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9200000008

第8章 商衍鎏留言

商衍鎏(1875—1963)著名学者、诗人、书画家,清代最后一位科举探花。

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东省政协常委等。

小滢回忆

最后一位科举探花

商衍鎏的题词,我一点也不清楚,那时我大概太小了。他可能认识我的母亲,算是母亲的前辈了。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今年大概他已诞辰一百三十多年了。他是清代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位探花。

我想商衍鎏老先生的墨迹,也许在民间难得一见了。先生的话今天读来我更对于他的一片真情所感动,也希望天下青年在很好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中都要珍惜良好的条件,奋发有为。据商老先生孙辈商志馥告诉艳华,他祖父是天津人,到底是哪个方位不知道,只是知道那个村都姓商。他的大伯(祖父商衍鎏的哥哥商衍瀛长子)一家人现都在天津,在银行系统工作。

亲情回忆

我的父亲商衍鎏

商承祚

我父商衍鎏,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年自称康乐老人,缘于1956年迁居广州中山大学,是地乃旧名康乐村。父亲生于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二月初四日(1875年1月11日),广东番禺人。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

我先祖源出天津卫商家林村。父亲于光绪甲辰科后赴天津采捃,村中父老相告,商家林族中于明季一支迁河南,一支迁沈阳,故祖父尝自称沈阳商某,或被称沈阳商甫,实住铁岭,然已不知居于何村。清皇太极天聪五年,即明崇祯四年(1631),始纳入汉军旗。清初,商姓在铁岭为当地八大族姓之一。清康熙初平定“三藩”后,清廷乃于二十年(1681)决定派八旗军(首派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汉军)入驻广东。商氏家族以正白旗汉军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从铁岭迁徙粤地,驻防广州,故当地方志记载:“自清初移居境内,其族式微。”(民廿二年《铁岭县志》卷十一《氏族志》)我父参加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广东乡试、三十年(1904)甲辰科会试以及殿试中探花(一甲第三名)的金榜上,皆书“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人”。

我父自幼勤学奋读。六岁与伯父师事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翰林冯端(正白旗汉军籍,是科二甲第一百零五名)及其母舅岳炳卿于家舍,读《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五经以及《孝经》、《公羊传》、《穀粱传》等。十二岁以后,学作八股文,读诗、赋、策、论等。十四岁至二十岁走读从师,先在玄妙观,后在光孝寺西华堂,受学章氏昆季(国荃、国珍)。在光孝寺师从二章先生最久,受熏陶最深。又从易氏兄弟鉴邦、鉴徽两师于光孝寺双桂堂,并学诗文、习书法。是时广州府设立羊城书院正外课生,优者资助膏火之资,我父入选,受业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进士(为三甲第八十七名)易学清(鹤山人)达三四年。后再转读学海堂、菊坡精舍、越华书院、应元书院,得名师叶衍兰进士(番禺人,咸丰六年丙辰科进士,二甲第二十五名)、吴道镕翰林(番禺人,榜名国镇,光绪六年庚辰科进士,二甲第四十三名)悉心指导,于是通文史、善诗书、研书法。此外又同时在粤华等书院考课,或每月一课,或每月三课,优列者获奖金以助学业,父亲每每得以资生,在当时小有文名。我父晚年回忆说:“终日仆仆,皆以练习科举考试为目标,以此白昼甚少读书的时候,而用功总在夜间,‘三更灯火五更鸡’,以这句话来形容士子的读书,真是不错。”

在清廷举行的考核中,我父被评为最优列一等,晋翰林院侍讲。从宣统三年(1911)翰林院“玉堂谱”记,父亲的职务是翰林院侍讲衔撰文,同时任协办院理、实录馆总校、国史馆编修、文渊阁校理等。职务繁重,却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曾多次向清廷提出一些改革建议,未被重视。

1912年德国汉堡大学派员来华为该校东亚系招聘汉文教师,我父鉴于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局势很乱,决定应聘出国。汉堡大学董事会对这项工作很重视,专门拨出两万马克,由我父与另一德国教师编制采购中文书目,并以我父的名义向国内订购图书,这是第一次大战前德国购得了这批很有价值的中国图书,成为扩展汉堡大学汉语系基础的里程碑。目前拥有八万余册藏书的汉堡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图书馆,已成为现今德国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图书馆。

我父在课余坚持学习德文,熟悉德国各方面的情况,虽然工作不太繁重,但也不轻松。在教学过程中,父亲常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情况,以消除种种隔阂,同时宣扬有悠久历史且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我父的工作颇获好评,很受尊重。不仅在他们的图书馆里至今仍可看到父亲当年缮写的卡片,作为文物以珍藏,而且由于他知识广博,谦恭厚道,学行无比,教学认真,在当时得到校方的称赞,加之广集汉儒籍,建立德国第一间汉学研究中心,至今为德国所乐道;更为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中德文化教育的交流,起了首创之功。

