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4400000027

第27章 风车,“荷兰风景的美玉”

每个国家的风景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层峦叠翠,雄奇壮美;有的柳暗花明,旖旎秀丽。然而,在坦荡的荷兰原野上,风车却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光,尤其是夏日傍晚,落霞夕照,偌大的风车从远处望去,只留下隐约的轮廓,给人一种静谧安详的感觉,难怪有人把风车誉为“荷兰风景的美玉”。

风车不仅弥补了荷兰风景的单调无奇的天然缺陷,更重要的是,作为风能发动机,它能用于排水,能为各种加工机械提供动力,在历史上对改造这个“洼地之国”和促进荷兰早期工业的发展,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有的历史学家甚至认为,没有风车,就没有荷兰的今天。不管这种评价是否过分,却也道出了荷兰人对风车的深厚感情。文人雅士,吟诗著文,歌颂风车者不乏其人。17世纪荷兰著名画家范雷斯达尔(J。Van Ruisdael熏1628或1629-1682)就喜欢画风车,它的名作《磨坊》充满了诗的感染力,体现了对风车的深切感情。今天,这幅画仍陈列在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里,人们看到它,常不免要发出思古之幽情。

风车同荷兰的历史是这样密切相关,可是,就像荷兰的国花郁金香最早是从土耳其引进的一样,它也并非荷兰的发明,而是在十字军东侵时期从中东引进欧洲之后于13世纪传入荷兰的。15世纪,荷兰和比利时创建了排水用的中空式风车。17世纪是荷兰的“黄金时代”,也是风车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风车遍及全国各地,多至万座。蒸汽机和电动机问世之后,风车遂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逐渐被淘汰。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全国只剩下了900多座。当时人们纷纷要求对它进行保护,为此于1923年成立了“荷兰风车协会”。

今天荷兰各地保存下来的风车,约有几百座,除一部分仍然起一些实际作用外,不少已作为古迹管理起来,也有的被开辟为博物馆或改造成餐馆之类的旅游服务部门,每年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

从首都阿姆斯特丹乘车北上,大约半小时,有个镇子叫库安德桑,历史上曾是荷兰的主要造船中心。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从1697年起曾多次乔装来到这儿,住在一户居民家里,向当地人学习造船术,立志日后大兴海军,对外扩张。300多年以后的今天,这里已成为一个闻名的风车古迹地区,供人参观游览。

但是,据荷兰朋友说,要看风车实地表演,最好的地方莫过于位于鹿特丹东南18公里处的“童堤镇”。在这条许多年前由当地少年修建的堤坝上,矗立着19座排成一行的古老风车,每年到了七八月份的星期六,全部风车对外开放,买上一张门票,即可入内饱览当年风车的全部秘密。风车的塔体,高达十几米,用石头、砖或木材造成。有的风车内还可住人。内分上下五层,一层为风车的下轮所在地、主人的卧室和厨房;二层为子女卧室;三层为主人储藏食品的地方;四层为风车的上轮和传动装置所在地;五层为瞭望之用。塔外有四扇带有风篷的风轮,每扇长达6至12米。你可乘坐游艇或仰卧在附近的草坪上,远望那蓝天白云下的风车,好不令人豁然开朗。

今天,风车已不完全是赏心悦目的古物。人们越来越想重新启用风车,把风能作为一种替代性能源。多少世纪以来,荷兰的能源一直靠风车和泥炭。现在,虽然使用上了天然气和石油,但是从长远考虑,荷兰仍重视发挥风车的作用。除了排水功能之外,风车已用于发电。2001年,风车、地热和太阳能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5.69%。

同类推荐
  • 枯荣家园梦

    枯荣家园梦

    本书内容包括:沉沦的国土、世纪末的忧思、倾听大地、温柔亡国、污染包围中国、谁在谋害大地母亲等报告文学及散文作品。
  • 创业哈密

    创业哈密

    那些从南征北战的硝烟中走来,又在戈壁中开辟了灌溉绿洲“天河”的兵团战士;那些怀揣梦想、懵懂离家、不让须眉的湖湘女子;那些少小离家、胆识过人的创业精英;那些在荒滩戈壁架起擎天井架、外输原油产量千万吨的石油健儿;那些敢于直面贫困,挥汗如雨为村村农牧民奉献“富路”的筑路人;那些任狂风暴雨洗刷帐篷,却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勘探工人;那些从片片沙砾间拔去芨芨草、骆驼刺,却住着地窝子开发煤炭资源,为国家生产煤炭亿万吨的煤矿工人……都无不淌着汗、挂着血、和着泪、牵着笑而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本书包括获奖理由、名人小记、内容梗概、精彩赏析、名家点评五个栏目。对1936-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评论。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内丹诀

