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0900000011

第11章 蛰居山阴的五年

他罢官以后,幽居山阴,做一位提举宫观的祠官,甚至还一再请求继续领祠,一边固然是没有忘却祠禄,一边却也表示自己无意起用,但是这都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是希望起用。即使他已经是70岁的高年了,他还是希望为国家出征,收复失地。

淳熙十六年十一月陆游罢官,直到嘉定二年(1209)身殁为止,这20年的光阴,几乎完全消磨在山阴的农村。绍熙二年(1191)陆游曾说:“射洪陆史君庙,以杜诗为签,极灵。余自蜀被召东归,将行,求得此签,后十四年,乃决意不复仕宦,愧吾宗人多矣。”

他的“不愿仕宦”,当然和政治环境有关,陆游不是不关心政治,而是因为政治空气太稀薄了,因此他只好在农村安家立户,一待环境有了转变,他还是准备为国家建功立业的。

山阴的农村,不是脱离现实的世外桃源,国事的消息,不断地通过千丝万缕的关系,到达山阴,因此也必然在陆游的诗里引起应有的反映。在南宋和女真以淮水为界的时期,商贩经常通过两边的警界线。初夏的时期,一位商贩到达山阴了,陆游和他畅谈北方的消息。这一天他唉声叹气地作了两首绝句:

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

洮河马死剑锋摧,绿鬓成丝每自哀,几岁中原消息断,喜闻人自蔡州来。

百战元和取蔡州,如今胡马饮淮流,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

痛苦的结果,惟有以醇酒消磨这不平静的岁月。夏间他在《醉歌》里提及自己的生活,他说及: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不得为长虹,万丈扫寥廓;又不为疾风,六月送飞雹。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雒!呜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

“公卿”可能是指左丞相留正这一批人。留正是一位道地的官僚,一切都为自己打算的个人主义者,当然不只留正一人,因为当时的官僚,多半是这样的一个形态。陆游在这年《寓叹》诗里也说:“学古心犹壮,忧时语自悲,公卿缺自重,社稷欲谁期?”其实岂但公卿不知自重,当时的光宗,也正是这样的一位人物,一切都在悠悠忽忽中过去,南宋的小朝廷,正在急速地向着下坡的道路推进。

陆游到达山阴以后,欣赏故乡的生活,诗句也在不断地变得更圆熟,更平淡。环境变了,他的诗也染上了农村的自然景色。绍熙元年有《故山》诗四首,录两首于此:

功名莫苦怨天悭,一棹归来到死闲,傍水无家无好竹,卷帘是处是青山。满篮箭茁瑶簪白,压檐棱梅鹤顶殷,野兴尽时尤可乐,小江烟雨趁潮还。(《镜湖》)

禹祠行乐盛年年,绣毂争先罨画船,十里烟波明月夜,万人歌吹早莺天。花如上苑常成市,酒似新丰不直钱,老子未须悲白发,黄公垆下且闲眠。(《禹祠》)

这个时期中,陆游的诗句,如:

护雏燕子常更出,著雨杨花又懒飞。

茶碾细香供隐几,松风幽韵入哦诗。

都透露出同样的情调。

但是他的主导思想还是他的爱国主义。尽管他自称决心不再走入仕途,但是他总是怀想如何对外作战,收复失地。他为了不能复仇雪耻而痛心,为了敌人占据中原而悲愤。他经过山阴的禹祠,作诗一首,后段说:

念昔平水土,棋布画九区,岂知千载后,戎羯居中都。老虏失大刑,今复传其雏,直令挽天河,未濯腥膻污。夷鬼细事耳,披攘直须臾,天下仇不复,大耻何时祛!蚩蚩谓固然,此责在吾徒,挥涕洒庭草,谁怜小臣愚。

他把摧毁敌人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所以说:

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清笳太行路,何日出王师?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朝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近村远村鸡续鸣,大星已高天未明,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但令病骨尚枝梧,半盏残膏未为费。吾儿虽戆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陆游对于国家的前途,思想是积极的,但是在积极的思想后面,依然不断地受到消极思想的侵袭。在这两种思想矛盾之下,他消磨了这一年的岁月。见于诗中的,如:

