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4600000034

第34章 弘一法师说经悟佛及格言别录(5)

严格遵守净宗家风,老实念佛。持斋是吃素,不与众生结怨仇,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改恶修善,要由内心里去改。《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皆为印祖一生所提倡者。如何培德植福,依此而行,在生能消除业障,临终神志清楚,稳生安养。真心照教规去做,方不虚度此生,才是三宝弟子。

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无量因缘所生。法相中讲四缘,把无量无边的因缘归纳为四大类,即“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一切法无偶然而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熟读《了凡四训》即能真正认识因果。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遇到一点挫折即觉得冤枉,怨天尤人。应知人生恶多善少,故一生中违逆之事多,称心之事少。世间最重的业障所有经忏不能消的,念佛可以消掉。有人说:“我念佛不少年,何以业障消不掉?”这是念的不如法,第一心不真诚,第二念佛还夹杂,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单说明如下:

(一)因缘。这是二法相生成缘。如种稻,谷子是因,长成为稻是果。稻又可作为种子,因成果,果又成因,故又称为亲因缘。

(二)等无间缘。这是二法相让成缘,又称为次第缘。譬如排队买票,前人走一步,后边人跟一步,中间不可插队。此二者互相衔接必须相等,即同类之义,故称等无间缘。

(三)所缘缘。这是二法相待成缘。譬如娶妻之人称为丈夫,如其无妻,他就没有丈夫的资格。又如镜子前面有一件东西,镜中同时照见一件东西。若没有这件东西,镜中即无此件之相。此第一个缘字有攀缘之义,有能缘所缘,必先有所缘然后才有能缘,无所缘,能缘不起作用。

(四)增上缘。这是二法相助成缘。譬如单独一个稻种不能发芽生苗成稻,须有水土肥料日光灌溉帮助其生长,这些助缘谓之增上缘。

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垣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被烦恼缠绕的凡夫,假如没有贫穷疾病等苦,不见得是好去吃喝玩乐造罪业。苦人没有时间金钱,自然可以避免许多罪过。谁肯在得意时想到将来会堕落。得意时难免损人利己。俗语说:乐极生悲。视其损害他人的浅深接受果报,不只现世受报,死后堕落三途才是可悲。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我们学佛为什么得不到好处?工夫为什么不得力?即因为未由恭敬中求。普贤十大愿王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在课诵本或许多忏法中第一句是“一心恭敬”。一般人只是在口头上滑过而已,故毫无效果可言。内真诚则外恭敬,表里一如。佛法真实利益是消业障,业障一消,则烦恼、忧虑、牵挂、分别、妄想、乃至于身心疾病都没有了。增福慧,自己聪明伶俐,对人对事对物比过去看得清楚,一切作为做得很恰当,这是慧。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必须把业障消掉,障碍排除才行。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头。在《净土圣贤录》中读到张善和的往生记录,他过去生中修集善根非常深厚,到临终遇到善缘。但是这一生不幸作了一个屠夫,杀了不少牛。临命终时看见许多牛头人向他讨命债。果报现前,惟心志尚清楚,生大恐怖,大声呼救。恰好有一出家人路过其门,闻之,即燃一把香,令他急念阿弥陀佛,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念了几声之后,牛头人不见了,阿弥陀佛来了,他就走了。因为他的心真诚恳切,所以有这么大的效果。从此一公案亦可证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均能兑现。世间一切苦比不上三途,饿鬼畜生苦比不上地狱。《地藏本愿经》说,地狱之苦,说之不尽,如不往生西方,迟早地狱有分,不能不警惕,即使下品下生亦能证三不退。

末法众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决定专修净土;善根有,固宜努力;无,尤当笃培。

善导大师讲,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如遇缘殊胜,即能上上品往生。我们今天的缘无比殊胜,超过任何一个时代,如不能上三辈往生,真叫冤枉。现代的佛教典籍容易得到,《无量寿经》译本有五种,无人能遍读五种版本。《无量寿经》是会集,集五本之大成,比王龙舒、彭二林、魏源他们所会集的都圆满。此夏编会集本在台湾只印了三千余本,许多人未见过,道源老法师对五种译本未全读过,亦未见到夏编会集本。台中李老师九种本只见过五种,尚有四种未见过。今天我们把九种版本印成一册,此乃无比殊胜之缘。

现在我们所缺欠的是善根。善根是真正相信发愿,福德是真肯念佛。我的善根很薄,学佛之初不相信净土法门,老师虽然苦口相劝,我不好意思同他顶嘴而心里不服。后来经过研究《华严》《楞严》《大乘起信论》之后才相信净土是归宿。特别是《华严》,古德说,“华严、法华是无量寿经之导引”,这话说的一点不错。我劝人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不要研究经论,有人还不相信,也不服气。他说:“法师叫我们不要研究经典,但是他自己曾经学了许多经典,他这是愚民政策。”其实他哪里晓得我的真意,我实在不愿意同学们再走我的冤枉路。我耗费了三四十年才回头,吃了亏上了当之后才找到这个法门。假如我老早听老师的话,一心专攻念佛法门,到今天无论走到哪里,人家会称呼我是阿弥陀佛。