1916年秋,四年合同期满,该校商议续约。父亲考虑到当时的形势与中德关系以及战时生活的困难,还有对我留在国内而慈母见背、体质孱弱的关怀和挂念,终于决定回国。因受战争影响,交通受阻,回程经丹麦、瑞典、芬兰转彼得堡、莫斯科回国诸多阻滞周折。

1917年5月至11月,父亲先后任副总统府、总统府顾问、咨议,又兼江苏督军署内秘书职,不用全日上班,不理实际政务,只是处理一些礼节性的应酬文字而已。其后曾任财政部秘书、江西省财政特派员等职。在江西任内有商人请求父亲在修订某条例时能照顾他们的利益,事成则酬以重金。祖父当即严词拒绝,此事当时曾传为美谈。

1927年后,鉴于时政腐败,父亲愤而去职,以鬻字为生,并教育我们以治学为本,应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由南京住所暂去扬州再辗转入川。初居成都,因避日机轰炸,移居夹江、眉山、乐山等地。及胜利回南京,居住长兄承祖处。1956年冬由我接回广州定居直至逝世。

我父的思想比较开阔,又有强烈的爱国心,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十分痛恨,曾对采访记者说:“我是经历过三个朝代活的历史见证人。清代,我参加科举考试十五年,袁世凯妄想登基称帝的时候,我正在北平,拒绝为其所用。民国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在德国柏林亲耳听到过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炮声。中国人到处受到歧视,那是个什么世界啊!当我回到广州的时候,走到沙面望一望,帝国主义者都要来赶你。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使我灰心失望,我再也不过问政治,整天过着‘清高’的隐居生活。”在思想苦闷之际他读佛经,并手书《金刚经》、《心经》多通。父亲读佛经并不信仰佛教,因深知其为虚幻,在诗句中,间有佛家语及悲天悯人的情调,流露出一些无可奈何的情绪,反映出知识分子在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之前,对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

但是当民族危机出现,他又表现出爱国知识分子的那种本性。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他的《感愤》诗写道,“惊看砧肉供刀俎,忍撤藩篱逼冀燕”。并有“长蛇封豕欲难填”句,愤怒控诉******的投降主义路线,指出帝国主义的贪婪本性以及反动卖国政策必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1941年秋前方传来喜讯,祖父欣喜不已,写下了“十六万虏同灰埃,欢呼河山指日复,驱除虏骑清九垓”(《辛巳中秋喜湘北奏捷》),与其后所写的“灭寇此嚆矢,欢呀瞻前路”(《湘北三捷》)等句,皆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以上各诗皆见《商衍鎏诗书画集》)

在蜀避难时期,父亲没有收入,经济上有很大困难。那时我与兄长承祖虽皆在大学任教,工资微薄,得出外兼职,有时还要典当,才能维持生计。我父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不让我们为他的生活担忧,乃决定卖文鬻字,靠砚田耕耘,自力更生维持生活。因父亲的书法早负盛名,求书者众。又时人往往分请甲辰科三鼎甲及传胪各写一条幅,合为清代四进士的四屏,珍藏鉴赏。除父亲外,另三皆在沦陷区,在求得他们三位的书件后,必须得到我父的字,才成全璧,因此来找的人不少。此事荣宝斋积极参与,借助他们各处都有分店的优越条件,承担收转写件的联系工作。通过这条渠道,寄来的写件源源而至。由于战时经济不振,润金不可能定得太高,扣除中间费用之后,所得不多,再加物价猛涨,润格的调整大大滞后,收入并不理想,但毕竟开辟了一条财路,生活得以改善。有时书件很多,父亲不得不终日挥毫,十分劳累。写到这里,汗流浃背,内疚万分。

父亲在当时的生活简朴清苦,与当地文士十分友善,以诗会友,不时相聚唱和,每有佳作,辄转抄传诵。其中最有影响的揭露国民党政府只知发国难财,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罪行,并揭发政府人员借修筑飞机场,加重剥削压榨人民的实情。篇篇诗作,针针见血,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一时索稿传抄者众,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他曾向当政者提出“民心去尽国何在”的质问。此时他看清蒋家王朝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方面皆不可救药,再也不存任何幻想了。