志存天下食不足,节慕古人谗愈来。

强颜未忍乞墦祭,积毁仅逃输鬼薪。

绝世本来希独立,刺天不复计群飞。

绍熙二年,陆游题衔时还没有提到封爵。绍熙三年三月作《重修天封寺记》,题衔是“中奉大夫、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祐观、山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他的开国男的封号,可能是在绍熙二、三年之间开始的。宋代大官僚的子孙,照例可以门荫的资格获得官位,所以实际上,宋代的官僚已经成为贵族的阶级,至于他们是不是获得封爵,那只是次要的。从政治地位讲,陆游是属于贵族阶级的,可是因为他始终同情人民,具有人民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人民的希望和爱憎,因此无论他的政治地位如何,他始终是人民的诗人。

陆游自从罢官以后,获得“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祐观”的头衔,到这一年已经满期了,九月间上书请求继任,《诗稿》卷二十五有《上书乞再任冲祐》一篇可证。十一月十八日批准,同卷有《蒙恩再领冲祐邻里来贺谢以长句》一篇。提举宫观,当时称为祠录,虽然只是半俸,还是非常优厚。陆游曾说:

黄纸如鸦字,今朝下九天,身居镜湖曲,衔带武夷仙。日绝丝毫事,年请百万钱,恭惟优老政,千古照青编。

因此陆游虽然有时也说起他自己的贫困,只能作为书生的积习,其实不必尽信。

这一年九月一日的夜间,陆游打开自己的诗稿,读了一遍又一遍,作诗一篇,最后他说: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豪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陆游对于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认识,我们从他作诗的转变和他论诗的转变看问题,是可以承认他的结论的。

陆游把他的书斋题名为老学庵,有《题老学庵壁》一首: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他的《老学庵笔记》卷六,称“今上初登极,周丞相草仪注,称‘新皇帝’,盖创为文也”。“今上”指光宗,其时周必大为右丞相,故称“周丞相”。这部笔记显然是在光宗在位的几年中写成的。从《题老学庵壁》这首诗看,笔记可能成于绍熙三年至五年之间。

绍熙四年的新春,在陆游的生活上,只留下一些黯淡的影子。他有时愤激到要逃避现实的生活。

避世行

君渴未尝饮鸩羽,君饥未尝食乌喙,惟其知之审,取舍不待议。有眼看青天,对客实少味,有口啖松柏,火食太多事;作官蓄妻孥,陷阱安所避;刀锯与鼎镬,孰匪君自致。欲寻人迹不到处,忘形麋鹿与俱逝,杳杳白云青嶂间,千岁巢居常避世。

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因此陆游复作《稽山农》一篇:

稽山农予作避世行以为不可常也复作此篇华胥氏之国可以卜吾居,无怀氏之民可以为吾友,眼如岩电不看人,腹似鸱夷惟贮酒。周公礼乐寂不传,司马兵法亡亦久,赖有神农之学存至今,扶犁近可师野叟。粗绘大布以御冬,黄粱黑黍身自舂,园畦剪韭胜肉美,社瓮拨醅如粥。安得天下常年丰,老死不见传边烽,利名画断莫挂口,子孙世作稽山农。

这首诗很像是安于现实了。是不是可以安于现实呢?“安得天下常年丰”,问题出在“安得”上面。既然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的,所谓安于现实也就无可安。逃避现实既然是不可能,安于现实又无可安,那么陆游的惟一的出路,只有改造现实。陆游的现实主义精神就在这里。上年十一月风雨声中的一首诗正传达出他的心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年冬天他也说:

胸中十万宿貔貅,皂纛黄旗志未酬,莫笑蓬窗白头客,时来谈笑取幽州。

切实地说,陆游是热中的。他罢官以后,幽居山阴,做一位提举宫观的祠官,甚至还一再请求继续领祠,一边固然是没有忘却祠禄,一边却也表示自己无意起用,但是这都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是希望起用。即使他已经是70岁的高年了,他还是希望为国家出征,收复失地。岂但是70岁,他不曾羡慕过80岁东征辽东的李吗?不能掌握政权,便无从为国家建功立业。封建社会官僚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掌握到革命理论,因此陆游的希望起用,其实只是他的贯彻爱国主义思想的一个过程。我们认清了这个问题的本质以后,对于陆游的热中,是丝毫不足见怪的。

