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吗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吗?
一个人能改变自己的气质吗?
古代的人的气质与现代的人是否一样?
一个地方的人的气质与另一个地方的人的气质有可能一样吗?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由于气质问题正随着历史的脚步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气质的问题也就特别的多了。
他们关心气质,因为他们知道气质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那么,气质是不是与生俱来的?
先看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的一段话:“在许多儿童中这些气质的原始特征往往在随后的二十多年发展阶段中保持。”
他是针对发现了儿童天生的气质差异以后说这番话的。也就是,出生不久的儿童,他们就已经具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气质了,而这种气质又将长期保持。即,这种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是相当稳定的。
而这种天生的差异与稳定性是与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具有先天性与稳定性相联系。
也就是说,由于气质的形成有一个生理上的基础,因而,它们的形成,与他们出生时的状况,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婴儿刚刚出生,就为什么产生了区别呢?比如说,一个婴儿与另一个婴儿,他们的哭的方式、闹的方式,为什么是不同的?
又为什么有的婴儿非常吵闹而有的则比较安静?
这个时候,作为婴儿,他们还没有受外界的种种影响,所以,他们所具有的这些气质的差异,可以说明,气质是有着先天性的因素的,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由于人的神经系统的先天性造成的。
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长期致力于这个方面的研究。他通过对高等动物的实验发现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一些特征。
他对自己得出的研究结果作报告如下:
“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和耐力的标志是它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在一定的限度以内,高等动物的条件反射和条件刺激物之间保持着强度规律,大脑皮层中发生的兴奋是与刺激物的强度相适应的。兴奋过程强的动物能够忍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并形成条件反射;兴奋过程弱的动物,在刺激过强和过于持久时,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已形成的反射也会遭到抑制和破坏。”
抑制过程强的动物能忍受持续内抑制5—10分钟,而对抑制过程弱的动物来说,仅仅15—30秒的内抑制就使它难以忍受,时间稍长会引起神经的病态变化。
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强度之间是不是得当,就是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如果大体相等,那说明它们之间是平衡的;如果不相等,那就是不平衡。
它们之间的不平衡,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兴奋过程相对占优势;
一种抑制过程相对占优势。
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速度就是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兴奋与抑制能够迅速地转化,那就说明它是灵活的;反之,就是不灵活的。
而我们通常所知的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质汁、粘液质、抑郁质,就是根据神经活动的这些规律来分的。
而别的有关专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气质所作的另外的划分方法,也都是从先天所具有的生理角度出发的。
比如,德国精神病学家与心理学家克雷奇默提出气质的体形说。
这种学说是说,人的不同体型,是导致人具有不同的气质的最主要原因。这种学说认为:
瘦长型的人多为分裂气质的人;
矮胖型的人多为躁郁气质的人;
强壮型的人属于粘着型气质的人。
沉静、冷漠、孤僻、神经质、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多为瘦长型的人;
活泼、开朗、乐观、亲切、温柔、直率、爱社交的人,多为矮胖型的人;
认真、仔细、固执、有韧性、思考和理解比较迟钝、情绪稳定而且具有爆发性的人,则多为强壮型的人。
这种气质的体形说,很受许多精神病医生与心理学者的接受。这说明它有它的合理性。
而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谢尔顿,从克雷默奇的成果出发,紧接着对人的体型与气质的关系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他提出了这样的“体型气质说”:
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三种,即内脏紧张型、身体紧张型、头脑紧张型。
内脏紧张型的人,行为随和、好交际、图舒服、好美食、好睡觉、会找轻松的事;
身体紧张型的人,精力充沛、大胆直率、冲动好斗、武断、过于自信;
头脑紧张的人,内心丰富、善于自制、思考周密、倾向于智力活动、不爱交际、敏感、反应迅速、睡眠差、容易疲劳、爱好艺术。
关于气质与人本身的生理素质的关系的学说,以上仅举了三种,其实还有很多。总的来说,这些科学家的努力可以证明:
人的气质,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2气质可以改变吗?
那么,既然一个人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不是就不可以改变了?
要是这样,那些自认为气质不好的人,岂不是要自卑一辈子了?
