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5000000003

第3章 周文王:励精图治五十载

周文王,名昌,姓姬,周武王的父亲。文,是他死后的谥号。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dàn)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太伯、老二虞仲(亦仲雍)、老三季历(也叫王季、公季)。季历就是周文王的父亲。季历的夫人叫太任。太任端庄贤慧,生下姬昌。姬昌小时就聪明伶俐,不同凡响。据说,姬昌幼时曾见口衔丹书的赤雀落在他家门前,古人迷信,或者是周人对祖先的神化,便说这是姬昌有“圣瑞”。如果他当政,周人就能兴旺发达。所以古公亶父特别喜爱姬昌,明显地透露出要传位给他的意思。老大太伯、老二虞仲心领神会,为成全其父志,哥俩便不辞而别,逃到东南沿海的“荆蛮”地区(今江苏苏州、无锡一带),入乡随俗,断发文身,以适应江南水乡的生活习惯,在那里定居下来。古公死,季历即位。季历死,传位给姬昌,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

文王即位后,对内仿效古公亶父、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他先从自己的大家庭做起,上孝父母,早晚请安;下对妻子兄弟严加要求,为整个家庭做出表率。文王以自己的大家庭为核心,靠它做凝聚力来团结族人,巩固内部。并以商纣王为反面教材,极力抑制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敢骄奢淫逸,玩物丧志;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始终保持周人质朴的美德,过着俭朴无华的生活。他勤于政事,兢兢业业地治理自己的国家。他重视农业,亲自督促众人开荒种地,大力发展生产事业,并从中体察民情,以了解稼穑之艰难。他还注意关照那些鳏寡孤独、孤苦无靠的小民,想法为他们解决衣食之难。

周是一个新兴的国家,正处在上升时期。它刚从原始公社制脱胎出来,还带着浓厚的大家庭公社民主、平等的遗俗,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对立并不那么突出。周文王又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对政治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延缓了阶级矛盾的激化,使整个国家出现了政通人和、上下相安的大好局面。这和当时商王朝内部一团糟的混乱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周文王还推行了其他比较开明的政策。诸如在经济上采用类似劳役地租的方法,一夫耕种百亩田地,再出力为公家助耕一定的数量,剥削率仅为十分之一,这比商朝奴隶制国家的剥削程度轻得多。再就是打通关隘,自由经商。关市只检查异言异服,而不征税,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百姓可以随便进入山川林泽,任意猎取野物。这就防止了自由民的分化,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劳动人手。这些措施一方面巩固了周朝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又笼络了人心,换取了更多的人对他政治上的支持。

在对外关系上,周文王继承季历的事业,仍然用主要力量对付西北各少数民族。他北逐俨狁,西攘昆夷,灭了泾水上游的阮(泾川东南)、共(泾川北)等小国,开拓了西北的疆土,巩固了大后方。对周围的一些小国,则诉诸武力,一个一个地加以扫荡。曾先后讨伐犬戎,攻打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之后又逐一灭掉耆、崇等小国,并把国都由岐迁至丰(今陕西户县东北),这就形成了对商殷的包围之势,为灭殷做好充分的准备。

据《尚书大传》记载,文王治国50年使周不仅在国力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强,而且在同商政权的关系上,也酝酿着根本的转变。正是在这几十年中,周文王使周人树立了明确的灭殷目标。而最后7年受命称王,实际上是周在政治上宣告独立,脱离商朝中央政权。这就使周由商的臣屑而终于变为与殷相抗衡的力量。《论语·泰伯》说:“三分天下有其二。”这即是说周文王实际上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灭殷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但就在这大功垂成之际,周文王不幸死去。自此以后,周人鉴于自己力量的壮大和殷商政治的腐败,就完全抛弃了“以服事殷”的假面具。周的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周文王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他所创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崇高的地位,受到后人的推崇。

同类推荐
  •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栋时代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至今传奇仍在继续,88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奔波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人生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重点描写了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各类应用卫星太空遨游,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之旅,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群星普照的辉煌成就。
  •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造出来的伟大发明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爱迪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发明大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天使爱巴黎

    天使爱巴黎

    恐怕世界上再没有一座城市像巴黎一样,在它的公墓中埋葬着如此多的艺术大师。他们挚爱这座城市——这座童话般的、充满幻想的艺术之都,至死不愿离去。本书探访大师在巴黎的墓地,细数他们的生平轶事。
热门推荐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立足政治传播学,梳理评介西方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概况等。阐述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大众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为政治传播形态的政治新闻、政治宣传与政治的关联。并从传播符号角度对政治修辞、政治象征、政治形象进行研究。与同类政治传播著作相较有一定的创新性。
  • 彼岸的爱恋

    彼岸的爱恋

    一个如无赖般的少年,怎样追到一个武林美少女!敬请关注,请多多智仓!
  • 论如何毁灭世界

    论如何毁灭世界

    系统要求我毁灭世界所以我遭遇了……奇葩世界,莫名任务,诡异技能系统文,快穿文
  • 为之沉浮

    为之沉浮

    人生漫漫路,每个人都在苦苦挣扎。甘于平凡的人在平凡中沾沾自喜,骄傲之人与人斗,与天斗,不屈服任何东西。欲主宰自己,主宰沉浮!
  • 甜宠99次:总统的蜜爱娇妻

    甜宠99次:总统的蜜爱娇妻

    她被逼接受潜规则,上了不该上的床,睡了不该睡的人,慌忙逃走却留下一床的证据。从此以后,她成了他的专属道具,人前虐狗秀恩爱,人后打脸互揭短。她以为她跟他之间只是逢场作戏,可为什么他霸占她的人还不够,还要霸占她的心?“总统先生,请你从我的沙发上滚下去。”某女忍无可忍一脚踹在了某男的xx。“好啊,我们一起滚。”某男邪恶一笑,扛起某女直接扔在床上……这是一个,史上最高颜值国民情侣甜蜜虐狗的故事;这是一个平民女孩如何成为第一夫人的故事。一路高甜,偶尔小虐,欢迎入坑。
  • 用英语介绍中国:这里是上海

    用英语介绍中国:这里是上海

    阅读可以提升人格情操,增长知识,提高语言文化的综合素质,其更本质、更核心的意义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兴趣,而兴趣才是一切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成功源泉。本书为读者奉上原汁原味的人文阅读精华,详细介绍了人们最感兴趣的上海历史文化、城市风景、上海生活、名人逸事等,带您全方位地了解上海。读者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又能品味这座东方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 有仙碧瑶

    有仙碧瑶

    酒醉之后的齐心来到一个特殊的空间,本以为是酒店的总统套房,可没想到套房变天宫。还能回家吗?答案是:能。姑娘我人品好,人家是穿越单程票,我得一个宇宙定点定位加空间传送再加圣人传承。不过姑娘我的应酬有些多,得找一助理。条件是:无论男女,能吃得了苦,耐的了寂寞,还得随叫随到。老话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既然修了仙,那就少不了提携家里人。老爸,老妈,小弟,还有家里的那颗茁壮成长的山葡萄树。
  • 《唯吾得卿则天下无二色》

    《唯吾得卿则天下无二色》

    如是我得到你,我这一生只会有你一个人足矣....
  • 炼之不破不立

    炼之不破不立

    不就是九兽玦吗?等我全部收复,就算不能炼气照样能够变强!!!我会让他们知道,我聂凌焱是如何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