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5300000020

第20章 阿尔卜列希特·丢勒:文艺复兴时代的杰出画家

公元1505年,威尼斯画派的开创者、提香的恩师乔凡尼·贝里尼接待了一位来自北方的客人,他很年轻,一头卷曲的褐色长发自然地披在肩上,脸上显现着圣徒般的洞察一切的高贵神态。

这位年青的先生的登门拜访,让大画家乔凡尼·贝里尼深感荣幸与惊讶。在他认真地解答了这位年青人提出的一些深刻的问题之后,这位高贵的青年诚恳地问:“先生,如果我也能够为你做一些事,我会深感荣耀。”乔凡尼·贝里尼犹豫了一会,小心地提问道:

“您能不能送我一支您用过的旧画笔?”乔凡尼·贝里尼知道这个问题是提得太唐突了。因为,在当时,艺术还带着手工特技和师徒秘授的风气,画家自制的颜料、画笔等常常带有保密性质。但是,乔凡尼·贝里尼对这位青年人的作品太惊讶了,尤其是人物的须发,特别的纤细,特别的流畅,简直就不是人类所能为的,于是,乔凡尼·贝里尼对于这位年青人的画笔便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但会不会被拒绝呢?他心里惴惴不安,人家要拒绝也是应该的,这是人家的秘密嘛,只是不要让人家怪罪才好,乔凡尼·贝里尼心里已经抱着失望的结果了。只见那位年青人沉默了片刻,说道:

“好的!”他竟然同意了。乔凡尼·贝里尼简直要欣喜若狂了。

但是,当这位年青人抱来一大堆他用过的旧画笔时,乔凡尼·贝里尼失望了,他以怀疑的眼神望着这位年青人满眼的诚恳之色。

因为,这位年青人拿来的画笔全都是最为普通不过的画笔。乔凡尼·贝里尼怀疑这位年青人在骗他。敏感的年青人当然立刻就感觉到了。他什么也没说,随便在这堆破笔中拿了一支,蘸上颜料为乔凡尼·贝里尼画出了一缕柔软、纤细、波浪式的女性秀发。乔凡尼·贝里尼看他真的是用如此普通的笔画出如此纤细柔美的秀发,这才相信了年青人。他失望地在那一堆中拣了一只画笔作为纪念,他心里却对这位年青人更为敬佩了。

这位能让大画家乔凡尼·贝里尼敬佩不已的年青人是谁呢?

他就是德国文艺复兴运动中最杰出的画家--丢勒。

阿尔卜列希特·丢勒生于1471年5月21日,出生地为德国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潮中心纽伦堡。这个城市十分繁荣,科技文化也很发达。其父原为匈牙利的一个金银手艺匠。丢勒幼年时跟随父亲学手艺,但逐渐表现出对绘画的极大兴趣。1496年,丢勒跟随当地著名画家沃尔盖莫特学画,以后又拜了几位名师。1494年,丢勒回到纽伦堡,成立了自己的画室。不久,他在妻子的陪伴下第一次遍游意大利,回来后开始创作。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主要是德莱斯特与卡巴希的祭坛画《父亲的肖像》、《自画像》,铜版画《圣一克里索斯多姆》、《三农民》、《浪荡子》,木刻《男子澡堂》、《山姆逊》以及15幅木刻组画《圣约翰启示录》。

《圣约翰启示录》本是圣经里最后一篇充满了恐怖奇想的经文。丢勒借用了圣约翰受到世界末日的启示,利用隐晦曲折的含义,影射了罗马的暴政必将遭受报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四骑士》。画面中最远处的一个正拉弓射箭骑马奔驰者代表“征战”;较近的一个手挥宝剑正纵马而行,他代表“战争”;第三个骑高头大马者,甩起空着的天平,表示罪恶的灵魂已不必再称了,他代表着“饥荒”;最近的一个枯瘦的老者身骑瘦马,手持钢叉紧紧殿后,他代表“死亡”。这四骑士在罪恶的人群中奔驰,无情地践踏着倒下的人群。在“死亡”的马蹄下,一个身着华服头戴王冠的皇帝正瞪着惊恐的双眼迎接着自己的末日,他的高贵的身体己被踏烂,他那高贵的头颅即将被地狱中的怪物所吞。此外,各阶层的罪恶深重者也都将受到严惩。

天上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神明的天使正在空中指出哪些是作恶者。整个画面充满了剧烈的变动。正义之剑无往不利,雷电也为之怒吼,任凭那些恶贯满盈者在惊乱、恐惧、哭泣中逃窜,“死亡”

一个也不会放过。

此外,这一组木版画中,像《巴比伦的淫妇》及《天使米哈伊尔与魔鬼之战》等也非常有名。《圣约翰启示录》是丢勒这一时期版画的代表作。历史学家们历来都把这15幅无论是创作思想,还是技法上,都取得了杰出成就的版画,作为德国中世纪美术终结的标志以及新的艺术时代到来的里程碑。在这些杰出的作品中,丢勒开始使用自己那种新颖别致的签名--合(即A与D的组合)。

