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7300000005

第5章 太平天国运动:信仰的背叛(1863)(1)

我们现在将目光转向苏州,所有的外国人都从太平军中逃走,投奔了清军。戈登和马格里占据着不同的统领位置,并且很明显关系友好。确实,马格里经常说起一些和戈登之间的种种友好往事。

戈登曾经有一次邀请马格里和他一起泛舟湖面。他们差不多划到了湖中心,由于船夫不懂他们的语言,这两个英国人开始了自由的交谈。戈登向马格里表达了会把自己的职位让给他的想法。这件事情应当是发生在太仓沦陷之后不久,那时候戈登希望辞去他的职位。马格里这时候马格里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苦楚,这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其实是很难得的:“听着,戈登,我可以告诉你,之前有人称我为你的对手,并且让我密谋反对你,我从来不稀罕你的高官厚禄,我只是为了充实我的生活才去了军队工作。我的志向是像中世纪的基督会一样去北京,并在那里做一个参赞。”戈登叹了口气,望着平静的湖面,说:“我有我自己的部下,他们都渴望着我这个职位,但是他们不能获得!不能!”

这是一个略显奇怪的小事件,除了船夫以外,两个人在湖心的船里独处,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提供了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与此类似,有必要提一下另一场发生在深夜的靠近著名的五十三拱桥的营帐里的谈话,那时候郁闷的白齐文建议戈登与他联手进军北京,然后统治全中国。

同样,另一个毁誉参半的画面是太平天国的三个王与戈登在边远的纠察队谈判关于移交苏州的条款。据说预期有35个王和三万人马都将过来。这些访客反复被提到,当时主动投入清军中的程学启将军的部下戏剧性地认出了其中一个和他们曾在一起的王。他们曾经肩并肩战斗,并按中国的方式结为了兄弟。这次谈判最终同意的计划是其余的王应当带领慕王谭绍洸去城墙上,来看看外国人的布阵情况。他们将会在之后将他推出城墙,带到事先准备好的船上,随后将他交给清军。需要指出的是,戈登赞同这一方案,但是他也希望不要再增添任何的杀戮。

按照计划,12月4日,苏州城里太平天国的一些王来找慕王,慕王给他们准备了一顿午宴。他们依次坐在殿内的高台上,穿着行礼的冠服,直到纳王郜云官觉得一切已经败露,并脱下了身上的长袍。“你在干什么?”慕王惊讶的问道。纳王起身迅速卷起袖子,回答慕王的是向慕王脖子和背部刺去的刀,随即他倒在了桌子上死了。

这不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中国盛宴场景,但是这个过程非常具有戏剧性。在这儿我希望读者能够暂停一小会,这其实是反应了太平军内部的各王之间的纷争,没有人想为被谋杀的统领复仇,最后发现原来这一罪行和密谋都是不必要的,因为慕王虽然说过他和他的队伍将会死战到底,但是他对于其他人放弃这座城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拂晓之时,外国队伍看到慕王的队伍在城墙上与其他王的队伍进行激战。其他王的队伍已经在晚上把他们前部的头发全部剃光,看起来就像满族人一样,有着象征着奴役的猪尾辫,而不是起义军的长发。富饶、奢华的苏州城就此向清军投降。

李鸿章总是热衷于关心钱,他曾经写信给戈登,说他可以给每个人额外两个月的工资,如果戈登允许他的手下进入城市进行掠夺的话。在一次对这个城市访问之后,戈登见识到了真正商业上的讨价还价,李鸿章说这座城市没有他预期的那么富饶,这样他只愿意给军队额外一个月的工资。

清点战利品的洋枪队士兵觉得战利品的价值远高于他们每个月8.5美元的工资,对于李鸿章缩减钱的行为,一些士兵表示了强烈的愤慨。第二天,这些士兵在长官的纵容之下,他们向李鸿章的船进军,毫无疑问是找他评理去了。但是当李鸿章看到他们来了,他跳进了一艘小船,向着小溪的另一边划去,这样从他们之中逃离走了。从那以后,戈登在李鸿章的船上安置了守卫来保护他。

让我们把话题转向苏州城内那些降王的命运问题上。戈登向这些王承诺,只要他们交出苏州城,他们的生命是有保障的。戈登自己关于这个行动的解释如下,刊登在12月12日的上海报纸上:

