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小王去朋友郑某家串门,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儿。郑某的儿子才5岁多,非常调皮。小王和朋友坐在沙发上聊天时,孩子则绕着茶几转来转去。看大人没有理他,便自己从盘子里抓起一把瓜子嗑了起来。虽然垃圾桶就在旁边,他却故意把瓜子皮吐得满地都是。
郑某看了,并没有训斥他,而是起身拿了一把扫帚,动手清扫。他边扫边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你看,这些瓜子皮太调皮了,到处乱跑,把屋子弄得很脏很乱,让客人感到在咱们家很不舒服。现在爸爸把它们送到垃圾桶里去,你说好不好呢?”
孩子听了,立刻明白了爸爸的意思,不好意思地扮了个“鬼脸儿”,他主动接过爸爸手中的扫帚,认真地清扫起来。接下来,他再吃瓜子的时候,主动扔到垃圾桶里,再也没有往地上乱扔。
郑某这种道理加启发式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真的很有效。
他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并没有当着客人的面严厉地训斥孩子,伤及孩子的自尊心,而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用极为巧妙的语言策略让孩子自我反省,这远比把孩子骂一通更能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达到了教育目的,这很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借鉴。
实际上,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能易于接受,思想上受到触动,能心悦诚服地改掉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才能收到自我教育的终极效果。因此,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数落孩子的不是,这样做不仅收不到教育效果,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致使教育结果成了“零效应”甚至“负效应”。这种“无效教育”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正确,没有做到动之以情,与被教育者产生了感情对立。如果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家长一定要变说教型教育为疏导型教育,多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意见,在孩子已有认识和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正确疏导,让他们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教育工作才能奏效。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教育孩子随意性太强,张嘴就来,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甚至还爱在孩子吃饭时唠叨:“瞧你这上衣怎么这么脏呢,是不是又跟人家打架了,老师今天批评你了没有,考试考了多少分……”家长的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营养卫生专家指出,在孩子吃饭时唠叨,对孩子身心影响很不好。而事实上,家长的唠叨孩子也根本就没听进心里,唠叨并未起到任何作用。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说服教育必须讲究语言艺术,做到简练、深刻、点到为止。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载有新信息的语言第一次讲出时,对大脑的刺激最大、留下的印象最深。但同一内容反复次数太多,就会使大脑皮层产生某种抑制,自动关闭其接受系统。所以,家长唠唠叨叨的话只能变成无关痛痒的废话,有时甚至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成为一种“精神噪音”。
有些孩子,平时表现一贯较好,思想觉悟较高,当他们偶尔犯了错误,家长在说服教育他们时,应该采用点拨诱导的方法。点拨诱导,就是不需要把这些学生所犯的错误反复批评个没完,不需要把所犯错误的危害性讲深讲透,分析得头头是道,而要有意识地创设“空白”,惜语如金,点到为止,让孩子自己去反省思考。采用这样的“空白”教育,既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可以避免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对立情绪,有利于启发孩子自我教育,激励孩子自觉改正错误。
隔壁家婷婷一直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妈妈眼里的好孩子。
有一次,她因为一直看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而忘记写老师留的作业,直到临睡前才想起来。妈妈知道后,只是和颜悦色地对她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会知错就改的。”妈妈用一种很信任的眼神看着婷婷。婷婷没说什么,但也明白了妈妈那种眼神背后的意义。
这之后,婷婷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老师留的作业,然后才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这位妈妈的做法是很正确的,她克制住自己,把许多批评的话藏在喉咙里,只用眼神与孩子交流了一下,留下“空白”,让婷婷自己去思考。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孩子也读懂了妈妈的眼神。这种教育是很有成效的,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作为家长一定要牢记:绝不能采用简单生硬的训斥方式,更不能使用粗暴的打骂手段,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一定要就事论事,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