《圣约翰启示录》一举成功,使丢勒名声大振,一跃而成为德国画坛上的新星。他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例如,在这一时期他的自画像中,丢勒把自己画成了一个圣使徒的样子,其造型设计则与基督耶稣相像。“一头极为精细的卷曲长发左右分开。脸上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情,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饱含怜悯之情,他右手指向自己的胸膛,似乎在表明自己的心迹。”这其实就是一幅基督像,是丢勒心中的拯救人世的上帝模样。在丢勒心中,基督耶稣已不再是宗教意义上的至高无上者,而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有着一颗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的心,这才是人间的上帝。而这也正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关心的从事变革、推动时代前进的崇高的品格。在这里,丢勒把自己画成基督的样子虽然有自我夸耀的因素在内,但同时也表明了丢勒思想的深刻及人格的伟大。他在那里,好像正说着马丁·路德的名言:“我坚定立场,我只能这样做。”

丢勒不但绘制了这种似乎带有一点神秘主义色彩且寓意颇深的自画像。而且,在他的大幅宗教题材的作品《罗塞库拉契的祝祭》与《圣三位一体的礼拜》中,他也以“旁观者”或“助手”的形象多次出现在画面上。

1500年以后,丢勒在绘画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与成就。例如《博士来拜》、《海之奇迹》、《复仇女神》、《圣玛丽娅祭坛画》、《亚当与夏娃》等都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1505年,正当纽伦堡瘟疫流行的时候,丢勒第二次游历意大利。他在威尼斯画派的大画家乔凡尼·贝里尼的指导下,对威尼斯的油画技法与色彩有了深切的感受,同时,他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也受到了意大利同行们的青睐与敬佩,从而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这一期间,丢勒主要创作了《威尼斯妇人》、《戴念珠的圣母》、《罗塞库拉契的祝祭》与《圣三位一体的礼拜》及《赫拉祭坛画》等,只是最后这幅杰作《赫拉祭坛画》不幸于1509年遭到焚毁。

丢勒经过两年的学习之后回到纽伦堡。这一时期又产生了不少作品,其中的《骑士、死神与魔鬼》、《在书斋中的圣哲罗姆》、《忧郁》等三幅被公认为他创作黄金期的三大铜版画。在《骑士、死神与魔鬼》中充满一种紧张的,令人不安的情绪,画面上是一个坚韧不拔、意志刚强的基督徒在恶势力中前进。丢勒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不安、充满痛苦的社会中,人文主义者应该如同“基督骑士那样向专制的恶势力宣战”。

《书斋中的圣哲罗姆》刻画一个全力以赴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学者形象。画面展现了一间狭小的书房内,圣哲罗姆正沉浸在自己的事业之中。地上是一群已被科学的力量驯服了的、打着盹的温顺的野兽。透过那彩色的窗子,缕缕阳光照射进来,呈现出安适的氛围。丢勒在这里鲜明地举起科学的人文主义大旗,并对科学必定战胜野蛮的伟大力量充满信心。

《忧郁》所显露的情感思想更为曲折难解,被人们称作“一首听不明白的交响乐”。画面中的人物手中拿着圆规,她的脸上表现出一种犹豫、怀疑、失望的复杂表情。屋内到处散落着沙钟、天秤、锯子、刨子与钉子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安静的,似乎已经凝结。爱神停止了嬉戏,小狗也疲倦地睡为一团,屋内笼罩着一层昏黄的光,又似乎一切都已停止了很久,落了一层淡淡的灰尘。整幅作品既好像是展示了科学探索的庄严与伟大,又好像是处于激烈的思想矛盾的斗争中,无论怎么设想,《忧郁》依然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这三幅铜版画标志着丢勒版画艺术的高峰。其实,早在中世纪就已出现了铜版画,但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在丢勒的这三幅作品中,丢勒利用新颖的构图,采用平行线、交叉线及点线的结合来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与形体,从而获得了完善的效果,让17世纪带有匠气的铜版画黯然失色。

在丢勒的晚年,他的创作趋于圆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四使徒》。《四使徒》创作于1526年,当时是赠给纽伦堡市参议会的。这是两幅狭长的巨幅画像,描绘了耶稣的四大门徒:约翰与彼得、保罗与马可。左边的一幅是仁爱与智慧的象征,身着柔软的红色斗篷的青年是约翰,他的身旁是身材魁伟的彼得正在俯着阅读。右边一幅是正义与力量的象征,身体高大的保罗穿着厚重的白色斗篷,一手拿书,一手拿剑,他的身旁是机警勇敢的马可。两幅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丢勒完全抛弃了意大利那种在宽阔的空间背景中展示人物的习惯方法。把四个人物紧凑地安排在画幅之内,从而使画面给人以更强烈的冲击力。

