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3000000010

第10章 兰州画坛吹起的“西北风”

兰州的艺术家是幸运的,因为兰州守护着一方艺术的富矿。

人们一提起甘肃这个狭长的西部省份时,就不禁会联想到大漠落日、草原雪山、阳关古道、敦煌壁画……甘肃虽居于西北内陆但历来却并不闭塞。古丝绸之路创造了河西走廊璀璨光辉的古代文化,也养育出西北人淳朴好客的民风。丰富的自然地貌环境、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为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近些年来,兰州的书画家们自觉地走到一起描绘西部壮丽奇特的山川风貌,反映大西北各民族人民丰富多采的风土人情,东突西进,南征北战,一次次走到全国,走出国门,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美术佳作,汇集成兰州画坛上强劲的“西北风”,吸引了全国众多艺术家赶来汲取滋养,也赢得了国内外美术界的重视和惊叹。

2001年5月,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甘肃15人国画作品提名展》上,郭文涛、李宝峰、董吉泉、王铁城、林经文、段新明、曹建华、莫晓松、李伟、王辅民、张兴国、张宝冬、杨立强、方向军、马刚等画家以出色的笔墨,从容游走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意蕴丰厚的作品震动了北京艺术界。这些来自甘肃的画家们向全国画坛的又一次冲锋和挑战,也是全国绘画界对兰州画家们的一次检阅与考验。

郭文涛的《北国雄风》、《关山风情图》,王铁城的《高原之夜》、《红云》画出了艺术家对西北山水独到的感受。这样厚重的东西只有来自西北,来自黄土高原,来自一个历史文化很深厚的地方,这是环境潜移默化和画家在艺术上砺炼的结果;李宝峰的《姐妹》、《牧趣图》和李伟的《莹霜》、《月光》等作品把西部的人物,表现得实实在在、很有分量,尤其好在反映出了西部人那种独特的精神状态。整个画展说明,画好西北要有独到的生活感受,这是本土画家们的优势。他们只有有了自己的感受,坚持自己的特点,就能创作出耐看的、有个性的、气势宏伟的作品。当时,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大为说:“看了画展后很受震动。甘肃的国画队伍阵容庞大、整齐、创作认真,所以展览才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它给北京的美术界,乃至全国美术界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甘肃画家所画的是自己熟悉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甘肃画家画甘肃、画西北,说明他们在创作中贴近生活,是带着感情色彩去表现自己熟悉的钟爱的内容的,也反映了他们在艺术创作上日臻成熟的一面。十几位画家在继承吸收、内容表现上,在风格式样、笔墨情趣上都别具特色、面貌各异,都从各自的视角找到了比较恰当的艺术语言。它让广大的观众在领略到西北文化艺术的浑厚壮美的同时,更为甘肃画家立足西北、立足传统,脚踏实地地开拓创新的精神而折服。”

从画坛一次次吹起的西北风中起码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甘肃的美术创作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可能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些画家在自己的艺术修养方面,在从事艺术创作的环境层面都比过去优越很多。他们相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艺术家队伍更整齐、更具实力。新时期人们对汉唐文化和西北景观的关注加强了中国其他地区与西北的文化联系。20世纪90年代与前十年相比,已经具有了不少变化。一些宏大、笼统的内容变成了更具体的笔墨语言,而且探索的形式也呈现出各自的面貌,乡土情结更浓、笔墨意识更强、探索精神更具体了,但最主要的是它开始从过去主要画西北写生的状态向传统语言、向写意靠近,更重视内心的表达和形式的创造。

他们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对宏大场面的表现,在对宏大场面的表现上又往往借助于机理制作的方法。而那时则转向更具体的刻画,更注重并再发掘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形式。在处理学习传统和表现现代人感觉上,在学习大师和传统方面显示出更加自觉与理性的倾向。他们开始呼唤保持和注意群体发展,不断争取新的突破。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画家们认识到了地域特点并不妨碍个人风格。每一个画家都应该重视素质提高,挖掘画外感受,在大文化的领域考虑自身的创作思维和变法问题。要开阔眼界,思维放宽,抓住自己本质的东西,不受理论和市场影响,保持自己的创作独立性。

近些年来的艺术实践证明,兰州画家一向有着良好的创作心态,艺术思想开放,不闭塞,能虚心向全国各地学习,是一批有主见的画家。他们拥有非常丰厚的艺术资源,生活在具有独特风貌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里。再加上西部大开发为西部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大环境,因此,他们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定的条件,在艺术上力求有所突破。

