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2600000023

第23章 因父之名

“出品”英国

“编剧”特里·乔治

“导演”吉姆·谢里丹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

“首映”2002年本片1993年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奖,并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7项提名。

“故事梗概”

20世纪70年代,北爱尔兰局势混乱,因小偷小摸遭共和军的追捕,谢利·康伦不得不离开父母前往伦敦。他原想去寻找滥交和大麻,过自在放荡的日子,哪知等待他的却是漫长的牢狱之灾。在伦敦他只与舅妈匆匆见了一面,便与朋友保罗等混在一起。祈得福酒店被炸,康伦涉嫌被捕。警方认定他“仇恨英国人”,刑讯逼供,威胁恐吓,康伦无奈认罪。当局没有找到惟一能证明康伦不在爆炸现场的那位乞丐,也不听律师的有力辩护,更未作认真的科学调查,以康伦曾偷窃妓女金钱等不良行为作荒谬推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判其终身监禁,父亲等一千人也连带判处30年、15年、12年不等。狱中,康伦完全对法律失望,父亲却鼓励他树立信心。

酒店爆炸案的真凶抓到了,当局明知错判,但顾及面子,严加掩盖。服刑者都知道了真相,以行动支持康伦,狱方坚决压制。父亲病重,抢救不及而亡,康伦为了恢复父亲的名誉,改变成见,开始配合女律师调查。社会上掀起声援“祈得福四君子”的运动。女律师机智地从档案中找到警方当年掩盖真相的证据,康伦终于在重审中出狱,错判的其他人也获得自由。但是,他们已经度过了15年苦难的囚禁生涯!法庭,一个人像在酒吧一样,把脚放在法案上。一声高喊,康伦等人被带上被告席。他们向法庭诉说警方的虐待,但不被相信。控方认为,难道我们不相信十个警员的话,而相信一个打劫妓女钱财的人?律师明确提醒法庭谨防集体性歇斯底里狂潮的裹挟,他们曾偷窃、吸毒,但没有放炸弹,应判无罪。警方提供连他们内部也认为缺乏说服力的“硝化甘油”证据,想当然地将康伦等四人定为共和军勤务组,康父、舅妈(包括她仅14岁的孩子)定为后勤组,法庭予以严判。无辜者有罪,大多数听众发出欢呼!整个庭审完全写实,令人深思。

(康伦被拘,没料到父亲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康伦:你来干什么?/康父:我和你舅母想为你聘律师,也被抓了。/康伦:什么罪名?/康父:串通谋杀。/康伦:怎么会这样?太惨啦!/父亲凝视儿子良久:你有没有干过?有没有?/康伦老实地说:没有啊(父亲相信儿子,抱住了他)康伦(突然想起什么,激动):他妈的,我没干过!(见父亲还在凝视着他)为什么这样望着我?/康父:什么?/康伦:为什么这样望着我?我有麻烦时,你总跟着我。我干得好,你却不在。/康父:你说什么?/康伦:我在说奖章啊!……还有什么奖章,我家惟一的奖章,难道还有吗?我踢足球的奖章!你在场外,根本不懂踢球,你只知道抓我的过错。我没让你满意过,下场后你问我犯没犯规,还跟到更衣室;继续追问我,别的家长都在笑你。我跑出去,把你的名字写在地上,对着它撒尿。即便我确有犯规,那又怎样,那是我们第一次胜出啊!你无视我的荣誉,我便拿去卖了,它不值50便士。从那以后,我开始偷窃,自甘堕落……康父:孩子,你心上还有伤啊!本片根据真人真事、轰动全球的执法丑闻改编,但纪实性并未冲淡观赏性,因为所选的真实事件本身就有巨大的戏剧性,而编导在对事件的把握和利用上显示出真正的艺术匠心:在事件的展示中着力写人物性格与命运,同时又能让人物按性格行动,推动情节发展。刘易斯饰演的康伦是个问题青年,但是他内心尚有善良和美好的向往。码头别父一场戏,其处理极有个性和情感深度。在狱中因失望而吸毒被父发觉,他也能主动承诺坚决悔改。故而,在他大起大落的命运和性格曲线中,观众总能感到他的内心依据,因此显得真实生动。根据题材本身的特点,编导着力处理好法庭戏,以法庭为窗口,因此显得真实生动。本片主旨、时代气氛、人物性格。康伦被拘后,警方以手枪塞人保罗口中,逼他认罪并劝康伦认罪,失败后又派人威胁要杀死康父……而在法庭上,控方和警员却显得那么道貌岸然,他们本来荒谬的发言竟显得那么“振振有词”,充分暴露了这些执法者的虚伪性,而着墨不多的法庭群众场面,完全是当时北爱尔兰和英格兰社会矛盾的缩影,准确表达了社会情绪。“重审”的描写继续批判狭隘的执法者,群众情绪却是前面的逆转,对比十分鲜明。

