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5400000043

第43章 梁实秋:温情的诉说者

梁实秋(1902~1987年),中国现代学者、散文家。浙江杭州人,生于北京。1915年进入清华留美预科学习,1923年毕业。随后赴美留学,进入哈佛大学研究所,攻读文学硕士学位。

回国后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授。1949年去台北,任教多所大学。1966年退休。在美、台两地轮流居住。毕生从事英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于1967年译完《莎士比亚全集》40册,并有《英国文学史》专著行世。在文学创作上,尤以散文突出,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散文集,其时,梁实秋居住在四川省重庆,条件简陋,但写主人清贫乐道的心性,却为居室取名“雅舍”,而正是在此室,梁实秋创作了数十篇风格独特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树一帜。

《雅舍小品》的内容有以下几类:

延展自我,抒发志趣。《雅舍》是其中的名篇,写作者的居室,先写室外环境:砖柱掌顶,简陋单薄;竹篱泥墙,黑瓦覆顶,有窗无玻璃,无以遮风挡雨;居室门窗不严,老鼠、蚊子极多,令人夜晚无法安眠;室内陈设简朴整洁,不张挂名公巨卿照片博士文凭、丝织西湖十景、电影明星照片,他幽默地将“名公巨卿”与他们素来看不起的牙医、理发师并列,暗示这些人都是庸俗之徒,都属于作者不欢迎的人物。下面又归于正题:“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俗”,而“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不仅显示出“室”的别致,也显示出主人的个性。另外如《搬家》、《同乡》等,也是此类文章。

观察人生世态。如《排队》一文。作者援古论今,对比外国人的自觉排队,提倡一种谦让、讲秩序的精神。委婉地批评了当下不守公纪的风气。在《骂人的艺术》中,作者指出,骂人应“适可而止”、“知彼知己”、“态度镇静”、“远交近攻”等,分析精到,语言诙谐有趣,带有一种机智尖刻的嬉皮士风格。

写吃食,展现生活情趣。作者笔下包罗万象,小到《味精》,大到《狮子头》,无不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作者援古用今,追根溯源,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梁实秋以散文饮誉文坛,始于他1940年应刘英士之邀以“子佳”为笔名在《星期评论》陆续发表的《雅舍小品》。后来,梁实秋将他1939年至1947年间的散文三十四篇编为一辑,仍以《雅舍小品》为书名印行。不料此书一出,风行不衰,至今居然发行了五十余版,创中国现代散文发行的最高记录。

《雅舍小品》中的“雅舍”,指的是梁实秋在重庆北碚与友人合住的六间陋室。房子的基本用途主要是遮风避雨,防止入侵;而雅舍却“篦墙不固,门窗不严”,“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但梁实秋却独出匠心地择取了一个表现角度--从苦难中寻觅诗意。且看他对于雨天雅舍的一段描写:“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由屋顶崩裂而联想到奇葩初绽,这样一种“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自我陶醉的处世哲学和超功利的审美态度,显然是受道家(特别是庄子)人生观、美学观的影响。

古今中外的散文大家,无不以语言的简约性作为衡量语言表现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标准。梁实秋深解此中三昧。梁实秋创作散文,以胡适的白话文为样板,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境界。为此,他在篇幅上力求浓缩,删芟枝蔓;在语言上,摅词搞藻,期于至当。由于梁实秋深谙“割爱”的艺术原则,所以他的散文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美在简洁,美在适当。

梁实秋散文的艺术个性,还表现在他那独特的文调。阅读梁实秋的散文,不难发现作者在自觉追求声韵音节的效果。他的散文,不讲究排偶,但于参差不齐之中寓有整齐排偶之笔;不拘于格律,但有时也自然有平仄的谐调和声韵的配合,读起来朗朗上口,保持了适当的节奏之美。

梁实秋散文的成就,当然得益于他对人性百态的洞察,因此能够在作品中层层剥视,娓娓道来。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中西文化领域的精湛造诣。梁实秋认为,中国文化有些地方优于西方,西方文化也有些地方优于东方,因此,他既反对妄自尊大,又反对妄自菲薄,而主张虚心接纳外来文化,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融解一起。梁实秋小时虽然未入私塾,但他对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以及杜诗极为熟悉。他经常揣摩这些诗文的章法、句法、声调、词藻的特点及行文技巧,使自己的白话散文能符合“文”的要求,而不仅仅是白话。梁实秋的散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文调洁雅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又显然是师法西方的古典主义。“中外逢源,古今无阻”--这既是梁实秋散文的个性,又是这种个性形成的原因。