“直到5号的早晨,城市里(指苏州城)再也没了战斗。那一天,纳王的人和广州人起了一些冲突,并将他们驱逐出了城,杀了他们当中的五六十人。程将军的人前来,并且仅用很少的兵力就占领了娄门。我的人迅速集合,因为他们比清军的纪律要严格得多。在12月4日的晚上,太平军们都剃掉了他们的头发。

我去找了李鸿章,并告诉他我的人没事可干,李鸿章建议让我进军无锡,我说如果他可以给他们支付两个月的军饷作为补偿的话,出兵无锡绝对没问题,因为自从我当上统领之后,他们还没有得到任何奖赏。他拒绝了,然后我又告诉他如果他能够保证这些降王很快被妥善安置的话,那么我依然可以很乐意去执行他的命令,他依然拒绝了我,随即我告诉他,我应该离开他的支援,自己去。”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戈登第二次威胁说要脱离李鸿章的雇佣。这些重复的威胁一定让李鸿章觉得他是一个不太能指望得上的人。

“清军有一些人在附近游荡,但是不是很多。我径直走到纳王的住处,看到了他和其他所有的王。我问他一切是否已经妥当。他说他对所有的事情都很满意,看起来安全交接事宜很有保障。那时候他还没有看到程学启。我去了慕王的宫殿,尸体还在他倒下的地方……然后我根据抚台(李鸿章)的命令准备进军昆山。程学启告诉我说李鸿章已经给北京方面写了信,告诉朝廷说他已经赦免了这些王和这些投降的士兵们。第二天早上,在部队离开之后,我出发前往昆山。

我走向了娄门,在那儿听说了纳王和其他的王们正要出来并打算中午12点见抚台大人,这时太平军已经准备将苏州城完全交给清军。我想最好在出发之前见一下纳王,所以我去了他的宫殿,在他的宫殿见到他之后,我问他是否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并说他是否需要我做一些事情。他说不必,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我告诉他我将去昆山,他问:‘为什么不等等,我把手头的事处理完了还要亲自去拜见您。’我说我目前身上有很重要的差事,除非他特别希望或者觉得这个很有必要,否则我是不能耽搁的。他说:‘那好吧!’随后我离开了。他之后去抚台大人那儿的路上和我擦肩而过,我去了慕王的宫殿,随后又去了东边,或者说娄门去消磨时间,直到轮船靠岸。”

戈登和马格里爵士并肩站在城墙之上,他们目睹了苏州城的交接过程,他们看到了清军阵营里的狂欢。即使是许多年过去了,当听到马格里说起当时的情景来时还是觉得令人印象深刻。他激动于清军的这一伟大的成就。

戈登继续说:“我以为这是移交仪式。数分钟之后,大约在中午12点30左右,一队清军士兵的巨大身影出现了,他们通过了城门,欢呼着冲进了城市。我没有考虑太多,也没有对他们中一些人的行为表示非议。他们潮水般涌进苏州城,肆意地在空中鸣枪,并大声呼喊。程学启后来也来了,他脸色看起来相当苍白。我问他抚台(李鸿章)大人和太平天国的那些王们的谈话是否已经结束,是否就投降的善后事宜达成一致。他说纳王压根就没来抚台大人这儿。我说我亲眼看见他们来了。他说没有,但是他也不是很确定现在那些降王们的下落,他认为他们很可能已经逃离了。

我说我想不出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刚刚见了纳王,纳王说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我问程学启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他说纳王要2000人,并且要一半的苏州城,以墙为隔要与朝廷隔墙而治。抚台拒绝了这一要求,抚台大人最后只允许一些忠王的人进城。后面的一部分我知道是假的,但是很奇怪我相信了前半部分。我问他纳王可能去了哪个地方。他说他应该不会返回到太平军中去,他可能去了某个村庄,并定居在那里。我觉得这件事是如此的奇怪,于是我让在我身边的马格里带人去纳王的家,见到他后告诉他不要害怕。

程学启告诉我马格里可以去,但是不能有任何抢劫行为,据我所知,马格里让他手下的人保持了良好的纪律,所以我一点都不担心马格里及其手下有什么不合理行为。马格里走后我陪程学启将军骑着马绕着城墙走了一圈。他不停地向空中放枪,这是我非常厌恶的,但是又找不出反对的理由。他说这仅仅是为了防止在他们取得这个城市的所有权的时候,那些广西人对他的手下做出点什么事情,,换句话说他这么做是为了给那些太平军一些威慑。

