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9400000131

第131章 经解诸序及书后(2)

愚窃以为:太卜之所掌者《三易》之筮法。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但有端龟命蓍吉凶悔吝之兆,原无彖爻所系之辞。孔子所得或出献老口授,非有成书,故后世无传。否则秦政禁书,《二易》当以卜筮得存,不应不见于西汉也。宋?东嘉朱日华氏精心象数之学,以为天下有亡书,无亡言。因夏时坤乾之言,即河洛先后天之图,推五行生成,以明五十五图之为《洛书》,述《连山象数图》,以备《夏易》之遗。推五行纳音,以明四十五数之为《河图》,述《归藏象数图》,以备《商易》之遗。因先天后天之体用即象数之合,以证羲文之合,以繇爻彖象之辞证互体,演反对互体图例,以备《周易》之遗。而首之以《河图》、《洛书》之辩。凡为书十卷。日华中嘉定辛未武科,官承节郎,差处州、龙泉、遂昌、庆元及建宁、松溪、政和巡检。家则堂提刑两浙,见其书异之,因进于朝,请收之冗散之役,处以校雠之任。时为咸淳八年之夏。未三年,纪元德祐,不及收用,徒录其书于后省而宋社屋矣。其子士可、士立,先后补成,乞序于同邑林千之以传之。父子用心于是书,可谓勤矣。日华名元升,温之平阳人。士可登开庆己未武科。千之字能一,举宝祐癸丑进士,官编修。林霁山赠之以诗,有“大雅凋零尚此翁”句,盖宋之遗老也。

注:家铉翁,号则堂,眉州人,以荫补官,历任权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权侍右侍郎、浙西安抚使、签书枢密院事等职,政绩斐然。宋亡后,他守志不仕,直至终老。

《丙子〈学易编〉》(节本)序

《丙子学易编》,宋?陵阳李心传微之著。本十五卷,此仅一卷,盖元?俞琰石涧节本也。微之之父舜臣常著《〈易〉本传》三十三卷,洪景卢为之序。微之本父书,并采王弼、张载、程颐、郭雍、朱熹诸家而成是编。阅其序目,大抵以象占为主,尽扫虚无穿凿之缪,盖有功于《易》道者,惜不得见其全也。其书之成仅二百八十日,是为宋嘉定九年,岁在丙子,故曰《丙子〈学易编〉》。石涧借全编于书肆而手抄之,自云:“寒天短晷,老目昏霿,并日而录其可取者。”盖时年已七十余,可谓老而好学也矣。

赵氏《易叙丛书》序

《〈周易〉辑闻》六卷,《易雅》一卷,《筮宗》三卷,合名之曰《易叙丛书》,宋?户部侍郎赵汝楳所著。汝楳者,商恭靖王元份七世孙,资政殿大学士、天水郡公善湘之子也。善湘于群经皆有撰述,而于《易》则有《约说》八卷、《或问》四卷、《指要》四卷、《学易读问》八卷、《学易补过》六卷。汝楳自序其书,谓受《易》于父,盖六易稿而传之者。惜乎《丛书》在,而善湘之经义无存。父子著书则同,而传不传,信有幸不幸也。汝楳以宗室子为宰相史弥远女壻,顾能谦抑自修,研精《易》象,又以余暇引致黄问、黄中、吴仲孚诸人,诗篇唱和,其风流儒雅犹可想见。至晚岁用理财进,虽历膴仕而失士誉。然则善《易》者必明乎进退得丧之理而审择焉,庶几可以动而无悔也已。

《水村易镜》序

《水村易镜》一卷,宋?莆田林光世著。光世字逢圣,勅令所删定林霆曾孙。靖康初,霆叔冲之被命使金,是时霆为乌江丞,三上书请代往,不报。冲之竟执节死。事具《宋史》本传。霆博学,深象数,与郑樵为金石交。光世渊源家学,遍览藏书,因《易》十三卦取法乾象者著为图说,以明圣人仰观之义,名曰《易镜》。淮东漕黄汉章上其书于朝,理宗览而惊异,以为先儒所未发,命有司以礼津遣赴阙,由布衣授史馆检阅,迁校勘。历将作丞,知潮州,数迁得提举浙东常平茶盐。进《嘉言》二十篇,赐进士出身,召拜司农少卿兼史职。俄而去食祠。复起知隆兴府,以言者寝新命,遂用朝请大夫知秘阁归老。

