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4600000002

第2章 加减博弈:如何让他人接受自己(1)

宇宙的一切道理,都是一加一减,非常简单;好像天平一样,一高一低,这头高了,另一头就低了,所以只有加减,包括了乘除,也包括了一切数理。

——南怀瑾

“加法三毛”:让潜在的顾客流向自己

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有两个报童——三毛和小拉里在卖同一份报纸,毫无疑问,他们俩是名副其实的竞争对手。

小拉里踏实勤奋,每天扯着嗓门沿街叫卖,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自己每天卖出的报纸数量相对于三毛来说并不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三毛也很勤奋,也沿街叫卖,但他比小拉里多做了一件事——每天坚持去一些人员集中的固定场所,先将报纸分发给大家看,过一会儿再来收钱。虽然偶尔有几个只看报纸而不掏钱买,甚至把报纸损坏的人,但这些损耗相对于此种做法带来的收入而言,是小巫见大巫,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渐渐地,三毛跟这些人的关系越来越熟,卖出去的报纸也越来越多。而小拉里能卖出去的报纸也就越来越少了,最后不得不另谋生计。

这就是三毛的加法策略:通过让顾客先看报纸后付钱,而让潜在的顾客流向自己。该加法策略的奥妙之处如下:

利用人们的互惠心理,让顾客无法拒绝你的好意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动物。大量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与相互支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

这就有了互惠原则:当他人做出友好姿态以示接纳和支持我们时,我们会觉得“应该”对别人报以同样的回应,进而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迫使我们对他人也做出友好的举动。否则,我们以某种观念为基础的心理平衡就会被破坏,我们也就会感到不安。

丹尼斯·里根教授(DennisRegan)做过一个关于互惠原则的经典实验,他让实验人员化装为彩券销售员,在彩券正式销售前先发放免费可乐给顾客。结果发现,事先获赠一杯免费可乐的顾客,后来购买彩券的张数,比未获得免费可乐的人要多两倍。

尽管赠送免费可乐和推销彩券并不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实验人员在向顾客兜售彩券时也并未提及免费可乐的事,但顾客还是记住了他先前的好意,并愿意对此礼尚往来。

三毛把报纸先免费发给顾客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顾客产生了一种受人恩惠的亏欠心理。为了追求心理上的平衡,顾客掏钱买报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种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顾客在选购衣服时,精明的售货员为打消顾客的顾虑,“慷慨”地让顾客试一试。当顾客将衣服穿在身上后,她极力称赞衣服很合适,并周到地为你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当她再劝你买下这件衣服时,很多顾客就难以拒绝。

免费阅读报纸,让顾客有占便宜之感

应该说,人天生就有一种占便宜的心理。推销人群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客户要的不是便宜,而是要感到占了便宜。客户有了占便宜的感觉,就容易接受你推销的产品。”

三毛就是利用了顾客的占便宜心理,让顾客免费阅读报纸,满足了普遍存在于其潜意识中的渴望得到“更多剩余”的心理体验,成功地把报纸卖了出去。

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条热闹的大街上,一对开服装店的德鲁比克兄弟就利用人的这一心理,靠装聋子对服装进行推销,竟发了大财。

德鲁比克弟弟把顾客引进店里,劝说顾客试穿衣服是易如反掌的事。再加上德鲁比克弟弟修炼到炉火纯青地步的奉承语言,大多数顾客都经不住其甜言蜜语的狂轰滥炸,最后总要问道:“这套衣服多少钱?”

德鲁比克弟弟把手放在耳朵旁,一脸茫然地问道:“您说什么?”