1948年冬回到阔别四十五年的家乡,翌年广州解放。在这前后期间父亲客居港澳,赴京与大伯相聚,再返金陵著书立说,至1956年再归故乡。在南京,父亲老友人中的民革成员,常邀之一道参加学习活动,我父觉得很有收获,每次都积极参加,也影响了一些友人并带动了他们同往,从中接受教育,思想进步很快。在当地党和政府对他老人家关怀下,先后安排他为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到广州定居后,仍然安排为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以及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发表了《赠海外爱国侨胞》、《和平共处展望》、《号召实现和平解放台湾》、《为党八中全会的号召欢呼》、庆祝国庆十周年的《开国大典颂》等,歌颂党的英明伟大、政府方针政策的正确,表达了他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的情怀。

我父中年有一些杂著皆毁于战火,后生活飘零无心著述。建国后精神振奋,老当益壮,每想发挥所长有所贡献。他考虑到在清代,自己亲身经历各项科举考试十数年,体会深刻,而对这项重要制度的专门著作还未看到。为填补这一空白,他自1954年起即着手撰写《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在搜集资料方面得到南京图书馆、江苏省文史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及热心友人的大力支持,经三年艰苦努力,五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二十三万字的专著。该书材料充实,内容丰富,对研究清代科举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该书除科举考试本身问题的阐述外,还以最后一章介绍科场案件与轶闻。其中的重大事件与冤案,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而应考士子亦受到种种折磨,甚至陷入文字狱,其被摧残的惨情,使人闻而心寒。

古人以诗书画为“三绝”。父亲在这些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

父亲在书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流传不少,书法界有一定影响。过去在书法界有一种偏颇的说法,是“翰苑书例无足取”,是说科举人士因受“馆阁体”的束缚,不能成为书法家,这当然是片面的。叶恭绰先生曾加以批驳。他说:“谓书家不能囿于翰苑可也,谓翰苑之必不能成为书家不可也。”这是很正确的。这个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我们知道,清代科举考试对书法要求严格,因此士子必在这方面下很大工夫。但是当时考试使用的“馆阁体”,要求字字整齐,笔笔平正,大小划一。这种刻板式的写法为书法艺术界所不取。父亲深知自己的字有笔法单调、不够开展的弱点,中年以后,从章草下手,力攻草书,六十岁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评者以为他的书法兼有颜字的沉着端庄、褚书的秀劲超逸,天骨开张,姿态颖秀,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我父喜欢画竹,作品不多,但风格不凡,挺拔多姿。他题画竹的诗有数十首,每以“遇严寒而苍翠不改,经霜雪而愈盛”的品格以自励。他总结了前人画竹的实践经验,撰写《画竹一得浅说》约两万字,很有参考价值。我父为人正派,心胸开阔,他对子女要求甚严。但绝无****家长作风。每以祖训“四恶勿沾,勤俭守正”教育我们,并亲书《荀子·修身篇》句与我为警言;至今荀子的“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三句,言犹在耳,并将其写成条幅,悬之书房作座右铭以相警。他自己也处身力行,以身作则:为官清廉,烟酒不沾,生活简朴,待人坦诚。我兄弟两人在学术界的贡献与成就以及在思想上不断批判自己,在政治上继续要求进步,这一切是与父亲的教育分不开的。我父青年时经常打太极拳,中年以后坚持练“八段锦”及自我按摩。他近九十时仍耳聪目明,步履稳健,这是他重视自我保健的结果。

我父一生的遭遇,起伏很大。他少年艰辛,青年得志,中岁迍邅,晚年幸福美满,可谓否极泰来,红霞满天。他1963年辞世时甚为安详,公祭仪式由当时********区梦觉主持,副省长、中大校长许崇清等各界人士三百余人参加,十分隆重,足见他深受人们爱戴,可以说一生无憾矣。

“痴愿淘将渣滓净,此身与世共光明”,这是父亲晚年居于中大的《康乐村居集诗》八首之末的诗句,也是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总结。

(志馥、志校补正,本文经与志馥先生相商作了压缩)

同类推荐
  • 创业哈密

    创业哈密

    那些从南征北战的硝烟中走来,又在戈壁中开辟了灌溉绿洲“天河”的兵团战士;那些怀揣梦想、懵懂离家、不让须眉的湖湘女子;那些少小离家、胆识过人的创业精英;那些在荒滩戈壁架起擎天井架、外输原油产量千万吨的石油健儿;那些敢于直面贫困,挥汗如雨为村村农牧民奉献“富路”的筑路人;那些任狂风暴雨洗刷帐篷,却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勘探工人;那些从片片沙砾间拔去芨芨草、骆驼刺,却住着地窝子开发煤炭资源,为国家生产煤炭亿万吨的煤矿工人……都无不淌着汗、挂着血、和着泪、牵着笑而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本书先从风俗史的角度对唐宋六百年牡丹审美玩赏之风习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此期牡丹赋、牡丹诗词等进行系统解读与阐述,借此分别呈现唐宋社会牡丹审美风尚之转移,以及唐宋文人士大夫牡丹审美文化心理之嬗变。通过风俗史与文学主题演进史之互参互证,从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角度来共同呈现彼时时代精神之变迁。
  • 没有方向的河流