林氏世多忠节。冲之子郁,官福建茶司,遇乱,骂贼死。霆兄震,知镇江府,力攻蔡京、卞兄弟有声。崇宁、大观间,霆与秦桧同登进士。不附和议,常责桧曰:“公何忍置二帝万里外,博一宰相!”故莆人谓之忠义林氏。光世之擢官也,以趣贾似道进。师还朝,被劾而去。岂亦为似道所恶,故不安其位耶?今不得而考矣。所进《嘉言》,理宗比之杨万里《千虑策》,手书“水村”二字赐之。光世因作亭于莆之嵉山,以彰其宠。吁!岂非布衣稽古之至荣欤?

文公《易说》序

自文公《本义》出,而《易》道大明,久为天下学士所服习。然而公论《易》之精义微言,见于同时之论难与及门弟子之辨说者,不一而足。又或著为文章,发之歌咏,间有可以阐羲、文之秘,抉周、孔之奥者。虽文集、语录各有成编,然以简帙重大,学者或未能周览。且丛见杂出,非汇而归于一,亦无由得其要领也。公孙子明绍承家学,取文集、语类汇而葺之。首之以河洛、太极、两仪、四象、八卦、重卦与乾坤之要指;次取论上、下二篇之策与《十翼》之言;而终之以卜筮与蓍卦。

考误正郭子和之失者,及凡注、疏、欧、苏、《参同契》及《麻衣心法》之类,靡不著其得失,明其归趣,使学者知所从违,而不惑于群言之淆乱。信如杨东里所云,学《易》之士不可无之书也。其后董正叔、胡庭芳、董真卿亦缘子明之意而各为《附录》、《纂注》诸书,然或不专取朱子之言。若自为一书,且采之博而择之精,惟是书为优。子明名鉴,文公长子塾之子,以荫补迪功郎,官至奉直大夫、湖广总领,居建安紫霞洲。文公子孙居建安者自子明始。

注:此处的文公应指的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又称考亭先生、紫阳先生。谥文,故又称朱文公。

《麻衣心法》则是指《麻衣道者正易心法》,该书由麻衣道者撰写,宋初陈抟作注。

王巽卿《大易缉说》序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不可以一端尽也。故自汉以至宋,言《易》者凡七百家。有宋而后,为书益伙。朱氏《授经图》、焦氏《经籍志》所载几备矣,乃巽卿是书独遗而不录,《文渊阁书目》中亦失之。近始得于藏书之家。其书前为《图说》、《论辩》二卷,后为《解说》八卷,而总名之曰《大易缉说》。大旨则分纬《河图》以溯伏羲画卦之由;错综河洛,以定文王位卦之次。而义之最精者,则每卦必论成卦之主,以为圣人观象设卦,咸自乾坤而出,乾坤二体之变,即成卦之主。

文王主之以成卦体,周公主之以取爻义,夫子主之以为彖传。故圣人所系之辞,无不因六画而来,则昔贤所谓假象以设辞者非矣。其言至当。吴草庐称其书平正稳审,盖谓是乎!其于有宋诸儒独右濂溪之《太极图说》,等之羲、文、周、孔,尊为《六易》。而于康节、晦庵少有所轻。虽未免或过,要皆出于心解理会,非因仍蹈袭者比也。是书元?常德路推官田泽尝请于朝,为之刊行。申子出处详于泽所为《续刊〈缉说〉始末》中,兹不赘。泽者,居延人,后官海南海北道廉访司副使,著有《洪范洛书辨》一卷,见《授经图》中。

