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里的经济学教程,巴菲特更是嗤之以鼻。他认为那些学问实在是太高深了,以至于变得毫无用处。因为简单的行为在实际操作中显然更为有效。
当然,巴菲特是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的。
他从11岁开始购买股票,几十年下来,他成了一个超级富豪,这是最有说服力的。
“当适当的气质与适当的智力结构相结合时,你就会获得理性的行为。”
正是这一点,使巴菲特获得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辉煌成功。
而他在工作上的疯狂劲头也是举世闻名的。
仅举一个例子就可以充分说明了。
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回忆起他童年时的生活时说,他记得他的父亲巴菲特从没有为自己家的花园除过草,也从没有干过别的父亲通常都会干的家务活。
小时候他对此很不解,觉得自己的父亲跟别人的不一样,因此而无法原谅他的父亲。
长大后,他才意识到,父亲之所以这样,实在是因为太忙了。
他根本就没有时间。
小巴菲特为此动情地说:“当我理解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后,我就开始为我父亲感到骄傲了。”
像巴菲特这种有着偏执气质的人,一般来说在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得让人感到古怪,甚至难以理喻。
因为生活中我们也会常常碰到某种气质偏执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些“疯狂的怪物”,实在不讨人喜欢。
比如说希特勒,这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恶魔,就是一个气质偏执的人,为了追求他心目中的“理想国”,不惜发动世界大战,屠杀干百万手无寸铁的犹太人,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像这样的一个人,在生活中又如何呢?
根据已有的史料记载,希特勒在生活中完全是个不正常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个疯子。仅疯子这一称呼就足够了。一个疯子的气质当然是令人无法忍受的。
文学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气质偏执令人无法忍受的典型人物,如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尼·葛朗台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葛朗台老先生是个大富翁,当然,他的钱肯定比不上巴菲特,不过,他的确是个富翁,而且,还是个一毛不拔的极其自私冷酷的富翁。他显然也是一个气质偏执的人,但却偏执得让人想杀了他。在生活中,他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就连条狗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但巴菲特绝对不是这一路人。
他不仅拥有成功的事业,天文数字般的巨额财富,响遍全球的声誉,而且还拥有数不清的朋友及合作者,幸福的家庭,充满生活气息的业余爱好,以及乐观开朗的天性。
他的女儿是这么谈论她父亲的:“多年来,我一直都不知道我父亲在忙些什么。念书时,同学们问我,我就告诉他们我父亲是个证券分析家,而同学们则认为他是个检查警报系统的工程师。
“当然,现在我已经了解他是在干什么了。但他一点都没变,他感到最开心的事就是和我们谈话,他有一肚子说不完的有趣故事。他还喜欢和我们一起在房间里玩桥牌及别的游戏。为了赢我们,他偶尔还会作弊。但他从不在生意上作弊: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作生意比玩游戏更在行的缘故吧。
“他的事业就像是一场规模庞大的游戏,钱对他而言,不过是胜利的标志。他从不奢侈浪费。他自己开车,衣服穿到破了为止。
“有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像我父亲这样的一个人,肯定是个不太正常的人。对此,我没有太多的话可以说。我唯一想说的就是,我父亲和你的父亲一样。”
巴菲特有三个子女,小儿子彼得·巴菲特是个成功的音乐家。他曾为《红字》《与狼共舞》等好莱坞经典影片作过二十多首曲子。
谈到他父亲时,他充满深情地说道:“我父亲现在的确是个举世瞩目的人物,但从本质上与我小时候的父亲一样。他会笑眯眯地问我,给《与狼共舞》这样的影片谱曲能得到什么报酬?
我就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诉他。他听了后就很开心,惊叹道,啊,那可有很多钱哪!我想,正是我父亲这种毫不做作的品性使他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他是一个带着对别人的尊重来真诚地、安安静静地做事的人。我父亲说钱并不重要,而我认为事实恰恰相反。我并不是说他热衷于金钱,而是指金钱证明了他是一个成功者,一个胜利者。”
巴菲特虽然富可敌国,但他对子女的教育却是极其成功的。
他的三个子女都很独立,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地谋生,从未过过富家子弟的奢侈生活。
他的女儿说她常因为周围的人把她当作一个富有的女人而感到沮丧。
为什么呢?