这样的人生态度,不一定是能见谅于朋友的。绍熙五年的初夏,杨万里有《寄陆务观》一首: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他们从淳熙十六(1189)年在临安分别以后,到现在前后六年,所以万里说“花落六回疏信息”,这是事实;李杜指他们在诗坛的声望,这也是事实,可是“更羡夔龙集凤池”,这就不能体谅朋友的苦心了。

但是陆游是顾不得的。他怎样答复万里,虽然在诗稿和文集里没有留下记载,可是这一年的初夏,却留下这几首诗:

看镜

七十衰翁卧故山,镜中无复旧朱颜,一联轻甲流尘积,不为君王戍玉关。

夏夜

我昔在南郑,夜过东骆谷,平川月如霜,万马皆露宿。思从六月师,关辅谈笑复,那知二十年,秋风枯苜蓿。

六月间,68岁的太上皇孝宗——当时称为寿圣皇帝——死了。在南宋的几位皇帝之中,孝宗是比较明白的。他有志于对外作战,收复失地,但是始终没有能完成他的志愿,终于在悠悠忽忽之中,抱着失望的情绪而死了。陆游对于孝宗,是有一番知遇之感的,在孝宗死后有挽词三首,最后的一首:

便殿谘询早,深宫宴乐稀,欲颁传位诏,犹索未明衣。寿损名方永,身癯国愈肥,孤臣泣陵柏,心折九虞归。

在这首诗里,陆游极力刻画出一位励精图治的统治者来,从他的阶级立场看,这样的歌颂,本来是在意中的。

因为孝宗的去世,南宋的小朝廷,顿时兴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孝宗赵眘是高宗赵构的养子,在高宗传位以后,孝宗对于高宗的那一番谨慎小心,怡颜悦色,在封建时代的帝皇家庭中,留下了典范的记载。孝宗把帝座传给儿子光宗赵惇的时候,当然会期待同样的举止。可是光宗是一位懦弱无能的君主,皇后李氏是太尉李道的女儿,又把赳赳武夫的作风,带进深宫。不久以后,光宗完全受制于李后,成为精神病的患者。孝宗爱惜儿子,无形之中,造成孝宗和李后的对立;光宗受制于悍妻,不但不能体会孝宗的慈爱,反而转变为对于孝宗的不满。绍熙四年(1193)以后,光宗对于孝宗的朝见,越来越少了。两宫间的失和,已经成为临安城内公开的秘密。封建社会当然必须有一套封建伦理的观念,待到最高统治者主动地破坏了封建伦理的体系,必然会引起这个社会的动荡。在孝宗、光宗父子间的关系不断疏远的当中,已经埋下了不安的因素。

绍熙五年正月,孝宗病重,丞相留正、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赵汝愚等请光宗问病,不听。六月九日,孝宗死了,光宗也不过问;十三日大殓,光宗还是不去。临安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高级官吏搬家的搬家,还乡的还乡,地主家庭也把金珠细软运到乡间,准备逃难。情况越来越紧张了。左丞相留正上疏请立太子,安定人心。光宗批“甚好”两字。次日留正把立太子的上谕草稿呈上,光宗批了八个大字:“历事岁久,念欲退闲。”

留正把这八个字揣摩一下,看清楚光宗没有立太子的本意,而且可能会引起皇帝和自己的对立。第二天在上朝的时候,举步之间,滑了一脚,他想这是一个凶兆,随即请求罢免,把行装收拾一下,当晚离开临安城。

丞相去了,人心更动摇了。工部尚书赵彦逾对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说:“国家大事危急到这样的地步,知院乃同姓之卿,岂容坐视,应当想一个救时的策略。”

除了留正,当时负国家重任的是赵汝愚,可是赵汝愚一时也想不出办法来,他说:“除了在危急的时候,到宫门外面,大叫数声,持刀自杀,还有什么办法!”

