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2700000009

第9章 春蚕

“出品”中国明星影片公司

“编剧”蔡叔声

“导演”程步高

“主演”肖英、严月闲、郑小秋

“首映”1933年

“故事梗概”

30年代初,帝国主义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强化对华的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中国农村经济进一步恶化。

清明过后,江浙农村家家开始为育蚕而忙碌。老通宝一家去年的蚕没养好,今年打算好好干一场,养了三张纸的蚕种。老通宝意识到家境的贫困化与洋人相关,“听到一个洋字,就是七世冤家”,养蚕也不肯用洋种。他性格的另一面,严格遵循传统的禁忌和迷信。他把大蒜头涂上烂泥,虔诚地放在蚕房的墙脚。大蒜头生出的叶瓣预示蚕花的命运。

老通宝的大儿子阿四忠厚老实,儿媳四大娘对公公的一套保守的持家之道频有烦言,但也只能听老爷子当家作主。小儿子多多头年轻气盛,既不迷信什么禁忌,也不理会“男女授受不亲”的旧礼教。他与年轻姑娘六宝经常来往,关系有点暧昧。他与邻居李根生的妻子荷花,也常常打打闹闹。

荷花在村里名声不好,被人们认为是“晦气星”。这一年根生家的蚕宝宝坏了,似乎更证明荷花是个克星。六宝和村妇们对根生指指点点,流言蜚语,根生将一肚子怨气发泄在荷花身上,将她狠狠地揍一顿。荷花满肚子委屈,无处申诉。老通宝对荷花这样的女人更是鄙视,认为谁沾上她就得败家。他严禁多多头与她来往交谈,否则就告他忤逆不孝。

老通宝家的蚕宝宝在全家精心照顾下,长势良好。为了把蚕养好,他借了50块大洋买桑叶,梦想蚕茧大丰收后,不但可以偿清债务,还能攒下一笔钱振兴家业。老通宝对荷花的轻蔑激起她强烈反感,一天她偷偷溜进老通宝家的蚕房,抓走了一把蚕,故意冲克,进行报复。此事正好被多多头撞见,多多头抓住荷花问明原委之后,不事声张地将她放走了。六宝远远见到事件的过程,一下子张扬得全村都知道。老通宝得知他最忌讳的事件后,忧心忡忡。

老通宝全家夜以继日地喂养蚕宝宝,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虽然大蒜头只长了三四瓣叶,虽然有荷花这样的“晦气星”的冲克,老通宝全家的蚕茧却获得了大丰收。人熬瘦了,蚕茧却硕大丰满。“这样好的宝宝,我活了60多岁只遇到两次”。

老通宝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他拍着胸脯向担保借债的亲家说:“放心,你做中的那笔钱,一定本利还清!”

然而事与愿违。日本的人造丝占领了英美市场,并侵入中国市场。加之战乱频繁,中国丝销路大减,茧行根本不收购蚕茧。到乡下来的不是茧行的行贩,而是逼债的债主和催粮的差役。

望着丰收的蚕茧,老通宝走投无路。茧又不能当饭吃债又逼紧了,时间又拖不起,出了蛾子怎么办?

听说无锚的茧厂还收购蚕茧,老通宝带上阿四和多多头将茧运往无锡。收购价压得很低,对茧的质量又极为挑剔。老通宝无奈只得忍痛卖掉,蚕茧还卖不到本。

回到蚕房,多多头突然发现屋角的大蒜头长了许多像征蚕宝宝狂的叶瓣。他苦笑着将大蒜头掷入溪中,激起的一圈圈波纹渐渐扩大……

“电影欣赏”

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以雷霆万钧之势向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进行全面冲击。中国的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态,都发生了划时代的深刻变化。由于多种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因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在20年代基本上没有贯彻到电影这个新兴的艺术领域。直到30年代初,中国电影的面貌才发生质的变化。

