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记者曾同老演员查尔斯·科伯恩进行过一次交谈。记者最后提了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要想在生活中成大事,需要的是什么?大脑,精力,还是教育?”查尔斯·科伯恩摇摇头:“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你成大事,但是我觉得有一样东西甚至更为重要,那就是看准机遇。”这位老演员是正确的。如果你能学会在机遇来临时识别它,在机遇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抓住它,你就可以成就一番大的事业,获得一次大的成功。
所谓机遇,主要指良好的、有利的机会。人们常说的“千载难逢”、“天赐良机”,指的就是这种机会。像在野外拾到了金刚石,采药时发现了大人参;知识分子赶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等,这都是机遇。抓住机遇就意味着成功的起航、奇迹的开始。许多成功人士就是凭借自己敏锐的判断力抓住了一个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中国企业界的确有一批人善于把握大机会的蛛丝马迹,而且一旦认准“真理”就能耐得住寂寞,放下长线去准备钓上大鱼来。
商界女杰吕有珍刚刚接任运通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后不久,就在抓大机会方面露了一手,显示了她超群的决策能力,大大巩固了她的总经理位置。
1992年,吕有珍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扩大,广州的发展逐步趋于相对饱和,扩展广州势在必行。当时的房地产商都把资金、技术全部投向广州南面的珠江三角洲,使之成为投资热点。与此对照,广州城北的小县城——花县却显得冷冷清清、无人问津,没有人愿意把资金投向这里。
然而,大企业家究竟是有大企业家独到的洞察力的。吕有珍经过冷静思考后认为,广州扩展的理想区域必在广州北面,这个地方就是花县。她坚信花县终有一天会成为热点,大机遇将来临,机不可失。在董事会上,吕有珍把“天机”告诉了大家。
果然不出所料,大多数董事都没有看出形势发展的趋势,多数人持反对意见。经过据理力争,吕有珍最后拍板定夺:“这次购置土地后,我们可以做些大项目,那些土地自然会升值,到时大家就明白了。”就这样,1200亩花县土地购置下来。
真知灼见在刚刚萌生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多数人的误解。如果主张者没有勇气坚持和兑现自己的见解,或者只是随便谈谈;那么他的见解永远只是一种看法,它的价值就无法得以兑现。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强有力依据。一等就是两年,这两年对吕有珍而言是沉甸甸的两年,须知她担当着多么大的压力。在花县购置地产的主张是她提出并执意执行的,多数董事都在睁大眼睛盯着这桩生意。大笔资本都押在那1200亩土地上,如果迟迟没有动静怎么办?
这期间吕有珍承受了多少寂寞、多少压力,已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
吕有珍只有一个念头:花县肯定有一天会热起来,钓大鱼要放长线。
兑现的机会终于降临。1994年,花县改为花都市,国家决定在花都市建设中国最大的广州国际机场,建立京广铁路客运大站,建设花都港,修建南方最大的商贸场。陡然间,花县地价猛涨几倍。运通公司全体员工一片欢腾。欣喜之余,人们不禁想到早在两年前就准确预料到并受了两年煎熬的总经理。是她,造就了这一切。
这原来看似无人问津的冷门,其实里面却蕴涵着巨大的爆发机会。吕有珍就是成功地抓住了这一次大机会,率先使运通公司向前跨出了扬眉吐气的一大步。
大机会可以使人一步登天,然而,它往往隐藏更深、更远,更不易为常人发觉。这就要求有心人目光敏锐,善于从蛛丝马迹中洞悉大机会的降临。
凡是眼光独到的企业家,对市场行情的“冷”和“热”往往都有独到的见解,因而能够出人意料地“突然成功”。实际上,商情的“冷”和“热”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两者可以逆向转化。前些年出现的地产热、服装热、炒股热都给我们带来很大启迪,即成功属于最早行动起来的人,成功源于“冷”期而非“热”期,大机会往往隐藏于被常人忽视的“冷门”之中。
有些人疑惑,那些有作为、有魄力的企业家的成功好像并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地取得的。那么,是不是成功有什么窍门?成功就不需。
要心血了吗?
其实不然,别看他们表面上轻松,背后则必有大智慧的存在。这种智慧就是善于盯住大机会,以采取大手笔,而这绝非一般人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