“与其这样一死,”彦逾说,“不如另想活法。听说皇上有八字手谕,是不是这样的?”

“有的,”汝愚说,“留丞相叮咛莫说,现在事情紧急,和尚书说亦不妨。”

“既然有此御笔,何不便立嘉王?”

“上次请立太子,皇上还发了脾气,此事谁敢担当,一切全要看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主张。”

“留丞相已经离开临安城了,这一件大事正是留给知院担当,岂可迟疑?”

事情是这样决定了。嘉王赵扩是光宗的长子,倘使光宗有意传位,当然是合法的人选,但是光宗只是闹别扭,和已死的孝宗和大臣们,乃至和临安城的军民人等闹别扭,并没有传位嘉王的意思。宫里宫外,人心惶惶,随时都有动摇的可能。

这时高宗的吴后还在,是太皇太后,一切都得取得吴皇后的同意。赵汝愚的计划决定以后,托吴皇后的侄儿吴琚、吴瓖入宫,征求吴皇后的同意,吴琚等都不敢担当,这才想起知阁门事韩侂胄。韩侂胄是吴皇后的姨侄,又是她的侄女婿,是亲戚,又是宫门的官吏,是可以进言的。汝愚通过徐谊、叶适,征求侂胄的同意。侂胄慨然地说:“侂胄世受国恩,愿得效力。”他到慈福宫请求,终于通过内侍关礼,获得吴皇后的赞同。

七月四日,太皇太后垂帘,有旨令赵汝愚等奏事。汝愚奏称皇帝有病,未能执行丧礼,臣等请立皇太子,皇上批出“甚好”二字,其后又批“历事岁久,念欲退闲”。请求太皇太后处分。

“皇帝既有御笔,相公自当奉行。”太皇太后说。“此事甚大,须降一手谕方可。”汝愚说。

“好、好。”

这时汝愚便把预拟的手谕呈上,获得同意,用太皇太后的名义发表,立嘉王赵扩为皇帝,尊光宗为太上皇帝,李后为太上皇后。

这件事的内幕是把不得人心的光宗赵惇废去,立他的长子赵扩为帝,这就是后来的宁宗。主持这件事的是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计划出自工部尚书赵彦逾,而完成这个计划的关键,全靠知阁门事韩侂胄。七月间赵汝愚为枢密使,八月左丞相留正罢免,以赵汝愚为右丞相。大权落到汝愚手里,汝愚荐朱熹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朱熹是当时的第一名流,汝愚的推荐,主意在集中当时的人才。另一方面,韩侂胄本来是皇亲国戚,宁宗即位的第二天,立侂胄的侄女为皇后,侂胄也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力。因为他和赵彦逾都没有得到预期的地位,不久以后,随即形成赵汝愚、朱熹和韩侂胄、赵彦逾的对立。

绍熙五年的政变正在进行的当中,陆游还在山阴,没有参与这次的政变,但是因为他和朱熹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在赵汝愚失败以后,陆游也感到威胁;及至他因为主张抗战的关系,对于韩侂胄的主张,引起一定的共鸣以后,又遭到时人的不谅,所以必须把这次的政变交代一下。

同类推荐
  • 卖苹果的乔布斯

    卖苹果的乔布斯

    在iPhone 4S发布的前夕,乔布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今后苹果产品的发布会上,我们再也无法看到乔布斯的身影了。2012年7月26日,已经去世的乔布斯被《时代》杂志评为历史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0人之一,这个称谓可谓是实至名归。对于乔布斯的离世,整个世界都感到痛心……这本《卖苹果的乔布斯》是“小蓝狮子财富名人”其中一册,讲述了乔布斯的故事。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 说曹操

    说曹操

    本书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 明四家传(上下册)