《春蚕》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将“五四”之后的新文学作品搬上银幕,可以说是中国电影转轨的一个象征。“五四”新文化运动承担着救世与启蒙双重的历史性任务,《春蚕》的主题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影片的序幕概括地阐述了由于日本人造丝在英美倾销和对华输入,中国这个传统的丝织品出口大国,曾经创造过东西方交通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如今丝厂倒闭,蚕桑凋零。影片结尾,老通宝一家在蚕茧丰收的年景里,却面临破产的危机,更形象地点明这一主题。影片对以老通宝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农民的艰难处境寄予深切同情,又对他们思想上的保守、落后、愚昧和迷信,作了揭示和批判,涵蕴着文化启蒙。救世与启蒙,或者说反帝和反封建,就是“五四”新文化的主题。

《春蚕》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剧作。20年代,除洪深等极个别的例外,中国人拍电影根本没有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流行的拍摄蓝图是简约的幕表。幕表包括四项内容:(一)幕数(即场数);(二)场景(内外景);(三)登场人物;(四)主要情节。幕表既无台词,也无性格和环境描写,全凭演员和导演自己发挥。根据这种粗糙的幕表拍摄影片,很难要求细致的性格刻画和环境氛围的烘托,主要是通过镜头讲清楚一个故事。《春蚕》及其同时出现的一批电影文学剧本,大大加强了电影的文学基础,对中国电影艺术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叙事艺术,重视情节性和传奇性。中国电影亦多为戏剧性结构,倾向于时间的延伸而不是空间拓展。《春蚕》直面当时社会现实,剧作结构上趋于散文化,对时代背景和生活场景做了细致描绘,在人物关系上作了多层面开掘。不以情节的曲折取胜,而以内涵的深邃和叙事的精到见长,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春蚕》等一批作品的出现,使中国电影的面貌焕然一新。

电影剧作的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也带来电影导演和电影表演上新的艺术素质。在摄影棚里搭起蚕房,运用间隔拍摄和化入化出的手法,将蚕的成长全过程在银幕上展示出来。小桥流水的农村景色,布景力求逼真。影片初次采用跟踪镜头,加强运动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演员认真严肃进行排练,深入把握角色性格,感情真挚。在当年有这样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作风,十分难得。也许由于影片的这一系列革新过于“超前”,曲高和寡,影片的营业成绩并不佳。

《春蚕》的编剧夏衍,原名沈端先,1900年出生于浙江杭县,1995年逝世。1919年“五四”运动时,夏衍在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学习,卷入时代狂飙,参加《浙江新潮》编辑工作,投入反帝反封建行列。1921年考入日本九州明治专门学校,学习电机专业。在孙中山先生引导下,加入国民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夏衍与钱杏佛、郑伯奇进入明星影片公司担任编剧顾问,开始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同时组成秘密的党的电影小组,夏衍任组长。夏衍先后创作了《狂流》(根据程步高的立意)、《春蚕》、《脂粉市场》、《上海二十四小时》、《压岁钱》、《自由神》等电影剧本。其剧作特色,首先选择富有现实意义题材,充分发挥电影的社会批判功能。剧作结构上淡化戏剧性,突出社会环境的描绘,重视视角细节,蒙太奇处理简洁。夏衍的电影剧作开一代新风。弱点在于有时思想大于形象。抓电影剧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电影评论,掌握上海主要报刊的电影副刊。夏衍撰写了大批电影评论文章,并与国民党政府御用文人展开“软性电影”的论战。夏衍还与郑伯奇合译普多夫金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第一次系统地介绍苏联电影理论。此外,将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引入电影界。通过夏衍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工作者的努力,左翼电影运动蓬勃开展起来,为中国电影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多年之后,这一地下电影运动的丰硕成果,也获得外国电影史学家的高度评价。

1937年至1949年,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夏衍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戏剧工作和统战工作。解放初期在上海领导文化事业,1954年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工作。除掌握大政方针,全面规划电影事业发展,还深入各个片种进行具体细致的领导。看剧本、看样片谈意见,有时亲自动手修改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他发表讲话,写电影评论,既通过行政方式,更通过社会方式促进电影艺术繁荣。电影剧本供不应求,他亲自动手创作;电影学院师资教材不足,他亲自授课。对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同样从选题到具体作品给予指导。尽管50年代由于极左思潮粗暴干预,中国电影曾陷于低谷,其后政治运动接踵而至,电影往往首当其冲;在夏衍、陈荒煤等一批重视电影艺术规律的内行领导下,中国电影成绩斐然。例如1959年建国十周年之际,就出现过一次电影艺术高峰。

