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此,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便是准确的自我认识,诚如着名哲学家尼采所言: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自知之明
着名文学家爱默生在哈佛大学求学时曾看过一则给他启迪颇多的故事: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于是十分喜欢我,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叫。属下去了回来报告说是一只秃鹰不知道为什么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了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无数的坎坷与障碍在等待着他。
如此自知的老师
一次,在哈佛某教授的课堂上,在读到人必须有自知之明时,他讲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个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的大长脸。“嗨!伟大的林肯总统就有一张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双大撇撇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撇脚!”他想。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国内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
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富兰克林的悔悟
哈佛作为全世界众多学子向往的一流学府,能在那里学习的学子必定是凤毛麟角,因此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学生,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没有全面的认识。自鸣得意的时候总有教授善意地提醒他别做早年的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年轻时很自负,直到一个朋友的真诚劝告才让他幡然悔悟。
“富兰克林,像你这样是不行的,”那个朋友说,“当别人与你的意见不同时,你总是表现出一副强硬而自以为是的样子。你这种态度令人觉得很难堪,以致别人懒得再听你的意见了。你的朋友们不同你在一处时,还觉得自在些。你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别人对你无话可讲了。的确,人人都懒得和你谈话,因为他们费了许多气力,反而觉得不愉快。你以这种态度来和别人交往,不虚心听取别人的见解,这样对你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好处。你从别人那儿根本学不到一点东西,但是实际上你现在所知道的却很有限。”
富兰克林听了之后讪讪地站起来,一边拍着身上的灰尘,一边说:“我很惭愧。不过,我实在也是很想进步的。”
“那么,你现在要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已经太蠢了,而且是愚蠢得没有自尊了。”
他又受到了打击,不过他站起来的时候,他已经下决心把一切骄傲都踩在地下……他所需要的第二步,便是与自己私自作一次谈话。这一点他马上实行起来了。他现在要研究一个新的题目,那便是他自己。他曾经在印刷工厂学过制版,现在他要从一些似乎毫无希望的材料中,制造出一个新人来。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最好的镜子是你自己
爱因斯坦作为一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一些奇闻轶事也在哈佛学子中广为流传。比如下面的这个故事起先是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授课时讲述的,如今哈佛人也无所不知: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我们的邻居约翰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约翰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了上去。下来时,你约翰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约翰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涂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约翰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约翰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约翰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应当有两面明镜,一面照他人,一面照自己。
懊恼的山羊
哈佛的教授们最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讲述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这里随处可见到谈笑风生的景象。大师们深入浅出地帮助学子们解开自然的奥秘,探引心灵的秘密花园。在讲述到人生定位时,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如此风趣地讲道:
一天清晨,一只山羊来到一个菜园旁边,它想吃里面的白菜,可是一道栅栏把它挡在了外面,它进不去。
这时,太阳慢慢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在不经意中,山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它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它以为自己很高大,于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如此高大,定能吃到树上的果子,吃不吃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距离菜园子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大片果园。园子里的树上结满了五颜六色的果子,于是山羊便朝着果园的方向奔去。到达果园时,已是正午,太阳当头。这时,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唉,原来我是这么矮小,看来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了,还是回去吃白菜的好!”于是,它又匆匆忙忙转身往回跑。等跑到菜园子的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西,它的影子又变得很长很长。
“我干吗非要回来呢?”山羊很懊恼,“凭我这么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的。”
山羊烦恼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它看到自己被阳光拉长的身影时就认为自己十分高大,无所不能,然而当正午的阳光照在它身上时,它又忍不住因为自己缩小了的身影而妄自菲薄。
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伪孔雀的下场
有一只高傲的乌鸦非常瞧不起自己的同伴。它到处寻找孔雀的羽毛,一根一根地藏起来。等搜集得差不多了,它就把这些孔雀的羽毛插在自己乌黑的身上,直至将自己打扮得五彩缤纷,看起来真有点像孔雀为止。然后,它离开乌鸦的队伍,混到孔雀之中。但孔雀们看到这位新同伴时,立即注意到这位来客穿着它们的衣服,忸忸怩怩,装腔作势,并企图超过它们,大伙都气愤极了。它们扯去乌鸦所有的假羽毛,拼命地啄它,扯它,直揍得它头破血流,痛得昏死在地。
乌鸦苏醒后,它不知该怎么办好。它再也不好意思回到乌鸦同伴中去,想当初,自己插着孔雀羽毛,神气活现的时候,是怎样看不起自己的同伴啊!
最后,它终于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同伴们那儿去。有一只乌鸦问它:“请告诉我,你瞧不起自己的同伴,拼命想抬高自己,你可知道害羞?要是你老老实实地穿着这件天赐的黑衣服,如今也不至于受这么大的痛苦和侮辱了。当人家扒下你那伪装的外衣时,你不觉得难为情吗?”说完,谁也不理睬它,大伙一起高高飞走了。
地面上孤零零地只留下那只梦想当孔雀的乌鸦。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生命。
坚持本色的模特
20世纪80年代,有位名叫安德森的模特公司经纪人,看中了一位身穿廉价产品、不拘小节、不施脂粉的大一女生。
这位女生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蓝领家庭,唇边长了一颗触目惊心的大黑痣。她从没看过时装杂志,没化过妆,要与她谈论时尚等话题,好比是牵牛上树。
每年夏天,她就跟随朋友一起,在德卡柏的玉米地里剥玉米穗,以赚取来年的学费。安德森偏偏要将这位还带着田野玉米气息的女生介绍给经纪公司,结果遭到一次次的拒绝。有的说她粗野,有的说她恶煞,理由纷纭杂沓,归根结底是那颗唇边的大黑痣。安德森却下了决心,要把女生及黑痣捆绑着推销出去。他给女生做了一张合成照片,小心翼翼地把大黑痣隐藏在阴影里。然后拿着这张照片给客户看,客户果然满意,马上要见真人。真人一来,客户就发现“货不对版”,客户当即指着女生的黑痣说:“你给我把这颗痣拿下来。”
激光除痣其实很简单,无痛且省时,女生却说:“对不起,我就是不拿。”安德森有种奇怪的预感,他坚定不移地对女生说:“你千万不要摘下这颗痣,将来你出名了,全世界就靠着这颗痣来识别你。”
果然这女生几年后红极一时,日入2万美元,成为天后级人物,她就是名模辛迪·克劳馥。她的长相被誉为“超凡入圣”,她的嘴唇被称作芳唇(从前或许有人叫过驴嘴),芳唇边赫然入目的是那颗今天被视为性感象征的桀骜不驯的大黑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