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7400000008

第8章 香自苦寒来(3)

“赵郎。”

“哪一张最像?”

“两张都像,不过挂在后面的那张更好,因为前面的那张只画了赵郎的外貌,而后面的那张进一步画出了赵郎的性情和谈笑的风度。”

郭子仪大喜道:“今天总算分清二者的高下了!”这后面的一幅,就是周的作品。

志向远大的人不计较小的得失,善于使用权力的人与普通人不同。

出语惊人

杜甫,字子美。他出生在巩县(今河南巩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晋代的着名学者、军事家杜预是他的远祖,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着名诗人。杜甫自幼聪慧勤学。他七岁时就能做诗,咏了一篇“凤凰诗”,一鸣惊人。九岁的时候,就能挥动毛笔,把自己的得意诗作写给大人们看。到了十四五岁,他一方面像一个小牛犊那样天真活泼,一天光爬树也要爬十几回,另一方面,在当地诗人的聚会中,他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常客。年长的人把他称作是当代的班固、扬雄。班、扬二人是汉代的着名作家,都有大部头作品流传于世。当时有一件使他终身难忘的事:他承前辈们的介绍,到过岐王的王府,在那里有幸欣赏到了名震一时的歌唱家李龟年的演出。

杜甫20岁的时候,开始到四处游历,一边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一边做诗。杜甫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所做的诗一般都要经过多次修改。他自己曾立下志愿:“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们下面要讲的这个故事,虽然主人公并不是杜甫,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却反映了杜甫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而做出的艰苦努力。

宋朝的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有个叫陈从易的人,做诗效法白居易,一次偶然得到了一个旧本子的《杜甫诗集》。由于年深日久,保管不善,诗集中脱落的字句较多,其中《送蔡都尉诗》有两句为:“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鸟”字后面脱了一个字。陈从易把全诗看了好几遍,仍然决定不了用什么字去补才恰当。

有一天,几个相好的朋友来看望陈从易。他们都是当地的诗人,经常与陈从易在一起写诗论文。陈从易见了他们非常高兴,马上从书架上取出《杜甫诗集》放在桌上,翻开《送蔡都尉诗》让大家看,接着说:“老杜这首诗赞美蔡希鲁都尉的武艺高强,上句写他善于纵跳的轻身功夫,下句讲他的枪法出众。但上句脱了一个字,不知是什么字,我们每人各写一个字来补,看哪个补得最恰当,怎么样?”

朋友们听了,齐声说好,于是人人把桌上的那首诗默念了几遍,就各自分开。有的低头沉思,有的捻须低吟,有的眼望窗外,有的来回踱步,每个人都想用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补,书房里笼罩着严肃静谧的气氛。

不多时,一个年轻的诗人首先打破了寂静。他用毛笔在掌心里写了个“疾”字,让大家看:

“怎么样?‘身轻一鸟疾’,像飞鸟一样轻快迅速,不是把蔡都尉的纵跳功夫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说完,把手一扬,脸上流露出一付洋洋得意的神色。

“不好!”一个中年诗人看见他那傲然自得的样儿,当即给他拨了一泼冷水。

“不好?”年轻的诗人有点不服,转身说道,“愿闻老兄高见!”

中年诗人不慌不忙地说:“‘身轻一鸟疾,枪急万人呼’,出句的‘疾’与对句的‘急’都是入声字,读音相近,意思也差不多,犯了雷同的毛病。”

年轻的诗人见他说得有理,虽然心头有点不快,却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就反问说:“你补的什么字?”

中年诗人提笔在纸上写了个字,大家一看,原来是个“度”字。

“身轻一鸟度,枪急万人呼。”陈从易读了一遍,摇摇头说:“‘度’字不妥。《木兰辞》

有‘关山度若飞’之句,唐人诗也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度’字后面往往有字承接,这里用得没有着落。另外‘度’字也显不出身轻如鸟快如飞的特点。”

听了陈从易的分析,大家都点头称是。这时,有的提出用“落”字,有的说“落”字不如“起”字好,有的又说还是用“下”字最恰当。大家经过一番推敲,觉得不论是“身轻一鸟落”、“身轻一鸟起”,还是“身轻一鸟下”,都只是表示动作的开始或结束,而蔡都尉的纵跳功夫,有起有落,动作敏捷,身手矫健,这些字都概括不了。讨论了半天,仍然选不出一个恰当的字。陈从易只好说以后再讨论,朋友们也就纷纷告辞。