崇仁吴氏《〈易〉璇玑》序

《〈易〉璇玑》三卷,绍兴中崇仁布衣吴沆所进,当时目为环溪先生者也。先生幼孤,事母孝,政和间尝献书于朝,不报,乃归隐环溪。其言《易》,自彖而求之卦,次求之象,次求之爻,为论二十七篇。其文简奥,间以韵语行之,类古繇辞,卓尔成一家之言者也。当其时,高宗留意学《易》,书《乾卦》赐侍讲秦梓,书《否泰卦》赐右相张浚。于是以《易》义进者朱氏震、林氏鯈、李氏授之、刘氏翔、郭氏伸、彭氏与、宋氏大明、都氏絜、吴氏适,或令秘省看详,或令有司给札,或与堂除,或补上州文学。先生独高尚不仕,没而祀于郡县学宫。读其书,思其人,镂版传之,益信立言之必本乎德。

《合订大易集义粹言》序

宋?陈隆山《大易集义》六十四卷,曾穜《大易粹言》七十卷。二书摭集宋儒论说凡十八家。而《粹言》所采,二程、横渠、龟山、定夫、兼山、白云父子七家。其康节、濂溪、上蔡、和靖、南轩、蓝田、五峰、屏山、汉上、紫阳、东莱十一家之说,皆《集义》上下经所引,《粹言》则未之及也。《粹言》有系辞、说卦、序卦、杂卦;《集义》止上下经。余窃病其未备,因于十一家书中将讲论《系辞》以下相发明者一一采集,与《粹言》合而订之,间以臆见,考其源委,定其体例,芟其繁芿,补其脱漏,成八十卷,庶使二书之发凡、起例互相吻合,而十八家之精义奥旨无不网罗毕具。繇是而上求三圣之心于千载之下,和合诸儒之言于一堂之中。虽人自为说,有彼此浅深详略之不同,而会而归之,罔所乖剌;测度摹拟,无有不备;纵衡变化,无有不通;理象之粲然者莫是过矣。自揣固陋,未必有当于《集义》、《粹言》所以为书之宗要,或亦陈、曾两公之所不废也。书成,请正于座主徐先生,先生曰善,命梓之附诸《经解》之末。

注:陈友文,字隆山,他所撰写的《大易集义》,实际上共六十七卷。而《大易粹言》只有十卷,实为方闻一所编纂,性德此处以为曾穜所著,有误。

董氏《〈周易〉程朱氏说》序

宋哲宗元符己卯,程伊川先生序《易传》十卷。后七十九年为孝宗淳熙丁酉,晦庵先生《本义》成。自有两书而四圣人之精义微旨益著。又八十九年为咸淳丙寅,实度宗即位之二年,天台董正叔取二先生之书合而一之,为《〈周易〉程朱氏说》,盖始终百七十年矣。尝观程先生之《传》主于言理,而朱子《本义》则推本圣人因卜筮教人之意,第明其为卦象、卦变、卦体、卦德而不费于辞说。

夫以二先生学之渊源有本,而论《易》若是不同,何也?盖尝征之程先生之言曰:“有理而后有气,有气而后有数,《易》因象以知数,得其义则象在其中。”又曰:“理无形也,因象以明理。理见乎辞者也,则可由辞以观象。”是程先生虽专言理,实兼包乎象数也。朱子曰:“《易》只是卜筮之书,今人说得来太精了,然却入粗不得。某之说虽粗,然却入得精,精义皆在其中。”良以卜筮象数原未尝外于义理,盖有此理,则有此象,有此数,即卜筮所谓趣吉避凶,惠迪吉、从逆凶者未尝外义理而得,是理与数岂岐而二之物乎?正叔有见于此,故辑为成书,依程《传》之文而录《本义》于后。