朱光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

冰心: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或译起文章来,也是下笔千言,尤其是小品文字,更是信手拈来,谐而不俗。

陈漱渝:梁实秋的散文,机智闪烁,谐趣迭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而丝毫不堕俗趣。

作者对自己的一生以蘸满深情的笔墨娓娓道来,洗练简白,趣味盎然,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如能再和梁氏与韩菁清的情书结合来读,一定别具韵味。

同类推荐
  • 孤独与大胆

    孤独与大胆

    本书收入胡适本人所写自传类文稿。胡适在这些文稿里,记述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家世、个人经历,在基本反映他一生的同时,也记述了胡适个人思想变化的历史过程。
  •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孤儿接掌了父亲的产业,并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最终成为了出色的电影人、飞行家、企业家、航空设计师及慈善家。他热爱飞行事业,以巧夺天工的设计和精湛的驾驶技术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航空史上的记录;他具有远见卓识的头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科研中心,他发展的通讯设备曾随宇宙飞船登陆月球。他是天才的事业家,也是古怪的亿万富豪,失去事业之后,他遁迹荒漠,至死未曾露面。本书讲述了霍华德?休斯为梦想而执著奋斗的人生经历,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来品评这位天才传奇而具争议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壶酒一剑自逍遥

    壶酒一剑自逍遥

    酒在手,万般豪情喧嚣,我自愁,剑在手,荡尽世间不平,我自忧,我自逍遥随风去,有她做伴此身无悔无忧愁......
  • 天帝快到碗里来

    天帝快到碗里来

    仙界,荷花仙子与新晋升为小仙的树精暧昧被举报。天宫审判中,锦烽直接将其下贬凡间。众仙敢怒不敢言,青龙神君正值壮年,因有思慕对象斗胆进言;众仙一直认为锦烽太过无情,不知人间情暖。锦烽决定下凡间体味人间。
  • 妖孽修罗王:倾城小王妃

    妖孽修罗王:倾城小王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拥有着异能,被称修罗女王,杀人不眨眼,谁能告诉她从树上掉下来,也能穿越?穿越也就罢了,还是一个八岁小破孩?废材?哼,本女皇炼丹、炼器、全系玄力,样样齐全。幻兽难得?本劳资最低都是神兽,丹药难得?神丹拿给神兽当糖吃!美男难得?不好意思,随便招招手,美男竞相开放!“媳妇儿,我们去生娃!”从此和他一起站在世界的最巅峰!
  • 凯源玺之柠檬味的假期

    凯源玺之柠檬味的假期

    水似情情,爱在源里,云卧凯边,海之玺爱,凯源玺的爱恋现在开始
  • 成都打工记

    成都打工记

    这本打工记以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段亲身打工经历为蓝本。书中介绍了我求职过程的艰难困苦,还介绍了我打工生涯的酸甜苦辣。我在成都的打工时间虽然不长,但思虑却很多,问题涉及面很广。而在我写这本书时,又有了较丰富的社会阅历。我在成都打工的心得是,求职要放低心态,打工要积极向上。故事真实可信,经历坎坷曲折。要说书中的内容,那可真是一言难尽啊!
  • 不要分离

    不要分离

    如果相爱,总有一天爱会变成不爱,如果是兄妹,不管岁月怎么变化,我们的感情都不会改变。只有生老病死,才能将我们分开。
  • 与男神的华丽冒险

    与男神的华丽冒险

    "边晓!好帅啊,边晓我爱你!"粉丝的高呼声络绎不绝。“小璃,你和边晓恋爱了?他可是超级大明星嗳!”“你是我的粉丝又怎样,你是我的同行又怎样。你只需记住我爱你就可以了。”
  • exo之今非昔

    exo之今非昔

    今非昔,昔非今,今是今,昔是昔,今已成昔,昔仍是昔----题记
  • 公正是最大的动力

    公正是最大的动力

    激发员工最大的动力是什么?这是很多企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薪水是最大的动力。因此,大多数企业都把薪酬作为激发员工的第一动力。管理者通过提高薪酬待遇从外单位聘请优秀人才,对本企业内业绩突出的人才施以重金。但本书作者却认为是公正。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作者到底是怎么阐述这一理由的。
  • 绝殇剑

    绝殇剑

    一人一棺一天下,一尘一世一绝殇。人生无谓葬情路,欲灭悲枉毁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