2002年下半年,甘肃12人中国画作品广州邀请展在南国隆重举办。一时间,广东美术馆成为了全国美术界关注的焦点。以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兰州市文联主席、兰州市美协名誉主席郭文涛为首的画家们用他们娴熟的笔墨功夫把大西北的奇山异水、绚丽风情展现在了木棉花盛开的地方。那些以往只有从边塞诗篇中才可能想象到的西部景色被画家们绘声绘色地展现在了广大观众的面前,赞美那片圣土上的沧桑岁月如经轮旋转般的轮回。无比雄奇瑰丽的《关山晨雾》、《雄关夕照图》(郭文涛);富于神圣色彩的《榆林窟》和《长城长》(董吉泉);一片浑黄中如梦如幻的《陇山秋梦》、《陇山秋语》(段新明)……几位画家都把自己艺术的视点、起点和归宿定位于西部广袤无垠的雪原大漠和神秘莫测的藏区生活,但各位画家的手法与风格却又迥然不同。那是李宝峰刻画藏胞风情的《牧雪》、《清悦》,细腻的写实风格透露出画家对生活深刻的体察;李伟以藏族少女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系列作品如《轻风》、《秋阳》、《草地》等,表现了宁静的高原风光和浑厚壮美的藏区风情,凝重而洒脱,拙朴而明快;王辅民用别具一格手法描写藏寨生活的《天地之间》、《山水》等,在寻觅和挖掘着草原民族的精神与魂魄方面,用笔刻画了藏胞们坦荡爽实如高原山水般裸露平凡人生。

难怪广东著名画家陈永锵看了展览后,激动地以《向甘肃画家致敬》为题,写了激情洋溢的贺信。其中有如下文字:

甘肃,是世界上崇仰东方绘画艺术的艺术家们,所神往的圣地。1979年,我在敦煌幸遇日本画家平山郁夫时,他就意绪激昂地说:没到过敦煌的画家,不会是一个好的中国画家。时至今日,敦煌艺术的研究与评价,已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饶舌的了。然而,甘肃的辉煌文明,何止于敦煌莫高窟和伏羲故里天水麦积山呢?大西北的魅力,归根结底,是甘肃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中国人的人格魅力!

逝者已矣!然而,固若金汤的中国,能少得了继往开来的大西北人的智慧、才华、豪情、血汗和意志吗?就哪怕是属于“小小的”美术界而言,已经无法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了。这里,极为有限地只展示了当代甘肃的十二位中国画家的部分作品——画是不多,然而,却已真实地显示了甘肃省中国画创作的雄健实力!

诚如所言,这个画展,已涵盖了中国画领域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各画种。这里,丝毫没有横秋的老气,更没有时弊习气的浮躁浅薄,洋溢的只是艺术家对生活对历史对自然对艺术对人生的赤诚——一个画家的使命感,责任感的所在。

艺术,应该是根植于作者思想感情本质的真实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个画家群显示出的是一种感人的“西北风”,希望这股风,能使当代中国画坛的“中国风”平添阳刚之气。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邵大箴先生也以《大步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为题,热情而中肯地品评了这次振奋画界的展览。他说,甘肃这几年的中国画有很大的进步。这表现在:出现了一支艺术水平较为整齐的骨干艺术家队伍;艺术家们的探索方向彼此拉开了距离,风格较为多样化;艺术技巧和艺术格调有了明显的提高。进步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画家们心情不那么浮躁,比较平静地致力于艺术创造;二是常到外面走走看看,做些交流活动,眼界扩大了,见识增长了,手下画画的路数也多起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近年来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展览大赛中,我们能看到一支有生气、可发展、可塑造,也是有潜力的优秀艺术家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和发展着。他们在目前玩艺术之风盛行之际,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加强自信,加强交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艺术水平去思考如何发展。兰州美术家们一次次吹起了书画艺术的“西北风”。人们从中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西部画家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强劲的实力。西部不只是美在苍凉,美在雄浑,还美在它的未来。我们衷心希望本土画家们依托于甘肃这片有着辉煌文化遗产的母土,凭借他们的从容与睿智,将艺术的“西北风”吹得更加猛烈。

同类推荐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接吻简史

    接吻简史

    接吻是人人都了解的事,但其来龙去脉鲜有人知,丹麦学者克里斯托弗尼罗普教授围绕“接吻的历史”这一主题,详细考察了西方世界的接吻历史,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吻”的历史发展和文学演变之路,将“吻”分成爱情之吻、友谊之吻、敬重之吻、和平之吻、柔情之吻等形形色色的类型,用大量的引经据典和诗歌故事,将接吻的整部历史写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书中配以大量世界名画及精美插图,与吻的罗曼文学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本美轮美奂的接吻之书。
  •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热门推荐
  • 千凯:你还好吗