凡程之遗书,朱之文集、语类有裨于《传》、《义》者,咸取而附之《系辞》以后。程子无《传》,则取程子平日论说补之,而附录如上下经之例,于以明两夫子之同有功于四圣,而非有所异也。其后董真卿之《辑录纂注》,与明永乐之《大全》,实权舆于此。正叔之有功于两夫子不亦大乎!正叔名楷,台之临海人,中文天祥榜进士,知洪州,有惠政,后官吏部郎中,从潜室陈器之游,得朱子再传之学者也。

注:《系辞》一般是指《易传?系辞》或《周易?系辞》。亦称《系辞传》,分为上、下两部分。《大全》指的是明代永乐年间编成并颁布的《五经四书大全》。

题《读易私言》

许文正公以正大之学,当草昧之世,辅翊世祖,建学明伦,其有功于斯道甚大,所著书不多见,行于世者《鲁斋遗书》而已。

《读易私言》者,统论六画大义,简括精当,足以见公学之纯而养之邃也。金源以来,苏黄之学行于中州。公从江汉先生得闻伊洛之旨,与柳城共倡明之。元儒学之醇,惟公上接有宋,惜世祖用之未尽,终惑于桑哥、王文统之徒,使斯民不获被其泽,岂不惜哉!公又有《〈大学〉要略》一卷,盖领成均时以教胄子者,直述常语,俾使通晓,可与并行者也。

石涧俞氏《大易集说》序

《大易上下经说》二卷,《象辞说》一卷,《彖传说》二卷,《爻传说》二卷,《文言传说》一卷,《系辞传说》二卷,《说卦说》一卷,《序卦说》一卷,《杂卦说》一卷,合一十三卷,各冠以序,统名曰《大易集说》。而《易图纂要》一卷,《易外别传》一卷附焉。吴人俞琰玉吾叟所著也。

叟于宝祐间以词赋称,宋亡,隐居不仕,自号石涧道人,又称林屋洞天真逸。其书草创于至元甲申,断手于至大辛亥,用力可谓勤矣。世之言图书者类以马毛之旋,龟文之坼。独叟之持论谓:“《尚书?顾命》:‘天球、河图,在东序。’河图与天球并列,则‘河图’亦玉也,玉之有文者尔。昆仑产玉,河源出昆仑,故河亦有玉,洛水至今有白石。洛书,盖石而白有文者。”其立说颇异。至其集众说之善,以朱子《本义》为宗,而邵子、程子之学,义理、象数一以贯之,诚有功于《易》者也。考叟之说《易》,尚有《经传考证》、《读易须知》、《六十四卦图古占法》、《卦爻象占分类》、《易图合璧连珠》诸书,咸附于《集说》之后,而今已无存。当日共讲《易》者则有西蜀苟在川,新安王太古,括苍叶西庄,鄱阳齐节初。其名字、官阀亦不复可考矣。呜呼惜哉!

胡一桂《〈易〉本义附录纂注》、《启蒙翼传》合序考亭之学一再传,后惟新安尤盛。父兄师友各自名家。若玉斋、双湖父子,其最著也。双湖名一桂,字庭芳,领宋景定甲子乡荐。入元,隐居著书。以闽为文公讲学之地,过其乡,访求绪论。复从建安熊禾勿轩游,与之上下讲议者十余年。归则裒集诸家之说,疏朱子之言,为《〈易〉本义附录纂疏注》及《启蒙翼传》二书,论者谓其得朱子源委之正。勿轩尝谓之曰:“更得《诗》、《书》、《春秋》、《周礼》、《仪礼》一如《易》书,以复六经之旧,岂非文公所望于吾辈者乎!”惜先生仅成此二书及《书说、诗传附录纂疏》,而他书竟未及为也。

尝观汉人经学各有师法,此韦表微有《九经师授谱》,刘有《授经图》,李焘亦有《五经传授》,著其流派,咸有条理。近代经学至朱子而得其归,若节斋蔡氏、盘涧董氏之于《易》,九峰蔡氏之于《书传》,贻辅氏之于《诗》,清江张氏之于《春秋》,勉斋黄氏、信斋杨氏之于《礼》,皆朱子嫡嗣也。再传而后,怀孟、金华、新安、鄱阳,其传益著,其派益广。苟能为之稽其授受,别其源流,使后之学者知渊源之有自,岂不为明经者之一助乎!今世通经学古之士,必有继而为之者,尤予所望也。