“这衣服多少钱?”顾客提高嗓门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哦,您说价格啊,好商量,我问问老板。对不起,我耳朵不好使。”

德鲁比克弟弟转过身,向坐在柜台后面的德鲁比克哥哥大声叫道:“德鲁比克先生,这位小姐看上的这套服装的定价是多少?”“老板”站了起来,向顾客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答道:“那套吗?72美元!”“多少?”“耳背不好使”的德鲁比克弟弟伸直脖子又问。如果你不知道事实的真相,你绝对不会怀疑眼前这位“耳背”的售货员是冒牌的。

“七——十——二美元!”“老板”德鲁比克哥哥加大音量一个字一个字地重复了一遍。

“聋子”德鲁比克弟弟回过身,微笑着对顾客说:“小姐,您也听到了,是42美元!绝对的物超所值。”顾客自认为走运,生怕“老板”发现,赶紧掏钱买下,溜之大吉。

其实,42美元正是那套服装的真实价格,顾客并没有占得便宜。也正是由于价格公道,德鲁比克兄弟的“聋子”促销手段才没有惹来什么麻烦。

这种经营手段虽不足取,但其经营理念却值得借鉴。营销回归到原点就在于其策略运用得得当与否,但前提是不欺诈顾客。

多见面,和顾客混个脸熟

中国人讲“一回生,二回熟”。天天见面,混个脸熟,就可以快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顾客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一个陌生的报童,但是他很难拒绝天天送报纸给你看的一个熟悉的男孩。理所当然地,三毛就把一次性交易的小买卖变成了可多次交往的固定客户关系。

在一个固定地区,对同一份报纸来说,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一个人的,就不会再去买另一个人的。三毛先把报纸发出去,拿到报纸的人肯定不会再去买小拉里的报纸了,等于是在无形中占领了市场。

三毛发放的报纸越多,他的市场份额就越大。与之相应的,小拉里的市场就越小了。即使有些人看了报纸,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因为他已经把该期报纸的信息浏览完了,肯定也不会再去小拉里那里买一份相同的报纸了,他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这就是卖报小童三毛的加法策略,既通俗易懂,又奥妙无穷。

猕猴做加法:本质不变,变的只是形式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老人,十分喜爱猕猴。他在家中院子里养了许多猕猴,人称狙公。狙公与猕猴相处久了,人猴之间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因为狙公养的猕猴太多了,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瓜果和粮食。然而一个普通家庭哪有财力物力满足一群猕猴对食物的长期需要呢?几年之后,狙公家里的经济就越来越不景气了,而猕猴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此时的狙公意识到了缩减猕猴口粮的必要性。

猕猴们的口粮是减下来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食不果腹而富有灵性的猕猴们并不像猪、羊、鸡、犬等家禽那样,吃不饱时仅仅只是哼哼叫叫,或者外出自由觅食。它们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一会儿把厨柜里的碗搬到院中,一会儿把晾绳上的衣服扯到地上,借以向主人示威。

为了不再让饥饿的猕猴们肆意捣乱,狙公只好另想办法去安抚它们。狙公家门外有一棵高大的栎树,一到秋天,栎树上就结满了猕猴们爱吃的形似蚕茧的棕红色坚果——橡子。用橡子代替短缺的口粮来给猕猴们解馋充饥倒是一个好办法。于是,狙公就和猕猴们商量说:“从明天开始,每天饭后我再给你们吃一些橡子。标准是朝三暮四——早上三颗橡子,晚上四颗橡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猴子都是急性子──出了名的猴急,一听早饭后只有三颗橡子,还没有晚饭后吃得多,个个立起身子,龇牙咧嘴地对着狙公叫喊发怒:“不行不行,太少了!怎么早上吃的还没晚上多?”

老谋深算的狙公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别急别急,有意见好商量。既然大伙儿都不同意,那我们就朝四暮三——早上四颗橡子,晚上三颗橡子,这样总可以了吧?”