因为她父亲在他们兄弟姐妹用钱方面非常严厉,从不支付超出他们需要的钱。以至于有很多人向她要求慈善捐助时,她感到哭笑不得。她说:“如果我现在有3000美金的话,我就能付清我信用卡上的帐单了。”
巴菲特对于金钱的态度的确是令人感到奇怪的。这种奇怪是相对于另一些富有之人对待金钱的态度而言的。
他认为,相对他给予社会的贡献,社会给予他的回报要多的多。因此他和他的妻子已经决定,在他们死后,他将把他们所有的财产捐赠给社会。
在巴菲特夫妇死后,他们将留下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慈善基金。
这样的一个人,难道不是生活的艺术家吗?!
巴菲特无疑是一个多血质的气质偏执的人,但这种气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了最优秀的一面,因而促使他成为了一个极其成功的人,一个浑身散发出魅力的人,一个充分领略了人生奥秘的人。
4气质固守:咬定青山不放松
所谓气质固守就是安于自己所属的那种气质类型的人。
安于自己所属的气质类型的人,并非不能做出一定的成绩或坏事,而成为一个名人。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名人,来分析他们各自的气质,对他们的成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在下面要分析的,是胆汁质人的典型“印度独立之父”
圣雄甘地、抑郁质人的典型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多血质人的典型香港首富李嘉诚及粘液质人的典型一代歌王帕瓦罗蒂。
胆汁质人在一切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当中,具有按自己的意图行事的坚韧生命力。
他们可以做到抛弃一切、无所顾忌地向着奋斗目标英勇前进,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令人咋舌。
他们由强烈的自信,产生出不怕危险和失败、大胆猛进的勇气,具有敢于挑战,不屈不挠反对现存秩序的素质。
他们不断从事改造社会的工作。
他们力图寻找自己的对手,打垮敌人,以此来激发感情,发挥出自己的能量。
他们有两类人组成:一类是守者,一类是攻者。
无论守者和攻者,两者心灵深处的思绪都很激烈。当然表现出的行动有所不同,守的类型,凭积极的自我献身和自我牺牲,来达到目的,不大顾及自己会怎么样。攻的类型是寻求战场,有意识地把自己置于困难的境地,以毁灭敌人为目的来进行活动。两者的共同点是为他人服务。
这胆汁质人守与攻两种类型巧妙地混合于一身的,是印度的圣雄甘地。
圣雄甘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反英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多次被捕入狱。但他不沮丧,仍然毫不动摇地领导大众,使印度获得独立。
虽然他去世已经40多年,但是他至今还作为人民英雄、“印度独立之父”,受到人们的敬仰。
甘地的原名是卡拉姆昌德,后来人们称他为“圣雄”,是含有“伟大的灵魂”的意思。
被称为现代印度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的尼赫鲁(1889—1964年),在印度独立后,领导建设这一新生国家。他既是以战后第三世界旗手身份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大政治家,也是反英民族斗争的中心人物。
他自始至终在圣雄甘地身边,敬爱甘地。他评价甘地说:
“他的人生态度,本质上是背向世界发展步伐,与否定人生的禁欲者相同的态度。”
为了拯救穷困的印度,使它从英国殖民地中独立,甘地一直致力于民众运动,但是他不搞武装斗争。
他坚决反对欺压农民,优待白人的法令。
他始终坚持反对暴力。正是以此为武器,他向殖民者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不杀生”乃是甘地的坐右铭。
领导独立运动的不抵抗主义者甘地,要求参加大众反英斗争的人们:
“一往无前地走在通向地狱的道路上。”
他的献身姿态,使以尼赫鲁为首的人们感到恰好拨开云雾见青天,受到极大的鼓舞。他们成为民族运动中极优秀的中坚力量,使印度各地反英斗争的浪潮不断高涨。
甘地有着坚强的信念,他热爱印度人民,其斗争生涯一直持续到生命最后一息。
1948年,在印度即将独立的前夜,甘地惨遭杀害。
甘地的生活方式,生活力量,正是完完全全的胆汁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