    没有方向的河流

    本书呈现的是个人情感世界的横切面。细腻而真实。海飞有着编剧、小说家、文学期刊主编等多重身份,他以忧伤和自语式的笔记,完成了一种对局部生命的零星追忆;波澜不惊的文字里,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从文学角度而言,倾向于小说化的语言特点,不急不缓的叙述风格,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是《没有方向的河流》的最大亮色。
热门推荐
  • 奇虫萃

    奇虫萃

    首先,欢迎你阅读这本书。你找到了一本非常小众的书,我不保证你会十分喜欢,所以我不会提前恭喜你。这是一本明清体的笔记小说,书里的故事就像一个个锦囊,锦囊里有化解人生不同困境的妙计。其次,如果你喜欢,看完请记得在评论区打卡,作者看到会非常非常开心。最后,如果喜欢本书,还可以看那本更加小众的《奇犬记》,同一个作者,同一种风格。祝各位温暖阳光,前程似锦。
  • 极品死神在都市

    极品死神在都市

    陈淼加入了一个叫做诡秘事务局的单位,单位里人才辈出,什么道士啊,僵尸啊,不算罕见,最奇怪的是,为什么连名声在外不容亵渎的死神也到处都是!他们是神好不好!
  • 牛桃最遥远的距离

    牛桃最遥远的距离

    艺术学院高材生黄子韬意外摔下楼梯后失忆,重新认识了外冷内热的游泳选手吴亦凡,并产生了异样的情愫。认识了吴亦凡后发生了越来越多的事情,而吴亦凡也并非是黄子韬所认识的那样.....
  • 末日修仙劫

    末日修仙劫

    准备改个书名......末日的修真世界前面内容很平淡呐,文采不够,改不动。正努力把后面的写好一点。
  • 三公主的水晶恋

    三公主的水晶恋

    她,皇室公主,高贵冷艳,冷漠,对伤害亲人的人,绝不手软,一座万年冰山;他,孤傲冷漠,对兄弟视如亲人,伤者,一个字,死
  • 宝可梦传说

    宝可梦传说

    500年前,基拉帝纳反抗阿尔宙斯,失败后,它大声叫喊不公!却不知自己的路在何方...出发的少女,基拉帝纳选中了她.....心灵之眼到底.是对是错.真正的战役开始了,基拉帝纳,是否可以再见心灵之眼?
  • 财运滚滚来:财神皇后请进宫

    财运滚滚来:财神皇后请进宫

    她本是财神爷座下的小仙,因为善心大发犯了错被财神爷气的一脚踢下凡。下凡无所谓,可她是堂堂善财小仙啊,竟然被那个人人闻之色变的冰山暴君请进宫当皇后?她才不要当皇后呢,可天帝有旨,让她引导暴君向善……她只是擅长理财啊,可不擅长理后宫!世事无常,因果轮回,她不知道……原来他早在千百年前,就是她命中注定的夫君!冥夜篇——《异世邪妃:魔君太勾魂》
  • 止观大意

    止观大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个人的恋爱

    一个人的恋爱

    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湿鞋?一时走神儿谁都难免,但是入戏别深,出戏趁早,别剧情已经落幕,还迟迟不肯下台,就算要给自己加戏,也要问问你的搭档愿不愿意陪你演下去。爱情里有一个人出戏了,你也别再唱独角戏了。
  • 象牙塔遗梦

    象牙塔遗梦

    大学毕业后创业失败,偶然的一次英雄救美,竟被歹徒打成重度昏迷,醒过来后竟发现自己坐在高三的课堂里。带着过往记忆的陈书生,发现了穿越秘密以后,书写了不同的大学篇章。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期末考试都能未卜先知,这些特殊的技能让平凡的自己慢慢走上成功之路。故事以主人公陈书生的大学生活为主线,详尽描述了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选择和困惑,故事有缤纷绚丽冗长繁琐的校园生活、有小心翼翼青春励志的创业活动、有命悬一线生死纠葛的推理故事、也有嬉笑怒骂爱恨情仇的情感主线、更有光怪陆离潜移默化的大学前规则,是一本大学生不得不读的大学生涯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