众猕猴一听大喜,认为早上的橡子数量由三颗变成了四颗,自己取得了胜利。它们眨着眼睛,挠着腮帮,高兴地在地上滚来滚去。

这个故事改编自《庄子·齐物论》,是个成语故事,名叫“朝三暮四”。其实橡子的总数并没有变,不管是三加四,还是四加三,每天可以吃到的橡子数量仍然是七颗,只是变化了一下分配方式,猕猴们就转怒为喜。

这则故事可以看成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成功策略。喂养猕猴的狙公在没有增加财政支出的情况下,通过对猕猴运用心理战术而让它们接受了自己的安排,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猕猴骚乱。

那么什么是心理战术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战术是一种抓住对方心理,通过影响对方的潜意识,改变其意识和认知,以达到自己目的的心理征服战术。心理战术具体可以分为沉锚效应、趋合心理、参与定律等等。故事中的狙公到底是运用了哪种心理战术呢?让我们耐心看下去。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回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回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是“知觉对比”(PerceptualContrast)对人们产生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比影响人们的认知。

心理学家扎卡里·托马拉(ZakaryTormala)和里查德·佩蒂(RichardPetty)为了验证“知觉对比”对人们的影响,做了下面这个实验。

研究人员虚构了两家商店,一家是“布朗百货”,另一家叫“史密斯百货”。实验分两组进行,第一组:先介绍“史密斯百货”六个部门的情况,再介绍“布朗百货”的三个部门;第二组:先介绍“史密斯百货”一个部门的情况,之后再介绍“布朗百货”的三个部门。

结果证实,当先介绍“史密斯百货”的六个部门,再介绍“布朗百货”的三个部门时,人们会认为对“布朗百货”的了解不够;但当先介绍“史密斯百货”的一个部门,再介绍“布朗百货”的三个部门时,人们对“布朗百货”的认知又有了变化,觉得基本上了解了“布朗百货”。就是说,放在前面介绍的“史密斯百货”的部门越少,人们就认为自己对后介绍的“布朗百货”的了解越充分。

这就是“知觉对比”产生的影响。

“知觉对比”对人们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将它用在销售中是有很大威力的。假设你认为公司的某个产品特别适合某位客户,那你就可以通过重点介绍该产品,同时对其他产品一带而过的方式来增大该客户购买的可能性。

还有的商家只是巧妙地在两件商品间形成对比,就促进了两者的销量。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日本有一家专门经营电子玩具的商店。商店新引进了两种不同型号、质量相差无几、价钱一样的电子游戏机。可是摆在柜台上的这两种游戏机却很少有人购买,这令商店老板一筹莫展。

这时店里正好新招了一位女店员,她为店老板出了一个好主意。她建议把型号小的那种游戏机的标价从80元提到160元,型号较大的游戏机标价不变。

这样一来,当顾客进到店里,看到型号又大、价格又便宜的游戏机并不比标价高的那种质量差,以为捡到了便宜,机会难得,便毫不犹豫地将其买下。而另外一些有钱人在看到型号小,价格反而比型号大的游戏机更贵时,以为遇到了“真货”,赶紧慷慨解囊,买回去当作上好的礼物送给亲朋好友的孩子。很快,几千台两种型号的游戏机就被抢购一空。

原本无人问津的两种游戏机,在价格没有降低反而有一款略有提高的情况下,竟然变得出奇的畅销。这其中的奥秘就是商家恰当地对顾客运用了“知觉对比”的心理战术。

养猕猴的狙公就是应用“知觉对比”效应制造了一种实同形异的假象,迷惑了那群辨不清“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孰多孰少的猕猴,赢得了它们的认可。

要一个,还是两个

在街道的两旁有两家卖粥的小店。两家店每天都是顾客盈门,人进人出,客流量相差无几。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家店总是比右边那家的营业额多出百十来元,天天如此,让人有些纳闷。

原来这里面的奥秘就在于两家服务小姐的说话方式。当客人进入右边那家店时,服务小姐微笑着迎上去,盛了一碗粥,问道:“您加不加鸡蛋?”如果客人说“加”,服务小姐就给客人加一个鸡蛋;如果客人说“不加”,服务小姐也就不再多问。客人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走进左边的那个小店,服务小姐也是微笑着迎上前,盛上一碗粥,问道:“您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客人笑着说:“加一个。”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小姐又问一句:“您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就说加两个,不爱吃的就说加一个。很少有人说不加的。