我对纳王的事情感到不安,在南门我离开了程将军,骑马去了纳王的宫殿。我到那儿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发现纳王的宫殿已经被烧毁了。纳王的叔叔接见了我,他让我去他的住处。我当时只带了自己的翻译,我没有让人发送消息给程将军或者是我的部队,但是他的态度是如此的诚恳,我同意了,因此我去了纳王叔叔的家里。

同类推荐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莫泊桑

    莫泊桑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本书以诗的形式咏叹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80个王朝,530个帝王的所作所为。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万里伏

    万里伏

    百年前,世上忽有传闻,说有人得一仙法练成后白日破空而去,这仙法被其写在一个金蹄银角的玉牍上得幸留于世间。数十人称自己亲眼目睹,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这金蹄银角牍便成了人人争抢的至宝。旦有其宝出现的地方,莫不杀的血成河、骨成堆。传闻出现的数月之后,至宝突然消失,追寻抢夺之人偃旗息鼓。后有人言一散姓修士终得此宝,世人待欲证实未果,便听到当时修真第一派的冷月生掌使宣称已得此宝。这冷月生名为客栈,实则主要做些法器、灵草、药石的买卖,真个是门人遍布天下,势力沛然莫测。这消息经证实,众人这才彻底断了念想。至宝金蹄银角牍之争告一段落,接下来这故事便从一地处偏远的散姓修真家族说起。
  • 傲世神尊

    傲世神尊

    上古之年,有大修行者突破帝境荣登长生境成为修行界第一人。后大修行者殒落,无数人想要得到他的秘密,却历尽万年而不知。少年背负天命不能修行,身挂长生命锁逆天改命。又因长生命锁之内隐藏着修行界迄今为止最大机密,令无数修行者窥及,不得弑神求道以求长生。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我若成佛,天下无魔!天之高,地之远,唯我神尊!
  • 愿你此生不负己

    愿你此生不负己

    青春太短,回忆太长,当暮然回首时,你发现,当时你最爱的人,最想和他做的事;最想和他听的歌;最想和他走的路你都已遗忘,但是,你却忘不了,你曾经多么爱他。。。。
  • 晨曦唯微情似我

    晨曦唯微情似我

    她是一个宅女,也是一个爱好摄影和写作的艺术家,她有着平淡的生活却和他擦出了不平凡的火花。
  • 心理医生爱上女病人

    心理医生爱上女病人

    尹紫怡和尹紫茵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七岁那年爸爸死于仇杀,妈妈改嫁带走紫茵出国,紫怡跟随奶奶而性格孤僻,被姑姑收养后遭受一系列伤害,当二十年后紫茵回国找她时,紫怡仍是儿童人格。刘健是卓越的心理医生,他对紫怡进行心理治疗,发现紫怡同时患有间歇性狂躁症,会掐杀婴儿和小动物,紫茵以律师身份效劳陈天明集团,又让紫怡和陈天明集团的得力助理武明恋爱,而陈天明就是紫茵的杀父仇人
  • 武道战尊

    武道战尊

    不为天下,或为一人,这洪荒可覆,天地可换,如果可以,就让这世界重生又如何?一心一天地,万物始为先;一脉一相承,问道天地间。洪荒年间,群雄并起,天地之大,敢问谁主沉浮!莫诚被逼走上了一条修行路,到底是怎样的经历令命中无法修行的他打破桎梏,冲破阻碍,最终走上那至尊巅峰境界?人有信念,触之即发!我若成佛,世间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 落飞沙

    落飞沙

    《落飞沙》若说是三千浮华,也不过飞沙扬长散落,如浮生,亦如转瞬轮回,我还是我,你却早已羽化成仙。落飞沙书中的主人公,一枚小萝莉,在洛阳城内可谓是一个人见人畏的麻辣厨娘,她希望自己可以找回多年在江湖上漂荡的父母,却一不留神卷入一场逆天的血雨腥风,从此便开始踏上修行路,无法回头,一场轰轰烈烈的江湖闯荡使他明白了所谓的至死不渝。
  • 冷酷校草火爆爱

    冷酷校草火爆爱

    看了就知道了,一定要看哈,看完麻烦收藏一下下,大方的盆友们,可以送点票票哈
  • 红色传奇

    红色传奇

    一个21世纪的历史研究生回到了1895年的俄国,与乌里扬诺夫谈论革命,与托尔斯泰谈论文学,与威廉二世商谈战争,一切的一切都已改变!他成了人民的自豪与智慧的象征,他成了人民的心脏和良知,他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他建立了一个红色帝国,他就是瓦西里·鲍里索维奇·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