注: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先生”,徽州婺源人。精于易学,是朱熹易学的传人。《书说、诗传附录纂疏》,似是《书说附录纂疏》和《诗传附录纂疏》二书的合刊本,尚待考证。

《〈周易〉本义集成附录》序

朱子《易本义》一书,疏明其义者,有董楷之《正书》,蔡渊之《训解》,胡炳文之《通释》,胡一桂之《附录纂注》,董真卿之《会通》,而熊良辅之《集成》亦其一也。良辅字季重,别号梅边,南昌人,举元?延祐丁巳乡试,早师遥溪熊凯学《易》,复得《〈易〉传》于凯之友泉峰龚焕。试礼部不第,归训徒乡塾,研究《易》旨,乃为是书,采摭诸家之说,与《本义》合者录之,即不合而有得于经旨者亦备录以相发,末则折衷以己意,盖本朱子之书而不泥焉者也。

始朱子《本义》,一遵吕成公所订古文为主,以六十四卦彖爻之辞为上下经,而孔子所释彖、象、文言及上下系、说卦、序卦、杂卦为《十翼》。明永乐时编次《大全》,乃以朱子《本义》附程《传》以行,而初本遂淆。良辅是书犹仍旧本上下经二卷,谓之《集成》,《十翼》十卷谓之《附录》,总为十二卷,统名之曰《〈周易〉本义集成附录》。《授经图》但录《集成》二卷,盖未见全书也。嗟乎!自《〈周易〉传义大全》行,而世无知朱子《易》之为古文也久矣。故科试者往往合周公、孔子之辞以命题,割裂纰缪,良可怪叹。得是书,庶可一正之乎!良辅所采摭自唐迄元凡八十四家中姓氏多不著者,于以见《易》书之多,后世不可得尽见,犹赖是书以传,亦可尚也。

鄱阳董氏《〈周易〉会通》序

《〈周易〉会通》一十四卷,题曰《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冠以凡例十条,《经传历代因革》一卷,而以《启蒙五赞筮仪附录纂注》终焉。鄱阳董真卿季真父所编集也。金华吴正传驳之,谓朱子之《义》自与程《传》体制不同,不当强求其通。而季真自序则云:“自包牺氏作《易》,至于文王、周公,不知几年而后有卦、爻之辞。由文王、周公至于孔子五百余年,而后有《十翼》。由孔子至程、朱子千五百余年,而后有《传》、《义》。今讵程、朱子百有余年,乃敢析合经传,集四圣二贤及历代诸儒之说以备一书。”其亦勇于自任者矣。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文化运动还没有火热展开的时候,林纾、苏曼殊已经为中国现代文学播撒下浪漫的种子。做普罗米修斯似的英雄,还是做维特似的多愁善感的才子,这样的情感始终纠结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派身上,无论是郁达夫、徐志摩,还是郭沫若、蒋光慈、萧军都没有摆脱这种心结。李欧梵先生出文入史,在本书中既勾勒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化地图,同时轻松地出入翔实的文献之中,也呈现了几位作家个人生活的零珠碎玉。
  •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是“倾城才女系列”丛 书中的一册。传主陆小曼,近代知名才女、画家。《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 改》全书以散文诗般的文字,讲述了陆小曼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艳压群 芳的青年时代,到终归寂寞的美人迟暮,陆小曼以她的特立独行获得了珍贵 的爱情,也招致了不少非议。《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将这些片段娓娓 道来,引人不胜唏嘘。
  • 萧红作品集(二)

    萧红作品集(二)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成长:初到人间

    成长:初到人间

    诗集传递的是正能量。虽然写的是生活中一些琐事,但蕴含着善良、仁爱、宽容、平等、自由、坚定等理念,体现了值得弘杨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观。诗集展示的是真善美。有情感之美,描写了祖辈、父辈对晚辈的挚爱和呵护,写出了儿童对成人的深深依恋,表现了家人之间的关心和温暖。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冰冷娘亲:天才宝贝

