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3100000031

第31章 贵族与平民

贵族与平民,象牙之塔与十字街头,布尔乔亚文学与普罗文学——这些都是甚嚣尘上的名词。

我们先要来研究一番:中国的贵族在那里?象牙之塔的文学是怎么一种内容?十字街头的文学又是怎么一种内容?中国有一种什么样的布尔乔亚西?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普罗利特里亚?

在民国还没有产生以前,不错,中国是有一个贵族阶级,虽说比起欧洲的贵族阶级来,中国的是范围小得多:是集中的而并非散布各处的,社会的势力也弱小,无所谓,也用不着阶级的意识。

在以前的中国,与其说是有贵族与平民之分,倒不如说是有识字阶级与不识字阶级之分,还来得妥切些。旧文学便是识字阶级的文学;换一句话说,它便是“士”——士农工商的士——阶级的文学。由赋到词,那是不说自明的。元曲,我们读了以后,自己回想一下看看,对于元代的农阶级,工阶级,商阶级,到底增加了什么认识没有?小说,短篇,如《今古奇观》,长篇,如《红楼梦》,我们读了以后,也可以照样的去想。想完了,大家便可恍然而悟:旧文学内只有考场、花园、青楼、衙门、酒楼等等;农,只有陶渊明式的农;工,只有牵针引线的“红娘”或是谋财害命的船户;商,只有由宦场改行的“陶朱公”;医,只有儒医;简捷一句话,旧文学便是“士”阶级的想象的结晶品,读它的大半是“士”阶级,至于写它的更完全是“士”阶级了……无论题材是否采自“士”阶级的生活方式,读者你不是在黑字上面明显的看见了一个大的“士”字,便是在行间的白纸上面隐约的看见许多小的变形的“士”字在那里跳动。

便是侠义小说的开山老祖,《水浒》,它也是一个“士”的想象作品。当然,这是一部浪漫事,并不比普通的小说是要描写社会各相的;不过,司考特(Scott)所写的各种《卫弗雷小说》(Waverley Novels),它们又何尝不是浪漫事,然而当代的苏格兰,与它的贵族,平民的各相,各种行业的形相,不是也显现于这些浪漫事的里面了么?

无论由那一方面看来,无论由作者、读者、题材、态度看来,旧文学只有一种,“士”文学。拿贵族与平民来分开旧文学作两种,显然是不知国情。

至于民国以来,更谈不上贵族与平民之分了,识字阶级与不识字阶级是可以区分得的……民众教育进化了的国家内,常时有人出来责备一般读者分辨不清真文学与假文学;现在的中国,隔离开那个阶段,还早着呢。便是如今这少量的识字阶级内,还可以分成有闲阶级与无闲阶级。无闲阶级根本就看不了书,即使书中是描写着他们的生活。至于有闲阶级,就中也有一部分根本就不看书,他们宁可去赌博,抽鸦片,追女人;就中看书的,也有一部分根本就不看新文学,无论它是“贵族”的,还是“平民”的。这是就读者来讲,新文学分不了贵族与平民。

就作者来讲,新文学也是不能这样分的。并不曾看见“舞文弄墨阶级”以外的任何界中有过人,在十年的商界生活,工界生活,医界生活,农界生活,以及任何界的生活以后,拿起笔来,用他本界的题材来作一篇诗,作一部小说,作一出戏剧——好像,只就海员来讲,英国的现任“桂冠诗人”,梅斯斐尔德(Masefield)、海上生活的小说作家康拉德(Conrad)、海上生活的戏剧作家奥尼尔(O’Neill)那样。新文学的作者,就中有许多好像是来游历中国的西人,走马看花的,不知居留了有两个月还是三个月,回去了“文化”的时候,便成了家庭中,俱乐部中的“中国问题”权威,甚至于还在报纸、杂志上作文,替书局作书,来讨论“中国问题”。现在的许多作者都是“爱美的”,谈下上出自某行某业,更谈不到出自“贵族”阶级或是“平民”阶级。

就题材来讲,破落了的以及不曾破落的清代贵族家庭的生活,有谁来替我们这般读者描写过?贫民窟里的生活,不说读者是茫然一无所知,便是我们这般作者,就中又有多少人看见过,更不用说度过,深悉其中的底蕴,拿来作题材,写出一部文学了。至于“平民”,虽说不能拿来与“贵族”对用,却未尝不可拿来与“军政”人员混杂;试问,包括在这个“平民”之内的各种数不清的行业,职业,新文学里又有几本书是取材于其中的某种行业,某种职业的?

左拉(Zola)的小说,照他自己讲,是“实验小说”;照一般文学批评者讲,它们只是左拉所作出的一些浪漫事,并不能算是实写,与科学的实验距离得更远。在新文学内,便是要找一个并不“自然”的“自然主义”者,左拉,都找不到!

就态度来讲。十九世纪初叶的英国浪漫诗人的领袖,华兹华斯(Wordsworth),他的诗歌的主张总算是“平民”的了——不过,要是拿他去交给现在新文坛上的一般“平民文学家”,那怕不见得能引为“同志”罢?