    千凯:你还好吗

    当初的遇见后来的相识慢慢的相恋最后的分开这一切看似平淡无味但实际两人的心已经支离破碎你,还好嘛
  • 残颜太子护娇妾

    残颜太子护娇妾

    本文先婚后爱,双处,始终一对一,有虐有宠,一生一世一双人,真爱至上,宠爱一生。******她这一生有三个身份,她是霍宁儿,也是姬灵惜,还是霍馨儿。死之前,她是霍宁儿,民国二十年,她刚从教会学校出来,重逢了初恋,却在救人中意外折了命。死之后,她的灵魂附在了霍馨儿身上,魂魄重创,丢失记忆,变成了姬灵惜。******这一世,她没有记忆,没有过去,她照样过得风生水起。契约婚姻?他是太子,并许她一世衣食无忧,可以考虑。闪婚?太子是好人,嫁谁不是嫁,错不了。他有太子妃?别逗了,这只是契约婚姻,不玩真感情,怕什么。小三?冤枉啊,他是太子,想娶小妾天经地义,她还说得了不?******种种迷雾扒开,她嫁了史上最惨太子爷,连带她一路惨到底。她摸爬滚打,越战越勇,他拼尽全力,护她在身前。一世良人,倾世之颜,惟愿伴君侧。
  • 陨落家园

    陨落家园

    浩瀚宇宙,万物轮回,由生而起,至死而终巨型陨石直击地球,神秘物质带来无尽末日,所有规则尽皆打破之下,人类已不再是食物链尖端的那个人类方天,一家小公司的普通技术员,将何去何从人类,曾经的食物链王者,又将何去何从。变异,进化,逃亡,求生,为生存而战!为尊严而战!不yy,不脑残,不种马,不过于腹黑,不烂好人,力求真实,一部末日求生的宏大世界即将展开。。。
  • 人鱼海

    人鱼海

    人鱼公主于人类的悲惨虐恋,朋友的复仇,复杂的身份相交,史上最虐古言,发誓把你虐哭!
  • 美女有毒,渣男别找虐

    美女有毒,渣男别找虐

    缠绵恩爱还在眼前,一条短信毁了一切。惊天逆闻,EX吃软饭不交粮饷便罢,居然还花心劈腿到处勾搭。是可忍孰不可忍……
  • 乖乖小笨蛋

    乖乖小笨蛋

    夜色正浓,形形色色的人存在于这个五颜六色的场所,在这里总有人找到可以掩藏一切的颜色,有人醉着,有人醒着,有人闷头猛灌,有人把妹聊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这里的每个人都披着虚假的外套。就好象这家酒吧的名字“虚度”。
  • 魔鬼爱人

    魔鬼爱人

    ——在漆黑一片的深夜里,真的有你所追寻的光吗?他是薄如樱花绚丽短暂的魔王殿下,她是乐呵呵的悲观主义者,因一场神秘事故,使他们成为了欢喜冤家。印刻于记忆之上,噩梦降临于世!在命运摆布下不得不兵戎相见的他和她,天秤两端的注定——死者。她是他生命中唯一的温暖,他是她此生梦的归宿。她为他而生,他为她而死。散发出悲壮气氛之背影所诉说的故事,看似真实的事情里到底蕴藏着什么骇人被埋藏的真相?
  • 受益一生的赠言赠诗

    受益一生的赠言赠诗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许多不如意。僻如事业不顺心,别人的误会,感情的失败,对理想的……
  • 笑话王中王:幽默调皮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幽默调皮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系列收集了大量的幽默故事,一则笑话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喜悦,一则笑话可以使我们获得轻松解压。只有在一个轻松幽默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才能笑对人生。
  • 至尊神丐

    至尊神丐

    本丐只讨独一的丹药、无二的功法、举世的法宝、无双的符策,和唯我的阵法、独尊的傀儡!以及,各种各样的天材地宝、千形万象的世间神器!什么?有人眼红,要对本丐不利?哈哈,无上欢迎啊!因为招惹本丐,是会让人生不如死,死不如生的,那感觉,太爽了!哎呀!又有美女送上门来了!唉!本丐虽是乞丐,却连美女都不用讨,管你倾城倾国,还是冠绝天下,甚或是貌比天仙、唯美宇宙!本丐的魅力都足以让她们凤凰落地、身心相许!本丐,就是唯一的至尊神丐!不信?来来来,先砸件神器下来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