过后不久,陈从易又从旧书店买到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急忙拿回家中,翻开《送蔡都尉诗》一看,原来出句是“身轻一鸟过”。用“过”字来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又快,像一只鸟在诗人眼前飞过一样,确是十分精当。陈从易反复咀嚼诗味,不由深深叹服。后来朋友们又来讨论补字,陈从易便把新得到的本子给大家看,指着“身轻一鸟过”的诗句,感叹地说:“老杜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这一字之工,我们就不容易做到啊!”朋友们也都齐声赞叹,佩服杜甫用字之工,为己所不及。

要想为普天之下建立功业的人,必须首先从自己身边的琐事做起。

诗仙诗魔

白居易是唐代着名诗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聪颖,十六岁来到京都长安。为了提高做诗的水平,曾亲自去拜访享有盛誉的老诗人顾况。

顾况是位性情开朗的人,视见白居易其貌不扬,再一看他送来的诗稿上的落款是居易,便开玩笑说:你叫居易,长安这地方米贵,居住起来可不易呀!

老先生边笑边翻白居易的诗稿看,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心中一动,赞叹道:“好诗!好诗!”又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般好诗,不仅在长安居下去很容易,在天下哪一块地方居住,也不困难!”

白居易初到京都,便崭露头角,并非偶然。他是一位极勤勉的青年诗人。据他写给元稹的信可知,他从小立志“为云龙,为风鹏”,干一番事业。为了实现这一志向,他“苦节读书”

,白天学习做赋,夜晚刻苦读书,中间抽时间学做诗,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由于念书吟诗太勤,口舌磨出了疮;由于日夜秉笔挥写,臂肘磨出了硬茧;由于埋首案牍,身体清瘦下去;由于熬费心血,未老而齿衰发白;由于读书太多,眼睛常常昏花。他虚心求学,“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

一年春天,白居易与元稹等人一起骑马游春,两人以对诗为游戏,你一首,我一首,竟然自皇子陂至昭国里,二十里之间,不断此唱彼和,没有停歇。一起游春的好友樊宗宪、李景信想插话、吟诗也没有机会。他们对白、元的诗才真是赞佩不已。

对此,白居易发了一通感慨。他说:理解我的人把我当作诗仙,不理解我的人把我当作诗魔,两者都有道理。劳苦精神,花费气力,连朝接夕,不知其苦,这不是魔是什么?花前宴罢,月下酒酣,一吟二咏,不知老之将至,即使是以鸾鹤当马,遨游于海上仙山,也比不过这种生活的欢乐,这不是仙又是什么?

在威力威胁下失去志气的人,不是勇敢的人。

深山虎气

这个故事发生在五代时期。

在一处古老的原始森林里,有一个人在一棵大树上搭了个窝棚,住在里面。一天夜里,山风大作,林海怒吼,窝棚也被风刮得摇来晃去。忽然,一只野羊跳到树底下,这个人见了,心中一喜,举棒正要打下去,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地动山摇般一声大吼,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一只斑斓猛虎,直扑树下的山羊,这下,差点儿把这个人吓得从树上掉下来。

那山羊丧魂落魄而逃,老虎又是一声大吼,腾空而起,扑上去将山羊的咽喉死死咬住,山羊拼命挣扎,以至羊蹄、虎爪把地都蹬了个大坑。

好一幅饿虎扑食图!这时树上的那个人转惊为喜,不觉失声叫道:“虎气,真正的虎气!妙极了!”

这一喊不打紧,老虎听见人声,便抛下山羊,张着血盆大口,直逼树上这个人而来。伴随着一声雷鸣似的狂吼,老虎朝树上扑去,正好撞在棚子底下的支架上。那人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急忙攀上树枝。这时,老虎又一次腾空蹿起,竟然将窝棚都撞散了。好在那人已爬到高枝上,未被咬着。老虎看看没有什么办法,便叼着山羊悻悻而去。

树上那个人该赶紧逃回家了吧?不,他惊魂甫定,竟沾沾自喜地说:“啊,原来山中虎不同于笼中虎;发怒的虎也不同于安静的虎呀!”

说着,又动手将他的棚子加高加固,他还要在这里看老虎哩!

这个人就是五代时的画家厉归真。他特别喜欢画虎,可是起初他画的虎很糟糕,人家看了,不是说像条狗,就是说像只死虎。

有一回,厉归真听说附近有人捉住一只活虎,便赶忙跑去观看,他围着老虎笼子足足看了一整天,老虎那踱来踱去的姿态,健美雄壮的体型,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情不自禁地挥笔作画,画了一只老虎,看来也还栩栩如生,便自认为这是最得意的作品了。不料,猎户走过来一看,说:“你这画虎气不多,倒是猫气十足!”