夏衍学识广博,多才多艺。作为电影剧作家,他改编的《春蚕》、《祝福》、《林家铺子》、《憩园》在剧作上属第一流。他出版过多部电影理论评论文集,其中如《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被公认为中国剧本剧作理论的里程碑。

作为戏剧剧作家,他写过12部多幕剧,《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均属可传世之作。

作为报告文学家,他的《包身工》已属中国报告文学经典之作。

作为杂文作家,他出版过杂文集多种。

作为翻译家,他翻译过被称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之作的《母亲》(高尔基著)以及社会科学、文艺理论方面著作多种。

夏衍在广阔文化领域自由驰骋,并都获得第一流成绩。所有这些文化活动都是为了服务于他的革命理想。他长期处在白色恐怖之下,多次从特务搜捕中“漏网”。抗日战争颠沛流离中两次翻车,竟安然无恙,但却逃脱不了“文化大革命”罗织的周密文网,被投进监狱达十年之久。十年浩劫,他在生理上留下终身残疾;十年面壁,他在精神境界上获得一次升华。

夏衍复出之后,一直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他对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电影评论、电影事业发展,仍不断通过评论及其它方式给予引导。在中国电影诞生90年之际,如果要列出一批对中国电影作出卓越贡献的电影家名单,居于首位的应该是夏衍。

夏衍的晚年,更侧重于对革命历史教训的反思。“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17年,还会遭遇到比法西斯更野蛮、更残暴的浩劫,为什么这场内乱竟会持续10年之久?”那答案就是,我们背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全国解放后,我们常说我国已经彻底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30年来,在文艺领域中很少强调反封建的任务。过去我们往往把‘百家争鸣’实际上只归结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家的争鸣。但3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两家之外的封建主义这一家,却一直在顽固地妨碍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前进。”

20世纪的中国,处在几千年历史中最伟大的转折关头之一。夏衍以他与20世纪并存的一生,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促进中国文化向现代化转轨,并在电影及其他广阔的文化领域,树立了丰碑。

同类推荐
  • 2013年散文排行榜

    2013年散文排行榜

    梳理总结了2013年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中国散文学 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三十几篇散 文佳作,编著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 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 艺术魅力性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是一本散文作品合集 。
  •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幼儿文学鉴赏

    幼儿文学鉴赏

    本书从审美的角度介绍了幼儿文学鉴赏的独特之处,阐述了幼儿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对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寓言和幼儿戏剧等文体如何进行艺术鉴赏进行了系统介绍。
  • 天边的草原

    天边的草原

    本书收录的散文风格清新,文字隽永,不仅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而且能够启迪读者联想和思考。本书的40页彩色插页收录照片近百幅,可谓图文并茂。
热门推荐
  • 精灵召唤师

    精灵召唤师

    精灵召唤:亚德炎!精灵召唤:冰奈斯!精灵召唤:瑟冥特克!精灵召唤:雷沃斯!精灵,是召唤师创造出的吗?
  • 尊皇本纪

    尊皇本纪

    谁言天命不可违,我自一剑斩之。何论人欺少年穷,我自一式破之。天地不容,轮回不纳,我自逍遥九霄。绝世血脉,惊天隐秘,抽丝剥茧,纵横四海,成就一代尊皇!一切尽在《尊皇本纪》
  • 崛起1840

    崛起1840

    19世纪的世界,有大明王朝,有大清朝,还有一个华人建立的世界强国美利坚,二流列强西方列国只是美利坚的小弟一群21世纪的穿越者,无意中穿越到这么一个世界,他们能干嘛,是安逸的过完此生,还是等待被收编或是开创属于自己的世界。
  • 狼羊恋曲,王的唯一皇后