在右边的小店里,客人考虑的是“加还是不加鸡蛋”的问题;而在左边的小店里,客人考虑的是“加一个还是加两个鸡蛋”的问题。客人在考虑问题时接受到的第一信息不同,做出的回答也就不同。

这样一天下来,左边这个小店总要比右边那个小店多卖出很多个鸡蛋,难怪他们的收入会比右边的小店多。

心理学家将这一现象归结为卖粥小店里的服务生对顾客运用了“沉锚效应”的结果。

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我们用中国成语“先入为主”来解释的话,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很好地理解了。关于沉锚效应,心理学家做了两个著名的试验。

实验一: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后半段则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与第二篇相反,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后半段却说他开朗友好;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

洛钦斯请四个组的被试者分别读这四篇文章,然后在一个计量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不友好。结果表明,篇幅的前后是至关重要的。开朗友好在先,评估杰姆为友好者的比例为78%;孤僻而不友好在先,则评估其为友好者的比例降至18%。

实验二:

一位心理学家让两个学生A、B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道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其他人对这两个学生进行评价:看谁更聪明一些。

实验结果发现,多数人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这两种现象呢?这就是典型的沉锚效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往往会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产生影响,实际上也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第一印象对人们如何判断一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如果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是正面的、良好的印象,人们会希望继续交往,增进关系;而如果是负面的、不好的印象,人们则拒绝继续交往。

所以,留好第一印象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头三脚”的作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总是在别人的心目中挥之不去,不管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了多大的进步或者退步,对方还是很难忘记对你保留的原来的印象。

同类推荐
  • 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你是不是正为上述种种问题而感到心力交瘁、无所适从呢?你想了解心理学吗?你想运用心理学获得生活的幸福吗?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通过它,可以加强心理引导,增强情绪修养,培养乐观心理品质,构建和谐社会。请在这本书的带领下,走进心理健康的世界,去收获属于你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 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

    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

    有数据表明,我国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在自杀的人群中,有80%的人患有抑郁症或是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中。本书作者为资深心理咨询专家,书中所选案例是作者对近十年来治疗感悟的梳理、提炼。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该书结合实例,通俗易懂,可以唤起读者对抑郁的重视,帮助读者正确面对抑郁情绪。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本书详细记录了作者在个案咨询中所使用的方法、技巧以及分析思路,具有借鉴意义。这是本有关抑郁症及抑郁情绪障碍的案例集。书中讲述了十个故事,同时,也比较详细地记录和陈述了作者在个案咨询中所使用的方法、技巧以及分析思路。书本内容通俗易懂,可以唤起读者对抑郁的重视,有助于读者正确面对抑郁情绪。
  •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为什么有的人光彩照人,有的人却委靡不振?为什么有的人人见人爱,而有的人却人见人嫌?为什么有的人路路畅通、事事顺利,而有的人却时时遇堵、事事碰壁?秘密是气场!气场决定心态,气场影响形象,气场左右成败,气场改变命运。气场来自你的身体与心灵,是一个人散发出的一种能量。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时每刻都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的命运。你的气场是由你的精神创造的,你的命运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气场与内心相互支撑,相互映射,塑造一个强大的自我。
  •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 病由心生(珍藏版)

    病由心生(珍藏版)

    幸福的人生应当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如果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病”可以理解,但因为过度追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的幸福,而让自己陷入心理疾病的泥潭,则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幸福有很多种定义。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幸福;拥有甜蜜的爱情,是幸福;拥有美满的家庭,是幸福……幸福不仅仅是你拥有几幢豪华别墅,拥有几辆顶级名车,当这一切无人与你分享,或者你已经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享受,你还会感觉到幸福吗?幸福也不是你中了500万之后的欣喜若狂,如果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早已不堪一击,这样的惊毒你或许无福消受。
热门推荐
  • 寒冰之夜