厉归真听了,不免扫兴。他怀着沉重的心情仔细琢磨着:为什么自己画的虎缺少“虎气”

呢?想来想去,终于悟出道理来了。原来自己画虎只是临摹别人的作品,这次虽见到了活虎,可是毕竟是笼中虎呀!从来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山中之虎,怎能画出“虎气”来呢?看来,不入深山,焉得“虎气”?要画好老虎,非得下一番苦功,冒一点风险不可。于是,他独自一人带上干粮和简单的行李,就跑到这原始森林中观察老虎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他对老虎怎么跑,怎么跃,怎么卧,怎么发怒,怎样捕捉小动物等等,都了如指掌。回到家又向猎人买来一张虎皮,披在身上,学着老虎的样子,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揣摩老虎的神态。

从此,厉归真一闭上眼睛,老虎的各种神态就在他脑海里跃动,他画的老虎也就形神兼备,“虎气”生生了。后来,厉归真成了当时最有名的画虎高手。

忠诚、果敢正直的人,志向像霜雪一样纯洁。

春风又绿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提起这两句诗,大家恐怕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诗人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着名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祖籍江西临川,所以后人又叫他“王临川”。不过他从小在金陵(南京)长大,很少到临川去。王安石自幼就表现出了学习方面的两个特点:一是好学不倦,刻苦读书。他曾说过:他从诸子百家,直到《难经》、《素问》、《本草》(这些都是一般人不大读的书),以至各种小说,无所不读。由于他读的书多,所以知识非常丰富。后来他执政了,从事改革,常有反对派找他辩论,可总是被他驳得张口结舌,狼狈不堪,他就说那些人:“你们就是读书太少了!”二是能够本着学以致用的精神,关心社会现实,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着如何为国家兴利除弊。在这一点上,他同那些光是钻故纸堆的书虫禄蠹大不相同。正因为从年轻时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后来他诗也写得好,政治上也轰轰烈烈地做出了一番事业。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锐意革新,竭力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在京城闲居无聊,他决意回江南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经扬州到达长江北岸的瓜洲,再乘船西上回金陵。瓜洲(又作瓜州)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隔江相望。船靠瓜洲码头时,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舱,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州》的诗: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而且风是流动的,从哪儿“到”呢?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光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未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春风已入江南,游子何时还乡?从表达情感来说,王安石感到似乎比“过”字又好一些,但这个字只起反衬作用,表达的感情还嫌不够浓厚;另外,“入”字有纵深意味,仍然看不出整个江南平畴绿野的景象。几经考虑,王安石又把“入”字改为“满”字。春风已满江南,游子还在江北,思乡之情倍切,他吟咏了一下,似乎有些满意,准备定稿了。后来推窗一望,发现触动乡思的景色并未形象地表达出来;“满”字缺乏色彩,意境又太实在,一览无余,诗意不浓,读后不能给人以回味,于是又把“满”字圈去。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头有些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只见春风拂过,青草摇曳,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突然想到了王维的《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心里陡地一亮:家里人不是也盼我早日回去吗?忽见春草绿,王孙动乡情,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眼前一片景,心中无限情,不是可以通过“绿”字串连起来吗?一个“绿”字,把“满”字的色彩表现出来了,写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景色如画思归切,“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有了着落,“何时”所要表达的急不可待的心情,也就可以捉摸到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这首诗重写了一遍: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它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常常引用王安石改诗这个例子。

不要因为声望不高就志向不高远,不要因为贫困就行为不高尚。

逆境成才

州府大堂上,虎狼般衙役两边拄杖而立,阴沉发威。州官端坐在条案后,板着脸,听跪在下面告儿子忤逆不孝的中年妇人的滔滔不绝、声泪俱下的陈诉。

“我命太苦,生子不孝,简直禽兽不如!天下有做母亲不疼孩子的吗?!可对他怎么好,也不行。这小坏蛋心竟是块石头!好吃、好喝、好颜、好色,就是换不来他一点孝心!其实,我根本不想他孝顺我,只别下毒手害我、害他爹、害他弟弟就行!可是……”妇人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地讲被告如何动手打伤了父亲,使父亲现在在床上,已奄奄一息;讲被告如何故意挑唆不懂事的弟弟上房玩耍,抓麻雀,企图摔死弟弟;讲被告如何竟下狠心,在饭菜里放毒,要毒死她这个母亲;讲被告如何毒害不成、真相被揭发以后,大打出手,揪住母亲头发,又踢又撞,又抓又挠……说到痛心处,这位妇人泣不成声,捋起衣袖,当堂让大老爷验伤。接着,又讲被告如何偷家里东西到外面去卖,如何为非作歹,成了家里的煞神、祸种、魔鬼、坏蛋、逆贼、恶棍……讲到最后,气急败坏的妇人一声哀嚎,当堂昏死了过去。

堂上大老爷狠拍惊堂木:“真是丧尽人伦的逆子!还不从实招来!”

