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2200000030

第30章 重读范进中举

北京人有一句俚语,叫做“见了人压不住火”,很能表达市井中那种其实也不过稍稍占一点优势的强者,对于弱者无端宣泄其声威的霸态。很可笑,也很令人齿冷。旧时,京城地界的胡同,浅狭湫隘,老爷的轿子抬过,那些鸣锣的,喝道的,包括穿着青衣小褂儿的轿夫,便连喝斥,带推搡,把两旁的小百姓赶开。稍有不及躲闪者,或是反应迟钝者,不是一顿詈骂,便要遭皮肉之苦了。

现在,走在大街上,突然司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骂一声你瞎了眼之类,恐怕是当年抬轿者的余风所及了。所以,对于无反抗能力者的这种肆虐行径,归之这样一句俚语,实在很形象。

最近,重读《儒林外史》这部描写封建社会里各色文人的讽刺小说,其中范进中举一节,过去,也曾很笑话这位可怜虫的。现在想想,这个范进真可笑吗?是不是也有一点“见了人压不住火”的劲头?当然,这个火不是表现在喝斥推搡上,但那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得到满足,而在脸上流露出来的嘲笑,对弱者心灵的伤害和大轿过来时的声严色厉、手脚交加,也是差不多的。

假如,设身处地,自己是这个范进,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识得几个大字,能写之乎者也,不从20岁考到54岁,成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还有其他什么更好的出路呢?我小的时候,就见识过考了一辈子也没拿到功名的老童生,还在拟八股,还在做策问,其实那时早民国了,仍沉湎在科举梦中。所以,这个责任是由把人扭曲了的社会来负,范进只是付出了一生为代价罢了,想到这里,也许就笑不起来了。

如果他有膂力,很可能当他老丈人胡屠夫的助手,杀猪宰牛。如果他有银两,也许会像杜慎卿那样游山玩水,摇船吟诗。如果他脸皮够厚,也无妨冒充一下牛布衣,混口饭吃。他什么都不是,既不具备贾宝玉在大观园内倚红偎翠的物质基础,也不拥有张君瑞在普救寺里风流蕴藉的个人条件。即或如贾宝玉者,虽然他一生反对科举,视功名为禄蠹,可出家前还得中一个举人,才放心去当和尚。张君瑞尽管恋爱谈昏了头,可终于还是要在长亭与崔莺莺分别,上京赶考。所以,范进只有这条科举之路可走,除非他像不第秀才张角、黄巢那样去闹革命,但借给他胆子,也是不敢的。写这部小说的吴敬梓老先生,也是一生榜上无名,尽管心里不平衡,顶多在书里怨而不怒地宣泄两句,也就如此而已,他怎么能让笔下的这个小人物范进,揭竿而起呢?

每个人都处于他那个时代格局中,谋生图存,能够冲破限制者是少数,非大智大勇,和有大作为者莫能为。一般人,无天大本事,只能在固化了的框框中讨生活,不敢越雷池一步。后代的人是不能以自己所处的变化了的情势,来责备他们当时没有对邪恶,对压迫,对不正义,对不公平作这样的斗争或那样的抵抗,这类说风凉话的好汉,也有“见着人压不住火”的嫌疑,至少也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所以,范进只好第二十余次地走进他一再败绩的考场,实际是挺悲壮的行为。虽然“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是一副孔乙己式好笑的样子。但在科举取士的时代,这个对胡屠夫都胆战心惊的老童生,敢对统治者和封建制度强加给他的心灵劳役,发出一些抗争的呐喊吗?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他时代的局限性。

但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来研究,他一考再考地不气馁、不泄气,说他锲而不舍,其志可嘉,不也可以嘛!总比得意时忘形,失意时咒诅整个世界的患得患失情绪要强得多吧?尤其初见他的宗师时,更能表现出他人格的完整。当被问道:“如何总不进学?”他实实在在地回答:“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这样敢于坦承自己的不足,比时下一些碰不得的作家有勇气得多。范进交了卷就磕头下去了,并未像他同科的魏好古那样狂妄,要求面试,还自吹“童生诗词歌赋都会”。这个范进,不搞那种“务名而不务实”的“杂学”,只是老老实实做学问,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在人品文品上又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拿今天的话说,一个人靠作品说话,而不依赖非文学的手段,来猎取名声,范进的这份清醒,不也难能可贵么?