    狼羊恋曲,王的唯一皇后

    他,是继秦川大帝后,第一个统一大陆的皇帝,史称紫元皇帝。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为后世人人传唱。据记载,他容貌绝世,智武高超。据记载,他淳厚温良,深受百姓爱戴。据记载,他一生战功赫赫,政绩无双。据记载……据记载……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却只有两个女人在他的生命中出现。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的皇后。唯一的皇后。…………她,是皇后。是紫元皇帝当权期间,唯一一个以皇帝女人的身份被记入史册的人。她的一生亦是一部传奇,却为后世所争议。她,是唯一一个上过战场的皇后。她,是唯一一个代理过皇帝事物的皇后。她,是唯一一个与皇帝共享尊号的皇后。她,就是紫元皇后,紫元皇帝的唯一皇后。………战场上,他身中三箭,濒临死亡。病床边,她紧抿双唇,目光倔强的看着他。她说:“你若死了,我绝不会为你陪葬。”而他,则艰难的抬起手,轻抚着她的颈脖说:“放心,朕若要死,必定会想杀了你。地狱有你,方才有朕。”她反道:“我这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坏事,死了也是上西方极乐世界。而你啊!罪恶滔天,死后肯定下十八层地狱。你我之间,天地之隔,永无相会之日。”“是吗?”他微微的勾起嘴角,手无力的垂下。慌乱的众人没有听见,那几乎微不可闻的一句话。“那我只好打破天地了。”
  • 妃同小可:嫡女重生嫁鬼王

    妃同小可:嫡女重生嫁鬼王

    穿越重生,竟穿越到一个废柴嫡女身上,姐姐与妹妹的狠毒与陷害,黎卿雪一一接招,父亲的冷淡与绝情,让黎卿雪知道在这个以武为尊的时代,靠的只能是自己。那么邪魅的王爷,在外人面前都是冷酷冰山,唯独在黎卿雪面前,如同委屈的小白兔,他宠她,因为她是他的女人,他护她,因为他的心脏早已属于那个绝美女人。“你说如果以后我老了,变丑了,你还会要我们嘛?”某女问“爱妃你想多了,你从未美过,又何来变丑之说?”某王爷说完便拔腿便跑。一个被冷落的,人们口中的废柴,却拥有非同常人的天赋,看她如何翻云覆雨,掌握这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 近身邪医

    近身邪医

    普通实习医生偶得修真传承,逆天透视眼,传说中的仙术,治病救人,悬壶济世。从此,他不再普通美女缠身,金钱滚滚来。曾经追不上的女神纷纷倒追,曾经看不起的人,拿钱砸死他。这是一个小医生逆天改命的故事,这是一个小医生的传说……
  • 终极剿杀

    终极剿杀

    某军区特务连二级士官展力伟,在参加完最后一次沙漠反恐任务之后退役……在一次押运巨款的行动中,运钞车突然遭遇匪徒袭击,其他队员全部炸死,唯有展力伟冒险生还,因此被公安部门怀疑;为了洗清冤屈,他假装生病在医院逃走,然后偶遇当地副市长蓝田玉的女儿蓝小雅。而后,他又潜入与这起案件有关的矿场,结识到案犯之一三眼,三眼告诉展力伟劫持运钞车是银行行长高山一手操纵。随后三眼突然离奇死亡,高山也畏罪自杀,一切又陷入一个大的谜团。
  • 菩提树之金蝉子1

    菩提树之金蝉子1

    洪荒大地之中,封神之战过后。道教人才凋零,尽数流失。佛教乘势而起,四下传播教义——信仰;弘扬佛法——小乘。一时风光无量,羡煞旁人。一句“道友,请留步。”使的洪荒修士苦不堪言。正所谓“天道至公,物极必反。”就在佛教准备大肆入侵中土之时。灵山之中传出了一条震撼人心的消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因质疑其《小乘佛法》走火入魔,不得不转世重修。”一时间,风起云涌,群魔乱舞。然而,正当你以为一切都已经结束时。一切才刚刚开始。金蝉子开始频繁出现在洪荒之中。天庭,妖界,人族。哪里有江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切,都是为了西游。
  • 黑发的夏尔

    黑发的夏尔

    来自东方的骑士游走于光影之间。在看似和平的西方大陆,神圣教廷维持强权国度间脆弱的和平,当一根稻草即将压垮它时,各个国家和种族又将在这动荡的时局中何去何从?剑和魔法的世界里,黑发的后裔执着地追寻着自己的道路。
  • 暖心男神坐同桌:520次遇见你

    暖心男神坐同桌:520次遇见你

    没有具体文案,就是平时自己有感而发的小品文。把这些都留给将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