“象牙之塔”的文学。在这十五年的新文学运动内,真的有人创作出了文学来,有象牙一样细致的题材,有象牙一样纯熟的工技么?就说新诗罢,一个皈依希腊的HD,一个皈依“罗马教堂”的爱利阿特(TSEliot),都是道地的“象牙之塔”的诗人,新诗有么?如今要是真有“象牙之塔”的文学,那么,它的象牙便是人造象牙。

至于“十字街头”的文学,就中的“十字街头”四个字,可以算是巧妙之至:因为,既然徘徊于十字街头,可见得便是门外汉,“爱美的”,并不曾深入街旁的洋行、百货公司、工厂、工会、“公馆”、贫民窟、“夜会”、轮盘场、医院、官厅、报馆、学校、书店、等等,等等。

新文学作品的贫乏,浅薄,新文学演化的迟缓,畸形:这已经成了文学批评上的口头禅,不必再去落井下石。由另一方面看来,新文学所以如此,在社会的背景上,未尝没有它的辩解。平民教育并不曾长足的进展,读者的数量并没有如何剧烈的增加;国有的藏富并不曾开采出来,社会的福利在比率上并不曾剧烈的上升:在这两种状态之下,文学书籍的需要自然是不广大,不迫切的,文学书籍的供应因之也便不能膨胀到一种可以使一般作者靠了着作来舒适的生活的程度;那么,就已有的作者来讲,他们便会改业,就许多富有可能性的未来作者来讲,他们也决不会牺牲了已有的行业、职业,安定舒适的生活,来投身于不安定的、尚不能成立为职业的着作生活。

着作的多寡,与其内容的丰富、贫乏,固然与作者的才力有密切的关系,不过它们同时也感受到社会的环境的影响,这一层我们也不能忽略。最浅显的例子是新文学中的剧本。旁的方面已经嫌是迟滞了;至于剧本,现在简直是停顿了——从前已经是最不踊跃的。新剧下发达,不得诿罪到京剧的身上……电影不是十分发达么?也不能诿罪在劣化的文明戏的身上……在开端的时候是受尽指摘的,电影何以没有“寿终正寝”,反而一年兴旺似一年了呢?新剧的听以下发达,剧本的创作所以不踊跃,旧的演员所以改了行而新的演员所以不曾出现:这都是完全受了社会的环境的影响。第一,戏剧要坦白的说听众好听的话,这一层是办下到。

第二,戏剧要国家的兴盛或是民族意识的复苏作发动力,这一层是谈不到。第三,戏剧多少是靠了有地位或是有巨资的人物的提倡、资助而兴盛起来的,这一层是“管不到”。

萧伯纳算是最能坦白的说听众所爱听的话的人——要是给他生在中国,他还能那么自由自在的说话么?“伊利萨白时代”,因为国富的猛增,新俄,因为民族意识的蓬勃,都在戏剧上热闹了起来。没有路易十四,或许便没有莫里哀这戏剧家;没有霍尼曼女士(Miss Horniman),英国的戏剧或许便不能在这十九、二十世纪之间复兴了起来。

新文学中的戏剧,在文学革命的初期,失去了它的黄金的机会……再度的黄金的机会,便不知道它是来于何日了!

不仅戏剧,其他的一切,中国的布尔乔亚西似乎都不需要,除了麻雀、鸦片、妓院。

中国的布尔乔亚西,宠统的说来,可以说是包括有少自常年进项五百圆多至常年进项五万圆的人,新文学的作者一百人里有九十九人是来自常年进项在五千圆以内的家庭;简直可以说是没有人来自普罗利塔里亚的家庭。作者的本身,一百人内有九十九人是由“学生”、“亭子间的文士”——两种非正式的普罗利塔里亚——而变成了常年收入在五千圆以内的布尔乔亚西。文学作者内,并没有首相,如同英国的狄斯雷里(Disraeli);并没有贵族,如同英国的黎顿(Bulwer Lytton);并没有富翁,如同英国的罗斯金(Ruskin);并没有海员,如同英国的梅斯斐尔德;并没有贫民,如同英国的吉辛(Gissing);并没有游民,如同英国的岱维斯(WHDavies)……这还没有提及那庞大的布尔乔亚西内的各种职业,行业,以及各种因收入不同而背景——生活亦随之而歧异的阶级内之阶级。新文学的作者,来路是这么拘狭的,刻板的,要产生出来一种丰富,复杂的文学,又怎么可能!

中国的普罗利塔里亚,谋生,养家,尚且岌岌乎其危的,他们又那里去有时间、精力来创作文学!“爱美的”普罗文学,那只是越俎代庖,不仅是多事,并且是徒劳。

新文学如其不能充实,扩大它的内容,前途是决不能光大起来的。为了要达到这种内容之充实与扩大的目标,我们这一般关怀以及从事于新文学的人便应当大声疾呼出一种要求来:

即要实业发达以增加国富,教育猛进以增加读者,好让文学能以随了其他的艺术、学术一同如火如荼的兴盛起来!