终于在东京浅草市场买到了一顶帽子。

想来想去,除去他得知考中后的一时疯癫失态,出了洋相外,余下的,也就是一个窝囊穷酸的读书人罢了,不怎么好笑。相反,我们常常看到胸无点墨,却装出满腹经纶者,述而不作,大卖其狗皮膏药者,在那里淋漓尽致地指点江山时,倒没有一个人像《皇帝的新衣》那个小童,看到光屁股人似的笑话一顿。那么绝非草包的范进,主考官看了三遍他的卷子以后,“才晓得是天地间的至文,真乃一字一珠!”还有什么好笑话的呢?比之那些“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之辈,恐怕不是他们笑范进,而是应该范进笑他们了。

范进怯懦些,拘谨些,也是事实。他之所以不敢像写了几篇作品的才子,马上就来不及地张扬傻狂,挺胸凸肚,主要是生计维艰和屡试屡败,是挫折得他垂头丧气的原因。老实讲,生存和发展,对每个人都是考验,他焉能例外?但对他的宗师周进,做门生的,未见他多么过分的巴结,也不像后来那些攀附名流的人那样,爬山虎似地缠绕不放。更没有打着先生或老师的招牌,假传圣旨,招摇撞骗。只不过“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然后站在那里,“直望着门前的影子抹过前山,看不见了,方才回到下处”,着重于感情上的知遇之恩。后来他被钦点山东学道,对他老师嘱办的事,挺认真地去做的。虽然这时,他也开始假道学起来,说是吃素,却夹了一个大虾丸子塞进嘴中,那多少也是劣绅们、浊吏们诱化的结果,何况当时也没有拒腐防变的教育。虽然也收财物,也打秋风,在那个社会里就是平常事了。但当他未完成宗师任务时,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连吴敬梓的笔下,也承认这个范学道是老实人的。

这种所谓的老实人,在北京俚语中,就是“人”了。他那个杀猪的丈人,就是最典型的“见着人压不住火”的货色,经常是“一顿夹七夹八,骂得范进摸门不得”。虽然考中后,他“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前倨后恭,是个十分势利眼的小人。但胡屠户,以及一切对他压不住火的人,造成他心理过于长久的抑郁状态,一朝得到爆发,便只有神经错乱一途了。撇开可能是他家族病史方面的考虑,因为他母亲最后也是死于过度兴奋的歇斯底里之中,略去这个遗传基因不计。一个经历了二十几次考场中名落孙山的沮丧、刺激、失败、白眼的弱者,突然于绝望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线曙光,得到他追求一生的东西,我想,他不疯才怪。其实,在任何人的一生中,谁不曾在心灵上经受过成败得失的冲击呢?至多程度不同而已。以己度人,那个欢喜疯了的范进,“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固然可笑,可更多的是可悲,难道不值得同情吗?

范进中举了,至少在书中看到的他,尚未一阔脸就变,这就差强人意。将来会不会变,那是难以预卜的一回事了。不过,看他对老丈人那留下千古话柄的一巴掌,未加计较,更没有秋后算账,这心胸就算可以的了。有的人,刚刚拿得权,马上给不悦于己的人,来个下马威。哪怕那是屁大的权,也要用足用够,一副暴发户的浅薄嘴脸,连范进还不如呢!

而且,范进得意以后,虽然田产、钱米、奴仆、丫环,一应俱全,唱戏、摆酒、请客、摆谱,也都学会。可看他对发妻的态度,也还说得过去,既没有嫌弃休妻之意,也无包二奶,养小蜜另结新欢的行径。这在旧社会里,本是顺理成章、不以为奇的事情,范进不但不风流,倒规规矩矩地把人家送给他的“雪白的细丝绽子”,赶紧一封一封地交于娘子胡氏,这也多少能看到他本质上的良善之处。

所以,第一,他是个普通人;第二,“从二十几岁考到五十四岁”太多的碰得头破血流的教训,使他明白生活的艰难;因此,第三,至于他将来,能否做一个太好的官,也别对他抱有指望,但如果做坏官,谅他也坏不到哪里去。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因为一个积弱的人,要强不易,要坏也难。但他确实不可笑,这是真的。不信,你再翻翻这一段《儒林外史》。

总之,不要嘲笑弱者,更不要见着人压不住火,这是最起码的为人之道。

同类推荐
  •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简介: 红楼韵味,如同酒香,历经两百多年的光阴,两百多年日月交替,到如今,恰似一樽陈年佳酿,历经时间的发酵和涤荡,愈发酝得鲜亮醇美、既浓且清,引人遇饮难忘、回味悠长。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将自己的血肉,都研碎在蘸笔的墨砚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方才酿出这既醇厚又清洌的奇酿美酒,以飨后人芸生各各悲喜。
  • 韩愈文集1