回答是:气质不仅受先天生理素质的影响,但同时它也受后天种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的素质,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巴甫洛夫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把饲养的8只同时出生的小狗,给以不同的生存条件。
就是,他让其中的4只在自由条件下饲养,让它们自由地奔跑、来往、挑食,不受到任何拘束;
而另外4只呢,则是关在笼子里,让它们吃指定的食物、让它们一天到晚得不到活动自由,更不让它们与它们的其它同类来往。
这样过了两年。
两年以后,他发现,他给以充分自由的那4只小狗,已形成了许多条件反射,显示出强型的特征;
而那关在笼子的四只呢?
它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则明显地表现出被动、防御、恐惧的特点,都是属于弱型的。
由此看来,外在环境和生活条件,对人的气质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还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
就是著名作家贾平凹。
贾平凹的气质按理说是粘液质的,因为,文如其人,从他的大量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出贾平凹是个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善于忍耐的人,可是,后来,我们在公众场合,却常可以看到他当着大众的面侃侃而谈、面无羞色,而且许多时候还显得活泼好动、甚至直率热情,差不多成了个胆汁质的人了。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自他事业成功以后,他的生活环境与外界条件,都发生了变化。
由于他是一个名人,一个受欢迎的人,因而,外在的环境对他来说总是宽厚、松驰、善良的,他很少再有受侵犯、受压抑等种种普通人都不可避免的生活重担,久而久之,他的气质就发生了变化。
而我们身边更有许多触手可及的例子。
比如,在你小的时候,你的爸爸是个有活力、有闯劲的人,现在你长大了,他怎么变成个沉默少语、缺少冲动的人?
比如,你姨妈以前是对外界反应迟钝、对生活缺少热爱的人,怎么自从嫁了人以后,变成个反应敏捷、时常忍不住就哈哈大笑的人?
这一切,不都说明了,气质是可以改变的吗?
当然,气质的可变性,不能推翻气质的稳定性。一株青草可以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改变颜色、改变形状、大小等等,却不能改变它作为一株青草的特性。青草还是青草,永远不会长成一棵树。
一个人的气质可以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这变化只是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变化。
这是一个道理。
3气质随情动
人们的气质,往往由于情绪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人们产生的情绪,有时是短暂的,有时是持续的;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
一般情况下,短暂的消极情绪,不会对气质的形成有不利的影响,而积极的情绪,则会对优良气质的形成造成有利影响。但是,如果消极情绪长期存在,使人经常处于紧张、郁闷等情绪状态中,久而久之就会对人的气质造成不利影响,使人的气质的不良状态增加。
消极的不良情绪与生活压力是密切相关的。
所谓生活压力是指:长期处于威胁性刺激情境下的个人,由刺激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一直不能恢复平静,并且这种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已经成为了当事人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事件。
这种生活事件会随时使他在心理上感到很大的压力。
在现实生活中,由生活事件构成的生活压力有很多,比如考不上大学、夫妻不和等等。
而公认的生活压力,来源于三个方面:
(1)生活的变故
这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的秩序上发生的重要改变,并且由此人们会产生生活的压力,进而形成负面的情绪体验,最终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如亲人的突然亡故、夫妻离婚、牢狱之灾、个人患病或者受伤、失业、退休等等。
(2)生活琐事
生活中的琐事看似不起眼,但是由于人们经常要遇到,而且无从逃避,日积月累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分析,把日常活动中成为生活压力的琐碎事件归类以下六个方面:
家用支出方面,诸如衣、食、住、行、娱乐、学费、医疗费等等;工作职业方面,如职业的性质、进取、待遇、发展机会等;身心健康方面,如家庭成员中有人生病和与家人和谐相处;时间分配方面,由于无法支配及把握自己的时间所带来的烦恼。如因为工作忙而在时间上的顾此失彼、交通拥挤所造成的等待与时间的浪费等;生活环境方面,现代都市中的空气污染、噪音及不良书刊等的污染;生活保障方面,人的生活是有目的有方向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为未来的安全保障打算。
(3)心理因素
在生活压力的心理因素方面,挫折与冲突是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机会,关键在于人们怎样把握。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面临的机会或选择经常不止一个,此时如果作出选择,往往会使人处于面临冲突的情境中。
当个体处于心理冲突时,很多情况下都能很快解决,但是当个体的选择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自己又缺乏主见时,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要困难得多,甚至会因此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躯体和心理发展反应,久而久之便影响了个体的气质。
另一个心理因素方面的压力——挫折对人的情绪影响也是很大的,从而也影响到人的气质。
比如:期中考试没有考好。比如,离约会才五分钟了,车子却坏了。比如,工作得好好的,却被下岗了,等等。
挫折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