    明四家传(上下册)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热门推荐
  • 无限之傲娇娘

    无限之傲娇娘

    一个宅女的乱入,变身为夏娜版的傲娇女王,开始了她的中州队之旅。。。。。。LOLI凶猛?主神说:这个LOLI太具危险性。郑吒说:她比萝丽还LOLI。程啸说:哇!贫乳傲娇娘啊!楚轩说:虽然她只有凡人的智慧,但是算计她的后果有点严重。中州队说:。。。。。。
  • 时光穿越上官如儿

    时光穿越上官如儿

    一个少女,有点懒,有点聪明,有点美丽,有点堕落。。。慢慢的变成一个绝代风华,天下无双的女子。象一丛兰花在黑夜的绝壁间俯仰,盛放,恒久不变。逐渐退去了曾经揉合娇羞的少女色彩,坚定的双眼照亮宿命的暗夜,那梦境里的风华绝代的微笑让跟随她的人相信,生命不是寂寞的等待,而是在这微雨的黄昏中,翘首祈盼。他,是温柔似水倾国倾城的哥哥。默默的守在她身边,愿陪她挟手天涯。
  • 扰宋

    扰宋

    穿越到大宋朝,周泽普的愿望是做一个有钱有闲的文人,牵狗架鹰泡妹子。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上升的通道总是那么狭窄,周泽普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和宋人斗勇斗智。
  • 修真界小仙

    修真界小仙

    我不是无可不能的神,我不是千变万化的妖,我更不是作恶多端的魔,只是一个行走在修真界的小仙。
  • 碧海颂歌

    碧海颂歌

    (首先说明:本书故事发生在距离地球四万三千五百六十七万光年的MK7-406/50类地行星,和地球没有哪怕五分钱的关系,所以请不要在意一些不需要在意的问题。)核心(core)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海洋格局。生物与电子技术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横行大海的钢铁巨兽,在人类的战争史中,从来没有这样一刻,能够如此简单地操纵这样巨大的战争机械,在曾经畏之如虎的大洋上来去自如。于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比起绅士时代残酷百倍,也规模百倍的大战役,还有无比膨胀的,想要统治这个世界,乃至于整个宇宙的野心。能够威胁到人类的敌人,永远只有人类自己——青丘联邦海军总帅,西大洋公约联军司令官奥克莱尔·海默斯。
  • Urbain Grandier

    Urbain Grandi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千年之恋

    TFBOYS之千年之恋

    叶紫,夏沫琪,杨源,杨夏雪,安琪,林钧凯,TFBOYS的青春小说
  • 月下残樱之死神娇妻

    月下残樱之死神娇妻

    爱如昙花一现,花与火碰撞间,并非一定是生死决裂,或许在那摩擦出的火焰中,那份爱早已没有了错与对——虞墨诗。暴雨一直在下,空气如刀片般划着行人的皮肤,雨中只见一名男子半跪在地上怀抱着一个女人,眼神中浓浓的着急和一丝嗜血的杀意。虞墨诗,谁允许你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女人脸上映着惨白的颜色,“我说过,不喜欢男人太霸道,他不以为然的一瞥。数月后,“老婆,你要知道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是你的后台。女人闪过一丝狡黠的目光“那我要离开这里,可以吗?
  • 眼保健知识荟萃

    眼保健知识荟萃

    本书是由眼科专家编写的眼保健科普书,共4章。以视觉生理、眼病诊疗、眼的防护、眼科科技为主线,分别介绍了视觉生理、视觉病理、视觉心理方面的129个问题;外眼、眼内、视神经疾病以及屈光异常等方面的149个问题;眼病的预防、护理及眼养生方面的33个问题;现代科学技术在眼科临床应用方面的11个问题。内容十分丰富,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谓眼保健知识大全。适于基层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学生、眼病患者及家属、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 江山温柔

    江山温柔

    何为忠?领千军,跨万里,救黎民,却为心中的坚持放弃荣誉;何为孝?勇救父,忘生死,弃权势,却只换回父亲宁死永不悔;现代人袁沐风穿越到大周王朝,领鬼面,御阎罗,守护万民安康,却因理念不同而黯然。忠孝难两全,何不暂且放下,他弃功业,放权势,游万里江山,赏百媚千娇;只待时候到了,再次提刀追寻心中的坚定,重拾这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