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我国古代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鲁班教他的徒弟做圆台和方台,可徒弟怎么做也做不圆造不方。于是,去请教师傅鲁班。鲁班笑而不语,拿出两样东西给这个徒弟。过了一会儿,徒弟就做出两件十分像样的木制圆台和方台。原来那两样东西就是规和矩。规是圆规,用来画圆;矩相当于折尺,可画出直线和直角,量取长度。这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来历。
现在,规矩一词已经远远超过了“规”和“矩”本身的意义,它的外延正在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是我们能够正常工作、生活的保证,也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我们总是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如法规、校规、交通规则、游戏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考试规定……这些规矩的总和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纪律。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老师和家长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耳边强调“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下课要按时回家”、“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等等,纪律不仅仅存在于校园当中,任何一个场所,都有它特定的规则。在学校,学生要遵守考试规定和校规;在礼堂听报告,要保持安静;在影剧院看电影,不要大声喧哗、抽烟;在体育场观看比赛,不要起哄、乱扔东西;乘车乘船、购物,要按先后顺序进行;去公园游玩,不践踏草坪,不损坏草木,不戏弄动物等……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离不开规则的制约,离不开纪律的限制。
人类冒犯了规则,于是沙尘暴开始肆虐;
人类冒犯了规则,于是厄尔尼诺现象出现了;
人类冒犯了规则,于是赤潮出现在近海。
不遵守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规矩和纪律的重要性。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员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崇高的职业道德。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生产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每个人都按个人意愿行事,因之而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值得深惜的。
1943年3月6日,巴顿临危受命为第二军军长。他开始用铁的纪律管理第二军。他深入营区,每到一个分部都要进行训话,诸如领带、护腿、钢盔和随身武器以及每天刮胡须之类的细则都要严格要求执行。巴顿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指挥官。但他的第二军却发生了变化,成了一支顽强不屈,具有荣誉感和战斗力的部队……
巴顿说:“纪律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们发挥最大潜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纪律应该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质还要强烈。”在纪律问题上,巴顿的态度毫不含糊。他深知,军队的纪律比什么都重要,军人的职业便是服从。巴顿如此认识纪律,也如此执行纪律,并要求部属也必须如此,这是他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纪律是钢,是铁、是军人的生命!一个军人倘若不遵守纪律,不仅会给军队带来损失,而且也会给本人带来损失。军人的生命只有在严明的纪律制约下,才能焕发出蓬勃的活力。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一个公司要想长久存在,其最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的纪律。
纪律不仅仅在军队中,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出门无论是乘车还是步行,你都需要遵守交通法规,这就是规则对你的约束。如果违背,轻则要受罚款,重则会对你的生命构成威胁。
置一把沙于纸上,微微震动纸的边缘,沙子便会流散开来。如果在纸上涂一层明胶,再置沙于纸上,则粒粒皆安分地粘在纸上。如果把车辆行人比做沙,道路比做纸,那么交通规则便是明胶,它使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随着社会秩序化的加强,在公众场合,人们对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同个人的品质联系在一起。或许,你不经意的一个不良微小举动,已经破坏了你的公众形象了,并给你的人际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做到心中有数,尽量不要违反,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重新将规则定位到我们个人的身上的意义便是如此。没有规则,我们将没有安全,没有发展的机会与平台,更谈不上什么成功。纪律是约束人的行为的,但纪律同时又是我们个人的保护神。纪律就像是牵扯风筝的细线,由于细线的存在,风筝虽然有一定的高度限制,但可以自由地飞翔,安全地降落;如果细线断了,即使风筝可以穿过云层,但最终也会被风吹落在地。因此,纪律不应该成为人的负担。一个人如果能在纪律的框架内检点、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会获得纪律所提供的自由的空间和成长的平台,使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
社会的稳定离不开规矩,有了规矩社会才能正常运转。试想,如果社会没有了规矩,工厂还能有序地生产吗?交通秩序还能维持吗?教育还能进行吗?长此以往,社会将面临严重的稳定和发展问题,一切美好的蓝图都将化为泡影。因此我们呼唤遵守规矩,在规矩的范围内寻求个人和集队的发展。
基于此,我们可以说,个人只有尊重客观规律,遵守规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达成自己预定的目标,并在奋斗中磨炼自己的意志,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让个人的潜力达到最大的发挥。
纪律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如果有谁试图向纪律挑战,试图突破纪律所能容忍的底线,试图以个人的利益去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那么他必将受到客观世界无情的惩罚,他就要为自己的一意孤行付出代价,纪律要求每个人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不可存在任何非分之想。
有人说:“我是自由人,所以我可以无限自由!”但你要知道,过度的自由只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损害。如果人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他人就无法正常通行,自己也会陷入困境。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保护规则,才会让我们共同拥有的蓝天更加蔚蓝,才能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序地进行。
当然,我们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并不等于倡导墨守成规。只有在规矩允许的范围下,进行适度的创新,方能打开智慧的大门,通向成功的彼岸,获得事业的成功。倘若一个人安于平庸,甘于落后,被陈旧的规矩缚手缚脚,画地为牢而不自知,那么他将失去向上的动力,失去开创美好明天的热情,等待他的结果只有被淘汰。试想,如果一味循规蹈矩而不敢创新,爱因斯坦怎么能创作出《相对论》,众而一举打破牛顿的经典力学,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相反,正是因为缺乏创新,不敢突破“规矩”,才造成王明的“左”倾错误的出现,以致差点断送了中国革命的前程。由此可见,只讲规矩不敢创新,其危害大矣。
因此,我们提倡在遵守规矩的基础上创新,摈弃墨守成规思想的作祟,打破陈规陋习的束缚,在规矩允许的前提下大胆追求自身的幸福。同时,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要有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拥有坚强的精神后盾与不畏艰险的力量源泉。
“规则”是个成长着的青年,当它“故步自封”时,就需要人们来“指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的思想也在快速地发展。当一些“规则”不适应时代的脚步时,人们就要适当地修改它,使其为人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