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这个惯例,在一部作品完成之后,作者往往要写些文字作交代。古人称之为跋,今人叫后记。历时三年,总算将拙作敷衍成篇。庆幸之余,我也想附庸风雅,在后面写几句话。
近年来,重新解读古代经典或名著似乎形成时尚,尤其是解读诸子百家与四大名著的书在市面上很风光。在这种情势下,作者也拿《水浒传》这部名著做文章,是不是跟风赶时髦?说实话,作者确实想沾名著的光,却无意跟风,更无意模仿。
毫无疑问,《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丰碑,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有道是,好书不厌百回读,好文不厌百回评。自《水浒传》问世之后,过去有许多人喜欢读它,现在有许多人喜欢读它,将来还会有许多人喜欢读它。许多年来,人们为何对《水浒传》的兴趣经久不衰?答案恐怕在于这部书本身,因为它不仅描绘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并且刻画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诚然,水浒故事发生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故事中的那些人物一直活灵活现地存在着。我时常想,《水浒传》中的人物就是我们的祖先,我们身上流淌着他们的血液,传承着他们的文化基因。要了解中国人,不能不读《水浒传》,不能不熟悉《水浒传》人物。
尽管《水浒传》人物不可能死而复生,可是在文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进行对话,此所谓读书可神交古人吧。本书就是作者神交水浒人物的产物,它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处观察与思考,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与表现,采用了杂文、随笔、小说和应用文等多种文体,从灵魂深处解析一些水浒人物。这种写法似乎很独特,有些不伦不类,不过倒是一种尝试。如果说《水浒传》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切面,那么本书就是由一块块切片组成。如果读者能从切片里看到一点名堂,或得到一些启示,我将感到十分欣慰。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不少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对此我非常感激。这里,我要感谢吴继平先生、王依欣女士,他们对书稿给予了有益的批评和帮助;我要感谢本书出版人和责任编辑,正是他们的支持和付出,使拙作能够幸运问世。此外,我还要感谢挚友宛华志,多年来我们保持切磋交流,使我获益匪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诚期待本书能够赢得读者的厚爱,并欢迎读者提出批评意见,帮助作者不断提高和进步。
作者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