汝须自知好歹,修行要各尽其分,潜修默契方可,急弘一法师在关房中摘录祖师大德的警句,用这一段文字作总结,意义非常深长。修行要各尽其分,根性利者可学教参禅,总不如念佛稳当,中下根性,学教参禅得益非常有限,不如老实念佛。出家人的本分是“远绍如来,近光大法”。在家人本分是“弘法利生,护持佛法”。僧团作到六和敬,佛菩萨必来护持。修行的态度无须要表现,工夫随其自然成就,无须与他人争胜,学愚,自觉一切不如人,自然不会贡高我慢,还要改过迁善,摄心念佛,勇往直前,永不懈怠。

(释德禅)

格言别录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

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入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以和气迎人,则乖渗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骼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热门推荐
  • 造化荒古

    造化荒古

    我有一心,以道为镜,可鉴命格。我有一笔,以血为墨,可画乾坤。我有一念,以缘为薄,书写佳人。一言不合,七步溅血!挥刀指剑,神魔幻灭!芸芸众生,皆为我狂!天性如此,我便逆天而行,于绝境中夺取生机。大道三千只取一瓢饮,佳人无数只悦一人心。战天意、夺造化,热血与激情尽在造化荒古!
  • 完美的爱

    完美的爱

    想要给你最完美的爱,给你我的第一次牵手;想要给你最完美的爱,给你我的第一次拥抱;想要给你最完美的爱,给你我的第一次吻;想要给你最完美的爱,给你我所有的第一次。但是我却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不能给你完美的爱,所以我只能放弃,一个人在没有爱的世界里孤独的走下去。
  • 希望不灭的心

    希望不灭的心

    我所追求的是热心而复杂的打斗;我所追求的是力量在情感中壮大;我所所追求的是爱情在坎坷中升华;我所追求的是每一次的困难、每一次的艰辛、每一次的生死考验,绽放出来人类最高贵的情感。本书不是YY小说,而是一本热血与情感交织的小说。我希望能把我对人生的看法带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像小说名一样,让希望成就你不灭的心。
  • 90后:被生活“绑架”的爱情

    90后:被生活“绑架”的爱情

    《90后:那些纯洁和不纯洁的》内容简介:初中就被青春期情感困扰着的“我”,在高中时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紫鹃,俩人很快就恋爱。同时另一个喜欢他的女生陈子超也因为他和紫鹃而痛苦伤神。“我”的父母为了让“我”考上北京的大学,通过叔叔的关系,第二学期转学到北京,离开了紫鹃和陈子超,在北京的第二学期便遇到了曾在武汉遇到的哑女若涵,因为若涵的善良和美丽,深深地打动了“我”,俩人很快陷入爱河,可是这件事被同学发现,很快就引来老师责备和父母的反对,“我”最终因为若涵和父母反目,一气之下与若涵离开北京回到武汉租房住在一起。面对即将失学的“我”,父母只好妥协,与若涵和“我”谈判达成协议,必须考大学,然后再考虑婚嫁
  • 健商保证智慧(下)

    健商保证智慧(下)

    “健商”是健康商数的简称。它反映人的健康才智,是评估个人健康的全新方法。健商作为一种保持人身心健康的崭新理念,开启了一个激动人心、生机勃勃的全新领域,它将数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现代医学的恩赐和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大满足了个人健康的需求。
  • 主公妖娆

    主公妖娆

    从一个悠然度日的贵女,成为一个杀伐决断的主公,有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翻手谋定天下,负手妖娆江山,纵然肆意生平,可是当初她陈娆想要的,只不过是平平淡淡,安度余生而已。(PS:360度打滚卖萌求收藏呀~~~~~~~~~~~~~~)(又PS:不小白,不重生,不系统,主角靠的都是脑子,和……主角光环,咳咳。)
  • 澜劫传

    澜劫传

    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他是渡过沧海的蝶,是参透禅意的魔,却也是百里澜劫一生的羁绊。无论世人对他的误解如何至深,但澜劫却一生相守。他摸摸澜劫柔软的发顶,声音慵懒“傻丫头。”她甘愿沉沦。
  • 唯雅希尔学院之幻想重生

    唯雅希尔学院之幻想重生

    女主小时候是一个爱幻想,非常活泼的一个小女生,可是,因为一些事情,让女主变的不在爱幻想,甚至,她已不在相信爱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颂邪

    颂邪

    正邪,谁人能定?善恶,任你评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剑在手,只求快意恩仇,所作所为,但求无愧于心。历史有胜利者来改写,我命由我不由天!世人皆逼我为邪,则索性,从此我枫尘便是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