    韩愈文集1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丁玲文萃

    丁玲文萃

    丁玲,她在三十年代的出现,她的名望,她的影响,她的吸引力,对当时的青年来说,是能使万人空雹的,举国若狂的。收入本书的十二篇短篇小说是丁玲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热门推荐
  • 问鼎苍莽

    问鼎苍莽

    两千年后人类衰落异族崛起,整个星球水深火热,恐惧和野心横贯天下,一种名为“气”的原始力量主导了整个时空,新生物种鬼畜背负世纪仇恨,往往曝尸荒野!偏远的十一区,在异族首领守护下,一名鬼畜婴儿出生了,他被隐去姓氏,辛苦偷生。直到有一天,一刀之下,他和现代少年唐觉命运重合,唤醒崭新传奇!
  • A Ride Across Palestine

    A Ride Across Palest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天狂暴升级

    逆天狂暴升级

    游戏玩家黄小明玩游戏穿越了,手持逆天狂暴系统,升级杀怪。一言不合就开战。老子的目标只有一个:最强
  • 腹黑国师之霸宠倾城妃

    腹黑国师之霸宠倾城妃

    前世她是姬月大祭司,受万民敬仰,奉命轮回三世,今世她清冷无爱,直到遇见他,那个权倾天下,风华绝代的国师,她才知道:有些人遇上了,那便是生死相随。莲池:“季儿,在本座怀里,你不需要坚强。”“本座从不许诺,但从今日起,本座许你一世琉璃。”“从本座瞧上你的那刻起,你就是本座的了,包括你的身体,你的思想”,莲池勾魂摄魄的眼眸眯了眯,眼角微微上挑,似笑非笑,“当然也包括你的头发,季儿,你无故剪本座的头发,可有经过本座同意?”“季儿,眉眼心间,唯一个你,虽千万人,吾亦往矣。”妃芷:我永远都抢不走不属于我的东西,生生世世皆是如此……本文温馨甜蜜无大虐。
  • 多元纪

    多元纪

    由梦开始,世界突变。地球的真实面目逐步揭开。人类世界,海底世界,地底世界,原来地球不止人类这么一种智慧生物。不同的文明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混乱却多彩。详情尽在《多元纪》!
  • 诱爱女王

    诱爱女王

    石漠,冷漠淡然,却唯对她热情似火。石傲,傲慢嚣张,只愿为她俯首称臣。石野,放荡不羁,独甘因她沉沦真心。当她不经意间俘虏了三颗真心,注定残忍成了定局。职场家斗,最终都会归于平静。爱与被爱,是谁11了谁的心?诱爱,是勾引,是复仇,还是因为一句不甘心?
  • TFBOYS我们的回忆

    TFBOYS我们的回忆

    TFBOYS和女主角们会有这样的回忆呢?
  • 创世神魔妃

    创世神魔妃

    天地震荡,女娲为保护众生,牺牲了神族。她是神族惟一后裔,他是天地之子,两者互不相干,各有自己的使命,血,竟是两者互相需要的。女娲却设置了命运,让他们的血同时滴入神族皇宫的魔晶石中,神族将复活。贵为天地之子的他同时也成为救世祖,会借血于她吗?女娲娘娘,你为何要这样?冰晶般的泪滴入妖艳的血,是多么刺骨!战胜命运,最终灰飞烟灭,然到这就是你想要的?
  • 新星Nova

    新星Nova

    飞来命案,神秘凶器,资深警探身陷惊天谜案。一串莫测电波,一段诡异梦境,掀起惊涛骇浪,席卷全球。思想与世界观的碰撞,理念与欲望的交锋。这是新纪元的降临,这是旧世界的挽歌,这是大革命的号角,这是文明高速爆发的超新星。……抛去上方简介的噱头,其实这就是一本庸俗的软科幻小说。脑洞之作,不含任何流行元素。兴趣之作,绝不可能稳定更新。……最后:向刘慈欣大叔致敬……
  • 燃星传

    燃星传

    眼眸喘息手微张,心似深海夜初凉。灯如故人不曾忘,广陵城外已断肠。大家对以后的剧情有什麽需要,可以加我好友834563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