注意以画面的影调传达戏剧气氛,无声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全剧的影调深沉而凝重,反映出人物心理负荷的沉重。这种影调也正适合表现剧中监狱、法庭、社会动乱等特定场景。镜头组接的蒙太奇转换,也因画面的影调而平添几许供人品味的深邃。

国外影片多有发生在法庭上的戏剧场景,对比一下本片与它们的异同之处,并思考一下为什么。

“电影欣赏”

《因父之名》是英国最可耻的一段司法黑幕的真相,它来源于爱尔兰人盖瑞·康伦的回忆录《证明无罪》,导演吉姆·谢里丹看到自传后将它拍成了电影。谢里丹作为一名北爱尔兰人,通过这部电影深深投入一个人的苦难,然后关照他所在的整个民族的苦难;深深反省某些人的罪恶,然后关照他所在的整个社会体系的罪恶;深深体味自由、生命、公正与博爱,然后关照它们所在的整个历史时空。

影片的导演曾经说过:“这不是一部政治片,这是一个关于父亲和儿子的故事。”亲情是支撑斗争之路的重要因素,在极端特殊的环境里,父与子——这个西方人最喜欢探讨的伦理和精神论题呈现为精彩和深刻:盖瑞从小在严厉的管教中长大,得不到父亲的肯定,于是放纵自己的生活,脱离父亲的管束,但当他被宣判无期徒刑后,他惟一想到的人就是父亲:“爸爸,帮我!”而朱塞佩此时也站在被告席上。虽然朱塞佩是弱小的个体,但他从未放弃希望和做父亲的责任,而盖瑞也渐渐在狱中明白了父亲对自己那种深沉的爱。他曾经认为父亲是懦弱的、胆小的,遇到问题只知道求助于上帝,他嘲笑父亲的祷告,认为一切都是没有希望的。但盖瑞的父亲朱塞佩却始终保持信念,坚韧地通过自己的方式抗争。直到父亲去世,盖瑞才真正明白,在父亲看似软弱的外表下,有他所不可企及的智慧与力量。而父亲对于盖瑞的感情迷失,也在狱中找回,朱塞佩终于用温暖和宽怀的态度面对儿子,并且在自己病死之前,让儿子握住他的手,袒露自己的心声:“我害怕。”父权隐退,亲情毕现。

朱塞佩死后,盖瑞经常沉浸在想念之中,情绪常常失控,那时他才意识到,父亲是他的精神支撑,是他的守护神。最精彩场面也许是那些激烈的庭辩和狱中斗争,而真正打动人心的是盖瑞与朱塞佩的对手戏,两位演员的演技质朴、自然、丰富,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对父子亲情的最完美演绎。吉姆·谢里丹说:朱塞佩就是他心中理想父亲的形象。也许你看过这部电影的时候,会产生冲动:告诉父亲,你是多么爱他,在你还有机会表达的时候。

本片旨在唤起正义的声音:个体的诉求在群体的回应之下,也可以成为主流。朱塞佩始终保持着坚定和耐性,并且鼓励儿子,从不怨天尤人,但求无愧于心。他拥有宗教中得来的善良与大爱,但是缺乏正义。而共和军乔以正义的名义进行战斗,勇敢无畏,以强者的身份出现。面对社会的不公,他绝不屈服,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赢得别人的畏惧与尊重。但他缺乏朱塞佩所拥有的大爱,正义成为他释放仇恨的手段,用暴力戕害无辜而达到目的。在朱塞佩与乔这两个极端中,盖瑞找寻着那个充满力量的恒久中间点,并且最终向父亲的大爱精神回归,他努力洗刷罪名的动力中,对父亲的爱已远大于正义。而卡蕾丝完成了正义的使命,她是正义的代言人,不但满怀爱心,而且更加勇敢和坚强。虽然洗刷了11名罪犯的不白之冤,但最终没有一名警察因为渎职而受到任何惩罚,正义之下并不意味着公平的完全实现。完全的公平只存于人心之中,而不存在于现实。这是影片传达给我们的最大道德悲哀:当我们无权或者无力“兼济天下”的时候,只能“独善其身”,找到令我们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在种种不公的考验中,历练豁达和开放的生命态度。