被告,一个十四岁青黄脸色、单薄身体的少年,低头站立,一言不发,泪流满面。

“难道,你母亲还会诬告不成?!”大老爷震怒起来,大发雷霆。

两边站立的衙役发一声威,也都瞪眼、咬牙,气愤填膺。

被告默默向堂上施了一礼:“小人愿凭老爷处治。”

“你以为不说话就能躲过惩罚吗?你以为服从处治就能减轻罪过吗?!对你这种没人性的东西,就该五马分尸,碎尸万段,天打五雷轰!”那妇人醒过来,愤愤骂道。

同类推荐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

    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本书精心挑选了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配以精彩独到的哲理点拨,挖掘故事内涵,揭示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更有信心和勇气的去追求梦想……
  • 沟通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沟通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一个人若想在职场上走得稳,走得长远,就要试着去适应。去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合作。当你与不謇欢的人合作、相处时,你的沟通能力和洞察力也会得到提升。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它有弊有利,你可以从不喜欢的人身上反观自己,吸取教训,避免他们身上的“坏处”。
  •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其实是一种心态,心态决定人的视野和成就。如果抱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在风雨之后迎来彩虹;如果悲观消极,哪怕微不足道的一根稻草也足以把自己压垮。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得失,以轻松的心情感受工作中的快乐与不平凡!
  • 给心理洗个澡全集

    给心理洗个澡全集

    给心灵洗个澡,就是摒弃内心的杂念,给灵魂喘息的机会;给心灵洗个澡,就是换个心态过人生,踏上坦荡的命运之途;给心灵洗个澡,就是给梦想和希望插上翅膀,让它带领自己越飞越高。
  • 装傻的艺术

    装傻的艺术

    本书分“做员工,要有傻气”、“当老板,要大智若愚”、“交朋友,要有傻劲”、“对爱人,要傻得明白”四篇介绍了工作、生活中的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尧尧无期,爱在咫尺

    尧尧无期,爱在咫尺

    也许最浪漫的事,就是在你不认识他时,他已默默爱上了你,在你遇见他时,他正慢慢打动着你,在你爱上他时,他已深爱你入骨髓……
  • 帝王临世

    帝王临世

    在这里,一个“帝”字比天还大。天道,你算个什么东西,一样要在朕的脚下臣服
  • EXO之女配到来

    EXO之女配到来

    想看就看,不喜欢的话,就无所谓吧,反正你不喜欢我也不能强迫你喜欢。嗯…内容简介,过了一个时间段,我就会改的。
  • 如实论

    如实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尔法狗的世界

    阿尔法狗的世界

    梁仁无意间捡到一只阿尔法狗,出于好奇,将这只狗带回了家。不可思议的是这只狗让他啼笑皆非,却改变了他的人生!快来看看这只极品汪是怎么带他装逼带他飞的!
  • 独宠小妹:兄弟斗争

    独宠小妹:兄弟斗争

    她,原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超级美少女,这时,她的父亲却娶了一个新老婆,随着新妈妈到来的还有她腹黑的兄弟们,相处一段时间后,她的兄弟们都渐渐爱上了她,怎么办?她到底该选谁。。。
  • 证道圣人

    证道圣人

    晴天闪电惊残阳,血色长枪战洪荒。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辈修道之人只为证道圣人,争得哪一线生机!挡路之人,杀!!!
  • 疑雨集

    疑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巅峰统一

    巅峰统一

    数万年天下未曾统一,天庭未曾统一!打着济福天下的名义去招摇撞骗,长渊将会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的统一的道路!
  • 第一百次重生

    第一百次重生

    这是个修炼‘玉阙真元’的传奇大陆,在远离村落的浩瀚外界,据说有数不清的绝世强者,皆以修炼玉阙真元而生,并素有流传:东海有修道者,可吞天地之灵气,移山倒海!洪荒有卷世恶兽,噬天剑光划过,恶兽一分为五,血染荒漠三年不消!怒海狂涌,川魔纵横!神剑天尊长生逍遥,永世不坠轮回……被小偷捅、被杀猪刀刺、穿越成午门替死鬼、甚至重生到女人身上被迫殉情……百次轮回巨奖用掉悲摧九十九次,现在最后一次!悲惨已过,苦尽甘来……本书就是那杯甘淳的美酒……请诸君笑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