    寒冰之夜

    世界巨变,不同的种族,强大的异兽纷纷降临地球,人类不再是地球的霸主。青城有一天发现他回到了一切开始的时候,小小蝴蝶翅膀的煽动下,同样的人,却做起了完全和上一世不同的事情,他不禁问自己,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 九戒梦幻想

    九戒梦幻想

    一戒一念,一念一梦,一梦一书。翻开的,是别人的故事。续写的,是自己的传说。
  • 帝曜九重天

    帝曜九重天

    一次意外的事故,让赵翊穿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从此踏上一段不寻常的修元之路。…………“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我都会永远的站在你身前,为你遮挡所有的风雨。别说是这小小的魔星出世,就算是九天圣后要将你亲手收回,我也会杀去她的九重罗天,与她狠狠战上一场。”“所以,傻丫头,你不需要再有那些无谓的想法,只要开开心心的,站在我的身后便好。”赵翊一身黄衫,站在九界大陆的最中央,对怀中的女孩轻声说道。
  • 神傲天下

    神傲天下

    地球屌丝男秦诚因车祸来到异界踏上封神道路执掌天地,神傲天下!
  • 邪瑶录

    邪瑶录

    松下,一老者问少年:“少年儿,你如此奔波可是为了长生?”少年声音沙哑,问道:“人真的可以长生?”老者沉默。少年又问:“人既然能长生,可能起死回生?”老者不语。少年再问:“人没了心,可能忘记一人?”老者仍然微笑,不曾言语。少年行礼,思索而退。
  • 惹爱生非

    惹爱生非

    苏苡作为一名医生,本着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救下一个莫名其妙的男人,谁知却因此被他禁锢在身边整整四年。后来——苏苡:段轻鸿,我跟你赌这一场,赢了你就让我走。小段冷笑:不,你赢了我把命给你,否则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天涯海角我也追你回来!
  • 与王爷为邻

    与王爷为邻

    简介:生活在中医世家的苏青青,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赶时髦,穿越到了古代。家里一清二白,爹娘、哥哥善良,爷爷老实巴交,大伯残疾,大伯母是个药罐子,一大家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爹娘两个人身上。算了,看在这么多人疼爱她一个人的份上,她既来之则安之,主动从爹娘手里接过养家糊口的差事吧。可是为什么养着养着,会养了一大帮的闲人赖在家里不走!我的天啦,连王爷都死磕,打死都扔不出去了,有这样赖皮的吗?苏青青郁闷了!不走就不走,就当作是养了一条凶狠而又冷脸的癞皮狗,反正家里也不差那口吃的。可是,你能不能不要再惹了另外一群人往家里来,她真心养不了那么多闲,这年头赚个银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苏青青怒了,这些人敢在她家里撒野,就得有勇气接受她的怒火…家长里短的乡村小事,希望大家能喜欢!
  • 回眸你还在这里

    回眸你还在这里

    我出生在双亲都是警察的家庭,这是多么的令人羡慕的事啊。但我并不开心,规划的生活令我厌烦一次聚会后,发生意外的我重生了,带着前世的回忆重生在了9岁那年如果上一生我的人生是被规划好的那么这一生我要活的潇洒自如不对我不就是重生了吗?怎么多了这么多我不知道的能力呢!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魂帝无名

    魂帝无名

    蠢材和天才,只是隔了一张窗户纸!原本还算不错的资质,在一年的时间里自由落体一样的下滑;资质被评为比垃圾还要垃圾,自己被人奚落欺负,他还要承受被赶出学院的代价;七天后,就是学院的淘汰赛。如果他不能在淘汰赛中胜出,那就只能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离开那个此生不可能再有交集的美丽身影;然而,足足两个境界的差距,就像是猎狗和公牛的对比,该如何胜出,他不知道!直到被人打晕之后,他的脑子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叮~~~生命之轮,自这一刻起,逆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