同类推荐
  •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中文系是治愈系

    中文系是治愈系

    作为70后的大学教授,遇到90后的学生,将会发生什么?这是一本关于70后作者在大学中文系教书的实际体验,谈及人文、青春、成长问题的方方面面,既“文艺”,又“普通”,在幽默欢乐中反思中国式大学教育,作者入乎学术,出乎文艺,游刃有余,操文艺的刀,割学术的瘤。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酸甜苦辣兼备的真实的治愈。在7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交锋碰撞中,中国大学教育未来的希望可能正在萌芽。
  •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的作品多半散佚,历代选录虽多,文字却颇有出入,有的作品真伪难辨,其生平事迹亦有诸多疑问。《李清照诗词选》选录作品以“王本”为底本,对有争议的作品和异文审慎去取,而后按笔者孙秋克所认定的李清照生平和创作阶段编排。注释一面力求简明扼要,避免过多征引,一面精选名家名作为例,以供读者参阅,所引原文过于艰深者,则尽可能用现代语来解说。评析部分希望通过诗性的解读,消解岁月的隔膜,令读者感受到李清照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行文风格则力避学究气。公元11世纪下半叶,宋王朝为中国、为世界奉献了李清照这样一位文学家。我们应当珍惜再珍惜。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热门推荐
  • 无限恐怖之寒冰

    无限恐怖之寒冰

    路人龙套又能如何?就算不是主角,我照样发大财给你看。路人的演绎之一,不是主角就别给我作死。
  • 霸气总裁女王妻

    霸气总裁女王妻

    一个电话闯的祸。普通的她遇到了妖孽少年,温柔欧巴。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妖孽少年,温柔欧巴。她,会怎么样选择?5年后.......一夜的她躺在床上,累的下不了床。“你就不能温柔点嘛~”“呵~我怎么可能放过宝贝你呢?~”一个吻下去——
  • 仙法修炼师

    仙法修炼师

    我是凡人,穿越而来,幸运得到古籍,仙法无数;我闯荡江湖,闯荡破碎虚空,闯荡修真世界;我天资拙劣,被修士睥睨,被三苍迫害,但我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我本是一名大学生,碌碌无为,却不知道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人生;我不是懦夫,不是臭散修,我是......
  • 《史记》早该这样读

    《史记》早该这样读

    《史记》是中国千年政治与战略智慧之大成者。《史记》记录的历史正是中国主流政治传统的形成时期,其影响乃至今日。《<史记>早该这样读》以创见性的视角解读《史记》,通过启发式的点评战争、政治事件、政策改革、人物奋斗史甚至宫廷阴谋,领悟《史记》的内在价值,从而揭示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政治基因。天下遍读史记,误读却遍天下。国际政治学者、国务院参事、时殷弘教授带你解密史记,厘清误读细节。
  • 黑客抢抢抢!

    黑客抢抢抢!

    黑客抢抢抢!抢钱、抢财、抢美女!入侵银行,叫银行变成我家的印钞机!入侵工厂,叫工厂变成我家仓库!更要入侵美女芳心,叫美女变成我的乖乖小绵羊!还要入侵社会名利场,叫千万人都尊崇我的名望!天下万物,皆可入侵。世上所有,黑客都抢!请看,一个贫穷的普通少年,如何学会黑客技术,入侵一切,抢到一切!
  • 至省界

    至省界

    我叫七杀,到了哪里都叫七杀,人生格言就是一遇七杀,七招绝杀。一把短刃剜双目,双拳裂脑爪封喉;擒拿踢膝撩阴腿,铁指碎肩破涌泉。
  • 爱上你,像去了一趟巴黎

    爱上你,像去了一趟巴黎

    我曾以为你只不过是我生命中的南山一角,你的古畔钟声,我亦是闻所未闻,但愿一草一木皆有你,半生白头半生欢。
  •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小鹿新文来袭:《毒妃可口:王爷,轻点咬》。*星辰大陆,以武为尊,实力强者得天下!月思卿,卡列国四大家族月家弃女,天生废材,灵力为零。虽被撵出家族,隐居于深山小村,仍为人所不耻,被人活活打死。再睁眼,她,不再是她。月思卿,21世纪古武家族千百年来惊才绝艳的天才人物,带领三名手下同时穿越,在异界混得风生水起。且看女主如何从一名废材在异世大陆走向神者巅峰。**那阴暗潮湿王国内的主人,以鲜血为饮,以杀人为乐,令天下诸神诸人谈之色变。这世间,唯有他放在心尖上的女人能净化他的灵魂。旧文:天才庶女:王爷我不嫁天才狂妃:废物三小姐
  • 凤梓说

    凤梓说

    这里是凤梓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其中如果牵扯到一些事的话我只能说声‘对不起’,我没有不认同或诋毁的意思,只是发表一下看法而已,不喜欢的请左拐绕道,谢谢合作!(对了,每章的字数不会太多,毕竟这只是纯见解,没有剧情可写,请谅解)
  • 朕的无敌美后

    朕的无敌美后

    她,倾国倾城,武功高强,一派之首!他,一代君王,无国敢犯,帅气逼人!当他遇到她,他为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她,赢得无数英雄心,他们的命运坎坷,究竟谁是谁非,谁终与谁俯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