    冰冷娘亲:天才宝贝

    一朝穿越,特工降世。莫名的穿越,她变成了令人唾弃的荡妇,身无布衣,受尽世人的凌辱、白眼与无知。狂傲如她,独傲于世间,家族的嫌弃,她无依亦无靠,但这又能耐她如何!宝宝的降临,平静无波澜的心有了一丝温暖。天才宝宝,想方设法讨目欢心,待他长大,母亲以他为傲。生存,且看她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世界疯狂!神秘如他,强大如他,他的追妻之旅遥遥无期……
  • 万劫传说

    万劫传说

    未曾出生,父亡。十岁,母亡。命运注定他多灾多难,但不畏艰险,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漫漫修行路,受劫9999次,不曾放弃。即使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朋友暗算,师门欺骗,只为心中的信念,也要坚持到底!
  • 仙玄战纪

    仙玄战纪

    修行本身就是要逆天而行,这已经很危险了!斩妖除魔那太危险了,能让别人上就让别人上,亲自动手也得有好处拿吧!没想到一个山村出来的坏小子竟然有天也命运使然,重责在肩......争霸苍穹!作者自问文采风流,立志写一本没有BUG、没有种马、有幽默、有辛酸、有激情、有市井气,又带有侠义的玄幻类或者仙侠类的好书!请各位读者不吝收藏支持,并请赐教!作者亲自动手,建了个起点东阿双书友群301213824,感兴趣加!大家和作者一起讨论!
  • 罔城钻石婚:娇妻太撩人

    罔城钻石婚:娇妻太撩人

    他是整个罔城的霸主,她又是苏氏继承人?她与他家是世交,或许是童年的那些纯真的记忆,使他爱上了她?也许吧,而他们的家境却如此相同,她的爸爸为了另一个女人不惜杀死她的妈妈把她逐出家门,她无家可归直到遇到了他,他温柔以待却让彼此都好似有种熟悉的感觉可却怎么都说不出…当不平凡的他遇上不平凡的她又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一次意外,让他们在樱花之国邂逅……
  • 狗猫之术

    狗猫之术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天罪神赎

    天罪神赎

    家族、宗门、帮会、帝国丛立大陆,万道相争,诸天相让,大千世界谁主沉浮,三界诸天谁为至尊!?白山红海,末道彼岸,破苍晓,罪诸天!吾道所往,所向披靡.孤驾欠欠,血土千里.君临天下,骨欺苍穹.
  • 浴火重生:魔修的绝色小妖精

    浴火重生:魔修的绝色小妖精

    十五岁的废材丑女,一朝重生!坐拥万海之楼,身怀空间之门,她不再是人见人欺的废材女!幻毒无双,炼丹师给她提鞋,灵兽俯首称臣世人,敢欺她辱她,她必百倍还之;敢欺骗她的她会骗的他只剩一根裤腰带再世为人,她王者归来,岂料惹上了邪魅嗜血的他。他明明是杀伐决断的魔修,却霸道无害的追着她……前世明明就没有交集的两人怎么剪不断理还乱喂,我说,你什么意思,还想要我做妾喜欢我的排到城门外不如你做我的面首试试
  • 末日小剑客

    末日小剑客

    黑暗突如其来,社会动荡,制度不复存在,每个人都在为生产竭尽全力,人心的黑暗面在此时无限扩大,各种危险接踵而至……我——祝炎,能…活下来吗……
  • 禅苑蒙求瑶林

    禅苑蒙求瑶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恋上废柴男

    恋上废柴男

    某天喝醉酒的凌半夏被李希俊捡回家!凌半夏对男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为脱离剩女行列,主动进攻勇夺美男。但随着对李希俊的了解,凌半夏发现他是个花钱不眨眼,不折不扣的废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