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合肥,现在海外从事介绍中国文化的工作并担任美国昆曲学会的总顾问。
小滢回忆
有关张先生的印象
张先生是早年北大有名的才女,四姊妹个个貌美有才。她的三姐,就是沈从文的夫人。她书法、写作和昆曲样样行。小时候她给我做的游戏我已经没有印象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国外见到她,她还是非常漂亮苗条。我想从张先生给我的留言可以看到她从年轻的时候,即使在抗战时期,就很有一种快乐好奇的心理,更可贵的是现在九十多岁的她还在好奇的追求生活,享受生活,她把许多新开拓与钻研都当作是玩。我想张先生不断追求创新的生活的心态也许就是与生俱来的。
名家后人群言堂
缘分
梁文蔷
我初次听到张充和这个名字是在抗战末期四川北碚,那时我上小学六年级。大人们常提起她。所以,我知道她是一位才女,能诗词书画,尤善昆曲。一晚跟着大人在街上走时,人群中有一位年轻女士,梳着两个发髻,一边一个,恍如画中美女。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张充和。以后她的形象就一直这样地留在我的脑海深处。
2006年张充和到西雅图亚洲艺术博物馆开画展,我约友人同往。经2006年梁文蔷(左)与张充和先生留影,摄于梁文蔷家中人介绍后,她得知我是梁实秋的幼女,竟拉住我的手滔滔不绝地述说她与我父在北碚和台湾重晤时的往事。以后数日内,竟有机会与她聚会畅谈四次之多。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张先生是秀外慧中,才艺双全,待人温厚,外柔内刚,她的和蔼的笑容藏不住内心的执著与倔强。
她回家后,给我寄来了她与父亲的谈话录音和父亲抗战时为她写的墨迹。我今生有幸能认识这么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不是缘分是什么?
写于2007.6.
我的四姨
沈龙朱
张充和是我的四姨,她是我母亲姊妹中目前惟一在世的。也是我母亲姐妹中真正的才女,琴、书、画、昆曲、诗词(棋,我不太清楚)样样都懂而精通。2005年曾回国,在北京现代文学馆和苏州办过书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