    内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玛雅

    穿越玛雅

    “未来人”警告女生花朵不要去玛雅时代,否则会毁灭玛雅文明。在科学家的帮助下,被激发兴致的花朵最终却穿越时空来到玛雅时代。此时,古玛雅一个部落恰恰失去首领,在祭台神秘降临的花朵被拜作他们的女王。后来,流放玛雅时代的抢劫犯“野狼”也出现在祭台上,并处心积虑欲置花朵于死地,以掌控玛雅部落的终极权力……就在花朵即将被害,玛雅部落欲亡之时,“未来人”乘飞船而来。花朵以为救星降临,想不到“未来人”此举只是将她送回21世纪……“未来人”是否如愿?花朵究竟毁灭还是拯救了玛雅文明?欲知答案,请翻开精彩的《穿越玛雅》。
  • 识小编

    识小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姑,你的妖性哪儿去了?

    仙姑,你的妖性哪儿去了?

    男男风?师徒恋?对咱来说,这些都是小儿菜!我得瑟着,笑了。且不论为何身为一株女草我会亲身经历断袖之灾,就论当年仙帝激奋扬言要将自己小儿婚配与我,我便幡然醒悟,一世为仙,这日子注定没法平凡!当我毅然摇头的那一刻,仙帝和蔼慈爱的将我叫到身边,他笑着说:“如此,你便滚到凡间做枚妖精去吧!”只是仙帝呀,您封我记忆干嘛?更重要的是您为啥要封俺的法力!?那岂不是要处处受人欺负?“可不就是!”我眼睛一眯,恶狠狠的赏了那卖萌讨嫌的维扬鸟一记小刀眼。果不其然,被这个小混蛋一语戳中………………………………“看目儿你这般幸苦的模样,没有三百个周期,这身上的阵法怕是解不开了。”夙尘一双清眸笑的欢快,将我扶正摆好,心细如他,还好心的帮我摆了个漂亮的修炼指法,绝尘而去。这个我跟随了十余年的人尚且如此,那别人岂不是……当夫颜类抱着我的那一刻,他大声向小胡子掌柜哀求:“您就看在我家娘子身不残却智残的情分上,将那玉树卖于我吧~”这时,我便痛心疾首的大彻大悟!
  • 他嫁

    他嫁

    郭晓晓不会忘记那枚躺在阳光下闪亮的戒指,即使在多年以后,那个人已变得面目全非,那番景象已不复存在,也无法从记忆中割舍。其实,成长不是忍着疼痛不哭,而是即使在夜深人静回忆起往昔仍然可以微笑举杯,不是释怀,而是将他们掩埋在尘土里,风浪不起,不闻不问。
  • 时空黑洞:我的女友会穿越

    时空黑洞:我的女友会穿越

    她跨越时空而来,茫茫人海中,她唯独只遇见了他。二十年前的一次时空异动,将她卷入一个异次元空间;二十年后,她回归地球,却遇见了他。慢慢的相处之间,他和她互相爱恋,可是却在彼此爱情升温的时候,危险也在渐渐的来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铁骨少年

    铁骨少年

    作为一个烂好人,让我举目无亲。作为一个低调党,让我受尽屈辱。人活着就要有自己的理由,我找到了自己的理由。只要是阻挡我的,我都要以雷霆手段革除。只要是冒犯我的,我都要一铁血大军荡平。且看一群来自地狱的少年如何走上铁血征途,热血不归,只为对得起自己的本心。【花旦是新人,跪求推荐票,跪求收藏,花旦会努力写好故事,望大家看的开心,拜谢大家】
  • 混沌少皇

    混沌少皇

    金钱社会,头脑拿人,一个不问世事的屌丝少年,终日沉迷网络,直到有一天,烟云四起,他陷入了一场不为人知的神秘境地之争
  • 葱香鸡油饼

    葱香鸡油饼

    ‘’我不就想知道你的名字吗?小气鬼”骆彬没有回答,但脸红了不少,又转回去了,原来这货害羞了。是我长得太萌了吗?不禁仔细打量镜中的自己……
  • 巧吃食物治百病

    巧吃食物治百病

    “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的意思不仅仅是说食物可以饱腹,其实它还可以养生和治病。食物大致分为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干果类、肉禽蛋类、水产类以及调味料、饮品等类别,其中所包含的具体食物数不胜数,它们用各自所含的不同营养素支撑着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并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害,达到调理、医治的作用。本书以维护身体健康为目的,努力做到将各种食物的属性、养生及治疗功效准确、科学、细致的讲解给读者,并在每种食物下罗列了百余种家常菜谱,让读者可以在简便易行的美食中获得健康。可以说,本书就是读者科学养生、正确食疗的指导老师,真可谓“一书在手,健康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