同类推荐
  • 当下的修行 要学会宽容

    当下的修行 要学会宽容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宽容》从八个方面对宽容进行全面的阐述,行文流畅优美,语言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全书精心挑选诸多案例,既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智慧,又延伸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事例说理,条分缕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会宽容,以理动人。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聆听到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用心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乐章。
  • 感悟一生的故事感悟生命

    感悟一生的故事感悟生命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3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总有一种宁静,让你听到生命的盛放

    总有一种宁静,让你听到生命的盛放

    不管是“世界如此险恶”,还是“世界如此浮躁”,当下的社会和时代,都无法让人放下奔波和焦灼而去淡然生活、御风而行,因为现实充满了各种诱惑、陷阱、迷乱和争执,由此人们心中装载着过多的悸动和浮躁,生活里灰霾漫布。比如我们常常坐卧不宁;我们常常心不在焉;我们常常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我们常常计较自己做得太多,得到的太少;我们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怎么办?要学会静心!
  • 言行法则

    言行法则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改变30多岁女人一生的人生智慧书

    改变30多岁女人一生的人生智慧书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女人三十,在岁月中积淀智慧;女人三十,在快乐中分享智慧;女人三十,在婚姻中挥洒智慧;女人三十,在处事中硬的智慧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灰姑娘的梦

    重生之灰姑娘的梦

    错过了,还可以挽回;有了过错,还能再挽回吗?
  • 解梦自查

    解梦自查

    人总是做着五彩缤纷的梦,而梦境事实上是在预示和启迪着你的人生前途。究竟什么是“梦”呢?梦是窥探内心的一面隐秘之镜,是另一种虚幻却又真实的人生体验。本书是在吸纳古今中外著名的解梦大师、心理学家们对梦研究的卓越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朋友们用理性的态度认识梦,用科学的方法解析梦,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梦,从而能够驾驭自己的梦。
  •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 浮华叙

    浮华叙

    传说在无殇之地和浮屠之门的交汇处,隐藏着无人知晓的故事:她是公主,拥有一切,最后却换得化骨的结局。她是鲛人,她的爱情是这世上最纯洁的珍宝,最后却只能空等一人,相思成灰。她是山贼,拥有策马江湖的愿望,最后却葬于她最爱之人的身下......浮华一世,一切爱恨的来源,都抵不过一个“情”字。
  • 拳倾天下

    拳倾天下

    他有兄长支撑,默默无闻,经脉独特,是名师之下的一个废徒。一朝兄长被害,愤怒的他独挑大梁,觉醒星河脉络,点亮五脏七星。从此出离宗派,崩碎枷锁,替兄休妻,迎回兄长骸骨,仇人家族上上下下,无人能挡。以拳开道,没有他到不了的地方!和光同尘,没有他吸收不了的的力量!七情六欲,供他驱使!五行阴阳,玩弄鼓掌!武皇武帝是什么东西,神灵妖魔又长什么模样?天下之大,吃我一拳再说话!
  • 风华绝代之零度花开

    风华绝代之零度花开

    万千的徘徊,他优美的到来,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再一次相逢.她是他的北极星,指引着他在茫茫星空不会迷失找寻她的方向.终于,在初次见面的地方,他仿佛从天而降,带着他的一切,为心爱的女孩儿编织华丽的美梦.腹黑的,帅气的,执着的,逗比的,没心没肺的....他将自己毫无保留的呈现在她的面前,即使爱她的方式这般果断坚决.他的受伤,她那一头冰蓝色长发肆意的,在风中飞舞着,如狂怒的蝴蝶;她的离开,他那一颗如火焰般热情的心,在那一刻凝固,如冻结的冰湖.前方是她等待的身影,即使一路孤单,他也会奋力向前.这一切只因,她的微笑是他心的归宿.
  • 冥王妻之荼靡世界

    冥王妻之荼靡世界

    一千年有多长,对于她来说,是一场宿命的轮回,而对于他来说,也只不过一个瞌睡而已。一次醉酒他竟将她放离冥界,原因也只不过是因为他觉得无聊。三生石异动,轮回门被毁,冤魂开始增多,导致枉死城都住不下,无数冤魂便开始逃离冥界到人间作乱,而这一切,却只为了情、权二字。寻寻觅觅,他能找到当初那个她吗?镜中梦幻,不想她却是他这一生无法摆脱的劫……
  • 成为新世界的神

    成为新世界的神

    “喂喂,艾咪。你是来卖萌的吗?”“杂修,萌,就是正义嘚似。”正常的高中生森夏sama愉快地在众多动漫世界漫展并且顺便拯救异界人民的故事。
  • 灵界风云录

    灵界风云录

    穿越千年的轮回,只为今生的赎罪。阴曹的大神钟馗,迎来了千年一次的轮回劫,而他的转世,将换来无数妖魔鬼怪的蠢蠢欲动。他们都想将之除之而后快。为此,神界为其找了一个替死鬼。而这个替死鬼,他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他的身份又是什么呢?
  • 天亦蜀山

    天亦蜀山

    他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一次的经历让他感受到自己绝不是普通人。自己的血液,自己的一些特殊能力让自己的身世扑朔迷离.......