灾,甚而可引导国家走向“大治”。如《晋史乘》所载晋文公时的一段史事:晋文公向士文伯问道:“三月初一日食,寡人孤陋寡闻,《诗》所谓‘彼日而食,子何不臧’者,是什么意思呢?”士文伯回答说:“是为政不善的意思。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谴于日月之灾。因此,为政不可不慎。为政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因民,二是择人,三是顺人之时。”晋文公说:“太好了!”于是选贤任能,推行善政,晋国大治。

同类推荐
  • 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在中世纪,很多作家都认为,在埃及粮食充裕时期,金字塔是用来储藏粮食的大仓库。近几年来,金字塔被人描述为与日晷仪和日历、天文观测台、测量工具甚至是与神秘的外星生命相联系的东西,把金字塔当做天外宇宙飞船的降落点。
  • 历史的倒影

    历史的倒影

    本书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同舟共进》《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以及腾讯“大家”专栏等报刊、网站上的历史随笔。这些历史随笔的特点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历史的渊源和发展、演进的逻辑,给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的思考角度。
  •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在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的观照下,从壮族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壮族经济生活与性别平等、壮族政治参与与性别平等、壮族宗教信仰与性别平等、壮族教育文化与性别平等、壮族哲学思想与性别平等六个层面,全面而系统、有根有据地向人们展示了壮族性别平等的种种文化表达,给人们提供了性别研究的一个新样本。
  •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借用竹枝词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创作一部真实记录山东当代风俗史的作品,展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人物风采、风景名胜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风和考察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地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引领作用。如济南的泉水文化,济宁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齐文化,临沂的红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莱芜的钢城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东营的黄河口文化,青岛、日照的港口文化,烟台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渔乡文化,荷泽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诗、渔家诗等还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即使地域文化特点并不突出的德州、滨州等地,由于选取从枣乡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沧桑巨变等角度入手,同样写出了特点和情趣。
热门推荐
  • 珊瑚拾梦

    珊瑚拾梦

    妄想症,幻想狂,童年泥土的芬芳;心蒙蔽,话短长,乱绪驻西窗。奇遇和温存,烈焰与挣扎,忘不掉的是那一种满足,尽在那一座小岛。
  • 家教同人之回音

    家教同人之回音

    直到十年之后沢田纲吉才明白。这么多年来,于他而言究竟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都不重要了。只有和那个人一起走过的日子……才是无可取代的,最最珍贵的宝物。注:本文是《家庭教师》耽美同人,CP向为1827/云纲,慎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网游之游戏江湖

    网游之游戏江湖

    杨铎因为武侠梦、江湖情而进入游戏,机缘巧合不想竟牵扯出正魔两道积年夙怨。正魔两道百般大战,最终只换来两败俱伤。本以为武林会再次安宁,不想一件小事竟又掀起门派大战,一时江湖再兴刀兵。几经大战,元老损失惨重,玩家伺机机攫取门派高位,膨胀的欲望似乎又要蠢蠢欲动。杨铎战斗无数,渐对江湖纷争感到厌倦,本想结庐湖畔淡出江湖,但是一入江湖身不由己......精彩还在继续!
  • 醉葬千古

    醉葬千古

    刚出生被遗弃在深山,幸被一位老者拾到。天有不测风云,四岁那年老者撒手人寰。只留下年幼的他该如何面对残酷的人生......
  • 孪生怨

    孪生怨

    “琳妹妹,你吃了我的穿了我的用了我的,大家以后就和平共处吧。”“夏婉,别扯淡了,我和你和平共处了这个文就没得看了。”“......”
  • 校草大人的公主殿下

    校草大人的公主殿下

    傲娇如她,冷酷如他,一场完美的校园相遇,造就了他们的爱情,纵管分分合合,却从此不可自拔。“过来。”慕容哲熠勾勾手指,仍低头看书,白珞佳翻了一个白眼,“不!”面对恶势力,她珞佳坚决反对!更何况还是这么腹黑的恶势力!慕容哲熠眉一挑,长腿一迈,走了过去,把娇妻揽进怀里,“乖,咱不闹了。”怀里的人不知不觉两脸泛红……
  • 我的世界创世神之战

    我的世界创世神之战

    在我的世界这个游戏中,有着不为人知的历史,创世神的争纷,人类的起源,世界的形成,每个游戏中的人物都是由此而来,MINECRAFT创世神的故事即将开演。本小说在创世中文网发布,其他均为盗窃作品,请勿观看,谢谢合作,比尔布朗向您的配合表示感谢!
  • 网游之花门至尊

    网游之花门至尊

    一款江湖虚拟游戏,让主角在游戏中拜师田伯光,得到了花门终极传承。从此他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乏诙谐幽默,搞笑热血!
  • 萍飘何处

    萍飘何处

    冯蛭人性的扭曲一开始就为他和秋萍的婚姻埋下了不幸的种子,在熊逸轩的帮助下,被折磨得伤痕累累的秋萍挣脱了婚姻的桎梏,满以为可以开始一段真正的幸福生活,可造化弄人,冯蛭的黑手再一次把秋萍推向了命运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