一些生活琐事,虽然也能引起一时的心中不快,但很快就会忘记,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
但是,如果几个挫折同时出现,或接踵而来,也会构成严重挫折,使心理承受力和对挫折的耐受力下降,精神上造成极大的痛苦。
而且,在人的一生中,也会遇到一些与自己关系密切、意义重大的挫折,对人的内心产生巨大的震荡,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这类重大的挫折,有亲人亡故、夫妻离异、事业失败等等。
挫折会使人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久而久之,这种情绪会影响到人业已稳定的气质,使气质发生变异。
人在遭遇挫折时,他的丘脑会过度兴奋,影响脑垂体和内分泌系统。
人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以增加抗紧张激素,从而破坏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使人身体虚弱,给疾病以可乘之机。
尤其是人在遭遇挫折以后,由于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安,还会导致行为异常,如不及时调整,会带来不良后果。
而我们应该知道并且已知道,人的精神面貌及人的身体本身,就是构成对人的气质产生影响的种种环境因素。
所以,挫折影响气质。
4气质逐时生
一个社会的流行时尚,作为一种急速变化中的倾向性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气质、乃至一群人的气质、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气质,有着影响。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各个不同的特点。时代在人的身上刻下的烙印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从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时代。
由于时代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内容、人格楷模、社会期望、个人理想、职业选择、群体关系、生活方式乃至基本价值都有所不同。从这里,隐含着的另一个更为深刻的不同是:在不同的时代,人的气质也各有不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总体气质。这种总体气质,我把它叫做时代气质。
回顾本世纪,按时代特点分中国大致可分为四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该时代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总体气质特点。
第一个时代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时期。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国家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代人的气质特征是:英雄气质。
第二个时代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这一时代特征是: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代人的气质特征是:劳动气质。
第三个时代是指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这一代人面临的时代特征是:“文革”——十年动乱。这一代人的气质特征是:斗争气质。
第四个时代是指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的一代。这一代人面临的时代特征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这一代人的气质特征是:平民气质。
从1919年到1949年30年间,这一代人一共掀起了四次以青年为主体的救亡运动——从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和1946年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此伏彼起……
既然要救亡,那就要经历动乱、战争和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就要流血、磨难和牺牲,就要抛头颅、洒热血。
当做到了这些,这一代也就成为出生入死、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一代英雄。
而他们的的确确这么做了。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
一代救亡英雄在这个时代悍然崛起。
时代也铸就了这个时代的时代气质。这个时代的时代气质就是——英雄气质。
这种英雄气质,指的就是:反抗、叛逆、不屈不挠等等这些人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为第二个时代。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最普通劳动者的一代。
由于时代的变迁,这个时代的时代气质,也从上一代的英雄气质,变为了劳动气质。
何为劳动气质?
劳动气质,也是我们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下的定义。
所谓劳动气质,就是踏实、肯干,同时又抱有“劳动光荣”、“劳动是一种幸福”等抽象的信念的心理特质和行为特点。
战争结束了,那种不断征伐迁徙、漂泊不定、生死莫测的动荡生活也随之结束了。
人们面对的是大量谋利的、生产的、经济的、服务化的、甚至有些琐碎的日常生活。
理想人格的实现过程越来越缺少传奇色彩,越来越普通化。人们越来越感到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资历深浅、历史光荣与否,身边的人,包括昔日的英雄,都不过是普通一兵。
这一代青年的价值观一方面继承了救亡英雄一代的价值观系统,一方面由英雄主义转向平凡和普通,力求做一个对党和人民忠诚、艰苦朴素、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勤勤恳恳的普通劳动者。
正是由此,这一代青年人的时代气质,成为劳动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