两年之后,即1528年4月6日,丢勒在纽伦堡去世。

丢勒是一位勤奋一生的伟大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及理论著作,其中有350幅木版画、100幅铜版画、100多幅素描及60多幅油画。此外,他还留下了丰富的文字材料,除了他的自传、书信及日记外,丢勒还对艺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完成了《测量指南》、《巩固城市之要求》与《人体比例论》三大著作,尤其是《人体比例论》更是美术史上的重要著作,丢勒在其中写道:“我们乐意观看美的事物,因为这能给我们以欢乐。”真的艺术,包含在自然之中,谁能发掘它,谁就能掌握它。

丢勒不仅是个伟大的艺术家,而且也是一个筑城学家、建筑家,丢勒的伟大足可以与当时最伟大的人物相比美。因此,德国的大诗人歌德说道:“当我们明白知道了丢勒的时候,我们就在真实、高贵、甚至完善之中,认识到只有最伟大的意大利人才可以和他的价值等量齐观。”

同类推荐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大师、艺术家的成功与艺术的成功、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吴冠中访谈录、吴冠中采访侧记、十个关键词盖棺论定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札记、吴冠中的成就得失与性格心理——七卷本《吴冠中文丛》阅读随感札记……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竺可桢》由张清平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竺可桢》记述了竺可桢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本书介绍法布尔——不朽名著《昆虫记》作者的故事,阐述其“苦难的童年、揭示昆虫世界的秘密”、及诗一样文字的《昆虫记》的完成等。
热门推荐
  • 末日之宅男又如何

    末日之宅男又如何

    给你一个机会拯救世界你干不干?不干。那给你一个机会君临天下你干不干?考虑。给你五百万,各色美女来一打你干不干。干!
  • 逍遥大雍

    逍遥大雍

    大雍朝,一段走上歧路的历史李洛冰,一个第二次重生的人。前生的落魄皇子,今世的郡王嫡亲。再从头,我命由我主,何故任凭人?
  • 千金的秘密:校草被骗99次

    千金的秘密:校草被骗99次

    【全文免费】“呼,外面的空气真是新鲜。”谁知还没走到市中心,就有一辆自行车朝自己骑来,林默本想躲上,待看到车上的少年,她,选择了撞!上!去!她是落魄的千金小姐,她怀着目的接近他。他是商业大家族的少爷,但因被父母冷落而内心孤独。他们到底会展开怎样的故事?请大家尽请期待!(免费是为了让你们能够认识王三岁,并不是此书不好!!!!)
  • 嫡女重生:魔界至尊

    嫡女重生:魔界至尊

    如果说当初的遇见是为了此生的钟情那我希望当初遇见你之时便是一见钟情——若霜如果说当初三生轮回是为了此世相守那我不后悔经历那三生失你之苦寻你之难——无双初遇,她是大家族落魄之女,他是高高在上的国师,那时她防他离他怎知他步步紧逼,见得真心却又因正邪而相伤,她死于正道之手,魂飞魄散只得轮回三生方得重生,他为了她血洗了这三界堕入了魔道,为她也候了三生。
  • 地公的新娘

    地公的新娘

    大地是每一个人的家,可对于农民来说,庄稼收成最重要的还是雨,没有了水,他们就过不了。即使每年都要送一个年轻漂亮的新娘,他们也在所不辞。毕竟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神——水神。而土地神,在他们的心中却没有概念。知道有一天,村子再也没有年轻的少女送给水神时,意外出现了……
  • 牵手走过那一年

    牵手走过那一年

    当你看到这本小说时,我们早已错过,是你让我明白了心痛和绝望,对一个人付出再多,换来的却是你一次又一次的数落,甚至还对我冷眼相待,但我却始终对你抱有幻想,直到你又换了一个女朋友,我才明白,也许是我们有缘无分吧。——致我曾经深爱着的你。
  • tfboys陪你一辈子

    tfboys陪你一辈子

    请勿上升真人,就算不喜欢你也没有权利对我以及我的作品指手画脚
  • 狗道:成为心腹重臣的职场法则

    狗道:成为心腹重臣的职场法则

    本书就“狗道”做出了深刻的描述,并以“狗道”的忠诚、服从给人以启迪,使你成为被老板,领导倚重的心腹重臣。
  • 法医毒妃

    法医毒妃

    一定是她醒来的方式不对:身处墓地,棺材里还有婴儿啼哭声!正蒙圈呢,就被某人当成了盗墓贼!几个情况?居然敢对她这个现代法医动手动脚!混蛋,接招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都不曾暧昧

    我们都不曾暧昧

    最后我离开了,很安静地离开,暗示着我与他的感情的终结,真正地再也无法弥补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了,不知道他会不会还是像以前那么得自恋,也不曾有过他消息,关于他的一切,在我的世界里蒸发,更多的只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